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3在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充质转化及迁移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3(PIK3R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PIK3R3对NSCLC细胞株A549和PC-9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迁移的影响。

方法

分别提取22对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总RNA及和7对标本中总蛋白,分别检测PIK3R3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在A549和PC-9中通过感染慢病毒高表达或抑制PIK3R3后,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细胞钙黏蛋白(CDH1)、波形蛋白(VIM)、蜗牛族锌指1(SNAI1)及蜗牛族锌指2(SNAI2)等EMT相关蛋白的变化,并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NAI1及SNAI2结合于CDH1启动子的能力,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CDH1的转录活性变化。

结果

在NSCLC临床标本中,PIK3R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在A549和PC-9中高表达PIK3R3后,穿膜细胞数增加[A549 Control:(46±3)个,PIK3R3:(92±5)个; PC-9 Control:(25±2)个,PIK3R3:(53±3)个],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同时EMT相关的上皮标志蛋白CDH1表达降低,而间质标志蛋白VIM、SNAI1及SNAI2的表达升高,SNAI1及SNAI2结合于CDH1启动子的能力分别增强9.0倍及3.8倍,同时CDH1的转录活性降低70%;而抑制PIK3R3的表达后,穿膜细胞数[A549 sh-Control:(58±5)个,sh-PIK3R3:(13±3)个;PC-9 sh-Control:(28±5)个,sh-PIK3R3:(10±3)个],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弱,伴随CDH1表达增高,而VIM、SNAI1及SNAI2的表达降低,同时SNAI1及SNAI2结合于CDH1启动子的能力分别降低70%,相应CDH1的转录活性增高3.6倍。

结论

在NSCLC标本中PIK3R3的表达增高,在NSCLC细胞株中高表达PIK3R3可诱使其发生EMT,并促进其迁移能力,而抑制PIK3R3的表达可逆转上述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对脑功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出生胎龄37~40+6周的足月小于胎龄儿60例和适于胎龄儿40例.2组新生儿均无出生时窒息史,并除外惊厥、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颅内感染、胆红素脑病及先天性畸形等疾病.使用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
期刊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各种各样新的要求.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
1 要领阐述rn1.1 “降”——降温rn 控制带钢轧制温度,消除不均匀热变形,避免极薄板表面黑斑产生。rn (1)改变过去只重数量的“产量最大”道次分配法为“带钢温度控制最优化和
简要描述了基于Log-MAP译码算法的MAP译码器结构,介绍了几种改善其硬件实现结构的途径:选择合理的计算顺序和进行适当简化方法;引入了滑动窗方法;给出了通过改变数据存储结构
期刊
目的探讨双侧管状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脊柱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对2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施行双侧管状通道下MIS-TLIF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0.7岁;滑脱类型:退变性滑脱18例,峡部裂性滑脱3例;滑脱程度:Ⅰ°滑脱17例,Ⅱ°滑脱4
目的探讨不同驱动压力对脂多糖诱导的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组(ARDS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