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秋天花儿开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新浪微博里有个板块名为“随手拍大学校园”,每到秋天,总会特别热络。各个高校的学子们纷纷晒出自己母校的秋景,为最美大学这个称谓一争高下。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继凌同学眼中,就算自己的母校没有辽宁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那一片让众人惊艳的银杏树林,作为一个学子、一个植物爱好者以及一个食物爱好者,科大的秋天一样那么美,因为秋天不仅仅是飘零的落叶、在科大,就有很多植物选择在秋天悄然绽放它们的光彩。
  谁都无法忽视桂花那小小的花朵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每到秋天,整个科大就会笼罩在桂花之中。教室旁、寝室楼下、小路边,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踪影。甚至某个晴朗的下午,可以感觉到桂花香顺着风,一直飘到五楼的寝室里,满寝室都是那股醉人的香味。小时候经常盼着桂花开,自己可以采下一些,闷在茶叶里,便是桂花茶,放在白糖里,就能做出糖渍桂花,可以美美地吃很久。长大了,读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诗句,深深为自己生长在杭州而自豪。而如今,来合肥求学已是第四年,每年还是盼着那桂花开,带来故乡熟悉的味道。
  每年夏天全科大同学仰首期盼的是什么?枇杷成熟!学校志愿者会在一天内爬上分布全校的枇杷树,将成熟的枇杷摘下分拣送给全校同学,这是科大年年必有的传统。而很少有人知道,夏天才成熟的枇杷,在秋天就要开花了。这些花朵将熬过数九寒冬,等到来年给同学们带来甘甜和美味。
  不少花朵都只会在初秋露个脸,但木芙蓉却会在学校西湖的湖心亭边陪我们度过整个秋天。一面是湖水映着教学楼,一面是小亭中传出书声琅琅,似乎连一株树,在科大也可以变得很学术。
  栾树,花开在初秋,但大家却对于它结果的样子更为熟悉。在西区芳华湖边、东区大礼堂前,都可以看到栾树红通通的果实,远看就像一盏盏小灯笼,甚是招人喜欢。
  葱兰,因为叶子像葱叶一样碧绿中空而得名。葱兰的分布非常广,往往在校园小路旁和小乔木、小灌木搭配在一起,高低有致,形成一种多层次的景观。自习累了,看看窗外错落开放的葱兰,也是一种别样的放松与享受。
  凤尾兰,花朵虽然如铃兰一般清新动人,但它底部又硬又尖的叶子却让人望而却步。拍凤尾兰的时候要注意穿厚点,以免相机挨得太近,自己就得受皮肉之苦啦。但因为它如此特点,凤尾兰在科大经常出现的地方就是围墙脚下,尖尖的刺估计对小偷也有威慑作用哦!
  彼岸花,初秋时分可以在学校图书馆、芳华湖边还有教学楼旁看到。彼岸花学名石蒜,其见花不见叶,见叶不见花的奇妙现象,使得古人认为它们是在阴阳分割之间,长在彼岸的花朵,由此得名。
  乌桕,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何其芳对它的描述:“青鳊鱼般的乌桕叶”。如今看来,树叶呈菱形,还真像一条条鳊鱼。乌桕树在东区食堂前、西区西湖边都能觅到。到了秋天,乌桕树就会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变化,绿,黄,橙,红,褐……
  酢浆草是很多人熟悉的身边小植物,茎叶酸酸的,小时候可没少遭我们这群顽童摧残。但科大的小路边,松树下还广泛种植的是一种紫色叶子的酢浆草,紫叶酢浆草。紫色的叶片如翻飞的蝴蝶,有时候连猫咪都忍不住流连其中,享受一下秋日的阳光与美景。
  当你路过科大家属楼,路过那常青藤覆盖着的红墙时,可曾注意过底下盛开的野菊花?虽然不如园丁培养出的园艺品种那般多姿多彩,但一簇簇一丛丛聚在一起,同样在秋日给人带来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银杏是秋天不可缺少的一角。多少人有拿银杏叶子当书签的记忆?多少人有过摘一片叶子,幼稚地扇两扇?而科大的独特之处在于,北门草坪上的一棵银杏树还可以结果,每年的银杏果(白果)都是吃货们争相捡拾的目标。如果有“舌尖上的科大”,那么白果应该是可以在“自然的馈赠”那一章节中,被大书特书一下的。
其他文献
大学毕业后,就业机会倒不少,可是究竟哪一份工作才是自己想要的,才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呢?  在频繁的换工作和职业困惑与迷茫中,我该怎么办?  困惑关键词:无兴趣 无目标  提问者:李涛  河北理工大学  孟非老师您好!  我在大学念的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找工作时没有什么明确目标,朋友告诉我物流行业不错,正好看到一家知名物流公司在招聘,就去应聘,顺利入职做了办公室行政工作。 本想着在一个大平台上能做点
2000年,蔡开泉从福建莆田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期间他立志考研,“一定要刻苦复习,考取张军教授的研究生”,是他考研苦读时,贴在床头的话。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蔡开泉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攻读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学位,开始了自己的航空航天科研梦想之旅。  就要有开泉的钻研劲  2004年10月,全国空管建设与发展展览会在北京举办,参展的大多是国内空管领域技术实力非常强的科研单位。
失败与成长  在这个成功学满天飞的年代,好莱坞式的逆袭故事、成功案例们的“砖家解读”每天都像病毒一样前赴后继地涌现在我们的信息流中。于是,对于失败,很多人变得遮遮掩掩不愿轻易提起或者真诚分享,我们以为大学生也是。某次,与他们闲聊,“你们愿意说说大学里自己经历过的那些失败的事儿嘛”“太有得可说的了,没有失败哪有成长!”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从“无知的乐观”到“知情的悲观”再到“知情的乐观”,曾经失败
你是“米农”吗?只要登录“米公益”的手机软件,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起来伸个懒腰做做运动,或者读一则资讯,就能得到奖励——虚拟“大米”。到达一定数量后,“大米”还能兑换成实物,捐给公益机构。“米公益”的背后,是中山大学20多名在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他们说:“我们想通过手机APP,让人们随时随地做公益。”  一个APP就是连接三方的平台  我和王子是好朋友,也是同学们眼中所谓的“学霸”。王子是“2012
面试中,你用什么声音和面试官沟通?你的表情怎样?你用怎样的目光看面试官……听到这些问题,有人会一愣,为面试准备了很多,唯独这些非言语信号没有意识到。非言语信号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第二张面孔,有时会成为面试获胜的秘密武器,不仅应聘者不知道这一点,有可能面试官也不清楚这一点:自己给一个人的好评,是因为他的声音、目光,乃至眼泪。      声音     应聘者进入面试室之前,面试官会看简历,简历上的照片和
百度谷歌是基础,“知网”期刊是王道,任课教师的专著则是精华。总而言之,“扩大体积,重复成果,投其所好”的十二字真言屡试不爽。曾几何时,师兄传师弟,师弟再传小师妹,一些课程的作业批改被描绘成如下模式:老师把答题纸在桌上一放,电风扇一开,呼啦呼啦调到最高档,没多久成绩就出来了——吹到地下的被列为优秀,留在桌面上,对不起,不管是因为你的答题纸太重,还是恰好给压在最底部,总之这回只能凑合个良好或者合格了。
欢迎来到大学!  为进大学之门,学校、家长、同学,各路人马倾尽全力;刚入大学之门,各路辅导员、各路学长、各种指南引领;之后,各路人马退去,剩下的路,要你自己来走。你对大学曾经抱有的期待,理想、甚至是幻想,都开始触碰强大的现实。环境是否适应,专业喜不喜欢,要不要做个兼职,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出国,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这样有意无意,扑面而来,从心旌摇荡到心猿意马乃至心神不宁,就成了大一新生常有的心路历程。 
推荐人:刘坤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老师  在我看来,今年同学们毕业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带有中国元素的作品了。如今的中国风已不仅仅是大红缎子上的花纹和千篇一律的中国结,而是自觉地、大胆地将中国风化身为各种材质、意象与细节,恰到好处地运用在各个领域。在玻陶、纤维、珠宝设计等各专业同学的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中国风的自信体现。  《逸趣》候丽媛  相对于山水巨制,草虫画多年来被人视作“雕虫
从前,有一个男生,写了长达16万字的情书向心仪的女生表白。女生看了情书,表示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这就是“十动然拒”的故事。  我钦佩这个女生,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男朋友是什么样的,没有被感动冲昏头脑。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捧着足够出一本书的情书来向你求爱——或者不是情书,是十克拉的钻戒呢?如果是宝马香车呢?如果是两百平米的房子呢?你当然会“十动”,但你能做到“然拒”吗?  每个人心中都有感性的一
蔡劲松,作家、诗人,艺术创作涉及雕塑、水墨、油画、摄影等领域。其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活动,作品被多个国内外大学、学术机构和个人收藏。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部长、北航艺术馆馆长、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蔡老师一直认为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除了接受知识,还应该感受大学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宽阔的办学胸怀。大学公共艺术的建设和传播不容忽视。  近日,蔡老师出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