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纪大的人容易出现骨折,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而髋部骨折更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疾病。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前者属于关节囊内骨折,后者属于关节囊外骨折。这两类骨折段血供应特点不同,治疗预后差异也很大。这两类骨折以股骨颈骨折较常见,尤以50~70岁者居多。
一、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股骨颈骨折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基底型。前两型临床上较多见,后两型比较少见。
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一般都具有外伤史。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肢体活动受限,患腿呈内收、外旋(45°~60°),短缩畸型,腹股沟中点处有压痛,下肢纵向叩击痛;x光片可明确诊断。更应引起重视的是不完全骨折及更为常见的外展嵌插型骨折,傷后局部疼痛轻微,肢体活动不受限,能够行走,检查时体征很少。但数天后疼痛逐渐加重,负重、行走都出现困难(部分疲劳性骨折甚至可无外伤史)。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据现阶段治疗观点,原则上所有股骨颈骨折均需手术治疗。该型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比例较大,有报道说高达30%。即使是无移位的骨折,因为存在继发移位可能,也应考虑内固定治疗。步骤是先行闭合复位,再行内固定。一般小于65岁的新鲜骨折者可考虑使用空心螺纹钉先行内固定。7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骨折不愈合率显著增高,若无手术禁忌症,治疗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后应早期下床活动,锻炼行走功能。凡超过65岁,有各种疾病难以耐受两次手术者,行人工半髋还是全髋关节置换,要根据患者年龄及整个身体状况来决定。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头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多数与骨质疏松有关,老年人常见。与股骨颈骨折患者相比,发生的平均年龄更高,伤前活动能力差,行走时辅助支撑依赖性相对较高。有统计资料显示,股骨颈骨折平均年龄为63.4岁,而股骨粗隆间骨折为74.9岁。与股骨颈骨折不同的是,粗隆间骨折部位血运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
这型骨折,多为外伤所致,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患肢功能受限,与股骨颈骨折有两点不同:一因它属关节囊外骨折,出现的下肢外旋、短缩、畸形比股骨颈骨折更为明显,典型者外旋畸形可达90°。二局部血肿相对严重,可有较广泛的皮下淤血。x光片可明确诊断。
治疗:由于股骨粗隆间血运丰富,修复能力很强,骨折极少出现不愈合;愈合后,也很少发生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往往伤前早已存有各种疾病,加上骨折创伤影响,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都有一定风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治疗这型骨折多采用骨牵引等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极易发生髋内翻和肢体外旋、短缩畸形,同时带来废用性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且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褥疮、泌尿系和肺部感染、关节挛缩、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导致病死率较高。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各种内固定器材不断推出,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已成为首选。手术治疗分为:简单固定类,包括外固定架,使用多根空心螺纹钉等;侧钢板类,即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近端髓内固定,使用Gamma钉或近10年来出现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对于患侧髋关节既往已存在症状或病变以及内固定失败需要翻修的患者,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三、老年人必须谨防髋部骨折
老年人易出现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有直接的关系。预防骨质疏松及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出现都对预防骨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在青壮年时期,成骨细胞的成长速度大于破骨细胞的成长速度。骨峰值的高低由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决定。性别和种族的遗传因素决定了70%骨峰值,30%的骨峰值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包括是否摄入适量钙、维生素D、运动以及吸烟与否等。同时,人体骨骼发育衰老是随年龄而不断渐变的过程。一般来说,骨骼发育到峰值量后可维持一段相对稳定的平台期(大约30-35岁之间)。之后,骨量将逐年降低。女性60岁、男性70岁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而且,人到60多岁以后,四肢协调能力降低,反应迟缓,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跌倒和发生碰撞,如不慎滑倒、绊倒,甚至由床铺或坐椅上滑落跌倒,因而造成骨折。由于骨质已经疏松、变脆,甚或偶然轻微的扭动也可造成骨折。因此,老年人平时应从饮食中摄入足够量的钙,有规律地进行锻炼和室外活动。适当晒晒太阳。发现骨质疏松症状后,可使用药物减轻症状和疼痛。通过阻止骨量的丢失或增加骨量,保持或改善骨量,以降低骨折危险。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跌倒:如在下雨或下雪结冰的天气,不要外出,以免滑倒。家中地面装修尽量挑选不易打滑的材料,安装了地砖的地方不要弄湿,要穿防滑的拖鞋等。外出健身锻炼,早上不宜太早,晚上不宜摸黑,避免跌伤,造成骨折。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前者属于关节囊内骨折,后者属于关节囊外骨折。这两类骨折段血供应特点不同,治疗预后差异也很大。这两类骨折以股骨颈骨折较常见,尤以50~70岁者居多。
一、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股骨颈骨折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基底型。前两型临床上较多见,后两型比较少见。
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一般都具有外伤史。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肢体活动受限,患腿呈内收、外旋(45°~60°),短缩畸型,腹股沟中点处有压痛,下肢纵向叩击痛;x光片可明确诊断。更应引起重视的是不完全骨折及更为常见的外展嵌插型骨折,傷后局部疼痛轻微,肢体活动不受限,能够行走,检查时体征很少。但数天后疼痛逐渐加重,负重、行走都出现困难(部分疲劳性骨折甚至可无外伤史)。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据现阶段治疗观点,原则上所有股骨颈骨折均需手术治疗。该型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比例较大,有报道说高达30%。即使是无移位的骨折,因为存在继发移位可能,也应考虑内固定治疗。步骤是先行闭合复位,再行内固定。一般小于65岁的新鲜骨折者可考虑使用空心螺纹钉先行内固定。7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骨折不愈合率显著增高,若无手术禁忌症,治疗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后应早期下床活动,锻炼行走功能。凡超过65岁,有各种疾病难以耐受两次手术者,行人工半髋还是全髋关节置换,要根据患者年龄及整个身体状况来决定。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头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多数与骨质疏松有关,老年人常见。与股骨颈骨折患者相比,发生的平均年龄更高,伤前活动能力差,行走时辅助支撑依赖性相对较高。有统计资料显示,股骨颈骨折平均年龄为63.4岁,而股骨粗隆间骨折为74.9岁。与股骨颈骨折不同的是,粗隆间骨折部位血运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
这型骨折,多为外伤所致,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患肢功能受限,与股骨颈骨折有两点不同:一因它属关节囊外骨折,出现的下肢外旋、短缩、畸形比股骨颈骨折更为明显,典型者外旋畸形可达90°。二局部血肿相对严重,可有较广泛的皮下淤血。x光片可明确诊断。
治疗:由于股骨粗隆间血运丰富,修复能力很强,骨折极少出现不愈合;愈合后,也很少发生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往往伤前早已存有各种疾病,加上骨折创伤影响,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都有一定风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治疗这型骨折多采用骨牵引等保守治疗。但是,保守治疗极易发生髋内翻和肢体外旋、短缩畸形,同时带来废用性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且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褥疮、泌尿系和肺部感染、关节挛缩、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导致病死率较高。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各种内固定器材不断推出,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已成为首选。手术治疗分为:简单固定类,包括外固定架,使用多根空心螺纹钉等;侧钢板类,即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近端髓内固定,使用Gamma钉或近10年来出现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对于患侧髋关节既往已存在症状或病变以及内固定失败需要翻修的患者,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三、老年人必须谨防髋部骨折
老年人易出现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有直接的关系。预防骨质疏松及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出现都对预防骨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在青壮年时期,成骨细胞的成长速度大于破骨细胞的成长速度。骨峰值的高低由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决定。性别和种族的遗传因素决定了70%骨峰值,30%的骨峰值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包括是否摄入适量钙、维生素D、运动以及吸烟与否等。同时,人体骨骼发育衰老是随年龄而不断渐变的过程。一般来说,骨骼发育到峰值量后可维持一段相对稳定的平台期(大约30-35岁之间)。之后,骨量将逐年降低。女性60岁、男性70岁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而且,人到60多岁以后,四肢协调能力降低,反应迟缓,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跌倒和发生碰撞,如不慎滑倒、绊倒,甚至由床铺或坐椅上滑落跌倒,因而造成骨折。由于骨质已经疏松、变脆,甚或偶然轻微的扭动也可造成骨折。因此,老年人平时应从饮食中摄入足够量的钙,有规律地进行锻炼和室外活动。适当晒晒太阳。发现骨质疏松症状后,可使用药物减轻症状和疼痛。通过阻止骨量的丢失或增加骨量,保持或改善骨量,以降低骨折危险。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跌倒:如在下雨或下雪结冰的天气,不要外出,以免滑倒。家中地面装修尽量挑选不易打滑的材料,安装了地砖的地方不要弄湿,要穿防滑的拖鞋等。外出健身锻炼,早上不宜太早,晚上不宜摸黑,避免跌伤,造成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