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在孔子创立之前就已存在,有人考证其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殷商。在那个民智尚未开化的年代,社会生活的展开仍是以占卜、祭祀等神学活动为中心展开的。“儒”的产生首先是这种“敬天”活动的需要,然后作为问神祈祷的专门人士,让他们掌握了最早的文化知识。但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神学体系已经严重束缚了物质生活的发展。在统治阶级的要求和战争破坏的逼迫下,“儒”开始对这种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造,以至只有小部分实用的知识保存下来,这些知识正是后来的儒生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关键词儒 商周 祭祀 礼节 六艺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87-01
一、儒的兴起
最初,人们对“儒”的诞生原由的探讨,是为了寻找其与“儒家”之间的联系,继而追溯儒家的思想渊源。这条路是十分正确的。经过多方考证,“儒”作为一个专门职业的出现,殷商时便已存在。甲骨文中“儒”作“需”,形似以水冲洗濡身之形。古代的儒在祭祀典礼中都要先行沐浴斋戒。很多古籍记录如此,《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裕德。”《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所以,“儒”最早是作“需”或“濡”。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道:“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段玉裁注释:“郑目录云: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所行。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1]可见“儒”的本义便是以水沐浴之意,后引申至祭祀前沐浴斋戒的术士。
对儒这个职业特点的探析也可以从章太炎先生的“三儒”划分说出发。章先生在研究《说文解字》的基础上作《原儒》一文,其中把“儒”分为达名之儒、类名之儒、私名之儒三类。首先,“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就是说最广义的儒是指一切有术之士,包括阴阳家、纵横家等,这应该就是儒的最早的实际应用范围。类名之儒,则是“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儒被限定在掌握六艺的术士中,这就如孔孟荀子之流。私名之儒,指学“未及六艺”,只是粗略的知道德行教育之学的儒者,將儒家之学当作谋生的手段,历史上的儒者大多是这种人。从章先生的儒的划分来看,儒的诞生与兴起是满足了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形成了这样一个较接近于统治者的阶级。
二、儒对商周神学的冲击
对于从原始社会中摆脱时间还不长的商周社会,部族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国王不仅是最高的行政长官,而且也是国家的最高祭司,他有义务代表人民向天祈祷、献牲。像殷墟出土的龟甲、兽骨,以及现存的重器的金石铭文来看,可以记上这些珍贵载体的都是事前祈天的祷文和事后谢天的祝词。但是这种宗教神秘体系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首先被其执行者抛弃了。
西周后期王国的四分五裂和频繁的战乱,使儒士逐渐失去了专心“事天”的安逸环境;皇室的日渐衰微也无法再为庞大的祭祀相礼活动提供保障,这些最早的知识分子开始考虑自己新的出路。摒弃以前的生存方式肯定是必须的,而且只有顺应新时代的需求才能得以保全。可以说,将视域从天上转移到地上,是儒对原始神学体系的最彻底抛弃。于是,便有了“类名之儒”和先秦其他的诸子。
我们首先来看看精通六艺的先秦儒家对神秘主义态度。《论语•述而》有:“子不语怪,力,乱,神。”朱熹注曰:“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易语人也。”[2]《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对鬼神之事是没有研究兴趣的,他的视域已经完全转移到人伦关系。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诸子百家都希望君主能用自己的观点来治国,于是各自奔走游说,这个时候如果尽谈些玄虚之事而不能给出实际的政策观点,是不会招诸侯们待见的。所以法家、纵横家之术横行天下,即使如孔子这样当时公认的“贤人”也只是受到了表面上的优待。既然这些相对于儒家更接近于实用主义的术士们因为完全抛弃了“天上世界”,而受到统治者们的重用,那么这种趋势的蔓延就找到了生存的土壤。
三、儒对神学知识的继承
虽然儒出于外部环境压力,终结了原始神学对社会生活的统治,但其毕竟是深谙此道的专业人士,而且在长时间的“事天”活动中,他们是蔑视形而下的实际技能的,所以儒要在新的时代生存下去,还是要依靠上古神学知识。就以儒这大宗——儒家六艺中的“礼”来揭示商周神学的残余。
儒家六艺,“礼”居首。“礼”有五:吉、凶、宾、军、嘉。吉礼:祭祀之礼。这是上古祭祀活动的最完整保存形式,也是儒家行忠孝节义的表现形式;凶礼:丧葬之礼。儒家讲忠孝,父母、君主故去时要守制,葬礼时各种规定要严格执行;宾礼:待客之礼。根据宾客的地位高低礼仪也不同,这也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军礼:军旅战争之礼。上古君王出征前都要向天祷告,祈求胜利,这种仪式也保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嘉礼:冠昏之礼。人民的社会生活各方面都要依照古礼行事。可见,作为儒家研究中心的礼,无时无刻不体现了上古神学仪式的威严性。
注释: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642页.
[2][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岳麓书社,2008年1月,134页.
参考文献:
[1]胡适.胡适之说儒.陕西师大出版社,2005.7.
[2]李湘,李军,李方泽等.儒教中国.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4.
[3]林语堂著,黄嘉德译.孔子的智慧.陕西师大出版社,2004.5.
[4]杨朝明等.儒家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2005.9.
关键词儒 商周 祭祀 礼节 六艺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87-01
一、儒的兴起
最初,人们对“儒”的诞生原由的探讨,是为了寻找其与“儒家”之间的联系,继而追溯儒家的思想渊源。这条路是十分正确的。经过多方考证,“儒”作为一个专门职业的出现,殷商时便已存在。甲骨文中“儒”作“需”,形似以水冲洗濡身之形。古代的儒在祭祀典礼中都要先行沐浴斋戒。很多古籍记录如此,《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裕德。”《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所以,“儒”最早是作“需”或“濡”。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道:“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段玉裁注释:“郑目录云: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所行。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1]可见“儒”的本义便是以水沐浴之意,后引申至祭祀前沐浴斋戒的术士。
对儒这个职业特点的探析也可以从章太炎先生的“三儒”划分说出发。章先生在研究《说文解字》的基础上作《原儒》一文,其中把“儒”分为达名之儒、类名之儒、私名之儒三类。首先,“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就是说最广义的儒是指一切有术之士,包括阴阳家、纵横家等,这应该就是儒的最早的实际应用范围。类名之儒,则是“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儒被限定在掌握六艺的术士中,这就如孔孟荀子之流。私名之儒,指学“未及六艺”,只是粗略的知道德行教育之学的儒者,將儒家之学当作谋生的手段,历史上的儒者大多是这种人。从章先生的儒的划分来看,儒的诞生与兴起是满足了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形成了这样一个较接近于统治者的阶级。
二、儒对商周神学的冲击
对于从原始社会中摆脱时间还不长的商周社会,部族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国王不仅是最高的行政长官,而且也是国家的最高祭司,他有义务代表人民向天祈祷、献牲。像殷墟出土的龟甲、兽骨,以及现存的重器的金石铭文来看,可以记上这些珍贵载体的都是事前祈天的祷文和事后谢天的祝词。但是这种宗教神秘体系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首先被其执行者抛弃了。
西周后期王国的四分五裂和频繁的战乱,使儒士逐渐失去了专心“事天”的安逸环境;皇室的日渐衰微也无法再为庞大的祭祀相礼活动提供保障,这些最早的知识分子开始考虑自己新的出路。摒弃以前的生存方式肯定是必须的,而且只有顺应新时代的需求才能得以保全。可以说,将视域从天上转移到地上,是儒对原始神学体系的最彻底抛弃。于是,便有了“类名之儒”和先秦其他的诸子。
我们首先来看看精通六艺的先秦儒家对神秘主义态度。《论语•述而》有:“子不语怪,力,乱,神。”朱熹注曰:“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易语人也。”[2]《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对鬼神之事是没有研究兴趣的,他的视域已经完全转移到人伦关系。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诸子百家都希望君主能用自己的观点来治国,于是各自奔走游说,这个时候如果尽谈些玄虚之事而不能给出实际的政策观点,是不会招诸侯们待见的。所以法家、纵横家之术横行天下,即使如孔子这样当时公认的“贤人”也只是受到了表面上的优待。既然这些相对于儒家更接近于实用主义的术士们因为完全抛弃了“天上世界”,而受到统治者们的重用,那么这种趋势的蔓延就找到了生存的土壤。
三、儒对神学知识的继承
虽然儒出于外部环境压力,终结了原始神学对社会生活的统治,但其毕竟是深谙此道的专业人士,而且在长时间的“事天”活动中,他们是蔑视形而下的实际技能的,所以儒要在新的时代生存下去,还是要依靠上古神学知识。就以儒这大宗——儒家六艺中的“礼”来揭示商周神学的残余。
儒家六艺,“礼”居首。“礼”有五:吉、凶、宾、军、嘉。吉礼:祭祀之礼。这是上古祭祀活动的最完整保存形式,也是儒家行忠孝节义的表现形式;凶礼:丧葬之礼。儒家讲忠孝,父母、君主故去时要守制,葬礼时各种规定要严格执行;宾礼:待客之礼。根据宾客的地位高低礼仪也不同,这也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军礼:军旅战争之礼。上古君王出征前都要向天祷告,祈求胜利,这种仪式也保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嘉礼:冠昏之礼。人民的社会生活各方面都要依照古礼行事。可见,作为儒家研究中心的礼,无时无刻不体现了上古神学仪式的威严性。
注释: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642页.
[2][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岳麓书社,2008年1月,134页.
参考文献:
[1]胡适.胡适之说儒.陕西师大出版社,2005.7.
[2]李湘,李军,李方泽等.儒教中国.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4.
[3]林语堂著,黄嘉德译.孔子的智慧.陕西师大出版社,2004.5.
[4]杨朝明等.儒家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