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肩负着推广汉语的使命,还是学习中华文化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名片,《论语》无疑是其思想的代表,对外汉语《论语》文化课在面对复杂文化背景的留学时生,不仅要注重本体的历时分析,还要注重沟通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共时解读。
关键词:对外汉语;《论语》文化课;历时分析;共时解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学习,用崭新的视域了解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兴盛,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不少高校均为留学生设置了专门的中华文化课程。《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常用来单独开设导读课程,但由于其基于中国特殊的时代文化背景,而教学对象文化背景复杂,所以关于《论语》文化课的讲授有一定研究意义,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引发的一些思考。
1 注重本体历时分析
1.1 孔子时期的文化背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论语》,历史文化背景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论语》文化课中适当普及古代的文化背景,并不是一种负担,也并没有喧宾夺主,而是让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宝贵机会。若仅是对《论语》中的句子含义进行翻译,留学生不仅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且会使课堂枯燥无味,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将孔子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相关小故事恰当运用于讲解中,可以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成效。
孔子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中的句子都出自此期间,所以对孔子时期文化背景的讲解是基础。如:孔子在行至泰山脚下时,路遇因躲避苛捐杂税,被老虎咬死家人的妇人,说出了“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这时可以适当普及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分封制、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以及税收制度等,让留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过于严苛的政治为什么比老虎还要凶猛,从而理解孔子推崇的“仁政”思想。当讲到《论语·阳货》篇中的“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这句话时,在翻译句子含义,解释为何服丧三年时,还可以讲解相关古代的大家族制度,礼仪制度等,突出“孝”在中国人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让留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后遇到类似孝贤的话题,便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了。
1.2 古今历时看《论语》
社会和语言文化不断发展,《论语》虽为儒家经典,但很多观点礼制放在当今社会角度,仍有待辩证思考,不可一概而论。汉语教师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结合当今中国的情况,才能体现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如:讲到《论语·里仁》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很多留学生感到困惑,询问“难道离开父母到中国来留学,是错误的吗?”“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离开父母去城市工作?”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的冲突,还有古今中国大环境的变化。在古代,中国大多数是大家族,一家人团结在一起,非常推崇在身边赡养父母是孝顺的表现,古代更强调“不远游”,退一步才考虑“游必有方”。而现代中国因为大环境的变化,大多数人为了养家会去大城市发展,并且在思想上也对“孝”更加开放,所以倾向于追求“游必有方”,远游不再是不孝顺的表现,重要的是要有方向有方法,这些留学生的想法也非常切合当今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要从历时变化的角度去分析,体会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
2 注重中外共时解读
2.1 共时解读,沟通中外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中国人对孔子极高的评价,康德说孔子是“中国的苏格拉底”,古今中外有无数名人对孔子及《论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和《论语》并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对于它的解读,包含了全人类的共性和各民族的个性。对不同的理解,我们不能一味反对、排斥,而要鼓励留学生结合不同文化背景解读孔子的思想,才能更好理解、融会贯通,并运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诸如上文提到的对于“孝”的不同看法,其实只要发自内心对父母关心、尊敬,外在形式不一样又如何呢?况且不同的国家,乃至每个家庭追求的“孝”皆有差异,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在身边照顾便是“孝”,有的觉得孩子有一番成就,光宗耀祖才是“孝”,所以抓住核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付诸行动才是最好的解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怎么思考,很多中國人理解为解读消化知识,而有的留学生理解为去生活中实践,这是中外思想的碰撞,让我们能从中学习到更多思考方式。中国人看重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一些留学生却认为礼乐制度代表着不平等。连接中外,从本质上来看,其实只是尊重的形式差异,虽然表现不同,但解读为尊重的核心却是一致的。学生是中心,教师只是主导,除了对本体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带入不同文化背景去理解和思考,沟通中外,解读属于世界的孔子和《论语》。
2.2 兼容并包,历久弥新
世界各民族文化平等,是跨文化交际最基本的原则,对外汉语《论语》文化课作为一门文化课程,加之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汉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应把握这一原则。一方面要坚持中华文化的地位,给留学生讲解《论语》中包含的儒家思想,以及孔子的理论和观点,展现儒家思想的价值观,让留学生以更加深入、正统的思路去理解。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兼容并包的态度,启发学生随时秉承包容的态度来理解和思考,汉语教师也要教学相长,虚心听取留学生关于《论语》的思考,不断汲取优秀的中外文化思想,才能使儒家思想不断充实发展,历久弥新,才能在世界文化潮流中永不褪色。
3 结语
对外汉语《论语》文化课在向留学生讲解本体句子时,也传播着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在世界文化激流中完善自身的过程。汉语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注重本体历时分析和中外共时解读,使其历久弥新,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更多认可。
参考文献:
[1] 王婷婷.针对高级留学生的论语教学设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
[2] 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J].文化学刊,2007(06).
[3] 刘冬冬.针对中级外国学生的论语思想文化教材编写设计[D].厦门大学,2014.
[4]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经典藏书,文白对照注释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对外汉语;《论语》文化课;历时分析;共时解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学习,用崭新的视域了解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兴盛,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不少高校均为留学生设置了专门的中华文化课程。《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常用来单独开设导读课程,但由于其基于中国特殊的时代文化背景,而教学对象文化背景复杂,所以关于《论语》文化课的讲授有一定研究意义,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引发的一些思考。
1 注重本体历时分析
1.1 孔子时期的文化背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论语》,历史文化背景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论语》文化课中适当普及古代的文化背景,并不是一种负担,也并没有喧宾夺主,而是让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宝贵机会。若仅是对《论语》中的句子含义进行翻译,留学生不仅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且会使课堂枯燥无味,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将孔子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相关小故事恰当运用于讲解中,可以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成效。
孔子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中的句子都出自此期间,所以对孔子时期文化背景的讲解是基础。如:孔子在行至泰山脚下时,路遇因躲避苛捐杂税,被老虎咬死家人的妇人,说出了“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这时可以适当普及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分封制、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以及税收制度等,让留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过于严苛的政治为什么比老虎还要凶猛,从而理解孔子推崇的“仁政”思想。当讲到《论语·阳货》篇中的“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这句话时,在翻译句子含义,解释为何服丧三年时,还可以讲解相关古代的大家族制度,礼仪制度等,突出“孝”在中国人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让留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后遇到类似孝贤的话题,便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了。
1.2 古今历时看《论语》
社会和语言文化不断发展,《论语》虽为儒家经典,但很多观点礼制放在当今社会角度,仍有待辩证思考,不可一概而论。汉语教师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结合当今中国的情况,才能体现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如:讲到《论语·里仁》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很多留学生感到困惑,询问“难道离开父母到中国来留学,是错误的吗?”“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离开父母去城市工作?”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的冲突,还有古今中国大环境的变化。在古代,中国大多数是大家族,一家人团结在一起,非常推崇在身边赡养父母是孝顺的表现,古代更强调“不远游”,退一步才考虑“游必有方”。而现代中国因为大环境的变化,大多数人为了养家会去大城市发展,并且在思想上也对“孝”更加开放,所以倾向于追求“游必有方”,远游不再是不孝顺的表现,重要的是要有方向有方法,这些留学生的想法也非常切合当今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要从历时变化的角度去分析,体会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
2 注重中外共时解读
2.1 共时解读,沟通中外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中国人对孔子极高的评价,康德说孔子是“中国的苏格拉底”,古今中外有无数名人对孔子及《论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和《论语》并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对于它的解读,包含了全人类的共性和各民族的个性。对不同的理解,我们不能一味反对、排斥,而要鼓励留学生结合不同文化背景解读孔子的思想,才能更好理解、融会贯通,并运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诸如上文提到的对于“孝”的不同看法,其实只要发自内心对父母关心、尊敬,外在形式不一样又如何呢?况且不同的国家,乃至每个家庭追求的“孝”皆有差异,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在身边照顾便是“孝”,有的觉得孩子有一番成就,光宗耀祖才是“孝”,所以抓住核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付诸行动才是最好的解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怎么思考,很多中國人理解为解读消化知识,而有的留学生理解为去生活中实践,这是中外思想的碰撞,让我们能从中学习到更多思考方式。中国人看重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一些留学生却认为礼乐制度代表着不平等。连接中外,从本质上来看,其实只是尊重的形式差异,虽然表现不同,但解读为尊重的核心却是一致的。学生是中心,教师只是主导,除了对本体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带入不同文化背景去理解和思考,沟通中外,解读属于世界的孔子和《论语》。
2.2 兼容并包,历久弥新
世界各民族文化平等,是跨文化交际最基本的原则,对外汉语《论语》文化课作为一门文化课程,加之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汉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应把握这一原则。一方面要坚持中华文化的地位,给留学生讲解《论语》中包含的儒家思想,以及孔子的理论和观点,展现儒家思想的价值观,让留学生以更加深入、正统的思路去理解。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兼容并包的态度,启发学生随时秉承包容的态度来理解和思考,汉语教师也要教学相长,虚心听取留学生关于《论语》的思考,不断汲取优秀的中外文化思想,才能使儒家思想不断充实发展,历久弥新,才能在世界文化潮流中永不褪色。
3 结语
对外汉语《论语》文化课在向留学生讲解本体句子时,也传播着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在世界文化激流中完善自身的过程。汉语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注重本体历时分析和中外共时解读,使其历久弥新,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更多认可。
参考文献:
[1] 王婷婷.针对高级留学生的论语教学设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
[2] 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J].文化学刊,2007(06).
[3] 刘冬冬.针对中级外国学生的论语思想文化教材编写设计[D].厦门大学,2014.
[4] 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经典藏书,文白对照注释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