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博今架”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独门独院,上下三层。我特意把顶楼拾掇出一间,让老谢家族的“农耕记忆”有个“显摆”空间,特制了两排“博今架”。博古架是陈列旧瓷、古画、篆章、玉器的“集锦槅子”,可是“农耕世家”哪有什么“宝贝疙瘩”,收藏家那叫“雅玩”,我们寻常农家就耍个“俗玩”呗!
   我家收存的物件大致分为两类。犁铧、碌碡、锄头、钉耙、扬锨、镰刀、扁担、连枷等,归为家用农具类。而“声像电器”类成员主要有:早已过时的有线广播、收音机、黑白电视机,还有“大哥大”以及这“大哥”的“子嗣”们。清一色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时髦过一阵子的“稀罕物”。另有一把“年届耄耋”的手电筒,它是我们家“家用电器”中的“老字号”了。与玩家们有包浆的古董相比,这一摞“嫩”得一掐就冒浆的“今董”,实在不值一提。
   但是,这堆不显山露水的“家什”,与我们老谢家的现代“家史”脉络相通,往大了说,跟党史、国史、军史也沾点边。毕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老掉牙”的手电筒,还是见证军民鱼水情的“信物”呢。
  二
   “记忆室”里,那把手电筒当仁不让地端坐“上首”。溯源起它的来头,可是细伢子没娘——说来话长。
   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老家“区位”和“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地处江海之滨的如皋,属于新四军苏中军区第四分区。1943年4月,日伪军把这一带列入苏北第一期“清乡”实验区。从江南运来五百多万支毛竹,沿着通扬运河岸线,构筑起绵延几百里竹篱笆封锁线,企图一举“端掉”新四军,剿灭抗日力量。
   “竹篱笆,硬分家,南边田,北边家。自家田地没法种,种好的麦子收不到它。”爷爷和乡亲们恨透了这篱笆墙。伪军22师还不时下乡强征民夫,编织竹篱笆。爷爷是篾匠,被伪保长“惦记”上了,还许诺去当“掌作的”(方言,即带班长),约定第二天一早结伴出工。当天晚上,爷爷横下心,眼睛一闭,用斫刀砍掉右手一截食指,用粗布包裹严实,这才免了劳役之苦。
   为了打击日伪军的嚣张气焰,1943年农历五月二十九(7月1日)亥时,陶勇司令员、姬鹏飞政委率新四军三旅,联合当地数以万计民兵、群众,决计借着风势火烧竹篱笆。爷爷提着桅灯,带领七八个师弟、学徒“不请自到”。陶司令员大手一挥,那叫一个“势如破竹”,火光烧红了半边天,运河水都快要被点燃了。“武运长久”的日寇苦心经营才三个月的竹篱笆,瞬间化为灰烬,成了“短命鬼”。
   可惜的是,那一盏桅灯被燃烧着的竹竿倒下时打碎了。爷爷只顾领着几个篾匠,在火海外围“抢”下几百根毛竹,毕竟干这活,他们是老猫上灶台——熟门熟路。然后,捆得结结实实,扛到如皋独立团的营房。一位满脸络腮胡子的首长非常感激,连声道谢。已过丑时,风高夜黑,“大胡子”便把缴获日寇的一把手电筒送给爷爷。爷爷几番推托,也是盛情难却,只好收下。一路上,几个篾匠像孩子似的,轮流晃着“洋玩意”。借着一束光亮,扯开破鑼似的大嗓门,喊着“篱笆长,篱笆高,清乡封锁门前道。长柄锹加斫刀,砍挖篱笆大火烧”的民谣,高高兴兴地回家。
   后来,爷爷去营房里打制了不少竹梯、藤椅。再后来,那把“洋”手电筒没用几回,因为配不上电池,被“打入冷宫”。但是,那段情谊一直铭记至今!
  三
   父亲年轻时,虽然干着耕田耙地的活计,却对国家大事关心着呢。晚上收工后,他常去生产队长家抱回一堆报纸,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亮,一边“吧嗒吧嗒”地吸着水烟袋,一边美滋滋地看新闻。自个儿乐着还嫌不过瘾,非得摇头晃脑地读给全家人听不可。碰上生僻字的时候,语速明显有些“打嗝”。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个冬天,父亲把从河里捞的鱼虾卖得六毛钱,换回来一只小喇叭。沿途一直用双手捂在胸前,如同揣着宝贝一般,皲裂的手背被风吹得血涔涔的。到家后,顾不得涂抹点蚌壳润肤油,就忙着钉匣子,栽地线。
   一日三餐,两稀一干,那时,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但阖家老小能团团圆圆听听广播,也算农家一乐。
   自从安上那能说会道的玩意儿,喝粥时,父亲不再弄出“呼呼”的声响,嚼咸菜时,啧嘴的声调也同比例大幅度减弱,为的是不弄出声响,以免误了耳朵的“好事”。母亲笑着说:“是这‘话匣子’矫正了伢他爸不雅的吃相。”
   生产队里年终分配了劳动成果,父亲咬咬牙,花上十九块二毛,买回一台红灯牌收音机。全家听新闻、学歌曲,再也不受时间限制。夜深人静、黑灯瞎火的当儿,有电台播音员陪伴着,我独自一人在家也不觉得寂寞孤单。指示灯明明灭灭,就像父亲坐在床头燃烧纸媒子抽着烟袋。
   收音机里说到安徽有个小岗村,挑头搞起“大包干”。父亲好兴奋,悄悄去告诉生产队长。队长倒好,喝令把收音机关了。父亲“犟嘴”了:“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之前宣传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不就成了吹牛!”这话太“冲”了,队长连忙捂住父亲的嘴巴。
   父亲一直琢磨,庄稼人汗珠子摔成八个瓣,常年稻麦间作,一亩田也就千把斤产量,怎么才能有点奔头呢?
  四
   刚搞联产承包那会儿,父亲干完农活收工回家,往往顾不上烧晚饭,将就着把剩下的大半碗玉米粥利索地喝下,便急着跑上五六里路,赶到公社大院看电视。那比手帕大不了多少的屏幕里,不时跳跳蹦蹦出人影来,让没开过眼界的父亲啧啧称奇了好一阵。头一回,他居然溜到电视机的后面,想看看“人物”是如何上场、退场的。有时去得较晚,不一会儿,电视上就打出了“再见”的字幕,父亲自我解嘲那叫“铲电视锅巴”。回家后,对一家子少不得一顿海吹:“嘿,我还看见北京城里的大领导跟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握手拥抱呢。”那神情,就像他是外事接待的干部或外语翻译似的。
   一转眼,四五年过去,我家预缴了上缴款,承包下生产队里的鱼池,留足乡亲们的“数儿”,还多下六箩筐鲢鱼、鲫鱼。父亲气喘吁吁地往农贸市场跑了三个来回,扁担都挑弯了。这一回,咬咬牙花费七百五十元,买回17吋三元牌黑白电视机。嘿,不管有钱没钱,弄一台电视机过个“肥年”!    一到家,父亲便指挥我攀上银杏树扯起天线。电视机当日购买,当日“试营业”。乡邻们涌来,挤满一屋子。父亲又是倒水,又是递烟,乐呵呵地笑着,嘴巴一直咧到耳朵根子。凳子不够坐,父亲张罗“观众”们将就着在木盆、木桶上“凑合”。有个头一回看上电视的奶奶把洗脚盆坐得“炸箍”了。父亲连忙扶起,满是歉意地打招呼,弄得老奶奶很是过意不去。电视屏幕上,两条裤脚卷得不一样高的江南农民对着记者的话筒,介绍湖塘育珍珠的致富门道。父亲羡慕得近乎嫉妒,他自言自语道:“嘿,什么时候这戴海绵套的玩意对着我,让我痛痛快快地说一次,那该有多好呀!”
  五
   随后,我家责任地全栽起苗木,销往外地卖得好价钱。现款把两只“海鸥”洗衣粉袋撑得豁了口子。两口子乐呵着,熄灭电灯,一个打手电筒“照明”,另一个蘸着口水,在被窝里数钱。望着边角锋利得能刮芋艿的一叠叠十元新钞,老两口折腾到公鸡开始打鸣。
   正月里,镇政府召开表彰大会,父亲被评上“致富能手”。胸前戴着大红花,站在领导作报告的麦克风前,父亲拍了拍,开始拿腔作调地谈体会,讲做法。紧张归紧张,能在主席台上一口气说道五六分钟,也算反穿皮袄——装样(羊)子了。父亲认为:值!这一回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奖品是一条鸭绒被呢!
   再后來,县里张罗着举办盆景艺术节,电视台的记者光临“寒舍”“采”呀“访”的。父亲作为苗木经纪人,对着话筒正儿八经地侃了一大段“致富经”。随后,毅然决定“鸟枪换炮”,淘汰国产彩电,添一台34吋的“洋货”。跟前两次买电视机不同的是,县城的大商场送货上门,现场调试安装停当。
   全家锁定如皋电视台。果然,这回老爷子老练多了,不夹带口头禅,居然前后鼻音也能区分得八九不离十。怪不得,老人家这些年总喜欢跟着电视主持人鹦鹉学舌地“对口型”,这回可派上大用场。哈哈,风水轮流转,“新闻人物”居然出在老谢家了!
   家里装上了程控电话,一根线连起天南海北,生意越做越火。父亲又寻思,光是捣鼓自家的责任田,终究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施展不开手脚。乡亲们早就对“一熟稻子一熟麦”的耕作模式“腻歪”了。老爷子“趁火接犁头”,“串联”整个村民组两百多亩地连片种植苗木,大伙儿包括老队长都铁了心,屁颠屁颠地跟在后头。这肩头的责任大是大,但是,领着大伙儿一块干,一块赚,老人家心里踏实安稳多了。
   “BP机嘀嘀嘀,‘蜜蜂’一叫来生意!”数字拷机才用了三四个月,父亲又换上中文的。还是觉得不便当,揣着两万块现钞,决定要配置一副“像模像样”的行头。左侧皮带上系着BP机,右侧裤袋里揣着风头十足的“大哥大”。嗨,够“土豪”吧?自从有了这“双枪”,和外界的苗木客商联系多了,市场信息当然更灵通。
  六
   在华东花木城里,老爸租赁下一排店面。在一千多商户中,又“时髦”一把,率先使用电脑,在互联网上卖起了花卉苗木、蟠扎盆景,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来,又当上“电商”。本村民组的花木盆景供不应求不说,老爸还帮着其他商户承接业务。不用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只需小鼠标一点,大大小小的生意坐在家里就搞定了。真爽!
   老爷子玩过的手机真不少。从条砖大小的“大哥大”开始,到揭盖、滑盖、触摸屏、彩屏,国产的、进口的,放在“博今架”上一大摞。不用说,他又率先步入“5G时代”。老人家乐呵呵地说:“前四十年蛮干,后四十年巧干!我这身子骨还硬朗,再折腾三五年,没问题!”
   乡村生活如同一首诗:三麦二豆、瓜果林木是轮番“出镜”的名词,候场、上场、亮相的农具们当是跃跃欲试的“动词”。如今,开墒机、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还有喷施农药的无人机,成了庄稼地的“壮劳力”,竹把、木柄的农具们陆续“退役”!而那些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声像电器”也“光荣下岗”了。它们不再有什么“现在进行时”的故事发生,他们曾经的故事日渐“老火”。那些趴在“农耕记忆室”里的“老物件”,留给我们的是农耕文化的背影,是社会进步的缩影!打量它们,就像重温老谢家族的记忆;抚弄它们,如同触摸悠悠岁月的“年轮”……
其他文献
期刊
十一、异常相似    在华盛顿进行的三个实验阶段中,在场的职业插图画家金伯利把小杰西的回忆仔细描述出来——带符号的“I”字形桁条。与欧文谈话后,我也让金伯利把他的描述画出来,比较发现,两幅画异常相似。连金伯利也说:“他俩好像在描述同一件东西。”尤其是颜色,除欧文的稍淡一点外,两幅画的颜色相差无几。  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小杰西的符号上下边缘有突起,这样横截面就成“I”字形。也许是他记错了,他父亲就说横
期刊
今天,“UFO”这个名词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了。  世界各地已发生的UFO案例多达数万起。但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还没有人能对UFO的成因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虽然已有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但对于每种假设,似乎都能找到言之凿凿的证据来否定它。对于这些假设,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UFO是高智慧生物(一般认为是外星人)所操纵的飞行器,不妨称之为“飞碟观”;另一类认为UFO是自然现象、幻觉、假象
期刊
宗教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其经典所描述的事物相联系的。宗教经典中所载的故事一直都被认为是为赞赏神的业绩、歌颂神的力量而创作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广大的宗教信徒畏惧神,绝对地信仰神、服从神。不信仰宗教的人,很少去阅读宗教故事,即使是阅读也只是出于一种好奇的心理。许多人似乎忘记了,人类社会的许多文化、观念、艺术、风俗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对宗教经典在一定范围内的阅读不但不会动摇头脑中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且
期刊
1779年天文观测者威廉姆观测到了许多如同海王星或天王星般的天体。它们的形状呈一种诡异的对称,有些甚至能在此种星云的中央不偏不倚的位置上找到一颗暗淡的恒星。这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天体呢?由字面上解释可以很容易知道这种星云的外观可能和行星相去不远,事实上行星状星云可是很有趣的天体。在星际物质的循环过程中,行星状星云是恒星在生命将尽的死亡过程里,发生爆炸喷发出的气体或尘埃。这些被喷发出的物质则负责发光,也
期刊
望远镜的作用首先是能够放大远方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而人眼的分辨能力是较弱的;其次,望远镜能集中比人眼瞳孔直径粗的多的光束使人眼看到本看不到的暗弱物体发出的光线。望远镜一般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镜头及其他配件组成。为了减小望远镜的像差,物镜和目镜通常由多个元件组成。望远镜所能收集的最大的光束直径,称为口径;所能观测到的范围称为视场,通常以角度来表示。其视场大小和目镜的结构相关,对于同样
期刊
夏季是一年中最好的看星季节。人们常常指着夏夜出现的繁星,说星也跟人一样出来乘凉了。的确,夏季晚上出现在天顶附近的是星的密集区,还有银河也是夏季晚上最明亮。有关星象的神话故事,也是夏季最丰富。    两根扁担    心宿、河鼓 看!南天这颗吐着红色光芒的闪烁大星是什么星啊?是火场冒出的火花,还是一个醉仙的眼睛呢?  这颗大星,名叫心宿二。它是每年夏季,特别是七月和八月黄昏之后,南方最引人注目的大星。
期刊
两次见到神秘飞行物    我是电台的一名记者,曾经两次见到神秘的飞行物,这些飞行物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UFO。虽然事过多年,仍记忆犹新。  第一次是1971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村里一个堂兄结婚,我们一群七八岁的孩子跟着闹喜。那晚阴天,没星也没月,晚上八九点钟光景,一个伙伴突然大喊:“看!天上是什么?”大伙都到胡同口观看:村西方半空中,一个馍筐大的火圈缓缓地转动着,没有任何声音——现在已记不清是顺时针还
期刊
当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火星是否有微生物时,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专家们却毫不为之惊异。他们坚信,当条件成熟时,生命的产生是必然现象。  生命产生的第一要素是必须具有液态水,其次是碳有机化合物,它是产生生命的化学反应的基础。碳是生命的绝对基础,它在宇宙物质中的含量最大,几乎处处可见,并且能结合其他元素生成大量复杂分子。  理论阐述较为容易,但是,原始地球上的碳有机化合物究竟来自何处,却一直困扰着科学界。1
期刊
甘肃作家张存学的写作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执着地对人之为人进行追问,审视批判人性弱点,纵深挖掘人的精神层面,对生命此在的困境进行哲思。他的创作不着重于宏大叙事和纵深历史维度的展示,也不刻意解构宏大叙事,而是“切入到人的命运中去,切入到人在幽暗中的境遇,切入到人持守的某些价值的崩塌中去”,用叙述深入抵达人的幽暗面。张存学的写作是个人化的写作,是其生命自由涌动过程的自然表述,阅读其作品就像进行了一场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