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暴力倾向是因为人本是有攻击本能和倾向的;一些青少年在儿童时期因父母教育的不当或是缺失或是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及学校人格教育的怠慢,使其在儿童时期应该完成的社会化没有完成,在特殊的青春期又没能得到正确到位的引导,从而导致人格上的缺陷和行为障碍;另外,一些大众传媒,如电影电视、网络游戏上的暴力内容对青少年潜在影响,在青春期——这一叛逆,冲动,易情感用事人生期,当遇到合适的导火线,潜在长期形成的暴力行为倾向就会转化为现实的暴力行为,甚至是暴力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暴力倾向, 心理学归因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倾向,校园欺凌现象屡见不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相较于幼年时期有所成长,心智已开,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在迅速成长,但是相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的心智并未成熟,思维方式简单,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其自食恶果。如果不能对青少年暴力倾向得不到及时制止,“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则会上升至震惊社会的“校园欺凌”甚至青少年犯罪的大问题。青少年暴力倾向既有家庭环境、又有学校环境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从家庭因素来看,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与他们儿童时期的人格发展问题关系密切。如果儿童时期没能很好的完成社会化的任务,那么这一时期积累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只要有契机,终会爆发。家庭中的父母作为儿童重要的抚养者,对于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支持系统的不完善:如家庭的不和谐,教养方式的不一致、不恰当和青少年暴力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缺少凝聚力、家庭关系紧张也是突出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分为父母亲不在身边的环境即离散型和父母亲都在身边的环境。对于前者,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这样分析:当儿童与父母过早的分离(遭父母遗弃或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沦为留守儿童等),他的家庭支持系统便出现破裂,儿童的爱与归属的需要甚至基本的生理需要便无法得到满足。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适度的控制或者纪律的约束,没有很好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的引导,一个社会成员应遵守的规则的意识也没能形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就更容易出现因无知而无畏而做出的过失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而儿童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会让他们极度缺乏安全感,丧失感受被爱与爱的能力,甚至形成情绪情感障碍,而这种障碍会制约他们一生的发展。这些情况在男孩子的身上表现的更糟糕,在没有爱与约束、教育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更易流入社会,成群结伙,寻找归属感,也更易受到社会不良影响的诱惑。对于后者,则主要是父母亲所营造的家庭氛围,主要有和谐温馨、平静冷漠、暴力冲突三种氛围。显然后两种家庭氛围都不利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特别是暴力冲突型的家庭,无疑向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这种形式的暴力行为是允许的,这样便削弱了孩子对攻击行为的抑制,这就为其以后的攻击性犯罪埋下了隐患。
同时家庭教养方式也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管得太严,对孩子独断专行,过多地责骂,甚至侵犯孩子的隐私,让孩子生活在没有自己的空间和应有的尊重环境中,势必会自己的孩子无法忍受,让孩子感觉深深的自卑和无价值感。很多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离家出走,沉迷网络游戏或是加入一些黑社会团体,在那里寻找被尊重的感觉和自我实现的感觉。其次父母亲戚对孩子过分溺爱与放纵,孩子的对与错都不分,孩子的什么要求都满足,会让孩子没有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约束力。
其次,从学校教育的影响和青春期的动荡来看。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学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童年后期和青春期,而重点是青春期。教师作为学校里的重要一员,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价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是否友好、民主、公平等都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人的青春期看作是狂风暴雨期。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展不平衡,内心矛盾、压力重重,异常敏感,极易冲动。如果在这一特殊时期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和教育,特别是对那些经常表现出特异行为的学生的忽视、放弃或是过度的惩罚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如使其走向更加狂妄或自卑的的极端,在班级体中被孤立等。另外,如果教师没有教给那些易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学生一些解决冲突的有效措施,没有提高他们容忍分歧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无疑是把他们推向暴力的边缘。
此外,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在班集体中,学生拥戴的是那些“品学兼优”的同伴,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经常捣乱的学生则采取集体排斥的态度。可以料想背景材料中的亲少年他们可能因为成绩差或是一次打架斗殴而被集体批评或是过度惩罚排斥,那么他们在这个集体中就彻底丧失了尊严与温暖。他们就会选择逃避集体,逃避同学,逃避现实。进而形成成绩一团糟,人际关系一团糟的恶性循环。不被肯定与尊重,没有朋友的他们就会逃进社会,在社会,在“同病相连”的伙伴那里寻求安慰,在团伙犯罪时发泄心中的怨恨。在班集体这个小社会里,他们没能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艾里克森认为,如果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形成社会认可的角色,或者他们自己觉得无法达到他人要求的水平,那么他们就可能选择消极的自我认同。形成消極自我认同的青少年可能会从犯罪的同伴那里找到支持,这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消极自我认同。青少年在学校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同感必然会左右他们的社会情感和在社会的行为倾向。
最后,从社会环境的影响来看。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间接的影响。青少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的环境氛围中,尚未真正踏入社会,但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特别是当今无孔不入的各种社会媒体,如分电视新闻、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等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除直接的鼓励和惩罚之外,行为的塑造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即可以通过单纯地观察、模仿(或以别人的行为为榜样)其他人的行为而形成。班杜拉“波比娃娃实验”就很好的验证了攻击行为的习得性与模仿性。电影、电视中的暴力表演会大大增加了青少年表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此外,当今互联网上无所不包,想要了解什么上网一搜就会有海量的相关信息,而其中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更是荼毒不浅。网络游戏空间具有间接性、匿名性与变换性等特点,而缺乏责任性和内在统一性,现实交往中必要的道德特征因此大大弱化。这种虚拟空间的隐蔽性,使得青少年失去现实中“他人在场”或者“客观环境”的压力,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青少年可以在网络游戏中我行我素,抛弃社会基本的规范与道德约束,任意对别人进行言语攻击。据调查,有31.4%的人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不是不道德的”,有37.4%的人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无所顾忌”,青年道德感的弱化可见一班。而在道德感弱化的同时,那些含有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游戏,则更轻而易举地引发青少年孤僻、祟尚暴力和模仿暴力等心理问题。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不仅只有这几个方面,其它如:社区环境(治安情况,文化氛围等),朋友的影响(朋友的暴力倾向和人格特质等)等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产生,只是这几个方面比较突出,也是社会现在意识到的严重问题。
综上所述,青少年暴力倾向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导致的,它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青少年暴力问题的治理,需要从家-校-社区-社会这样多维环境入手,多元参与,实施综合治理和协同治理。
作者简介:陈艳红(1988—),女,籍贯:湖北天门,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基础部心理教研室,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暴力倾向, 心理学归因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倾向,校园欺凌现象屡见不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相较于幼年时期有所成长,心智已开,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在迅速成长,但是相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的心智并未成熟,思维方式简单,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其自食恶果。如果不能对青少年暴力倾向得不到及时制止,“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则会上升至震惊社会的“校园欺凌”甚至青少年犯罪的大问题。青少年暴力倾向既有家庭环境、又有学校环境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从家庭因素来看,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与他们儿童时期的人格发展问题关系密切。如果儿童时期没能很好的完成社会化的任务,那么这一时期积累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只要有契机,终会爆发。家庭中的父母作为儿童重要的抚养者,对于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支持系统的不完善:如家庭的不和谐,教养方式的不一致、不恰当和青少年暴力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缺少凝聚力、家庭关系紧张也是突出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分为父母亲不在身边的环境即离散型和父母亲都在身边的环境。对于前者,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这样分析:当儿童与父母过早的分离(遭父母遗弃或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沦为留守儿童等),他的家庭支持系统便出现破裂,儿童的爱与归属的需要甚至基本的生理需要便无法得到满足。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适度的控制或者纪律的约束,没有很好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的引导,一个社会成员应遵守的规则的意识也没能形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就更容易出现因无知而无畏而做出的过失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而儿童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会让他们极度缺乏安全感,丧失感受被爱与爱的能力,甚至形成情绪情感障碍,而这种障碍会制约他们一生的发展。这些情况在男孩子的身上表现的更糟糕,在没有爱与约束、教育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更易流入社会,成群结伙,寻找归属感,也更易受到社会不良影响的诱惑。对于后者,则主要是父母亲所营造的家庭氛围,主要有和谐温馨、平静冷漠、暴力冲突三种氛围。显然后两种家庭氛围都不利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特别是暴力冲突型的家庭,无疑向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这种形式的暴力行为是允许的,这样便削弱了孩子对攻击行为的抑制,这就为其以后的攻击性犯罪埋下了隐患。
同时家庭教养方式也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管得太严,对孩子独断专行,过多地责骂,甚至侵犯孩子的隐私,让孩子生活在没有自己的空间和应有的尊重环境中,势必会自己的孩子无法忍受,让孩子感觉深深的自卑和无价值感。很多孩子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离家出走,沉迷网络游戏或是加入一些黑社会团体,在那里寻找被尊重的感觉和自我实现的感觉。其次父母亲戚对孩子过分溺爱与放纵,孩子的对与错都不分,孩子的什么要求都满足,会让孩子没有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约束力。
其次,从学校教育的影响和青春期的动荡来看。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学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童年后期和青春期,而重点是青春期。教师作为学校里的重要一员,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价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是否友好、民主、公平等都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人的青春期看作是狂风暴雨期。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展不平衡,内心矛盾、压力重重,异常敏感,极易冲动。如果在这一特殊时期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和教育,特别是对那些经常表现出特异行为的学生的忽视、放弃或是过度的惩罚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如使其走向更加狂妄或自卑的的极端,在班级体中被孤立等。另外,如果教师没有教给那些易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学生一些解决冲突的有效措施,没有提高他们容忍分歧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无疑是把他们推向暴力的边缘。
此外,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在班集体中,学生拥戴的是那些“品学兼优”的同伴,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经常捣乱的学生则采取集体排斥的态度。可以料想背景材料中的亲少年他们可能因为成绩差或是一次打架斗殴而被集体批评或是过度惩罚排斥,那么他们在这个集体中就彻底丧失了尊严与温暖。他们就会选择逃避集体,逃避同学,逃避现实。进而形成成绩一团糟,人际关系一团糟的恶性循环。不被肯定与尊重,没有朋友的他们就会逃进社会,在社会,在“同病相连”的伙伴那里寻求安慰,在团伙犯罪时发泄心中的怨恨。在班集体这个小社会里,他们没能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艾里克森认为,如果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形成社会认可的角色,或者他们自己觉得无法达到他人要求的水平,那么他们就可能选择消极的自我认同。形成消極自我认同的青少年可能会从犯罪的同伴那里找到支持,这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消极自我认同。青少年在学校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同感必然会左右他们的社会情感和在社会的行为倾向。
最后,从社会环境的影响来看。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间接的影响。青少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的环境氛围中,尚未真正踏入社会,但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特别是当今无孔不入的各种社会媒体,如分电视新闻、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等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除直接的鼓励和惩罚之外,行为的塑造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即可以通过单纯地观察、模仿(或以别人的行为为榜样)其他人的行为而形成。班杜拉“波比娃娃实验”就很好的验证了攻击行为的习得性与模仿性。电影、电视中的暴力表演会大大增加了青少年表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此外,当今互联网上无所不包,想要了解什么上网一搜就会有海量的相关信息,而其中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更是荼毒不浅。网络游戏空间具有间接性、匿名性与变换性等特点,而缺乏责任性和内在统一性,现实交往中必要的道德特征因此大大弱化。这种虚拟空间的隐蔽性,使得青少年失去现实中“他人在场”或者“客观环境”的压力,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青少年可以在网络游戏中我行我素,抛弃社会基本的规范与道德约束,任意对别人进行言语攻击。据调查,有31.4%的人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不是不道德的”,有37.4%的人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无所顾忌”,青年道德感的弱化可见一班。而在道德感弱化的同时,那些含有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游戏,则更轻而易举地引发青少年孤僻、祟尚暴力和模仿暴力等心理问题。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不仅只有这几个方面,其它如:社区环境(治安情况,文化氛围等),朋友的影响(朋友的暴力倾向和人格特质等)等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产生,只是这几个方面比较突出,也是社会现在意识到的严重问题。
综上所述,青少年暴力倾向不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导致的,它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青少年暴力问题的治理,需要从家-校-社区-社会这样多维环境入手,多元参与,实施综合治理和协同治理。
作者简介:陈艳红(1988—),女,籍贯:湖北天门,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基础部心理教研室,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