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物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挖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差异,对那些在物理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对学习没有恒心、自我要求不高、缺乏自信的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要本着不放弃的原则,让他们对物理学习渐渐产生兴趣,使他们从厌学变为愿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十余载,如何转化学困生一直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品质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1.用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学困生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战胜困难的法宝,也是学习的动力来源。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例如,在讲解有关惯性的知识时,我提出问题:两个同样大小的鸡蛋(其中一个生的,一个熟的),用同样的速度让它们旋转,问哪只鸡蛋先停下?又如,在讲到流体流速和压强内容时,用漏斗吹乒乓球,发现乒乓球掉不下来。再如,在讲热学有关知识时,做“纸锅烧水”、“烧不死的金鱼”、“烧不坏的手帕”等实验。这些奇妙的物理现象使得学生充满好奇心,注意力更集中,探究欲望更强烈。在课堂上提醒学困生注意听讲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用肢体语言引起他们的注意。
2.采用低起点、高落点,引领学困生走向成功,增强学困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我采用“起点低、步子小、活动多、反馈快”的方法,让他们能听懂,课堂上有意意识地让他们回答一些基本题,把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充满自信。例如,在讲到欧姆定律应用时,有这样一道题:有一电阻其两端电压为6伏,通过它的电流是0.2安,要使通过它的电流为0.4伏,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如其两端电压增加到0伏,此时电阻多大,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少?这样的题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而学困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只抓住个别条件,对公式及概念的理解很片面,同时计算题在他们看来很难,因而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时我们就可以放低要求,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他们每一步取得的成功都给予及时肯定,并鼓励他们不要怕做错,增强他们的信心。
3.运用实验,培养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和现实生活出发,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学困生大都动手能力较强,如在一次“自制水果电池”的实验中,学生带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个学生还带了馒头。在实验中,他们惊奇地发现馒头电池产生的电压比任何一个水果电池都大。又如在安装直流电动机这一课时,班上部分学困生凭借自己较强的动手能力,顺利地安装出自己的直流电动机,并使其正常运转。同时对直流电动机不能正常运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能独立完成故障的排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能抓住时机引导学生通过眼前的实验领略自然界的奇妙和规律性,就会使其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4.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学科情感。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必须对每位学生有满腔热情,对学生投以鼓励的眼光,在他们失败时,及时伸出援手。“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困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我经常利用下课的时间和一些学困生聊天,在活动课上。和他们打成一片,使他们对我更加信任,更愿意听从我的教诲。
5.用导师制、伙伴制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在物理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学生成长导师制”和“学生成长伙伴制”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开学初,我找了三、四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单独和他们交谈,通过谈话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中的一些想法和存在的困难。然后以师徒结对的形式签订协议,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徒弟应尽的义务,并定期和徒弟进行阶段总结和交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明显变端正了,他觉得老师对他很重视,所以平时学习中对老师的态度,及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都改变了,他们的物理成绩也都提高了。同时开展以“学生成长伙伴制”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将学生按A、B、C、D四个等级分成一组,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一个师傅带领一个徒弟,要求师傅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讲给自己的徒弟,在解决问题时,师傅不仅能将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而且增强了自信。对被受帮助的学困生来说,既解决了疑难问题,又感受到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同时也能促使学困生向学优生学习,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学习他们的良好品质,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全部真谛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关注、重视学困生,用爱心、耐心、真心、细心引导,通过有效教学,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促使学困生真正得以转化。
1.用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学困生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战胜困难的法宝,也是学习的动力来源。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例如,在讲解有关惯性的知识时,我提出问题:两个同样大小的鸡蛋(其中一个生的,一个熟的),用同样的速度让它们旋转,问哪只鸡蛋先停下?又如,在讲到流体流速和压强内容时,用漏斗吹乒乓球,发现乒乓球掉不下来。再如,在讲热学有关知识时,做“纸锅烧水”、“烧不死的金鱼”、“烧不坏的手帕”等实验。这些奇妙的物理现象使得学生充满好奇心,注意力更集中,探究欲望更强烈。在课堂上提醒学困生注意听讲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用肢体语言引起他们的注意。
2.采用低起点、高落点,引领学困生走向成功,增强学困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我采用“起点低、步子小、活动多、反馈快”的方法,让他们能听懂,课堂上有意意识地让他们回答一些基本题,把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充满自信。例如,在讲到欧姆定律应用时,有这样一道题:有一电阻其两端电压为6伏,通过它的电流是0.2安,要使通过它的电流为0.4伏,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如其两端电压增加到0伏,此时电阻多大,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少?这样的题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而学困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只抓住个别条件,对公式及概念的理解很片面,同时计算题在他们看来很难,因而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时我们就可以放低要求,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他们每一步取得的成功都给予及时肯定,并鼓励他们不要怕做错,增强他们的信心。
3.运用实验,培养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和现实生活出发,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学困生大都动手能力较强,如在一次“自制水果电池”的实验中,学生带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个学生还带了馒头。在实验中,他们惊奇地发现馒头电池产生的电压比任何一个水果电池都大。又如在安装直流电动机这一课时,班上部分学困生凭借自己较强的动手能力,顺利地安装出自己的直流电动机,并使其正常运转。同时对直流电动机不能正常运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能独立完成故障的排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能抓住时机引导学生通过眼前的实验领略自然界的奇妙和规律性,就会使其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4.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学科情感。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必须对每位学生有满腔热情,对学生投以鼓励的眼光,在他们失败时,及时伸出援手。“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困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我经常利用下课的时间和一些学困生聊天,在活动课上。和他们打成一片,使他们对我更加信任,更愿意听从我的教诲。
5.用导师制、伙伴制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在物理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学生成长导师制”和“学生成长伙伴制”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开学初,我找了三、四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单独和他们交谈,通过谈话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中的一些想法和存在的困难。然后以师徒结对的形式签订协议,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徒弟应尽的义务,并定期和徒弟进行阶段总结和交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明显变端正了,他觉得老师对他很重视,所以平时学习中对老师的态度,及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都改变了,他们的物理成绩也都提高了。同时开展以“学生成长伙伴制”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将学生按A、B、C、D四个等级分成一组,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一个师傅带领一个徒弟,要求师傅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讲给自己的徒弟,在解决问题时,师傅不仅能将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而且增强了自信。对被受帮助的学困生来说,既解决了疑难问题,又感受到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同时也能促使学困生向学优生学习,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学习他们的良好品质,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全部真谛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关注、重视学困生,用爱心、耐心、真心、细心引导,通过有效教学,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促使学困生真正得以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