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是一门信息量很大的学科,其中的知识不仅零碎而且范围很广,学生想要有效掌握这门学科,就要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做到见闻知识。这一教法,不仅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保持,而且能优化其学习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2-093-01
所谓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结合教材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传输知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理论知识的生硬灌输。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融入教材氛围,增强情感体验,有效突破学习难点,在不断的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感受历史氛围,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会大大提升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插入音频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帮助其融入教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活思维。比如,我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就让学生观看了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让其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亲眼”见证圆明园由富丽堂皇变成一片废墟的过程,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冲天的火光中化为虚有……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学生的心情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视频的一开始,他们看到的是“人类史无前例的惊人杰作”,那是能工巧匠几代人的心血,美的不可胜收,接着出现在眼前的就是英法联军,他们以双方在换约过程中的冲突为由,像“强盗”一样抢走无数的珍宝,放火烧毁圆明园,学生感到又怒又悲。圆明园是人类伟大的杰作,应该得到全人类的爱护,但是却因为当时中国的落后,被人无情摧毁,这不仅是国家的损失,更是世界的损失。这样的导入,借助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讲课奠定基础,层层深入,完成教学目标。
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这些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地呈现,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无声的文字转化为画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有效解决。比如,我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考虑到这是学习重难点,讲授时很细致生动,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对这一课很感兴趣,十分关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但是,想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具体过程,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会漏掉很多细节。所以,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战争片段,进行了解、思考、研究,他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各种战役的场面以及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画面,加深记忆的同时,深刻理解这部分的内容。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往往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是课堂的主导,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学时,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思考,积极拓展探究空间,在想问、敢问、善问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我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俄国侵占了我国很多领土,为了让学生从这点出发把握教材重点,我就借助多媒体向其展示大清全盛时期的地图和现在的中国地图,让其与之比较。很明显地,学生发现原先我国的形状是“海棠叶”,如今变成了“大公鸡”,他们自然就会质疑:我国失去了哪些领土?是怎样失去的?签署了什么不平等条约?有没有发生战争?进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就明确了学习目标,很快掌握了重点。再比如,谈到中华民族最危险的阶段时,我要重点教学“西安事变”这一事件,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一难点的探究,我就插入一段《西安事变》电影,让学生清楚事件过程。之后,我就依据教材,引导学生提问,解决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张学良、杨虎诚要发动西安事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共产党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生的问题让我很满意,我觉得他们在看视频的时候思考地很认真,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随后,我便带领学生解疑,让其探究,逐步深入,主动探究,提升能力。
四、鼓励交流探索,激发学生合作创新
历史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稳固扎实的理解记忆,及时复习,也要在领悟的过程中激发其探知的欲望,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其学习过程。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创新,通过合作学习,不断地交流进步。比如,我在教授《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就先借助多媒体展现了近代外国侵略史以及日本投降的情境,让学生分析取得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在探究时,学生可以借助教材与同学交流,组织各种材料、观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让中华民族由衰变盛,是国家命运的转折点。有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胜利不仅弘扬了正义精神,充分证明了正义最终打败邪恶的道理,而且还弘扬了爱国注意精神,千万国人同胞团结一致,造就了一个新中国。
此外,在讲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时,我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布置问题:为什么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被中外两部分势力绞杀的呢?学生自由分组,结合史料,围绕问题合作探究,可以借鉴课件上的资料和我的指导,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形成自己独特意见的同时,吸取别人的看法。在互动交流中层层深入,激活创新思维,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表面,深入内里,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面对问题能一针见血,有效解决。
总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兴趣、思维以及教材的特点等方面出发,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其打造一个高效、生动、活力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2-093-01
所谓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结合教材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传输知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理论知识的生硬灌输。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融入教材氛围,增强情感体验,有效突破学习难点,在不断的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感受历史氛围,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会大大提升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插入音频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帮助其融入教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活思维。比如,我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就让学生观看了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让其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亲眼”见证圆明园由富丽堂皇变成一片废墟的过程,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冲天的火光中化为虚有……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学生的心情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视频的一开始,他们看到的是“人类史无前例的惊人杰作”,那是能工巧匠几代人的心血,美的不可胜收,接着出现在眼前的就是英法联军,他们以双方在换约过程中的冲突为由,像“强盗”一样抢走无数的珍宝,放火烧毁圆明园,学生感到又怒又悲。圆明园是人类伟大的杰作,应该得到全人类的爱护,但是却因为当时中国的落后,被人无情摧毁,这不仅是国家的损失,更是世界的损失。这样的导入,借助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讲课奠定基础,层层深入,完成教学目标。
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这些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地呈现,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无声的文字转化为画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有效解决。比如,我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考虑到这是学习重难点,讲授时很细致生动,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对这一课很感兴趣,十分关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但是,想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具体过程,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会漏掉很多细节。所以,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战争片段,进行了解、思考、研究,他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各种战役的场面以及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画面,加深记忆的同时,深刻理解这部分的内容。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往往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是课堂的主导,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学时,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思考,积极拓展探究空间,在想问、敢问、善问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我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俄国侵占了我国很多领土,为了让学生从这点出发把握教材重点,我就借助多媒体向其展示大清全盛时期的地图和现在的中国地图,让其与之比较。很明显地,学生发现原先我国的形状是“海棠叶”,如今变成了“大公鸡”,他们自然就会质疑:我国失去了哪些领土?是怎样失去的?签署了什么不平等条约?有没有发生战争?进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就明确了学习目标,很快掌握了重点。再比如,谈到中华民族最危险的阶段时,我要重点教学“西安事变”这一事件,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一难点的探究,我就插入一段《西安事变》电影,让学生清楚事件过程。之后,我就依据教材,引导学生提问,解决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张学良、杨虎诚要发动西安事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共产党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生的问题让我很满意,我觉得他们在看视频的时候思考地很认真,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随后,我便带领学生解疑,让其探究,逐步深入,主动探究,提升能力。
四、鼓励交流探索,激发学生合作创新
历史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稳固扎实的理解记忆,及时复习,也要在领悟的过程中激发其探知的欲望,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其学习过程。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创新,通过合作学习,不断地交流进步。比如,我在教授《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就先借助多媒体展现了近代外国侵略史以及日本投降的情境,让学生分析取得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在探究时,学生可以借助教材与同学交流,组织各种材料、观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让中华民族由衰变盛,是国家命运的转折点。有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胜利不仅弘扬了正义精神,充分证明了正义最终打败邪恶的道理,而且还弘扬了爱国注意精神,千万国人同胞团结一致,造就了一个新中国。
此外,在讲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时,我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布置问题:为什么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被中外两部分势力绞杀的呢?学生自由分组,结合史料,围绕问题合作探究,可以借鉴课件上的资料和我的指导,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形成自己独特意见的同时,吸取别人的看法。在互动交流中层层深入,激活创新思维,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表面,深入内里,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面对问题能一针见血,有效解决。
总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兴趣、思维以及教材的特点等方面出发,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其打造一个高效、生动、活力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