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提出四个机制创新建设,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深入研究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创新,对于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地方高校;机制创新
一、构建“精神、能力、责任”塑造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必须高度关注其价值导向[1]。培养怎样的人, 是教育价值观问题;怎么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这个方式方法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而价值观教育是关注价值导向问题,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不能因为创业具有一定逐利性,就以此忽视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性”的塑造,这是非常狭隘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逻辑起点是“育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现实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 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大学生踏进社会、服务社会、履行责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的价值体现在创新创业价值导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积极探索构建“责任、精神、能力”三位一体的价值塑造新机制, 努力营造一种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业活动基本价值评判的准则和依据, 探索以学生主体内在的不同层次需求为出发点,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当代学生价值需求有机契合。学生的“价值需求”主要有“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内化需求”三个梯级层面。“现实需求”是第一层面,是现实驱使而萌动的创新创业激情需求;“发展需求”是第二层面,是结合专业学习、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所产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内化需求”是第三层面, 是在学生内心植入“创业遗传密码”,以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的更深层次需求,有利于未来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
二、构建“课程、实践、活动”运行机制
1.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地方应用型高校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有梯度地开设广谱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岗位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实践性课程,即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融合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創新创业活动等课程模块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此普及创新创业理念、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特别要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结合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将学科专业前沿理论和行业发展最新成果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堂,运用到创业教育实践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创新创业,相对于学生来说,面临的是不确定的和不可预知情境,地方高校只有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空间和形式,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实践平台和助力优质服务,学生借助此整合现有资源,开展创造性活动, 体验创新与创业过程,并反思自身在实践中的哪些方面还需要提升,这样才能在真正的创业机会到来之时,获取成功。同时,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的关键是如何落地的问题,因此构建“课程、实践、活动”系统的长效运行机制,着重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创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的融合机制。对已有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结构调整,挖掘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依次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其次,构建递进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组织成立实体运作的集教学、实践、活动、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如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以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调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最后,扩大对外合作、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依托产学研用合作、“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众创空间等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如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经过探索与实践形成的“三个导向”(以志趣为导向,创新培养机制;以能力为导向,搭建实践平台;以研究为导向,服务长远战略)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西北工业大学构建了“面向全体,结合专业,梯次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三、构建“政府、社会、高校”间的协同机制
根据“三螺旋”理论,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协同的运行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实践朝纵深发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能自觉协调,仅有利于各自主体功能的实现,而且有利于各主体主要优势的发挥,形成倍增效应。从政府层面看,要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政策支持,指导成立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或创业团体组织,探索新型孵化器,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从高校层面看,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有效推进,作为推进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作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从社会层面看,社会各界应承担起应有责任,不断健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动力机制,逐步提高各方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动性。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只有形成联动机制,教育效能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而构建协同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一是建立运作实体。为了确保协同运行机制落的顺利运转,高校、企业和政府联合建立协调组织,可将机构挂靠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协同中心等。组织机构由高校、企业和政府等相关实体部门的主要人员组成,统一规划决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问题。二是共享资源。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核心就是促进各类资源的深度融合,推进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相关资源的开放程度,实现信息、成果等资源共享,提高获取的便捷性、配置的优化能力。
参考文献:
[1]段海超, 蒲清平, 王振.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9) :74-77.
[2]洪大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J].中国高等教育, 2016 (2) :47-49.
[3]徐仲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N].中国教育报, 2011-01-31 (4) .
[4]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4) :7-9.
[5]刘慧.“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构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6 (4) :12-15.
[6]刘文杰, 史秋衡.高校“创业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 2017 (1) :104-109.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地方高校;机制创新
一、构建“精神、能力、责任”塑造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必须高度关注其价值导向[1]。培养怎样的人, 是教育价值观问题;怎么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这个方式方法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而价值观教育是关注价值导向问题,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不能因为创业具有一定逐利性,就以此忽视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性”的塑造,这是非常狭隘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逻辑起点是“育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现实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 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大学生踏进社会、服务社会、履行责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的价值体现在创新创业价值导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积极探索构建“责任、精神、能力”三位一体的价值塑造新机制, 努力营造一种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业活动基本价值评判的准则和依据, 探索以学生主体内在的不同层次需求为出发点,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当代学生价值需求有机契合。学生的“价值需求”主要有“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内化需求”三个梯级层面。“现实需求”是第一层面,是现实驱使而萌动的创新创业激情需求;“发展需求”是第二层面,是结合专业学习、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所产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内化需求”是第三层面, 是在学生内心植入“创业遗传密码”,以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的更深层次需求,有利于未来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
二、构建“课程、实践、活动”运行机制
1.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地方应用型高校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有梯度地开设广谱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岗位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实践性课程,即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融合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創新创业活动等课程模块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此普及创新创业理念、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特别要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结合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将学科专业前沿理论和行业发展最新成果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堂,运用到创业教育实践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创新创业,相对于学生来说,面临的是不确定的和不可预知情境,地方高校只有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空间和形式,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实践平台和助力优质服务,学生借助此整合现有资源,开展创造性活动, 体验创新与创业过程,并反思自身在实践中的哪些方面还需要提升,这样才能在真正的创业机会到来之时,获取成功。同时,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的关键是如何落地的问题,因此构建“课程、实践、活动”系统的长效运行机制,着重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创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的融合机制。对已有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结构调整,挖掘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依次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其次,构建递进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组织成立实体运作的集教学、实践、活动、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如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以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调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最后,扩大对外合作、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依托产学研用合作、“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众创空间等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如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经过探索与实践形成的“三个导向”(以志趣为导向,创新培养机制;以能力为导向,搭建实践平台;以研究为导向,服务长远战略)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西北工业大学构建了“面向全体,结合专业,梯次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三、构建“政府、社会、高校”间的协同机制
根据“三螺旋”理论,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协同的运行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实践朝纵深发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能自觉协调,仅有利于各自主体功能的实现,而且有利于各主体主要优势的发挥,形成倍增效应。从政府层面看,要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政策支持,指导成立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或创业团体组织,探索新型孵化器,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从高校层面看,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有效推进,作为推进高等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作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从社会层面看,社会各界应承担起应有责任,不断健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合作的动力机制,逐步提高各方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动性。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只有形成联动机制,教育效能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而构建协同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一是建立运作实体。为了确保协同运行机制落的顺利运转,高校、企业和政府联合建立协调组织,可将机构挂靠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协同中心等。组织机构由高校、企业和政府等相关实体部门的主要人员组成,统一规划决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问题。二是共享资源。建立协同运行机制核心就是促进各类资源的深度融合,推进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相关资源的开放程度,实现信息、成果等资源共享,提高获取的便捷性、配置的优化能力。
参考文献:
[1]段海超, 蒲清平, 王振.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9) :74-77.
[2]洪大用.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J].中国高等教育, 2016 (2) :47-49.
[3]徐仲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N].中国教育报, 2011-01-31 (4) .
[4]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4) :7-9.
[5]刘慧.“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构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6 (4) :12-15.
[6]刘文杰, 史秋衡.高校“创业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 2017 (1) :104-109.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