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聚会》是鲁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这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地接触除法,孩子们既好奇又对除法抱有一种神秘感。本节课主要是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除法。一幅图呈现的情景是:美丽的大森林里,动物们正在聚会。很多小动物聚在一起,他们正准备将桌子上的竹笋、桃子、萝卜、松果分给大家。狮子大王以“怎样帮熊猫分竹笋”的问题引入平均分的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在多媒体直观视觉的指引下,真正体会“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森林聚会的情景中,通过分实物,让学生经历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动物们要举行森林聚会,你们想去参加吗?
学生观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纷纷来参加森林聚会。
师:小动物们玩得可高兴了,转眼间到了中午,狮子大王为小动物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课件:给动物们准备的食物),看,都有什么呢?
设计意图:多媒体动画渲染了开课气氛,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
活动一:分竹笋
师:首先跑来的是两只熊猫(课件:两只熊猫跑过来)。大家看,狮子大王准备了多少竹笋呢?(课件:10个竹笋。)
师:现在,两只熊猫要来分吃这10个竹笋,你愿意帮它们分一分吗?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能把你的分法说给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吗?
师:小朋友们看,你觉得哪种分法最好呢?(五五分法。)你为什么觉得这种分法是最好的?老师也觉得这种分法能使两只熊猫分得的竹笋同样多(板书:同样多),所以是很公平的。我们把分的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板书)。小朋友们,怎样才叫平均分呢?(一样多,同样多。)你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设计意图:多媒体将一个枯燥、生硬的数学问题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小学生会满怀信心地帮助熊猫“分忧解难”,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活动二: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课件:练习题),你能说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吗?请小组内说一说,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想法。
小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一组区分“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练习,直观地展现出“平均分”的具体概念,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活动三:分桃子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小猴子急急忙忙跑来了(课件:小猴子蹦蹦跳跳地跑来)。那么,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课件出示问题),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下面请你从学具中拿出20个桃子,帮小猴子摆一摆、分一分,好吗?分完之后,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实物投影,交流分法。
小结:刚才这两位小朋友一位是一个一个地分,另一位是两个两个地分,都把这20个桃子平均分给了5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都分到了同样多的4个桃子。小猴子们拿着分到的桃子,都高高兴兴地跑了。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个性化学习成果的共享,学生体会到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的过程是源于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不同”中体会“相同”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活动四:继续分桃
师:(课件:3只贪玩的小猴子急忙跑来)可是有3只贪玩的小猴子却来晚了,没有分到桃子(课件:狮子大王拿来15个桃子),快看,狮子大王会怎么分呢?(课件:狮子大王的问题。)请小朋友们先从学具中数出15个桃子,再来帮这3只小猴子,摆一摆。分一分,好吗?
师:哪位小朋友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出示继续给小猴分桃的情境。让学生在整个联系紧密的情境中,继续动手分一分,巩固对“等分除”除法意义的理解,为以后学习除法算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五:分萝卜
师:刚才,这3只小猴子也平均分好了桃子,可是小兔子却哭了(课件:小兔子哭着跑来)。它为什么哭了?(课件:12个萝卜闪一闪。)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狮子大王是怎样给小兔子分萝卜的(课件:狮子大王一个一个拿,总共拿了4个萝卜给1只小兔子)。你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像狮子大王这样,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这12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呢?
学生动手操作。
交流: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你是怎样分的呢?
活动六:分松果
师:小朋友们,小兔子的萝卜我们也帮着分好了,现在小松鼠也来排队领午餐了(课件:小松鼠排队领午餐)。快看,狮子大王为小松鼠准备了多少个松果?(课件:15个松果。)现在狮子大王想给每只小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小松鼠呢?
师:有的小朋友想到了答案,没有想到答案的小朋友请拿出学具袋中的松果帮小松鼠分一分、摆一摆,好吗?
学生分完后,集体交流分法。
三、综合练习
师:小动物们吃饱之后,它们来到广场,欢快地做起了游戏(课件:小动物们做游戏)。小朋友们看,小猴子准备做什么游戏呢?来了多少只小猴子?(课件:出示问题。)请拿出老师发给你的答题卡中的第一题,帮小猴子圈一圈、分一分,好吗?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一下你的分法?(实物投影展示)(课件:小猴子荡秋千。)刚才,小朋友给小猴子分好了组,小猴子们高兴地玩起来了。
师:再来看,小兔子们在做什么呢?(课件:小兔子跳舞。)大家看,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子?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几只小兔围成一组?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课件:问题)。也请你拿出老师给你的答题卡中的第二题来圈一圈、分一分,好吗?小朋友们分完了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师:这次森林聚会快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非常感谢狮子大王的盛情款待,给狮子大王送来了礼物。看,送来了什么礼物?(课件:小动物们给狮子大王送来鲜花。)多少朵鲜花?狮子大王想把鲜花装在花瓶里,看看狮子大王想怎么放呢(课件:8朵鲜花,每个花瓶放的同样多)?请翻到答题卡反面,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圈一圈、分一分。小朋友们分好了吗?哪位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小动物们一系列的游戏情境,引导孩子们步入自主练习的小天地。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练习纸上,自己动手分一分、画一画,体会数学活动中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插花”活动中,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学生体会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活动七:回顾整理
师: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离开了,因为他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玩得很愉快,还学到了许多知识。狮子大王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邀请你们成为森林里的荣誉市民呢,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问题。同学们感到很快乐,因为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帮助别人。你们这节课的表现都非常棒,把掌声送给每一位同学。
设计意图: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以及别人,让课堂更加快乐、和谐。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
1.教师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的这一心理特征,将“森林聚会”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始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突出了把除法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设计意图。教学设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目的。
2.紧紧围绕“平均分”概念,通过具体情境体会“除法”概念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出示“森林聚会”的情境、动手摆一摆手中的学具等形式,指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强调“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3.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等实际操作手段,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在课堂组织形式上,由教师单一的讲授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等多项学习方式。
(点评人: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 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森林聚会的情景中,通过分实物,让学生经历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动物们要举行森林聚会,你们想去参加吗?
学生观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纷纷来参加森林聚会。
师:小动物们玩得可高兴了,转眼间到了中午,狮子大王为小动物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课件:给动物们准备的食物),看,都有什么呢?
设计意图:多媒体动画渲染了开课气氛,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
活动一:分竹笋
师:首先跑来的是两只熊猫(课件:两只熊猫跑过来)。大家看,狮子大王准备了多少竹笋呢?(课件:10个竹笋。)
师:现在,两只熊猫要来分吃这10个竹笋,你愿意帮它们分一分吗?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能把你的分法说给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吗?
师:小朋友们看,你觉得哪种分法最好呢?(五五分法。)你为什么觉得这种分法是最好的?老师也觉得这种分法能使两只熊猫分得的竹笋同样多(板书:同样多),所以是很公平的。我们把分的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板书)。小朋友们,怎样才叫平均分呢?(一样多,同样多。)你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设计意图:多媒体将一个枯燥、生硬的数学问题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小学生会满怀信心地帮助熊猫“分忧解难”,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活动二: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课件:练习题),你能说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吗?请小组内说一说,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想法。
小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一组区分“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练习,直观地展现出“平均分”的具体概念,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活动三:分桃子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小猴子急急忙忙跑来了(课件:小猴子蹦蹦跳跳地跑来)。那么,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课件出示问题),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下面请你从学具中拿出20个桃子,帮小猴子摆一摆、分一分,好吗?分完之后,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实物投影,交流分法。
小结:刚才这两位小朋友一位是一个一个地分,另一位是两个两个地分,都把这20个桃子平均分给了5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都分到了同样多的4个桃子。小猴子们拿着分到的桃子,都高高兴兴地跑了。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个性化学习成果的共享,学生体会到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的过程是源于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不同”中体会“相同”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活动四:继续分桃
师:(课件:3只贪玩的小猴子急忙跑来)可是有3只贪玩的小猴子却来晚了,没有分到桃子(课件:狮子大王拿来15个桃子),快看,狮子大王会怎么分呢?(课件:狮子大王的问题。)请小朋友们先从学具中数出15个桃子,再来帮这3只小猴子,摆一摆。分一分,好吗?
师:哪位小朋友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出示继续给小猴分桃的情境。让学生在整个联系紧密的情境中,继续动手分一分,巩固对“等分除”除法意义的理解,为以后学习除法算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五:分萝卜
师:刚才,这3只小猴子也平均分好了桃子,可是小兔子却哭了(课件:小兔子哭着跑来)。它为什么哭了?(课件:12个萝卜闪一闪。)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狮子大王是怎样给小兔子分萝卜的(课件:狮子大王一个一个拿,总共拿了4个萝卜给1只小兔子)。你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像狮子大王这样,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这12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呢?
学生动手操作。
交流: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你是怎样分的呢?
活动六:分松果
师:小朋友们,小兔子的萝卜我们也帮着分好了,现在小松鼠也来排队领午餐了(课件:小松鼠排队领午餐)。快看,狮子大王为小松鼠准备了多少个松果?(课件:15个松果。)现在狮子大王想给每只小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小松鼠呢?
师:有的小朋友想到了答案,没有想到答案的小朋友请拿出学具袋中的松果帮小松鼠分一分、摆一摆,好吗?
学生分完后,集体交流分法。
三、综合练习
师:小动物们吃饱之后,它们来到广场,欢快地做起了游戏(课件:小动物们做游戏)。小朋友们看,小猴子准备做什么游戏呢?来了多少只小猴子?(课件:出示问题。)请拿出老师发给你的答题卡中的第一题,帮小猴子圈一圈、分一分,好吗?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一下你的分法?(实物投影展示)(课件:小猴子荡秋千。)刚才,小朋友给小猴子分好了组,小猴子们高兴地玩起来了。
师:再来看,小兔子们在做什么呢?(课件:小兔子跳舞。)大家看,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子?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几只小兔围成一组?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课件:问题)。也请你拿出老师给你的答题卡中的第二题来圈一圈、分一分,好吗?小朋友们分完了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师:这次森林聚会快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非常感谢狮子大王的盛情款待,给狮子大王送来了礼物。看,送来了什么礼物?(课件:小动物们给狮子大王送来鲜花。)多少朵鲜花?狮子大王想把鲜花装在花瓶里,看看狮子大王想怎么放呢(课件:8朵鲜花,每个花瓶放的同样多)?请翻到答题卡反面,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圈一圈、分一分。小朋友们分好了吗?哪位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小动物们一系列的游戏情境,引导孩子们步入自主练习的小天地。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练习纸上,自己动手分一分、画一画,体会数学活动中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插花”活动中,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学生体会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活动七:回顾整理
师: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离开了,因为他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玩得很愉快,还学到了许多知识。狮子大王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邀请你们成为森林里的荣誉市民呢,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问题。同学们感到很快乐,因为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帮助别人。你们这节课的表现都非常棒,把掌声送给每一位同学。
设计意图: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以及别人,让课堂更加快乐、和谐。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
1.教师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的这一心理特征,将“森林聚会”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始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突出了把除法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设计意图。教学设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目的。
2.紧紧围绕“平均分”概念,通过具体情境体会“除法”概念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出示“森林聚会”的情境、动手摆一摆手中的学具等形式,指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强调“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3.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等实际操作手段,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在课堂组织形式上,由教师单一的讲授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等多项学习方式。
(点评人: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