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父母的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并不断习得家庭教育的新智慧。这些能力和智慧不是做了父母就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不断习得的。
“花开待期至,彩蝶自然来。”如果用这句小诗概括台湾作家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的主题思想,我想大抵如此。孩子需“慢养”,成长需等待,这符合人逐渐成长的自然规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自立成人,要经十余年的历练。所以,未成年期孩子的所作所为,以父母的人生经验和阅历,以成人的视角来看,怎么看都是满眼的幼稚,无论孩子再磕磕绊绊地努力,也难达到父母心中尽善尽美的境界,总能找到疏漏或瑕疵。这种疏漏或瑕疵往往“屡禁不绝”,屡教屡改,屡改屡犯,周而复始。比如,孩子刚改掉说脏话的毛病,又学会说谎话了。明明父母不是警察,听说小伙伴的爸爸是警察,很威风,孩子也一本正经地告诉小朋友,自己的爸爸是警察;明明父母开的是普通汽车,孩子却说爸爸开的是大宝马……孩子的种种幼稚和不成熟,时刻考验着父母的耐心和教育智慧。面对孩子不断出现的一个个新问题,做父母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习得教育新智慧。这些能力和智慧不是做了父母就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不断习得的。这个习得过程比读书和工作要困难得多,更辛苦,时间也更漫长。所以说,教育孩子,与其说是慢养、等待的过程,不如说是父母的一场人生修炼。
是耐心、耐力和意志力的修炼
养孩子就像种树,是一个慢功夫。在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孩子犹如一棵稚嫩的小树苗,阳光照耀、雨水滋润、和风吹拂,虽然肉眼不见其长,但它却日日在长。养育孩子比种植小树苗要复杂得多,父母每天都要悉心付出,吃喝拉撒睡,学做跑跳玩,样样需要父母操心、费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天辛苦付出,日日耐心等待,这个过程何其磨人?孩子3岁发展直觉思维,5岁发展形象思维,幼儿园大班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若是不顾孩子成长规律,错失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佳的发展阶段,3岁孩子做5岁孩子的事,无异于拔苗助长,既增加孩子的成长负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又会使孩子在人生路上跑偏方向。急于看到成果往往不会有好成果,所以要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才行。等待的过程考验父母,但这个等待过程也是父母修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
是性格上的修炼、修为
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孩子不犯错误,大大小小的失误、错误,调皮、捣蛋、恶作剧,无不需要父母去收拾、去引导。犯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人生路口,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第一次捣蛋调皮、第一次搞恶作剧,可能父母还能耐心教育,那么孩子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呢……工作的压力,家务的繁杂,当喜怒哀乐愁、百感交集气急恼怒之时,还能有几个家长耐住性子不大为光火?但我们必须承认,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更何况孩子。孩子屡教屡犯怎么办?打骂责罚并不能立刻杜绝问题的发生,一时恼怒发火,事后忏悔不已的家长也大有人在。如果家长能压住怒气,忍耐、坚持,修炼更好的耐心,修炼更好的性格,随时迎接孩子成长过程中带给家长的一个又一个烦恼。那么,每次帮助孩子改正一个错误,孩子前进了一步,家长何尝不是在进步呢!
是修炼自己一颗笃定之心
欣赏孩子按自己的生命轨迹按部就班地成长,不被尘世喧嚣所迷惑和引诱,不急不躁,像龙应台一样,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待。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有几人能做到那么平心静气!媒介的发达,导致现在各种真假“牛娃”信息满天飞,这个“牛娃”进了高大上的国际班,那个“牛娃”学了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全能,很多父母耳朵里塞满了这些令人眼红的“牛娃”信息。有道是:自家风景千般好,凡人就怕作比较。眼看自己的孩子只学了两三门技能,回头与那些超级“牛娃”相比,多少父母心里還能淡定如初,不焦躁、不眼红、不攀比,忍住浮躁心、贪婪心,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笃守童年成长定律,坚持“花开待期至”?不焦虑、不攀比,相信自己的孩子,这需要一颗笃定的心,需要坚定不移的意志力。这种精神品质和笃定心、意志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中得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想达到这种定力和思想境界,需要修养,需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伴随孩子的成长和成熟,自己也不断地修炼,不断地成长。在一次次的忍耐中,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摒弃世俗的狭隘思想,眼界放宽,格局致远,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为孩子的稳步成长而欣喜,不计较一时的长短,着实需要厚重的修养功底。
等待,坚信,笃定,这般修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以孩子18岁成人为界限的话,18年的风风雨雨,6500多个日日夜夜的抚育陪伴操劳教育引导,日思夜虑,风雨奔波,这可不是喝茶聊天,眼望窗外风景那样轻松。但教育孩子是父母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父母需要在磨练中成长,在修炼中提高。因此可以说:家庭教育,其实也是父母一生不断修炼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
(责编 宋行军)
“花开待期至,彩蝶自然来。”如果用这句小诗概括台湾作家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的主题思想,我想大抵如此。孩子需“慢养”,成长需等待,这符合人逐渐成长的自然规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自立成人,要经十余年的历练。所以,未成年期孩子的所作所为,以父母的人生经验和阅历,以成人的视角来看,怎么看都是满眼的幼稚,无论孩子再磕磕绊绊地努力,也难达到父母心中尽善尽美的境界,总能找到疏漏或瑕疵。这种疏漏或瑕疵往往“屡禁不绝”,屡教屡改,屡改屡犯,周而复始。比如,孩子刚改掉说脏话的毛病,又学会说谎话了。明明父母不是警察,听说小伙伴的爸爸是警察,很威风,孩子也一本正经地告诉小朋友,自己的爸爸是警察;明明父母开的是普通汽车,孩子却说爸爸开的是大宝马……孩子的种种幼稚和不成熟,时刻考验着父母的耐心和教育智慧。面对孩子不断出现的一个个新问题,做父母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习得教育新智慧。这些能力和智慧不是做了父母就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不断习得的。这个习得过程比读书和工作要困难得多,更辛苦,时间也更漫长。所以说,教育孩子,与其说是慢养、等待的过程,不如说是父母的一场人生修炼。
是耐心、耐力和意志力的修炼
养孩子就像种树,是一个慢功夫。在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孩子犹如一棵稚嫩的小树苗,阳光照耀、雨水滋润、和风吹拂,虽然肉眼不见其长,但它却日日在长。养育孩子比种植小树苗要复杂得多,父母每天都要悉心付出,吃喝拉撒睡,学做跑跳玩,样样需要父母操心、费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天辛苦付出,日日耐心等待,这个过程何其磨人?孩子3岁发展直觉思维,5岁发展形象思维,幼儿园大班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若是不顾孩子成长规律,错失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佳的发展阶段,3岁孩子做5岁孩子的事,无异于拔苗助长,既增加孩子的成长负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又会使孩子在人生路上跑偏方向。急于看到成果往往不会有好成果,所以要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才行。等待的过程考验父母,但这个等待过程也是父母修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
是性格上的修炼、修为
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孩子不犯错误,大大小小的失误、错误,调皮、捣蛋、恶作剧,无不需要父母去收拾、去引导。犯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人生路口,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第一次捣蛋调皮、第一次搞恶作剧,可能父母还能耐心教育,那么孩子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呢……工作的压力,家务的繁杂,当喜怒哀乐愁、百感交集气急恼怒之时,还能有几个家长耐住性子不大为光火?但我们必须承认,世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更何况孩子。孩子屡教屡犯怎么办?打骂责罚并不能立刻杜绝问题的发生,一时恼怒发火,事后忏悔不已的家长也大有人在。如果家长能压住怒气,忍耐、坚持,修炼更好的耐心,修炼更好的性格,随时迎接孩子成长过程中带给家长的一个又一个烦恼。那么,每次帮助孩子改正一个错误,孩子前进了一步,家长何尝不是在进步呢!
是修炼自己一颗笃定之心
欣赏孩子按自己的生命轨迹按部就班地成长,不被尘世喧嚣所迷惑和引诱,不急不躁,像龙应台一样,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待。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有几人能做到那么平心静气!媒介的发达,导致现在各种真假“牛娃”信息满天飞,这个“牛娃”进了高大上的国际班,那个“牛娃”学了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全能,很多父母耳朵里塞满了这些令人眼红的“牛娃”信息。有道是:自家风景千般好,凡人就怕作比较。眼看自己的孩子只学了两三门技能,回头与那些超级“牛娃”相比,多少父母心里還能淡定如初,不焦躁、不眼红、不攀比,忍住浮躁心、贪婪心,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笃守童年成长定律,坚持“花开待期至”?不焦虑、不攀比,相信自己的孩子,这需要一颗笃定的心,需要坚定不移的意志力。这种精神品质和笃定心、意志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中得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想达到这种定力和思想境界,需要修养,需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伴随孩子的成长和成熟,自己也不断地修炼,不断地成长。在一次次的忍耐中,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摒弃世俗的狭隘思想,眼界放宽,格局致远,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为孩子的稳步成长而欣喜,不计较一时的长短,着实需要厚重的修养功底。
等待,坚信,笃定,这般修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以孩子18岁成人为界限的话,18年的风风雨雨,6500多个日日夜夜的抚育陪伴操劳教育引导,日思夜虑,风雨奔波,这可不是喝茶聊天,眼望窗外风景那样轻松。但教育孩子是父母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父母需要在磨练中成长,在修炼中提高。因此可以说:家庭教育,其实也是父母一生不断修炼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
(责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