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阅读的社会结构的要素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did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结构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阅读的社会结构的研究也是阅读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阅读的社会结构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阅读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有一般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与规范特征,也具有自身行业的独特组成与个体特征。本文在界定阅读的社会结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阅读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勾勒出阅读社会结构的主体框架。
  关键词:阅读 社会结构 阅读的社会结构 基本要素
  阅读行为既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也必然有自己的社会结构,一方面,整个阅读产业链都受到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而另一方面阅读本身也会作用于已有的一定的社会结构,从中形成基于阅读的社会结构。
  一、阅读的社会结构的内涵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智力活动,在个体行动者构建阅读行为的过程中,构建出新的阅读的社会结构。阅读行为作用于社会系统,因为阅读行为而产生并形成了一个特有的系统,这是一个由阅读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是通过人类的阅读行为而产生的地位与角色、群体与组织、社会设置和设施等。阅读的社会结构就是社会的阅读系统的内在结构,就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的阅读系统的各要素或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即各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模式或互动模式。阅读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具有一般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与规范特征,也具有自身行业的独特组成与个体特征。要素是阅读的社会结构组成的基本单元,因此是分析阅读的社会结构的起点和基石。
  二、阅读的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
  结合阅读的社会过程来看,阅读的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作者、作品、读者、出版者、传播者、阅读的基础设置、阅读服务设施、阅读促进组织等。各要素并非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力与作用力,并通过这种相互的影响和作用推动整个阅读进程。同时,结构要素在漫长而悠久的阅读历史中逐渐发展,每个要素也随着社會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才呈现出当下所看到的阅读的社会结构。其中,作者和作品是从阅读的社会结构构建之初就始终存在的最基本的要素。
  1.作者。在阅读的社会结构中,作者指作品的创作者,但同时作者首先是读者,是那些通过阅读别人的著作后有了创作的欲念、能力,最后通过作品表达自身观点、理念或情怀的那部分读者。从作品的社会生产角度来看,无论是从书籍传播过程的角度,还是意义构建的层面来看,作者是作品意义的核心塑造者。由于作品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作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队、组织或机构。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增长、民主政治的建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作者对创作的主体意识是在不断提高的,如今,作者创作作品形态早已不再局限于文字,可以是图片、照片、音视频、影视等多种作品形态,通过传统物流发行,或从网络渠道以数字化的形态即时传播,作者创作范围更加广泛、创作手段更加多样、创作技巧更加精湛、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同时,作者创作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读者意识也在不断强化,如今的内容创作早已成为可以谋生的职业,以营利为目的的创作就要把内容当作商品来打造,从市场和读者的需求出发进行创作。此外,随着出版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版权意识也是作者所不可忽视的。在不侵犯他人版权的同时,也要维护自身的版权,既是对自身精神生产劳动和应得利益的尊重,也可以维护整个出版秩序的良性有序,才能让精神生产活动和内容创作产业更加欣欣向荣。
  2.作品。作品是阅读的客体,由文本和载体两部分构成。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罗兰·巴特把物质性的具体存在形态称为“作品”,而把在具体存在之上的存在形态称之为“文本”。
  作品给阅读者最直观、最具象的呈现就是载体。文本的意义需要依托物质形式到达读者,当文本成为可触摸的现实后,便于读者利用其理解文本。从最早的结绳记事,竹、木、陶等材料上的图画符号、象形文字,夏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铜器铭文、玉石刻辞和竹木简牍,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帛书,秦代的石刻文字(被称作碑),古埃及使用的莎草纸、欧洲使用的牛羊皮纸等,人类最初用于记录和阅读的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直到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纸张终于在东汉时期得到了改进和普及,最终纸张逐渐彻底取代了之前一千多年所使用的所有载体。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古登堡活字印刷机的发明,再到电台、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出现,技术导致的媒介革命迅速推动了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极大地丰富起来,推动人类文明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今,我们可以选择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手机等各种载体进行阅读,而由于载体不同的特点可以将文本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影视等,在网络终端还可以选择不同的网络应用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电子书报刊等数字出版物。在作品载体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新旧载体的替代和更迭,也有新旧载体以各自独有的优势互补共存,尤其是在互联网革命带来的信息技术时代,载体形态和传播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但作品载体的发展总体上是促进并有利于知识传承和信息交流的,特点是内容越来越海量、形式越来越多样、传播越来越即时、互动越来越方便、携带越来越轻便、保存越来越容易。
  文本作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附着于载体之上,因为载体的变化,文本呈现形式也日益多样,其呈现形式或具象化、直观化,或碎片化、社交化,或虚拟化、趣味化,等等,不一而足。但作为作品的核心所在,其最初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环境和制度的影响,因为技术革命而发生变革,但其作为精神产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价值和功能性是亘古不变的。或是具有交流信息的社交功能,或是具有传播知识的教育功能,或是具有积累文化的传承功能,或是具有舆论宣传的政治功能,或是具有科学论证的学术功能,或是具有娱情养性的审美功能……文本和以文本为核心的作品总是会具备以上一种或几种功能。   3.读者。读者是作者和作品的最终指向所在,也是阅读产业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从中汲取到作品传达的意义,赋予了作品存在的价值,因为作品只有被阅读才能体现其价值。然而读者个体千差万别,他们对作品的选择、理解和需求等都完全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人类的行为都是有动机、有需求、有目的的,我们可以将读者的阅读需求大致分为休闲娱乐型、学习求知型、解疑实用型、专业研究型四种。
  休闲娱乐型是指以娱乐消遣、休息身心、调节精神、丰富生活、享受审美、陶冶情操为目的的阅读。一般来说,任何读者群体都会有通过阅读休闲娱乐的需要,但是只有这种阅读需求的读者群体往往受教育程度较低。这种需求往往兴趣广泛,可替代性强。学习求知型是指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等形式系统学习掌握文化知识或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阅读。这种需求读者对内容要求明确,指向明晰。解疑实用性是指以解决生活或工作中各种疑难问题、学习某种实用技能,或仅仅是为了通过某项考试、获得某种资格为目的的阅读。这种需求对内容要求非常清晰,以释疑解惑、解决问题、通过考试为目的,实用性和目的性很强。专业研究型是以专业学习、研究或各种业务工作学习、研究为目的的阅读。这一需求类型的读者群体往往受教育程度较高,以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层为主,这类需求的读者往往对内容要求专业性强,内容指向明确,需求量大,且需求稳定化、常态化。
  不同的读者群体往往拥有以上几种或全部的需求类型。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阅读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倾向于以其中一种或几种需求为主。影响读者阅读需求的因素很多。读者作为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无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会影响读者阅读行为和习惯、影响读者的阅读品位和偏好。
  4.出版者和传播者。作品只有被传播出去才能体现其存在的社会价值,故而出版者和传播者是阅读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出版者一般以出版机构的形式存在,从作者创作的作品中遴选出符合自身出版定位和符合目标读者群体阅读兴趣的作品进行编辑加工、封面设计、装帧设计、印刷装订,或是剪辑、整合、编排,进行合成和再加工,生产成纸质出版物、电子书、图文、视频等形式各异的文本,并将其通过不同的物质载体呈现出来,这时的作品成为已生产出来、待交换的商品。传播者是指促进作品在时空间的流传、交换和消费的人或机构,包括发行人、国内发行机构、进出口贸易机构、报刊的邮局发行点、出版社报刊社的自办发行点、各种发行公司、各类书店、新媒体发行人、影视发行机构、影院等。广义上说,广播、电视、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运营者本身既是内容生产者、又是内容传播者,集作者、出版者和传播者于一体。再广义一点,图书馆、档案馆、文献中心等以扩大阅读范围为目的的组织都是传播者。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同时又由于图书、报纸、期刊、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手机阅读等出版物形态的层出不穷,出版者和传播者的队伍日益壮大,覆盖到图文编辑、版式和封面设计、装帧装订、印刷、发行、翻译、物流、音视频剪辑制作、渠道供应商、平台提供商、终端厂商、后期宣传推广等环节,这些環节都由相关人员或相关机构来完成。
  出版者和传播者,作为一种商品贸易的“中间商”,需要遵循市场贸易原则,同时又因为其所从事贸易的商品的特殊性,又需要遵循出版传播规律。作品作为精神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出版传播活动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必然要受到内容、资格准入、版权等更多的社会规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出版传播业也因此既有产业属性,又有事业属性;这就要求出版传播者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在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其他商品贸易不同的是,出版传播者所追求的商品质量不仅追求物质形态上的保质保量,而且还要追求更大的信息量、更高的出版价值、更大的易读指数、更好的审美品格等精神层面上的高质量。
  5.阅读的基础设置。家庭和学校是阅读的社会结构中的基础部分,既是阅读空间,也是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提供阅读指导、推动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阅读最初始、最基础、最舒适的空间环境,一个人的最初阅读就发生在家庭,家里的书桌和书房是孩子们最早产生阅读意识的地方,家庭的阅读氛围和家庭的阅读教育对一个人的阅读行为习惯和阅读偏好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安排家庭阅读时间、组织家庭参加阅读活动、为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推荐书单、提供阅读指导,等等,都会对孩子和所有家庭成员的阅读行为和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会让人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阅读因此可以改变命运,甚至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不同阶段、各种类型的学校也是重要的阅读场所,为一定有共同需要的读者群体进行集中阅读某类作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阅读场景,并由老师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和阅读服务。学校教育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一般都是一段时间或一个阶段,但是其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培养阅读习惯,为终身阅读打下基础,而终身阅读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好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能力。
  家庭和学校是阅读的社会结构中的基础设置,一个人即便再少接触作品,也不与作者、出版者、传播者打交道,即便性格孤僻或生活方式闭塞,或是因为生活地域环境的阅读资源有限,从未使用过任何阅读服务设施,从未听过任何阅读推广组织,也没有参加社会阅读活动,但是一般都会经历家庭和学校中阅读培养和阅读氛围的影响,对一个人的阅读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最基础的作用。
  6.阅读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读书和阅览的场所和条件,从而起到推广和促进阅读的作用,是建立阅读设施的初衷,并且在阅读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阅读设施包括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和企业公益性阅读服务设施两种。在国家公共文化建设中,阅读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受到重视,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社区阅览室、职工书屋、农家书屋、数字农家书屋、报刊栏、电子阅报栏等阅读设施的建设,并一直努力提升阅读服务的质量。国家图书馆、北京各级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以方便读者,促进全民阅读。青岛市新闻出版局为了给群众提供读书的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农村农民的“农家书屋”、面向城镇居民的“社区书屋”、面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新市民书屋”,基本达到了基层全覆盖,为阅读提供了良好的设施基础。中华全国总工会从2008年开始大力推行“职工书屋”工程,在全国基层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办“职工书屋”,为广大职工提供更为方便的阅读条件。   除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之外,一些企业或社会团体为了履行社会责任,也为了自身品牌塑造和形象建设,也出资建立了一些公益性阅读服务设施,并开展相关阅读活动进行阅读服务。如中国移动联合教育部开发建立的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自2006年起,在3年时间里,已为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1000所中小学配置了数量可观的图书,建设了1000个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或图书室,并以此为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再如,借助社交新媒体推广阅读的上海黄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樊登读书会,截至2015年4月20日,樊登读书会已经在全国建立爱心公益图书室21个。
  这些阅读设施往往会采用多种手段来吸引其所定位的服务群体前来使用阅读设施,享用阅读服务。如举办各种主题活动、读书沙龙;邀请文化名人定期来举办荐书或读书分享会;改善阅读环境,改为提供食物和饮料的书咖或书吧形式;有的数字农家书屋还搭载了政务、电商、社区等应用来拓展服务功能;等等。
  7.阅读推广组织。阅读推广组织是阅读的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政府阅读推广机构、民间阅读推广组织等。在当下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国家全民族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象征。世界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推广全民阅读,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等国家都设立了全国性的读书机构和读书活动,我国也早早意识到了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部门和政府阅读推广机构成为推广全民阅读的主力军。
  早在1982年4月,上海市就成立了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目的是提升上海市民素质,建立学习型社会。1988年,共青团中央主导推出“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组织青少年开展读书活动并为他们提供服务。1997年,中央宣传部等九部委共同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实施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并成立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2008年,在原新闻出版总署设立了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全民阅读工程”被列为原新闻出版总署的“五大工程”之一。如今,在中央各部门和各级政府的直接参与和带头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城市定期举办读书节、读书月、读书日活动,还有各地书市和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等活动,以及配合六一儿童節等节日促进儿童和青少年阅读的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等阅读文化活动和图书捐赠活动,配合农家书屋建设开展农民读书等主题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往往是由政府部门牵头,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如出版商、书店、媒体、学校等都踊跃参与和积极推动这些阅读活动。
  民间的阅读推广组织多由学校、出版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建立,或是联合政府机构、机关单位建立的,基本上都是公益性质的。如北京读者协会、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福建省阅读学会、唐山快乐儿童联盟读书会、慈溪市桥头镇农民读书协会、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公益小书房公益阅读项目组织委员会、一起悦读俱乐部、深圳弘爱人文阅读推广中心等。阅读推广组织还包括民间或企业阅读研究机构,专门致力于研究如何促进全民阅读,如南京亲近母语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浙江树人阅读研究院等。
  学校是学生集中阅读和学习的场所,各级教育部门联合学校经常举办班级读书会、读书节活动、书香校园活动等校园主题读书活动,为学生推荐书目、捐赠图书、分享读书精华等,因此学校也是阅读推广组织的重要一员。
  通过阅读网站或阅读类自媒体来推动阅读的线上和线下的阅读社群逐渐成为新兴的阅读推广组织。这些阅读网站或阅读类自媒体有许多是经营性的,一般是会员付费制,通过建立书友会,为会员推荐书目、交流信息或用图文、音频、视频等方式分享阅读精华,或举办优惠购书、读书讲座、读书分享会、读书论坛等会员活动。如新浪文化读书频道、腾讯读书频道、搜狐读书频道、樊登读书会等。也有非营利性质的,通过建立网站或自媒体,为阅读爱好者提供交流、互动和分享的平台,同时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如小书房公益儿童阅读网等。
  (作者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本文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级课题“阅读社会学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16-Y-Y-CM-133)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杜玉华.社会结构:一个概念的再考评[J].社会科学,2013(8).
  [2]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卿家康.文献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阅读是一种信仰,这是学校的主张,是学校在阅读教育方面的一个理念,也是我们向学生们提出的一个倡导,也是学校希望印在学生心中的理念,希望从我们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都是把阅读当作终身习惯的学生。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坐落于西单繁华地区,2017年9月5日是它的百岁诞辰。它的前身是师大女附中,是教育部和北师大基础教育改革的基地,也是培养优秀中学生的摇篮。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教育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其中,閱读就是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影响下,当下的阅读方式主要可以分为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且近年来成年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上升,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增势明显;与此相对应的是
期刊
为拓宽研究视野,进一步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学习德国、匈牙利在阅读研究、新疆历史文献典藏研究方面的有益经验,促进学术交流合作,应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阅读与传媒研究所所长Simone C.Ehmig、德国国立图书馆相关负责人Christoph Rauch、匈牙利塞切尼国家图书馆研究与发展部主任Máté Tóth的邀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以黄晓新为团长的中国新闻出版学术交流团一行5人赴德国、匈牙利进行了
期刊
朱晓丽 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3年6月  定价:180.00元  格罗塞在他的《艺术的起源》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达尔文将一块红布送给翡济安人,但令达尔文奇怪的是,那些衣不遮体的土著人并没有将这块红布用来做衣服,而是与同伴将它撕成细条缠绕在冻僵的身体上作为装饰。  这个故事让很多人不解,但事实上,无论是原始人还是近现代社会中仍未开化的土著人,他们还是不缺乏高级的智商,从他们对工具的使用和改造、
期刊
一、关于阅读  要研究阅读史,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阅读。如果不界定清楚研究对象,我们的研究会失去目标,会飘忽不定。我们天天说阅读,人人说阅读,但是阅读究竟指的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统一的标准。  《辞海》《辞源》等工具书没有关于“阅读”的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其的解释: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
期刊
我自小喜欢读书,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坚持带领班里的孩子利用课内外的时间进行海量阅读,孩子们的阅读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全班孩子的成績在年级遥遥领先,语文学科的优秀率达到了100%。那时候的我,对于阅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它能提高学习成绩上。  直到2012年接触到新教育实验,我对阅读的认识开始慢慢转变。特别是2013年8月,我作为访问教师来到北京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工作学习,更是切身体会到了
期刊
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兴起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的阅读重心逐渐从传统纸质阅读转向新兴数字阅读。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更是让移动阅读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  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的流行在推动数字内容资源飞速膨胀的同时,也给传统出版企业的内容运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版企业传统的内容服务方式过分强调内容的生产,忽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导致用户在面对海量内容资源时
期刊
博览与熟读,这是读书的不同形式,也是人们借助书籍在我世界与他世界的交流。二者间的孰轻孰重皆因人们读书目的差异而不同。  用博览之法读书,如同一个我世界和万千个他世界见面,收获到的是多家之言。每读完一本书,就了解了一个新故事,就好像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口。以熟读之道品书,仔细地揣摩他世界的深刻晤谈而反观我世界,体验到的是书中的千般情思。每读完一本书,则经历一番新天地,与书中的人物交流,结交到了精神
期刊
时光,就是按着它自身的方式在运转,按部就班的周而复始。我想让它再多停留一会儿,让它是否能再慢点,让我把它抱得再紧点,但它全然不顾及我,仍是如此。我想快点躲开,快点逃离,快点摆脱那些黯淡和下坠,快点撕掉让我难挨的一页,但它仍是死死缠着我,一点一点地吞噬着我。这可能就是时光,你留也留不住,躲也躲不掉。  留给2017年的时光不多了,总的感觉,一年的时光,过得既快又慢,快得一年如一眨眼,慢得一天如一年,
期刊
一起悦读俱乐部在社区开展读书活动七年,秉持“快乐阅读、共同阅读、分享阅读”的理念,不仅愉悦自己,且汇聚了不少书友分享阅读的快乐,丰富了精神世界,也提高了生活的品质。我们能够发现社区阅读对社区的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一种可喜的探索,其中一些好的经验值得推广和普及。为了解和总结社区开展读书活动的实践和经验,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一起悦读俱乐部发起人石恢。  开展社区阅读七年,风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