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根据当代青少年思维认知的规律和特点,新时代中学的思政课教育更需要充分挖掘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以及生活中蕴含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让思政课走进学生的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生;思政课;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0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此,习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基于总书记的教育理论思想,以及对当代青少年思维认知规律的认识,笔者把思政课与高中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组建了中学生党史研究小组,力求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送出去”相结合,充分挖掘生活中蕴含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表达,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让学生走出去,实践型思政课更有动力
有人把“00后”称为是长在手机上的一代,很多少年对手机的依赖近乎痴迷,这也成为困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头号难题。然而生活的简单、枯燥,特别是精神生活的贫乏、空虚和不知所措,是年轻人对手机着迷的主要原因。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们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给他们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学生除了学习,不知道他们还能做什么,还应该做什么。于是中学教师惊呼:素质教育搞了几十年,却越来越“应试”了。
新时代的思政课要真正发挥它的效果,就需要把学生带出他们熟悉的家庭、校园、网络,让他们暂时摆脱学习的压力与困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真说真看真体会,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让我们的思政课成为“雪中送炭”,而不是多背负了“一座山”。于是,在周末及节假日时间,笔者带着学生一起参观革命教育基地,探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一起读好书,颂经典,感受党的艰难奋斗历程。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时间,学生走向社会,一起读好书,颂经典,参观革命教育基地,通过追随革命先辈的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净化心灵。
二、把互联网引进来,融媒让思政课更有活力
在互联网时代下,青年人拥有了更加良好的学习条件与教育氛围,更加深层次地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对当今的多元世界也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所以,他们不是不爱学习、无理想无追求,而是我们“真的不懂”他们!他们也不是“沉迷于”网络,不学无术,而是我们没有真正跟上这个网络时代!
互联网最大的魅力是可以把全世界每个角落都在一瞬间展现在你的面前,任何人可以足不出户便知晓一切,这是现代科技带给当代人最大的福利!如果此时我们的教师还依然保持几千年来的自恋式、填鸭式教学,那真的是愧对这个时代!当然对青年人也就不会有吸引力!特别是思政课,最忌讳却也最容易沦为死板的教条和生硬的说教。“互联网 思政”的教育和学习模式,将新兴媒体的内容、渠道、平台等深度融合到思政教育中,在网上我们可以完全不受有限课时的限制,更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大家一起云读书、云观影、云看展……这种自主化、个性化、选择性地学习方式更具时代特征,更能吸引青年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探究、去思考,使思政教育充满活力,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三、把课程送出去,共享使思政课焕发生机
毛主席曾说过:“意识形态领域这块阵地,你不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多次在不同会议、不同场合对公民道德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然而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不同群体各有各的口味、各有各的诉求,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博客播客、微博微信,渠道越来越多。面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更需要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这个工作,只靠政府宣传、媒体引导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新时代的思政课就可以打破常规思维,变教育的终点为教育的起点,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传播者,充分挖掘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最自信,他们渴望表达自我,得到成年人的认可和肯定。他们热切地希望参与社会,去承担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希望思政课能够从班级到校園、从校园到媒体,把我们的收获和体会送出校园,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我们的党史研究。经过不断的研讨,学生确定了比如:在学校创建“小小马克思书屋”,定期组织读书沙龙,号召大家一起同读经典;录制《党史一分钟》系列视频并通过公众号向社会发布,追溯红色记忆,宣传党的知识;以及定期播放红色经典影片、学生思政课展示等其他活动。
走出课堂的思政课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颂经典、记心得等活动中既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还锻炼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培养真正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党史研究系列思政课仍将不断继续,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
[2]王明霞.“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的五个着力点[J].教学月刊·中学版,2020(6).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校030009)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生;思政课;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0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此,习总书记对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基于总书记的教育理论思想,以及对当代青少年思维认知规律的认识,笔者把思政课与高中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组建了中学生党史研究小组,力求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送出去”相结合,充分挖掘生活中蕴含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表达,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让学生走出去,实践型思政课更有动力
有人把“00后”称为是长在手机上的一代,很多少年对手机的依赖近乎痴迷,这也成为困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头号难题。然而生活的简单、枯燥,特别是精神生活的贫乏、空虚和不知所措,是年轻人对手机着迷的主要原因。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们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给他们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学生除了学习,不知道他们还能做什么,还应该做什么。于是中学教师惊呼:素质教育搞了几十年,却越来越“应试”了。
新时代的思政课要真正发挥它的效果,就需要把学生带出他们熟悉的家庭、校园、网络,让他们暂时摆脱学习的压力与困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真说真看真体会,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让我们的思政课成为“雪中送炭”,而不是多背负了“一座山”。于是,在周末及节假日时间,笔者带着学生一起参观革命教育基地,探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一起读好书,颂经典,感受党的艰难奋斗历程。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时间,学生走向社会,一起读好书,颂经典,参观革命教育基地,通过追随革命先辈的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净化心灵。
二、把互联网引进来,融媒让思政课更有活力
在互联网时代下,青年人拥有了更加良好的学习条件与教育氛围,更加深层次地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对当今的多元世界也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所以,他们不是不爱学习、无理想无追求,而是我们“真的不懂”他们!他们也不是“沉迷于”网络,不学无术,而是我们没有真正跟上这个网络时代!
互联网最大的魅力是可以把全世界每个角落都在一瞬间展现在你的面前,任何人可以足不出户便知晓一切,这是现代科技带给当代人最大的福利!如果此时我们的教师还依然保持几千年来的自恋式、填鸭式教学,那真的是愧对这个时代!当然对青年人也就不会有吸引力!特别是思政课,最忌讳却也最容易沦为死板的教条和生硬的说教。“互联网 思政”的教育和学习模式,将新兴媒体的内容、渠道、平台等深度融合到思政教育中,在网上我们可以完全不受有限课时的限制,更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大家一起云读书、云观影、云看展……这种自主化、个性化、选择性地学习方式更具时代特征,更能吸引青年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探究、去思考,使思政教育充满活力,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三、把课程送出去,共享使思政课焕发生机
毛主席曾说过:“意识形态领域这块阵地,你不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多次在不同会议、不同场合对公民道德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然而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不同群体各有各的口味、各有各的诉求,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博客播客、微博微信,渠道越来越多。面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更需要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这个工作,只靠政府宣传、媒体引导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新时代的思政课就可以打破常规思维,变教育的终点为教育的起点,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传播者,充分挖掘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最自信,他们渴望表达自我,得到成年人的认可和肯定。他们热切地希望参与社会,去承担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希望思政课能够从班级到校園、从校园到媒体,把我们的收获和体会送出校园,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我们的党史研究。经过不断的研讨,学生确定了比如:在学校创建“小小马克思书屋”,定期组织读书沙龙,号召大家一起同读经典;录制《党史一分钟》系列视频并通过公众号向社会发布,追溯红色记忆,宣传党的知识;以及定期播放红色经典影片、学生思政课展示等其他活动。
走出课堂的思政课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颂经典、记心得等活动中既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还锻炼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培养真正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党史研究系列思政课仍将不断继续,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
[2]王明霞.“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的五个着力点[J].教学月刊·中学版,2020(6).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校0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