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世纪后半叶,工业文化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对现代设计带来巨大影响。在身处消费的文化身份认同这一大时代前提下,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性创造活动,设计的目的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形式创造和纯粹的功能创新,而是经由视觉性、物质性、空间性和经验性的创造,表达出一种团体或个人的身份认同,从而找寻其归属。
[关键词] 消费 消费文化 现代设计
文化是形成人类文明的因素。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其首要功能是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提供特有的意义和价值。文化层面的不同标示着不同的意义世界,它的有效性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一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文化必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基本行为方式。而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所涉及的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势必受到不同时代消费者的消费价值与行为准则的影响。
20世纪后半叶,被史学家称作为“黄金时代”的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物质的富足,使西方社会的文化运动此起彼伏,一场由生存方式、历史景况与社会结构变更所引发的文化革命席卷了社会:人们对文化本质上的要求发生转换,严肃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边界被打破,文化自身被重新界定。在艺术上,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层次差异被消弭,后现代主义艺术通过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否定最终否定了艺术自身。在谈及后现代文化的历史时,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曾用“日常生活审美化”来定义20世纪后期以来的后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他写道:“如果我们来检讨后现代主义的定义,我们就会发现,它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界的消失、总体性的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1]此后,艺术形态和美感结构不再是一种远离生活和对抗生活的神圣精神世界,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现代设计的设计理念与早期现代主义的理想主义断裂,开始倾向于实用主义、市场定位、通俗流行相结合的“现代主义”设计。
由于在后工业社会中“消费”从工业社会的次要地位转到主要地位,消费成为一种主流的、经济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一文化观念的影响下,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消费品。《消费消费社会》的作者鲍德里亚(J.Baudrillard)认为消费构成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消费品的普遍存在证明资本主义的合理,“消费社会首先论证了资本主义平等的神话。”[2]在这个消费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个人都是通过消费和展示商品而获得社会身份的认同。其过程不仅是产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它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解的过程。它灌输给人们的是个人成功只有通过金钱上的成功才能实现,以及财富是通过购买商品进行体现的观念。虽然鲍德里亚从现象的负面着手,论述了当代文化下的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范式,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这种文化语境下,设计及其产品不再是以它的使用价值被推荐给消费者,而作为由语言与符号代码所支撑的价值体系成为一种文化认同。罗兰•巴特(R.Barthes)将符号学的方法同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功能结合起来,对当代的消费文化进行了神话学的解码。他认为,消费文化以一种乌托邦的力量使我们认同于整个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下,符号化的商品与商品化了的符号变得更加密不可分。[3]人们在消费活动中以前所未有的谦卑的态度,不断要求自我确认的同时,以一种虔诚的态度投身于商品及其符号所创造出来的传奇之中,甚至迷失自我。于是,与实用主义、市场定位、通俗流行相结合的“现代主义”设计在基于具体的商品之上,通过它与消费文化之间的联系,作为蕴含了个性、自我表达以及风格的自我意识的代名词,使得设计除了使用价值之外成为对各种流行文化符号的一个集成和具体表现,在引导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消费文化的重心。
商品成为符号,并借助消费文化的制造传播者——大众媒介这一载体,使得设计与大众传媒两者相互促进统一发展,构成了当代文化的主要景观。设计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甚至传统的物的生产也让步于非物质形态形象的建立。媒介技术作为与特定意识形态结构相关联的技术符码,唤醒了人们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重新审视。它打破了人们关于主体客体的原有认识,从本体上解构了以往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成为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语境的主要构成内容和推动力量。在它的推动下,流行文化突破了审美的范围,变成了一种统摄整个生活方式的力量。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的主体性逐渐被扼杀,他们只能无可选择地接受社会本身指定的好恶标准,成为顺从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消费者。然而,现代生活中对自我的强调使人还具有个性化的强烈诉求,这又是一种分化的力量。在集体无意识和对个体身份的强调的交替之中,消费的欲望进一步获得了合理性,成为可能。在这种同化和异化的诉求过程中,由于将一定的物质载体而非审美状态视为为流行文化的特定符号,在给消费带来巨大空间的同时,也给设计带来了空前繁荣。设计的多变,在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条致力于寻求社会和个人身份的途径的同时,使其自身与消费文化合二为一,通过大众传播这一设计与消费者交流的新途径,凭借图像和空间的即时信息传播,把“形象”和“品牌身份”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无懈可击的符号整体。并进一步借助传媒图像在现代生活中形成的巨大力量,对人们的欲望和趣味进行编码,推销商品,最终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从此,“消费”从原来单纯地消费物质形态商品,进一步扩大到对消费非物质形态商品和物质形态商品中的非物质因素的消费。
由此,在身处消费的文化身份认同这一大时代前提下,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性创造活动,设计的目的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形式创造和纯粹的功能创新,而是经由视觉性、物质性、空间性和经验性的创造,表达出一种团体或个人的身份认同,从而找寻其归属。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4
[2]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3
[3]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佩妮•斯帕.当代设计:消费者文化与后现代性[J].艺术与科学.2007,6(2):1
[5]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李婕(1981—),女,助教,硕士,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学。
刘一霖(1989—),女,学生,大学本科,西南交通大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关键词] 消费 消费文化 现代设计
文化是形成人类文明的因素。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其首要功能是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提供特有的意义和价值。文化层面的不同标示着不同的意义世界,它的有效性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一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文化必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基本行为方式。而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所涉及的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势必受到不同时代消费者的消费价值与行为准则的影响。
20世纪后半叶,被史学家称作为“黄金时代”的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物质的富足,使西方社会的文化运动此起彼伏,一场由生存方式、历史景况与社会结构变更所引发的文化革命席卷了社会:人们对文化本质上的要求发生转换,严肃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边界被打破,文化自身被重新界定。在艺术上,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层次差异被消弭,后现代主义艺术通过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否定最终否定了艺术自身。在谈及后现代文化的历史时,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曾用“日常生活审美化”来定义20世纪后期以来的后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他写道:“如果我们来检讨后现代主义的定义,我们就会发现,它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界的消失、总体性的风格混杂及戏谑式的符码混合。”[1]此后,艺术形态和美感结构不再是一种远离生活和对抗生活的神圣精神世界,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现代设计的设计理念与早期现代主义的理想主义断裂,开始倾向于实用主义、市场定位、通俗流行相结合的“现代主义”设计。
由于在后工业社会中“消费”从工业社会的次要地位转到主要地位,消费成为一种主流的、经济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一文化观念的影响下,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消费品。《消费消费社会》的作者鲍德里亚(J.Baudrillard)认为消费构成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消费品的普遍存在证明资本主义的合理,“消费社会首先论证了资本主义平等的神话。”[2]在这个消费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个人都是通过消费和展示商品而获得社会身份的认同。其过程不仅是产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它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解的过程。它灌输给人们的是个人成功只有通过金钱上的成功才能实现,以及财富是通过购买商品进行体现的观念。虽然鲍德里亚从现象的负面着手,论述了当代文化下的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范式,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这种文化语境下,设计及其产品不再是以它的使用价值被推荐给消费者,而作为由语言与符号代码所支撑的价值体系成为一种文化认同。罗兰•巴特(R.Barthes)将符号学的方法同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功能结合起来,对当代的消费文化进行了神话学的解码。他认为,消费文化以一种乌托邦的力量使我们认同于整个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下,符号化的商品与商品化了的符号变得更加密不可分。[3]人们在消费活动中以前所未有的谦卑的态度,不断要求自我确认的同时,以一种虔诚的态度投身于商品及其符号所创造出来的传奇之中,甚至迷失自我。于是,与实用主义、市场定位、通俗流行相结合的“现代主义”设计在基于具体的商品之上,通过它与消费文化之间的联系,作为蕴含了个性、自我表达以及风格的自我意识的代名词,使得设计除了使用价值之外成为对各种流行文化符号的一个集成和具体表现,在引导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消费文化的重心。
商品成为符号,并借助消费文化的制造传播者——大众媒介这一载体,使得设计与大众传媒两者相互促进统一发展,构成了当代文化的主要景观。设计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甚至传统的物的生产也让步于非物质形态形象的建立。媒介技术作为与特定意识形态结构相关联的技术符码,唤醒了人们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重新审视。它打破了人们关于主体客体的原有认识,从本体上解构了以往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成为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语境的主要构成内容和推动力量。在它的推动下,流行文化突破了审美的范围,变成了一种统摄整个生活方式的力量。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的主体性逐渐被扼杀,他们只能无可选择地接受社会本身指定的好恶标准,成为顺从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消费者。然而,现代生活中对自我的强调使人还具有个性化的强烈诉求,这又是一种分化的力量。在集体无意识和对个体身份的强调的交替之中,消费的欲望进一步获得了合理性,成为可能。在这种同化和异化的诉求过程中,由于将一定的物质载体而非审美状态视为为流行文化的特定符号,在给消费带来巨大空间的同时,也给设计带来了空前繁荣。设计的多变,在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条致力于寻求社会和个人身份的途径的同时,使其自身与消费文化合二为一,通过大众传播这一设计与消费者交流的新途径,凭借图像和空间的即时信息传播,把“形象”和“品牌身份”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无懈可击的符号整体。并进一步借助传媒图像在现代生活中形成的巨大力量,对人们的欲望和趣味进行编码,推销商品,最终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从此,“消费”从原来单纯地消费物质形态商品,进一步扩大到对消费非物质形态商品和物质形态商品中的非物质因素的消费。
由此,在身处消费的文化身份认同这一大时代前提下,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性创造活动,设计的目的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形式创造和纯粹的功能创新,而是经由视觉性、物质性、空间性和经验性的创造,表达出一种团体或个人的身份认同,从而找寻其归属。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4
[2]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3
[3]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佩妮•斯帕.当代设计:消费者文化与后现代性[J].艺术与科学.2007,6(2):1
[5]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李婕(1981—),女,助教,硕士,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学。
刘一霖(1989—),女,学生,大学本科,西南交通大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