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教材内容抽象乏味,社会各界又不重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情况,这就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功能,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除旧更新,以适应时代潮流的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又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做呢?
一、选择学习教材,激发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如典型的图片和漫画等,选择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动的材料,将其恰当地引进课堂中,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把课内外融为一体。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尝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视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政治学科所必备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在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同学”时,由于七年级的学生阅历较浅,如果只讲道理,学习难于理解,又易厌烦,所以,可以让学生讲一讲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故事,寓理于事,寓理于情,寓理于趣。
许多学生在课下聊天,谈起布什,谈起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用这些新闻事例去提高学生的兴趣。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国际要闻时关心的。因此,教师要关心时事,将教材中的理论原理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世界报道》这些固定栏目中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好的内容可以录下来或摘下来,以备后用。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注重生活体验,培养兴趣
实践活动可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参观、访问、考察等方式能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可以使学生在联系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通过眼、耳、手、脑的并用进一步激发起兴趣,使兴趣上升到更高层次。一般来讲,学生获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越紧密,其学习的兴趣越浓厚。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学习的兴趣必将得到进一步得到巩固。如在学习“依法保护环境”时,让学生调查自己所居住的地区有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学生经过调查发现自己平时并不太在意的公路两侧、河塘沟渠、房前屋后,原来有那么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有许多污染就是自己无意间制造的。调查后,学生通过书信、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向环保部门举报问题或请教解决的办法。这既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又使环保意识切实深入到学生的心中,起到了政治课应有的作用。
三、 优化练习设计,巩固兴趣
设计的练习要注意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政治课的亲和力,使学生悦纳思想政治课。
(一) 趣味性。练习的趣味性首先表现为题目取材要新颖。其次,练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除了一般的书面作业,可以举办演讲会、故事会、出墙报等形式;也可以开主题班会、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做好事等活动。
(二) 针对性。练习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践,难易适度。在内容上,要突出基础知识和识记和理解,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题海战术,防止学生望而生厌。
(三) 多样性。练习的题型要多样化,例如,选择、简答、辨别改错、判断分析、论述等等。练的形式也要多样。例如,指导自学,识记基本概念、观点、定义,编写知识结构图表,写心得体会,组织讨论等等。让学生看、听、写、想、说、做,多方位训练,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四、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兴趣
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无意识占很大比例,年级越低越是如此。因此,要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验、操作等方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充分发挥眼、耳、手、脑等感官作用,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带人引人入胜的情境,增强学生对学生的兴趣。具体措施主要有:实物演示、图片再现、音乐烘托、表演体会、语言渲染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增加课堂的容量,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策略有很多,然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注意培养兴趣的层次。激发兴趣,着眼于趣;巩固兴趣,着眼于理;发展兴趣,着眼于用。要和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到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新的课程标准又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做呢?
一、选择学习教材,激发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如典型的图片和漫画等,选择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动的材料,将其恰当地引进课堂中,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把课内外融为一体。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尝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视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政治学科所必备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在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同学”时,由于七年级的学生阅历较浅,如果只讲道理,学习难于理解,又易厌烦,所以,可以让学生讲一讲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故事,寓理于事,寓理于情,寓理于趣。
许多学生在课下聊天,谈起布什,谈起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用这些新闻事例去提高学生的兴趣。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国际要闻时关心的。因此,教师要关心时事,将教材中的理论原理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世界报道》这些固定栏目中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好的内容可以录下来或摘下来,以备后用。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注重生活体验,培养兴趣
实践活动可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参观、访问、考察等方式能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可以使学生在联系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通过眼、耳、手、脑的并用进一步激发起兴趣,使兴趣上升到更高层次。一般来讲,学生获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越紧密,其学习的兴趣越浓厚。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学习的兴趣必将得到进一步得到巩固。如在学习“依法保护环境”时,让学生调查自己所居住的地区有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学生经过调查发现自己平时并不太在意的公路两侧、河塘沟渠、房前屋后,原来有那么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有许多污染就是自己无意间制造的。调查后,学生通过书信、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向环保部门举报问题或请教解决的办法。这既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又使环保意识切实深入到学生的心中,起到了政治课应有的作用。
三、 优化练习设计,巩固兴趣
设计的练习要注意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政治课的亲和力,使学生悦纳思想政治课。
(一) 趣味性。练习的趣味性首先表现为题目取材要新颖。其次,练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除了一般的书面作业,可以举办演讲会、故事会、出墙报等形式;也可以开主题班会、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做好事等活动。
(二) 针对性。练习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践,难易适度。在内容上,要突出基础知识和识记和理解,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题海战术,防止学生望而生厌。
(三) 多样性。练习的题型要多样化,例如,选择、简答、辨别改错、判断分析、论述等等。练的形式也要多样。例如,指导自学,识记基本概念、观点、定义,编写知识结构图表,写心得体会,组织讨论等等。让学生看、听、写、想、说、做,多方位训练,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四、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兴趣
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无意识占很大比例,年级越低越是如此。因此,要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验、操作等方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充分发挥眼、耳、手、脑等感官作用,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带人引人入胜的情境,增强学生对学生的兴趣。具体措施主要有:实物演示、图片再现、音乐烘托、表演体会、语言渲染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增加课堂的容量,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策略有很多,然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注意培养兴趣的层次。激发兴趣,着眼于趣;巩固兴趣,着眼于理;发展兴趣,着眼于用。要和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到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