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图是地理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学的眼睛,利用地图进行初中地理的教学,能使学生的读图能力得到培养,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 理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122
图表历来是地理学科表达各种地理知识的重要形式,正确读图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图表数据并绘制图表、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及其规律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呢?
一、夯实基础,积极为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做准备
(一)重视基础积累,熟记基本地理事物、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
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对于基本地理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地图、世界地图都不会,因此,在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上存在一定问题,仅靠老师一个人在课堂及时分钟内是很难解决的。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积累基础的地理知识,尤其是地理图表的辩读能力,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熟记一些基本的地理事物、地理名称、地理数据。例如一些重要的大江大河大山的名称、地理位置等,还有一些重要国家、城市及其工业部门或农产品名称等。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掌握基本地理概念、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在各章节内部,章节与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之间,区域与洲际之间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使学生建立起地理基础知识库,才可以随时到“库存”中提取已有的储备知识,尽快地解决问题。
二、教会学生看地图
(一)采用图像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力
通过图像分析,有助于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比较与分析,加强了记忆,从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讲到世界的海陆分布,从南北半球看如何不均匀?从东西半球看又是如何不均匀?分布比例各是多少?拿四张图来表示,一目了然,学生可以迅速记忆与理解。
(二)图像教学有效扩展学生思维空间
地理图像中包含的知识点虽然比较明显,但比较复杂,且难以理解,此时教师通过图像教学,图像结合理论,即解决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困扰,又能有效的扩散其思维。例如,当讲到七大洲面积时,就可以通过图像讲解,让学生观看七大洲的轮廓,自行比较面积,教师再加入口诀,不仅能深入记忆,且扩散了思维,促进了對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三)图像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使教学事半功倍
就视觉刺激来讲,人们对图像的感知比文字来的更快,因此,初中地理采用图像教学可以很好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图像的运用,有利于学生从直观的图像中直接获取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讲述河流流向时,让学生自己通过图像找到河流的流向,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此时,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增加了探索的欲望,保护了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利用课本或地图册的相关地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课本。地理课本只看文字叙述是很难理解和想象出地理变化过程的,但利用课本中的图和地图册的图及课本文字一起说明,图文并用就形象生动多了。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经常运用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启发学生进行各种想象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图象、模型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的地理表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而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或幻想,同时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具体的点拨,启迪其智慧,通过比喻、分析、联系和引申展开想象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老师要尽量做到适当的版图,即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这更加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三、让学生勤动手,多绘图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环节,是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当学生脑海中对某些图有一定了解之后,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接着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示范绘图,进行相互比较,学生自己找出绘得不足之处,这样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对各种知识更加稳固地掌握。比如在讲“中国三大区域”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绘这三大区域的示意图,包括几条分界线、一些比较著名的山脉水系、一些比较著名的城市等,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的三大区域,至少在脑海中可以浮现出某个区域的大概地理位置。
四、看写填画,加强理解记忆
要想达到上面所说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还要经过刻苦的“看写填画”训练。地图除了平时经常看,还要经常填一填、画一画,把相关的知识点在图上或周围标一标、写一写,对于重要的地理事物或要素的名称,动手来填、来画,这样学习效果会更佳。例如,在讲述《中国的地形》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中国空白图上填出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名称,指导学生在空白的中国地图上画出各主要山脉的大致走向并标注名称,然后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标注各大地形区的名称,这样对中国地形地势的理解将更为深刻。
五、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地理事物变化过程的观察。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例如在讲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城市天气的比较中,凭教师的讲解一时难以讲解清楚。但采用动画,并配以比较形象的风雨声,不仅真实的再现了该城市的天气变化过程,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该知识要点。把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图画的方式印在大脑中,形成“见文生图,胸中有图”。这种良好的文图转换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高境界:用图学习,用图记忆,用图思考。能达到这样能力的学生,在做试题和练习时能通过这种转换把已知条件直观明朗化,思考过程缩短、思考难度降低、解题速度加快。学习速度和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会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应常抓不懈,读图教学应贯穿地理教学的始终,对于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要尽可能的去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广阔的地理知识海洋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 理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122
图表历来是地理学科表达各种地理知识的重要形式,正确读图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图表数据并绘制图表、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及其规律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呢?
一、夯实基础,积极为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做准备
(一)重视基础积累,熟记基本地理事物、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
从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对于基本地理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地图、世界地图都不会,因此,在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上存在一定问题,仅靠老师一个人在课堂及时分钟内是很难解决的。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积累基础的地理知识,尤其是地理图表的辩读能力,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熟记一些基本的地理事物、地理名称、地理数据。例如一些重要的大江大河大山的名称、地理位置等,还有一些重要国家、城市及其工业部门或农产品名称等。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掌握基本地理概念、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在各章节内部,章节与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之间,区域与洲际之间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使学生建立起地理基础知识库,才可以随时到“库存”中提取已有的储备知识,尽快地解决问题。
二、教会学生看地图
(一)采用图像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力
通过图像分析,有助于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比较与分析,加强了记忆,从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讲到世界的海陆分布,从南北半球看如何不均匀?从东西半球看又是如何不均匀?分布比例各是多少?拿四张图来表示,一目了然,学生可以迅速记忆与理解。
(二)图像教学有效扩展学生思维空间
地理图像中包含的知识点虽然比较明显,但比较复杂,且难以理解,此时教师通过图像教学,图像结合理论,即解决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困扰,又能有效的扩散其思维。例如,当讲到七大洲面积时,就可以通过图像讲解,让学生观看七大洲的轮廓,自行比较面积,教师再加入口诀,不仅能深入记忆,且扩散了思维,促进了對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三)图像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使教学事半功倍
就视觉刺激来讲,人们对图像的感知比文字来的更快,因此,初中地理采用图像教学可以很好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图像的运用,有利于学生从直观的图像中直接获取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讲述河流流向时,让学生自己通过图像找到河流的流向,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此时,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增加了探索的欲望,保护了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利用课本或地图册的相关地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课本。地理课本只看文字叙述是很难理解和想象出地理变化过程的,但利用课本中的图和地图册的图及课本文字一起说明,图文并用就形象生动多了。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经常运用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启发学生进行各种想象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图象、模型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的地理表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而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或幻想,同时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具体的点拨,启迪其智慧,通过比喻、分析、联系和引申展开想象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老师要尽量做到适当的版图,即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这更加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三、让学生勤动手,多绘图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环节,是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当学生脑海中对某些图有一定了解之后,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接着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示范绘图,进行相互比较,学生自己找出绘得不足之处,这样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对各种知识更加稳固地掌握。比如在讲“中国三大区域”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绘这三大区域的示意图,包括几条分界线、一些比较著名的山脉水系、一些比较著名的城市等,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的三大区域,至少在脑海中可以浮现出某个区域的大概地理位置。
四、看写填画,加强理解记忆
要想达到上面所说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还要经过刻苦的“看写填画”训练。地图除了平时经常看,还要经常填一填、画一画,把相关的知识点在图上或周围标一标、写一写,对于重要的地理事物或要素的名称,动手来填、来画,这样学习效果会更佳。例如,在讲述《中国的地形》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中国空白图上填出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名称,指导学生在空白的中国地图上画出各主要山脉的大致走向并标注名称,然后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标注各大地形区的名称,这样对中国地形地势的理解将更为深刻。
五、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地理事物变化过程的观察。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例如在讲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城市天气的比较中,凭教师的讲解一时难以讲解清楚。但采用动画,并配以比较形象的风雨声,不仅真实的再现了该城市的天气变化过程,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该知识要点。把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图画的方式印在大脑中,形成“见文生图,胸中有图”。这种良好的文图转换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高境界:用图学习,用图记忆,用图思考。能达到这样能力的学生,在做试题和练习时能通过这种转换把已知条件直观明朗化,思考过程缩短、思考难度降低、解题速度加快。学习速度和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会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应常抓不懈,读图教学应贯穿地理教学的始终,对于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要尽可能的去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广阔的地理知识海洋中轻松愉快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