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o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育肩负特别重要的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语文学科美育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美育 语文美育 情境美 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64-0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育肩负特别重要的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以语文教材为基础的一种美育教育。“文质兼美”的语文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小说中的人物美、语言美、充实关;诗歌中的意境美、节奏美、情感美;散文中的洒脱美、象征美、风情美,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总之,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内容,是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教育的依据和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的课程目标,它就将语文学科的美育提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也对语文学科的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美育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下面,笔者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
  一、初读文本,感知情境美
  1.巧设导语,初尝语境美
  语文课姓“语”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语言、用语言,语文课研究的是语言艺术,学生在美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用语言,凭借语言陶冶情操、提炼精神,升华人格。所以,语文课,语言是根本,是一切的凭借与基础。其中,教师的导语非常重要。课堂上,教师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语,会营造出一个诗意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浸润其中,语言被催生,情感被催化,师生情感在情意浓浓的环境中激荡、共生,使学生受到美的语言的感染,激情的触动,情理的启迪。
  2.利用媒体,直观感受美
  教学中能否达到“美”的境界,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教师要在教学境界中追求美,适当运用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让学生能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从而产生一种愉悦之感。
  (1)用眼睛看到关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众多,形象逼真。插图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课件把静态的形象动态化,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适合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因而它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隨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诗中四幅插图通过对春天的小草、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点。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只有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用耳朵听到美
  在语文教材中,声情并茂,感情细腻的好文章不少。这些文章单凭讲解或让学生朗读难以唤起学生的直观形象,也难以领会其中特有的艺术情感。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好音乐教学,就能在课文和学生内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境界,这是由音乐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它艺术有更直接更有力的进入情感世界。由旋律、节奏和声响等音乐语言所创造的音乐形象,具有声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美育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受教育者,把枯燥的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形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音画结合感受美
  柏拉图说过“美是很难理解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过“音乐的性质是难以明确的”,把音画结合起来,教学就更有感染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就更有兴趣。教学时,模拟现场,或者亲临现场,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教学《观潮》一课可以通过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录像,把钱塘江大潮来时那汹涌澎湃、气壮山河的宏伟气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
  二、解读文本,感悟意境美
  1.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刘勰提出“情发而为辞章”。大多数的课文都饱蘸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如果在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如果学生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印象,更难以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美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中有些课文远离学生生活,学生理解感悟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入境”,抓住美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2.解读文本,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质兼美”的语文课文用语言艺术构筑了一个个美的世界。语文教学只有将作品中关的语言作深层次的解读,内化于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内化于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对文学的意境进行整体的感受和玩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的美学蕴涵的把握。阅读文本是个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的审美活动。课堂上,师生一起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共同体验、领悟、联想,徜徉在美的意境中,在美的文字里诗意的栖居。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语文教学达到美感熏陶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最佳教学境界,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
其他文献
【摘 要】 说明文的内容相对枯燥,说明文的教学一直都不受大家的青睐,针对当下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自己的主张:理趣相融,学以致用。挖掘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独特性,体现说明文的语文味,有效促进教学相长,让语文味在课堂上芳香四溢。  【关键词】 说明文;语文味;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 G6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程少堂先生认为: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信息化教学的互联网+教育不断发展升级,很多平台不断孕育而生,文章尝试了一种基于UMU互动平台和化学学科特点的一种线下线上互动的教学模式尝试。利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使所有学生线下的实验数据得到保存与分享,线上互动互评,并能在完成课堂练习的同时进行统计分析。文章以苏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为例。  【关键词】 互联网+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2  从2016年高考开始采用全国试卷,这对历史教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推进历史课堂教探究全国卷考查体制下加快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新的研究课题。  根据《2017年全国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全国卷历史学科注重对基本历史知识是的掌握程
期刊
【摘 要】 西方现代派作品的解读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对于任何一篇現代派作品而言,我们都不可能只凭单纯的介绍而使学生了解它的特点,领略它不同于以往作品的独特魅力。作为教师要把作品放到更广阔的空间里,使之与学生熟悉的其它文学样式建立相关联系。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中,比较的方法被广泛运用。因此,本文拟通过比较的方式,以《百年孤独》为例来了解西方现代派作品。  【关键词】 西方现
期刊
[摘要]以往的校内英语教学都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或教学目标的首位,在经历改革之后,新课标却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对于本就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兴趣”为主的校外英语教育,当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教学任务日渐趋于一致时,我们校外英语教学者理应作出一些思考。  在长期的校
期刊
[摘要]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一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要求虽不同于土木工程,但却是设计结构合理建筑的必备条件。本文分析了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该课程目前面临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方法,作为建筑力学教学者的工作参考。  [关键词]建筑力学 教学现状 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TU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18-01  建筑力学
期刊
[摘要]生长在全球化时代、和平发展和经济腾飞时期的中国大学生,面临着一定的国家认同危机,本文从供给侧管理的角度,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供需不匹配现象进行分析,以及对供给管理原则进行梳理后,提出教学内容系统化易懂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路径实践化的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认同 供给侧管理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从本质上来说,《家居空间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并且,因为其评分标准存在主观性特征,不宜运用在选拔性考试评价中。而传统的笔试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虽然它在过程性、操作性、协作性方面存在考核盲点,无法完整地反映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职业素质等,但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因此,综合利用这两种方法来进行项目化课程考核评价,以过程绩效考核为
期刊
[摘要]随着校园移动学习环境的成熟,以及市面多种显示设备在尺寸、分辨率、屏幕密度一级处理性能、网络环境、操作版本等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也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利用多终端进行学习的知识,也为了节约老师和课件设计者的时间成本并且争取更多的学习者,也为了微课件的利用率更高,所以本文通过课程的特点、移动响应式课件原则、响应式课件制作软件的特点分析总结出移动学习响应式微课件的制作方法流程。  [关键词]移动学习 响
期刊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36-02  一、三维虚拟实训应用现状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范都提出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融合发展.其中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范提出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浙江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平台,提供远程实验实训指导和教学服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