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应用》一书中强调了学生认知心理学的规律,只有带着对未知知识的探索精神,才会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所以,有经验的老师会特别关注课堂的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伊始,老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调动起了学习的兴趣,整节课的学习氛围都会浓厚。纵观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每节课,一开始就紧紧吸引住了学生,整个课堂,学生具有很高的学习活力。
一、文章标题——导入的最佳抓手
肖老师的很多课例,从标题入手,导入新课,并以此为契机,串联起了整堂课的骨架。真正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1.读标题,质疑。以肖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有九条命》为例。
肖老师:那我要问个问题,当你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时,你最想问些什么?
学生:为什么会有九条命?
学生:九条命能够用来干什么?
学生:他有九条命,会用这些命来完成哪些没有完成的事情?
学生:要做到怎么样才会有九条命?
围绕标题,学生一连问了四个问题。而这四个问题的内容,正好是学习课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导入,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既可以掌握学生思维的高度,又可以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开展教学。肖老师的课堂,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读标题质疑的方法,成功地打开了一节课的大门,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而且,质疑也是讲究方法的。可以围绕标题,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层面来考虑。
2.读标题,明理。以肖老师执教的《始得山西宴游记》为例。
肖老师:我们已读过了这篇文章,请问同学们,柳宗元所写的这篇文章,题目能不能改成“西山宴游记”?
学生:不能。
肖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文章中说他是在法华西亭才望见西山的怪异之处,然后才开始游西山,还没有把西山彻底游遍。
肖老师:你的意思是“西山宴游”必须尽兴游,而文中作者还没有把西山彻底游遍,游山还不够酣畅淋漓,是这个意思吧?
学生:好像也游得很开心了。
肖老师:哦,心里觉得有点不对了。看看文章,都写了什么内容,再想想。
学生:作者游西山,也游了其他的山,所以不能只叫“西山宴游记”。
……
肖老师:“是州之山水”,是不是?简单来讲,這篇文章之所以不能叫“西山宴游记”,是因为它还写了西山之外的其他地方的游览。这篇文章写了柳宗元两种游,第一段是游“是州之山水”,第二段开始才是西山宴游。所以这篇文章题目就叫作——
学生:“始得西山宴游记”。
肖老师:你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作“始得”?
……
就课文题目为什么不能改为“西山宴游记”作为切入口,肖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写作的缘由。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了柳宗元的游踪。这一导入,肖老师训练了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快速构建起文章的写作脉络,柳宗元分成两部分来写他的游记。更可贵的是,这是一篇文言文,在自然的师生交流中,学生悟到了“始得”的含义。这样的理解,是深刻的,是贴着文本教学,更是贴着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对于“始得”的理解,学生肯定是终身都会记忆犹新的。
二、学习策略——导入的最佳手段
“一课一得”,是教学一线的老师最喜欢也最容易接受的优质课堂。也可以这么说,学生在一节课的语文学习中,能够获得一种阅读策略,这是最有效的语文课堂。因为这样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并且教会他们方法,以此去学习同一类的课文。日积月累,学生在一节节这样的课堂中成长,语文素养必然也会提高。
1.掌握诗歌的学习方法。以肖老师执教的《菩萨蛮》(人人都说江南好)为例。
肖老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韦庄的《菩萨蛮》。大家说说看,学诗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读。
肖老师:读,一个字,最朴素的,又是最关键最实用的学习方法。那我们就开始读这首词。第一遍读,请同学们轻声地朗读,《菩萨蛮》,轻声地,预备起。
(学生轻轻地读)
肖老师:很好,第二遍读,我们默读,读的时候可以看看文中的注释。来,把所有声音都放进心底,“人人都说江南好”,在心里读,预备起。
(学生默读)
肖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
肖老师:是吗?大家一起来看练习一的相关提示。“诵读的时候要注意平仄,词的格律比诗严格,而且同一词牌还有变体。……”
这节课的导入,肖老师从诗词学习的方法入手,就一个字,“读”。但这个“读”又不是简单的一个字。在肖老师的课堂导入里,这节课的读,是整节课学习的起点,是整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诗词最重要的策略。第一次读,轻声地读。看似没有任何要求,其实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等最基础的知识,为第二次读奠定了基础,扫清了障碍。第二次读,默读。这次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看看文中的注释。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肖老师的要求紧扣课程标准,学生在默读中借助课下注释,对诗词内容有了初步的把握。而这一环节也为接下来的第三次读——指名读做了铺垫。正是因为对词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指名读后,才能对同学的读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学生的评价为基础,肖老师又结合课后的练习,提出了“平仄”的读法。只是一次导入,肖老师就把他教学的理念传达给了大家。教学一定要贴着文本,文本中的任何一处,都是教学的契机,都是学生应该关注的内容。
2.明确童话的文体特点。以肖老师执教的《皇帝的新装》为例。 肖老师:请坐,来,大声地喊出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学生:《皇帝的新装》。
肖老师:你们知道《皇帝的新装》是一篇——
学生:童话。
肖老师:好,问题来了,同学们,以你的读书经验,你怎么就判断《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呢?别忙着举手,想想看。
(学生思考,举手)
学生:因为我觉得像散文那些一般写的都是真实的故事,童话就有一些虚构的色彩,它写那两个骗子做的衣服愚蠢的人是看不见的,就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就应该是童话。
……
肖老师:你看,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把这文章体裁的特点全说出来了,这就是学习的力量。
七年级的学生,已有学习童话的基础。但是对于童话这一概念,不会完整地表述。或者说,学生心里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但是理性的表述就欠缺了。肖老师的导入,层层递进,一次次调动学生的思考,一次次完善童话的概念。从最初的“神话色彩”不够正确的表述,到最后直指童话的本质:虚构、夸张、想象,并且用的是儿童的口吻。这本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概念,但在肖老师的课堂里,我们见到了思维火花的碰撞,见到了思维层次的深入。童话概念的导入,由学生自己根据文本的特点推导出来,这样的“童话”文体的特点,对学生来说,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肖老师鼓励肯定的话,也为整堂课营造了一个学习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出来了。这样的课堂导入,既有思维的深度,又是如此的自然与水到渠成。
三、概括事件——导入的最佳途径
1.概括秘诀一——中心句。以肖老师执教的《我的早年生活为例》。
肖老师:那我考考你们。《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的一篇个人自传,我想问你,在这篇自传中,作者写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不看书,谁能讲一下?(有学生举手)好,你来说。
学生:第一件事是关于考试的。
肖老师:丘吉尔考试场场失败,大家说这样概括对不对?(学生思考)要知道答案,我们一起看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第二自然段)
肖老师:同学们再想想看,要想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一段文字所写的事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想想看,平时老师是怎么教你们的,看文段要看出这段文字的——
学生:中心句
……
一线的老师都非常清楚,作为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概括能力,如果掌握普遍薄弱,老师只会埋怨学生能力差,但是为学生提供训练与帮助的机会却不多。肖老師这节课的导入,从中心句这一最普通的概括方法入手,从学生的一个不完整的词“考试”,逐渐引导他们看下文,在看下文的过程中明白,要想准确快速的概括,中心句概括法是最直接的方法。而且,学生也清楚,一篇文章中中心句所在的位置,一般出现在课文的开头或结尾。这样的概括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样的导入,从一开始就清楚地梳理了课文的内容,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脉络,整节课的学习,就变得思路非常清晰。
2.概括秘诀二——精练与完整。以肖老师执教的《春酒》为例。
肖老师:同学们,《春酒》你们一定看过了,接下来就问问大家,这篇叫作《春酒》的文章都写了什么?
(生思考)
……
学生:《春酒》写了母亲帮女儿做春酒……不知道了。
肖老师:不知道了?文章读完,一定要想着文章里都有啥,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旁边的同学你帮他找找看,《春酒》都写了哪些事?
……
学生:我认为还写了过新年、喝春酒和喝会酒。……
肖老师:同学们听出来了没有?阅读的差距在这里看出来了吧。他不仅说了什么事,而且他概括得非常好,都是用几个字来概括的。
这节课伊始,肖老师从概括课文内容导入。但是学生的概括不尽如人意。怎么办?肖老师继续引导。概括一篇课文的内容,一定要完整。这也是检验一个学生概括能力的标准。不是所有的导入都是一帆风顺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导入,这节课才是真实的,它再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从最初的不完整,到既完整又精准,这中间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让学生明白概括的方法:概括事件要完整,不能有遗漏。同时语言又要简洁。小小的导入,蕴含大大的道理。只是几件事情的概括,却让学生终身受益。因为掌握一种阅读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肖老师课堂导入的艺术,如同这一节课中最闪亮的星星,从刚一开始就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样的课堂是真实高效的,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一节课的成与败,导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肖培东老师的课堂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打开了一节课的序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肖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最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振宏.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应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06.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3]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01.
一、文章标题——导入的最佳抓手
肖老师的很多课例,从标题入手,导入新课,并以此为契机,串联起了整堂课的骨架。真正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1.读标题,质疑。以肖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有九条命》为例。
肖老师:那我要问个问题,当你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时,你最想问些什么?
学生:为什么会有九条命?
学生:九条命能够用来干什么?
学生:他有九条命,会用这些命来完成哪些没有完成的事情?
学生:要做到怎么样才会有九条命?
围绕标题,学生一连问了四个问题。而这四个问题的内容,正好是学习课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导入,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既可以掌握学生思维的高度,又可以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开展教学。肖老师的课堂,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读标题质疑的方法,成功地打开了一节课的大门,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而且,质疑也是讲究方法的。可以围绕标题,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层面来考虑。
2.读标题,明理。以肖老师执教的《始得山西宴游记》为例。
肖老师:我们已读过了这篇文章,请问同学们,柳宗元所写的这篇文章,题目能不能改成“西山宴游记”?
学生:不能。
肖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文章中说他是在法华西亭才望见西山的怪异之处,然后才开始游西山,还没有把西山彻底游遍。
肖老师:你的意思是“西山宴游”必须尽兴游,而文中作者还没有把西山彻底游遍,游山还不够酣畅淋漓,是这个意思吧?
学生:好像也游得很开心了。
肖老师:哦,心里觉得有点不对了。看看文章,都写了什么内容,再想想。
学生:作者游西山,也游了其他的山,所以不能只叫“西山宴游记”。
……
肖老师:“是州之山水”,是不是?简单来讲,這篇文章之所以不能叫“西山宴游记”,是因为它还写了西山之外的其他地方的游览。这篇文章写了柳宗元两种游,第一段是游“是州之山水”,第二段开始才是西山宴游。所以这篇文章题目就叫作——
学生:“始得西山宴游记”。
肖老师:你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作“始得”?
……
就课文题目为什么不能改为“西山宴游记”作为切入口,肖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写作的缘由。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了柳宗元的游踪。这一导入,肖老师训练了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快速构建起文章的写作脉络,柳宗元分成两部分来写他的游记。更可贵的是,这是一篇文言文,在自然的师生交流中,学生悟到了“始得”的含义。这样的理解,是深刻的,是贴着文本教学,更是贴着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对于“始得”的理解,学生肯定是终身都会记忆犹新的。
二、学习策略——导入的最佳手段
“一课一得”,是教学一线的老师最喜欢也最容易接受的优质课堂。也可以这么说,学生在一节课的语文学习中,能够获得一种阅读策略,这是最有效的语文课堂。因为这样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并且教会他们方法,以此去学习同一类的课文。日积月累,学生在一节节这样的课堂中成长,语文素养必然也会提高。
1.掌握诗歌的学习方法。以肖老师执教的《菩萨蛮》(人人都说江南好)为例。
肖老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韦庄的《菩萨蛮》。大家说说看,学诗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读。
肖老师:读,一个字,最朴素的,又是最关键最实用的学习方法。那我们就开始读这首词。第一遍读,请同学们轻声地朗读,《菩萨蛮》,轻声地,预备起。
(学生轻轻地读)
肖老师:很好,第二遍读,我们默读,读的时候可以看看文中的注释。来,把所有声音都放进心底,“人人都说江南好”,在心里读,预备起。
(学生默读)
肖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
肖老师:是吗?大家一起来看练习一的相关提示。“诵读的时候要注意平仄,词的格律比诗严格,而且同一词牌还有变体。……”
这节课的导入,肖老师从诗词学习的方法入手,就一个字,“读”。但这个“读”又不是简单的一个字。在肖老师的课堂导入里,这节课的读,是整节课学习的起点,是整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诗词最重要的策略。第一次读,轻声地读。看似没有任何要求,其实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等最基础的知识,为第二次读奠定了基础,扫清了障碍。第二次读,默读。这次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看看文中的注释。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肖老师的要求紧扣课程标准,学生在默读中借助课下注释,对诗词内容有了初步的把握。而这一环节也为接下来的第三次读——指名读做了铺垫。正是因为对词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指名读后,才能对同学的读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学生的评价为基础,肖老师又结合课后的练习,提出了“平仄”的读法。只是一次导入,肖老师就把他教学的理念传达给了大家。教学一定要贴着文本,文本中的任何一处,都是教学的契机,都是学生应该关注的内容。
2.明确童话的文体特点。以肖老师执教的《皇帝的新装》为例。 肖老师:请坐,来,大声地喊出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学生:《皇帝的新装》。
肖老师:你们知道《皇帝的新装》是一篇——
学生:童话。
肖老师:好,问题来了,同学们,以你的读书经验,你怎么就判断《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呢?别忙着举手,想想看。
(学生思考,举手)
学生:因为我觉得像散文那些一般写的都是真实的故事,童话就有一些虚构的色彩,它写那两个骗子做的衣服愚蠢的人是看不见的,就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就应该是童话。
……
肖老师:你看,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把这文章体裁的特点全说出来了,这就是学习的力量。
七年级的学生,已有学习童话的基础。但是对于童话这一概念,不会完整地表述。或者说,学生心里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但是理性的表述就欠缺了。肖老师的导入,层层递进,一次次调动学生的思考,一次次完善童话的概念。从最初的“神话色彩”不够正确的表述,到最后直指童话的本质:虚构、夸张、想象,并且用的是儿童的口吻。这本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概念,但在肖老师的课堂里,我们见到了思维火花的碰撞,见到了思维层次的深入。童话概念的导入,由学生自己根据文本的特点推导出来,这样的“童话”文体的特点,对学生来说,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肖老师鼓励肯定的话,也为整堂课营造了一个学习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出来了。这样的课堂导入,既有思维的深度,又是如此的自然与水到渠成。
三、概括事件——导入的最佳途径
1.概括秘诀一——中心句。以肖老师执教的《我的早年生活为例》。
肖老师:那我考考你们。《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的一篇个人自传,我想问你,在这篇自传中,作者写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不看书,谁能讲一下?(有学生举手)好,你来说。
学生:第一件事是关于考试的。
肖老师:丘吉尔考试场场失败,大家说这样概括对不对?(学生思考)要知道答案,我们一起看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第二自然段)
肖老师:同学们再想想看,要想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一段文字所写的事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想想看,平时老师是怎么教你们的,看文段要看出这段文字的——
学生:中心句
……
一线的老师都非常清楚,作为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概括能力,如果掌握普遍薄弱,老师只会埋怨学生能力差,但是为学生提供训练与帮助的机会却不多。肖老師这节课的导入,从中心句这一最普通的概括方法入手,从学生的一个不完整的词“考试”,逐渐引导他们看下文,在看下文的过程中明白,要想准确快速的概括,中心句概括法是最直接的方法。而且,学生也清楚,一篇文章中中心句所在的位置,一般出现在课文的开头或结尾。这样的概括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样的导入,从一开始就清楚地梳理了课文的内容,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脉络,整节课的学习,就变得思路非常清晰。
2.概括秘诀二——精练与完整。以肖老师执教的《春酒》为例。
肖老师:同学们,《春酒》你们一定看过了,接下来就问问大家,这篇叫作《春酒》的文章都写了什么?
(生思考)
……
学生:《春酒》写了母亲帮女儿做春酒……不知道了。
肖老师:不知道了?文章读完,一定要想着文章里都有啥,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旁边的同学你帮他找找看,《春酒》都写了哪些事?
……
学生:我认为还写了过新年、喝春酒和喝会酒。……
肖老师:同学们听出来了没有?阅读的差距在这里看出来了吧。他不仅说了什么事,而且他概括得非常好,都是用几个字来概括的。
这节课伊始,肖老师从概括课文内容导入。但是学生的概括不尽如人意。怎么办?肖老师继续引导。概括一篇课文的内容,一定要完整。这也是检验一个学生概括能力的标准。不是所有的导入都是一帆风顺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导入,这节课才是真实的,它再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从最初的不完整,到既完整又精准,这中间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让学生明白概括的方法:概括事件要完整,不能有遗漏。同时语言又要简洁。小小的导入,蕴含大大的道理。只是几件事情的概括,却让学生终身受益。因为掌握一种阅读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肖老师课堂导入的艺术,如同这一节课中最闪亮的星星,从刚一开始就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样的课堂是真实高效的,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一节课的成与败,导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肖培东老师的课堂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打开了一节课的序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肖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最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振宏.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应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06.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3]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