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醉与不醉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松有两次著名的吃酒。景阳冈前一次,前往快活林的路上一次。武松吃酒“激”不得。在景阳冈前,因为酒家一个劲絮叨他那“三碗不过岗”,被激怒的武松就连吃它一十八碗。在前往快活林的路上,武松吃酒已经不止区区的一十八碗。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施恩父子担心武松吃酒误事,不敢将酒端出来,武松觉得被人小瞧了。
  武松吃酒很牛,可实际上却并不特别的好酒,更谈不上酒精依赖。梁山好汉中,典型的酒精依赖症患者是鲁智深。赵员外几日不使人给他送酒吃,那厮嘴里就淡出鸟来。武松放开吃酒往往与挑战自我、成就自我相联系,与证明一个“能”字相联系。武松吃酒的机缘百出,在武松的吃酒生涯中,一旦涉及这些问题,武松的酒量就说不得。
  武松吃酒非常在乎数与量的问题,“三碗”是最基本的数量单位,一个个的“三碗”无限叠加就是武松的吃酒行状。在景阳冈前,“三碗”作为基本的单位是酒家的规矩,他照着规矩,一连吃了六个这样的基本单位,亦即所谓之一十八碗;前往快活林的路上,“三碗”则是他个人的创意,过一个酒店吃“三碗”,且吃了就走,“遮莫酸咸苦涩,问甚滑辣清香”。
  武松的酒量很可爱,也很妩媚。在武松与鲁智深之间,有人曾经讨论过谁的酒量大。这个问题需要分情况回答。因为武松的酒量是个变数,或者说也大也不大。在柴进庄上,很可能并没有吃多少酒,武松却日日醉酒闹事。一次因为酒醉,还差点揍了他的那个好哥哥宋江。在孔太公庄外,武松吃酒肉不过八分,可在追赶一条狗时,他还“翻筋斗倒撞下溪里去”了。
  但武松勇于挑战精神的极限,自控能力极强,一旦现在他不准备醉了,就可以凭借坚强的意志控制着自己绝对不醉。在武松吃酒的故事中,醉与不醉与吃多少酒无关,而在于武松这大爷他究竟是想醉还是不想醉。《水浒传》中没有描写梁山好汉之间斗酒,假如让武松与鲁智深两个斗酒,假如武松重视这斗酒,把它当回事,那鲁智深根本不在话下。武松吃酒有一很大的境界。大凡面临挑战,大凡涉及“能”与“不能”这个事关尊严与脸面的根本问题,武松吃酒再多也不醉。武松有一句名言:“要你扶的,算不上好汉。”
  武松是行走江湖的战士,也是一个富有理性与激情的好汉。在江湖生涯中,吃酒是战前的热身运动。只要有足量的酒可吃,武松就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有人曾经担心武松醉了没本事,可实际上武松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若吃了十分的吃酒,气力就不知从何而来。
  武松吃酒越多心理素质越好,越吃酒越从容不迫。吃过酒吃足酒以后,武松霎时就完成由“人”而“神”的脱胎换骨,同时还要选择做些事来展示这酒气浇灌出来的神性。于是武松就去打虎,就去杀几个坏人。武松打虎的故事驰名中外,实际上武松杀人才是绝活。在所有梁山好汉中,论杀人的手段,别人都不及武松。武松杀人最好与庖丁解牛对看。特别是在完工的那一刹那。在无边的血腥中,天空与大地仿佛只留给武松一个人。他善刀而藏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征讨方腊胜利后,武松在六和寺出家,最后享年八十善终。武松已经长眠在西湖的青绿之中,再也呼唤不起。但武松吃酒的精神却穿越時空,为后人感怀不已。“要你扶的,算不上好汉”,是武松吃酒精神的核心。这是一种自强精神,也是一种自重精神。
  【戴敦邦/图】
其他文献
这条鱼到底该不该放掉?  日前读报,脑子里有些混乱。说的是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某个二胎家庭打官司的事。“单独二孩”,已为国家法规所允许,还需要和当地的计生机构打官司吗?巧就巧在,这个孩子生于2013年10月30日,在当时,还是实行“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国策。而孩子出生13天后,“单独二孩”政策才表决通过。因此,黄石港区卫计局认为属违法多生,并对其征收社会抚养费96,120元。但事主不服,将之告上法
期刊
说是由于一个书店和一次书展,便让我深深爱上了台北和香港这两个城市,可能会被人指为矫情。但一个书店和一次书展,却使得台北和香港,立马在我心中变得厚重而深沉,则是百分之百的实话实说。  先来说台北的书店。  2003年农历正月初六,我第一次造访台湾。抵达台北的第二天,便有了一次和龙应台相聚的机会,其时,她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的任期,还有3天。在了解到我们在台湾的行程安排以后,这位龙局长郑重建议:“你们应该
期刊
给他人取绰号是国人的一种习惯,比如某人老实本分,做事讲规则,有人会称他“张夫子”“赵原则”之类;某人赚了许多钱,有人会叫他“李百万”“杨千万”什么的;某人性格暴躁,喜欢发脾气,有人会喊他“王跳跳”“刘闹闹”等等。一个人有了绰号,也就有了区分度,大家谈起他来,更增三分形象性与喜剧味道。  喜欢给个人起绰号的风气往前一步,就变成了爱给某个区域起绰号。比如早些年,雙峰某地有人在外面做假证,于是有人称呼双
期刊
晚明张岱有名言曰: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性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情也。我说:一个人面对小孩子若从无感到羞愧,亦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性情也。  几乎所有宗教都推崇小孩子,自然是不无缘由的。小的时候夜间乘凉,铺席子于乡场上,躺在上面仰望星空,幼小的灵魂便开始了与宇宙的对话。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是先体会到深邃与浩瀚,然后时隔多年之后,才知道“深邃”与“浩瀚”这两个人间词。面对深邃、浩瀚的星空,
期刊
与王羲之、陶渊明并称为“东晋三杰”的习凿齿,著有专记文人旧闻的笔记《襄阳记》,其中一则云:李衡于武陵作宅,种柑橘千株。临死敕儿曰:“吾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这位李衡真可谓虑事长远,身后的事也安排得周全,不为儿子增添负担,往生所需,皆由其生前所养之木奴供应。非但如此,“木奴”一词也由此而生。  明末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其《梦憶》一书中,便借用“木奴”赞其家乡一位果农种的
期刊
先解释一下,题目中的“小院”,是指县里的部、委、办、局等下属单位。大院里的“小院”林林总总,粗算起来近百个。临时机构更是不断变换着花样生出,有的变着变着就变成了常设的。表面看上去,“小院”里都风平浪静,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那几件事,大家“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然而细究起来,“名堂”还真不少。  越精简越膨胀。我在大院待了二十多年,当初的组织部不足20人,如今70人也打不住。那时的房管
期刊
我相信,這个话题永远是人类精神文化积淀中最深刻最沉重的话题。  人们常以为,庄子因家人死后“鼓盆而歌”,便是庄子深谙死亡真谛而无畏的一种坦然。笔者却不以为然,以为那不过是先贤鼓励我们在死亡面前应有些儿勇气,学会自慰,视死亡为某种自然的“回归”之类的意思。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其意义自不必说,而在这种“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的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面前,人类却是无能为力的——即便有一天我们能移居火
期刊
人之五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鼻嗅香兰,口吞美味,心接千载。人之四肢,腿能走路,手能捏拿。人之躯体,藏五脏六腑,犹人体发动机之罩壳。它们职责分明,各守岗位,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我看来,比之腿上胯后那两坨叫作屁股的肉坨坨,它们都不值一道。  坐着的时候,屁股犹如两个随身携带的托盘,把你稳稳当当地装在里面,使你全无摇晃倾翻之虞;睡觉的时候,犹如两块能自动调节平衡的垫子,把你垫得平稳而舒服。
期刊
自创书体  当今书坛时不时传出某人自创某某书体的新闻,且书体命名多冠以“发明者”姓氏,有的还向国家版权局申请该字体的著作权益,且不乏得到正式授权批复者。如某“燕书体”自称是篆、隶、行、草、楷五体之外的中国书法第六体。呵呵,且不说书法史上“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等主流书体,就是小众的赵佶“瘦金体”、郑板桥“六分半书”等,面对所谓的“第六体”,情何以堪?如仅从书写工艺或新型实用外观设计的层面看
期刊
上网看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执导的黑白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影片讲述二战结束后的罗马,充斥着失业与贫困。安东在失业两年后,终于找到一份广告张贴所的工作,前提是要有一辆自行车。为了这份工作,妻子将床单、床罩等值钱东西当了,买了辆自行车。次日一早,儿子布鲁诺将自行车擦得锃亮,安东先骑车送儿子去学校,然后到广告张贴所领取海报、浆糊等,在老工人的带领下贴了第一张广告。孰料当他踩在梯子上独自张贴海报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