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句的笔耕生活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a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因为王稼句的这一支生花妙笔,而了解苏州,爱上苏州,王稼句也因此有了“王苏州”的雅号。王稼句先生在苏州的名气大到什么程度呢,从外地寄一封信给他,信封上不用写详细地址,只要写“苏州王稼句”,邮递员就能把信送到他手上。他与书早已密不可分,或者说王稼句这个名字,就是书的另一个称谓。他就是一个这样的写书人,吃进去的是书,挤出来的还是书。他这一辈子,估计是跟书较上劲了。
  好好写书、深谙书味的“杂家”
  江南才子王稼句,既是散文大家,又是文化学者。他是我们认识出版作品集最多的作家,至今已出版100余种书,每年两三本,坚持了好多年。
  他的作品,读来鲜润、质朴、亲切、自然,别具风致。关于苏州文化的一切(园林、山水、民俗、工艺、美食、名人、掌故、传说等等),他都有超越常人的融会贯通,历代文献中有关苏州的诗词、文赋、史志、笔记等浩如烟海,却几乎已被王稼句在文章中串珠成线,厚重拙朴中透出潇洒与清雅。王稼句生于苏州,长于苏州,乐居于苏州,他对这座城市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挚爱、理解着苏州,已成为研究苏州文化的名人。
  “前期写的书,与苏州关系不大,而后期写的书,很多都与苏州有关。我写苏州不仅仅是给苏州人看,是让更多人了解苏州。”王稼句在采访中提到。若论王稼句的文章写作,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以《笔桨集》、《枕书集》、《补读集》、《砚尘集》、《谈书小笺》、《煎药小品》和《秋水夜读》为代表,以传统的“书话”路子为主,兼及怀人、咏物、考证、掌故类杂文;随后的《看书琐记》和《看书琐记二集》,是其厚积薄发的中年转折之作。凭借自己深厚的学养,出入文史之间,旁征博引、随意摭谈,视野、旨趣自然也为之豁然开朗;此后他又陆续出版“小集”系列,如《看云小集》、《听橹小集》、《采桑小集》、《怀土小集》、《读园小集》等,书名均由动词加名词组成,内容似乎很难归类,通常只以写作时间先后排序,知堂风范,已呼之欲出。他打算出版8—10本小集系列。王稼句说,他学习鲁迅先生为书集取名的办法,如此更容易让人记住。
  两册“琐记”表现出来的功力、味道,大大超越了之前出版的所有集子。这与王稼句多年孜孜不倦的讀书积淀有关,也应系其此前沉浸于旧籍整理、编校所带来的意外收获。而“小集”系列,读来亦有一种参差之美。他开始更多关注江南风物、文化名流、旧居古迹,呈现一种书斋闲话的风味。《听橹小集》中有篇《文夫先生二三事》,写苏州小说家陆文夫先生,陆文夫是王稼句的伯乐,对其曾有知遇之恩。这篇小文章,展现了一个眼光深远、行事不羁、修养深厚的文人形象,饱含深情。
  有人说,王稼句是位什么都懂的“杂家”,他的文章,多年来始终饱含着卷气、旧气,满腹经纶的样子。“好好地写文章”,是王稼句内心坚定的想法。好好写,就是有话好好说,不矫情,不做作,使读者看后可以了解一点知识、知晓一则掌故、领略一些趣味、感知一些书情。
  探文化本源,揭未解之谜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稼句对整理、保存乡邦文献的贡献并不亚于著书立说。苏州乃人文渊薮之地,历代描写苏州的诗歌、词曲、文赋等文献太多,明清以来更趋于极盛。然而,甘于沉潜下来整理故纸堆,并且懂版本、精点校、有眼光、善运用的学者凤毛麟角。王稼句很早就开始编撰苏州旧文,曾在《苏州杂志》和古吴轩出版社工作,点校、整理和编选了数千万字的书籍,诸如《苏州文献丛钞初编》、《苏州园林历代文钞》、《吴中文存》等。其中最有价值的当推《苏州文献丛钞初编》,精选了苏州史乘、笔记、杂录、游记等书目达三十种,其中不少系首次点校排印,是王稼句以一己之力保存、传播苏州文化的一项壮举。他说,自己会继续将“整理苏州”这件事做下去。
  他写了这么多关于苏州的内容,立足点回归到苏州文化的本来面貌,在他看来,苏州的很多优点,取决于它的城市精神,最重要的是悠闲、宽容。苏州这么多史料,大家都在求来求去,王稼句却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他主张,文字要做到描述和研究相结合,不被正统思想所束缚。他说,一位作家需具备个人的见解、学者的胸怀。
  为了将一些历史事实阐明清楚,王稼句写了一本《纵横姑苏》。纵,是历史,是长度;横,是空间。纵向,他写了苏州古城的发展历史;横向,则是整个城市的内部空间布局,包括街巷排列、大城中的小城、子城范围与变迁等等。
  他还提到石湖的由来。过去人们说,石湖“满肚子”(整个湖底)都是石头,这里才被称为石湖。王稼句经过翻阅历史资料、考证,得出的结论是,西晋大富高官石崇晚年到苏州,沿湖造了一个庄园,所以莫舍过去又叫石舍,到现在村里尚存石家桥,石崇晚年葬在洛阳,可上方山有他的墓。由此看来,石湖的由来就是源于此,明代人叫石湖为石崇湖。类似这样对苏州文史的补正有很多王稼句将自己写的各种园林的文章,集结成册,出版了《读园小集》,其中很多都是对历史的一些补充与纠正。
  再说近作《花花草草》、《范烟桥游记》、《周瘦鹃游记》、《考工新记》、《吴门风土丛刊》等,无不在探寻苏州文化的本源,让很多历史未解之谜迎刃而解。“这本《花花草草——周瘦鹃自编小品文集》,有点意思的。对周瘦鹃所有的书,现在的读者一般都知道文革以后出版的几部,前面特别有影响的是两个选本,一个叫做《花木丛中》,另一个叫《苏州游踪》。这两本书,不是周瘦鹃经手的,是他去世后,他的朋友或熟人编的,于是出现了问题。《苏州游踪》中写洞庭西山那篇即《杨梅时节到西山》,里面说采杨梅的姑娘,扭着腰肢从山坡上下来,编者竟然把‘扭着腰肢’给圈掉了。没办法,因为周瘦鹃先生的东西流传甚少。周瘦鹃写作的牵涉面广,著作多,除了我们已经看到过的、已经印出来的书以外,还有很多文章没有集结出版。他的集外文,有很多。其他不说,就说他的散文,若收集起来,相当于十个《花花草草》那么厚、那么多。他太勤奋了,他是一个在多方面都有建树的人。”王稼句打算将这些集外文汇总编写十多本杂记。
  还有民国才子范烟桥,王稼句除了编写《范烟桥游记》,又将其在上海“街头碎弦”里的文章编撰,取名“夜上海”,因为《夜上海》的歌词是范烟桥写的。王稼句告诉记者,两位作家思想深度不一样,周瘦鹃是一个很有感情的人,是一个生活化作家,他将自己的生活与盆景、花卉结合,这与当下读者所向往的悠闲是契合的。范烟桥也是一位生活化作家,他写过苏州的雨巷、夜市、苏味道,而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有一些就是范烟桥用笔名曾经发表的文章。   这次受疫情影响,王稼句的写作时间多了不少,到目前已完成一本半的书。有一本是《闲玩杂说》,他写了古人的“玩”,其中写到元宵节春灯时,发现春灯很有说头,最后他干脆将这一段抽离出来,一口气写了14万字,详细梳理了灯市、灯品、灯画、灯谜、灯俗、灯典、灯事等元素,取名“春灯史”。另外还在写《画舫史》、《赛会史》。此外,今年他编的《晚清现象》已交由出版社,还整理了《新游记汇编》等書。
  读王稼句作品,一看就知作者博览群书,且取法有度:从小说版本写到各色绣像;对刻书装帧方面的内容介绍更是行家里手;新旧百美图写得纵深有度、意趣相谐……那是寻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丰厚与雅趣,叫人读来如清风拂面,余味袅袅。
  读书、写书,天下第一等乐事
  作为一个文化人、爱书人,王稼句的书房,你可以去拜访拜访。他将书房取名“听橹小筑”,因为就在运河边,日日听橹,日日读书。虽说如今橹声听不到了,但当他在阳台望见那潺湲的流水,往往会想起依稀邈远的橹声,仍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
  上万册藏书,对于任何一个爱书人来说,看见便顿时惊呆。王稼句家里几乎所有地方,都放满了书,且分门别类,有泛黄的古籍,也有现当代的各类历史文化书籍。“我的藏书大都是为了用而收藏的,把书用起来,做书的主人而不是奴隶。”王稼句称自己为“实用主义者”,读前人的墨迹,每有动心处,他的笔墨也就想缓缓流动一番。王稼句是那种真正能够和文字做交流,不隔阂生疏的读书人、写书人。看书和写书在他这里不分家,积年累月下,他用文人闲淡的情致写了些“书话”。
  “几乎每天午后,我常常拿本书倚着软榻,随便翻翻,自己是当做休息的。特别是从天高云淡的凉秋,到那暖风烂漫的杏花天,晴朗的日子里,看着看着也就有点迷糊,前人所说的负暄之乐,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他在《看书琐记》第一册中说道。一般王稼句在家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写作,中间片刻休息,晚饭后写到十一点,过着有规律的书生活。
  当不止一次被问到,这么多年能够写出这么多好书的奥秘,王稼句觉得归根到底还是发自肺腑地喜欢。“我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唯独看书写书,是我人生一大乐事,是日常所需的‘消遣’。我写文章,不是为了迎合市场和读者而写,我要打造我自己的读者,让他们成为我的书的收藏者。不给读者思想,就要给到知识。”王稼句是个书的玩家,听他说书的种种,说前世今生的故事,你会为他超强的记忆力,以及融会贯通的知识所折服。王稼句读的书实在太多啦。
其他文献
6月8日,“手艺·守艺——非遗刺绣针法技艺展”在中国刺绣艺术馆拉开帷幕。  镇湖于2019年4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工艺美术科普教育基地。为积极响应2020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美术科普教育周活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镇湖在中国刺繡艺术馆精心筹办了此次“手艺·守艺——非遗刺绣针法技艺展”。  开幕式上,中国刺绣艺术馆景区与工艺美院签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苏绣)志愿服务协议”,并聘
期刊
近日,潘君明编著的《唐伯虎的传说》正式出版。今年也是唐伯虎诞辰五百五十周年,使这本书在展现了唐伯虎这个历史人物形象多面性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意义。  《唐伯虎的传说》收录了64篇唐伯虎流传在民间的传奇故事,配以42幅唐伯虎的绘画作品和25首唐伯虎的题画诗。  唐寅的民间吸引力  唐伯虎,名唐寅,“明四家”之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更是大家所熟悉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伯虎,是唐寅的字,因为脍炙人口
期刊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兴盛与蓬勃的精神源头,更为创作者们带来了雅趣与胸怀。关于此,当代诗词名家刘清天和他的诗集《诗逢一抹天清色》,就颇具代表性。  一曲翛然见风骨  吟诵苏州的古诗词不少,有人喜欢鼎鼎有名的《枫桥夜泊》;有人喜欢杜荀鹤《送人游吴》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刘清天则还会提及唐伯虎的《把酒对月歌
期刊
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身处忙碌加焦虑的时代,要是没点儿定力,要么分分钟是手机的奴隶,要么天天腰酸腿疼或者抑郁难受。  有时候,生活真的不是时间和钱的问题,有些焦虑,是自己给自己的。  怎么应对这个忙碌时代的焦虑?  有些人选择用书写的方式,与外界的世界建立链接,与自己的内心深入交流。  在这座城市里,热爱文字、热衷写书的人很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苏州这座城市盛产文人又成就文人,对风
期刊
诗人印象  在苏州的文人圈子里,猫小七是公认的有仙气的女子,相貌柔美,调子和缓,性情有点冷,喜欢和诗书作伴,更享受独处时光,不喜欢混迹在热闹人群中。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还精通各种音律,生活中,有时候发呆,有时候写作。多数时候,一年中常常满世界旅游,生活在苏州以外的“别处”。猫小七的枕头边一直放着一本手帐,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记录梦境。平时触景生情,脑袋里蹦出一个好句子,也会随手记录下来。  嗯,细细
期刊
讓文化遗产回归生活,雅集是最生动的不二载体。  近日,一场充满诗意与生命感悟的赏荷雅集在古典园林里碰撞出风雅生活的火花,琴、曲、诗、书、画、艺等八项江南非遗,在文人们雅集中再度鲜活,一座名城的生活方式回归其最初的本来面貌。  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指导,拙政园管理处和苏州园林博物馆主办,现代苏州杂志社协办,苏州沧浪诗社、苏大东吴曲社、浙江桐音曲社、无锡天韵社、宜兴昆曲研习社等十多家江浙沪众多非遗文化
期刊
中张家巷河西段恢复工程一经完工,苏州城里的“老人们”便忙不迭地跑去看“热闹”。作为历史城区范围内恢复的第一条河道,这条“消失”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河道通水“复生”,或许意味苏州正变得越来接近那个传说中的东方水城“苏州”了。  水城气运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苏州古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以“水”为中心,从城市的空间格局、空间肌理脉络、功能布局、方位布局,到城墙的形态、城门的布局,无不体现出与水系的适应性
期刊
上方山麓、石湖之畔原有莫舍村。南宋范成大五十七岁归隐石湖,沿“越来溪”建绮川亭于石湖南岸莫舍村。莫舍莫舍,莫舍已道,范成大住绮川亭,山水为景,烟火关情,写下大量的田园诗,流传后世。莫舍村也因绮川亭,名气大振。村人以绮川亭为豪,以范石湖为榜样,发愤读书,代有显者。  岁月消逝历史更替。现如今,莫舍村因拆迁成为莫舍社区。近年来,社区不断完善社区环境和服务,将一个安置小区打造成百姓心中聚人聚心、春风化雨
期刊
“翰墨天成——百年吴门书法展”是古吴轩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百年吴门系列展”之一。百年只是个概数,时间跨度大约从“鸦片战争”延续到二十世纪末。展览作品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法家,还包括清末进士、官员,民国时期的文人学者、金石家、藏书家,解放后的文学家、书画家等。字体涵盖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而且都是每个人的经典代表之作。作品从制式上讲有立轴、镜框、对联、条屏、信札等一应俱全。  什么样的字
期刊
一本书,便是一片天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出版一本书,就像是在平庸忙碌的生活中捕捉一丝丝风雅和光亮,编织成生活的意义。  向美而立的校园教育  在这花开疫散的五月,又有两本新书经由杂志社的全程编辑设计出版面世,这便是由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编著的特色校本读物《花间集》和《言语密码》,而在园区校老师们的笔下,这一本本书籍编织的更是教育的意义、爱的意义。  在高度现代化的苏州工业园湖东地区,有着一栋栋漂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