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通过对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问题的分析,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并多角度地扩大资金使用额度,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全新的发展之路。这种措施性研究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大有好处。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建设重点;技术创新
农田水利灌溉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水利管理体制、工程实施技术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举步维艰。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分析,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居多问题
1.1农田水利建设与科技应用脱节
尽管现代农田水利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仍然严重滞后。据统计,农田水利建设中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措施的百分比仅为20%~30%,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则更加落后。随着国家和水利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同时我国农田干旱情况也日益严重,所以研究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科技推广前景可观
1.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各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普遍缺乏对工程过程的系统性规范,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会直接导致优秀的工程建设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难于形成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体系。针对这种情况,各地的水利建设部门要不断推进组织机构的建设,确保体制的健全。另外,对于一些山村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财力投入明显不足,这种资金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多少工程因此而停滞。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管理体制不够配套,没有研究出适合不发达地区的水利建设制度,没有将可开发资金用在实处。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措施
2.1.1做好总体规划,狠抓建设重点
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有明确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搞好水利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对建设方向的确定,有了明确的工作重点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向确定下来,然后再對一些次重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重点工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区域环境,以确定目前急需改进的工程项目,通过重点项目的启动和实施,推动水利建设,才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
建设。在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要主要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早部署、早安排、早规划,在每年的冬季,就开始筹划下一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门下发通知,组织工作专题,作好调查研究。对要开展的大型水利建设工作可以先设立示范基地,探索建立水利工程的效果,在示范基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示范性演示,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成功,很多省份早已建立了节水示范基地、水保示范基地、冻土研究示范基地等。这些基地建设有利于基层单位参观和考察,对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推广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2.1.2扩大投资
为了合理地分配水利建设资金,做到区域内的平衡、和谐建设,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可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扩建和改造,以保证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应农村水利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调动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村民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以节省人力资
金,避免出现由于资金短缺使得一些重点工程一直的延误下去。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并在重点工程依情况设立监察团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资金账目总结,保证资金使用方向有迹可循。
2.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2.2.1推广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
从根本上讲,农田水利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农田的灌溉问题。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水利建设应与时俱进,立足创新,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农田水利系统要安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
目前得到认可的“湿地”节水灌溉的优势有:
1)高效节水。能够合理地取到适合的水量,保证粮食的持续高产,是广泛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种经济体系。
2)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该体系能够保护环境,特别是能减轻由于灌区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农药失效的后果,能够全面地保持对农业水源的改善,保持了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
这种技术主要是依据了国外的成功经验,能够保持农田排水中氮、磷含量的湿地面积为其承接排水农田面积的5%~7%,而且水已经过排灌沟渠和小型湿地综合系统的净化后会更加洁净环保,其水质符合灌溉标准。这种水循环的科学技术是探索节水的新路,是对农田灌溉的一次有效创新。
3.2.2注重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素质的培养
我们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性开发,就必须要重视对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针对施工建设人员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水利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有较强的人员技术保证。同时,对于一些新的施工技术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与相关院校、有关单位搞好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也可以送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建设技术,做到有的放矢。具体的培训可以通过举办水利项目建设
人员培训班来实现,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尤其是保证建设人员安全意识的树立和责任意识的确定。其次,要通过建设培训来更新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人员的知识,拓宽其视野,使具体的建设工作更有预见性、前瞻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工程质量问题。
3结束语
总之,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言要努力开发新技术,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的保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要做好总体规划,并多角度地扩大资金使用额度,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全新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建设重点;技术创新
农田水利灌溉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水利管理体制、工程实施技术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举步维艰。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分析,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居多问题
1.1农田水利建设与科技应用脱节
尽管现代农田水利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仍然严重滞后。据统计,农田水利建设中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措施的百分比仅为20%~30%,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则更加落后。随着国家和水利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同时我国农田干旱情况也日益严重,所以研究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科技推广前景可观
1.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各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普遍缺乏对工程过程的系统性规范,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会直接导致优秀的工程建设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难于形成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体系。针对这种情况,各地的水利建设部门要不断推进组织机构的建设,确保体制的健全。另外,对于一些山村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财力投入明显不足,这种资金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多少工程因此而停滞。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管理体制不够配套,没有研究出适合不发达地区的水利建设制度,没有将可开发资金用在实处。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措施
2.1.1做好总体规划,狠抓建设重点
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有明确的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搞好水利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对建设方向的确定,有了明确的工作重点才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向确定下来,然后再對一些次重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重点工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区域环境,以确定目前急需改进的工程项目,通过重点项目的启动和实施,推动水利建设,才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
建设。在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要主要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早部署、早安排、早规划,在每年的冬季,就开始筹划下一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门下发通知,组织工作专题,作好调查研究。对要开展的大型水利建设工作可以先设立示范基地,探索建立水利工程的效果,在示范基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示范性演示,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成功,很多省份早已建立了节水示范基地、水保示范基地、冻土研究示范基地等。这些基地建设有利于基层单位参观和考察,对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推广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2.1.2扩大投资
为了合理地分配水利建设资金,做到区域内的平衡、和谐建设,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可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扩建和改造,以保证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应农村水利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调动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村民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以节省人力资
金,避免出现由于资金短缺使得一些重点工程一直的延误下去。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并在重点工程依情况设立监察团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资金账目总结,保证资金使用方向有迹可循。
2.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2.2.1推广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
从根本上讲,农田水利建设首要解决的就是农田的灌溉问题。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水利建设应与时俱进,立足创新,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农田水利系统要安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
目前得到认可的“湿地”节水灌溉的优势有:
1)高效节水。能够合理地取到适合的水量,保证粮食的持续高产,是广泛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种经济体系。
2)有利于保护地下水。该体系能够保护环境,特别是能减轻由于灌区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农药失效的后果,能够全面地保持对农业水源的改善,保持了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
这种技术主要是依据了国外的成功经验,能够保持农田排水中氮、磷含量的湿地面积为其承接排水农田面积的5%~7%,而且水已经过排灌沟渠和小型湿地综合系统的净化后会更加洁净环保,其水质符合灌溉标准。这种水循环的科学技术是探索节水的新路,是对农田灌溉的一次有效创新。
3.2.2注重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素质的培养
我们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性开发,就必须要重视对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针对施工建设人员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水利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有较强的人员技术保证。同时,对于一些新的施工技术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与相关院校、有关单位搞好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也可以送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建设技术,做到有的放矢。具体的培训可以通过举办水利项目建设
人员培训班来实现,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尤其是保证建设人员安全意识的树立和责任意识的确定。其次,要通过建设培训来更新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人员的知识,拓宽其视野,使具体的建设工作更有预见性、前瞻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工程质量问题。
3结束语
总之,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言要努力开发新技术,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的保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要做好总体规划,并多角度地扩大资金使用额度,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全新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