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能力培养的途径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已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实施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培养是当前广大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一、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机会,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则以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使教学成为教与学的统一,使学生的学更加突出。让学生体会到教学的平等性,从而克服心中视教师为权威、视教材为经典的学习观,勇于挑战,善于质疑。
  要保护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闪现着创新的火花,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受年龄特征与知识基础的影响,在学习中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要保护学生求知的欲望、智慧的火花与创新的萌芽,要真切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与思考问题,而不要以成人的眼光与标准来要求学生。要善加引导、多加激励。既要鼓励学生以发现者与创造者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同时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与激励,保护学生主动求知与勇于质疑的激情。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主动探究
  要把握提问的时机性。一节课是由若干个问题串联起来的,这些问题不能一古脑的抛给学生,而要掌握好时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问的作用。于重难点处提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提问,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于学生思维受阻处提问,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于学生理解肤浅处提问,将学生的认知活动引向深入。
  要把握提问的梯度性。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容易自信心受挫,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与行为。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物理基础与认知水平,要注重问题的梯度性,注重从学生的已知入手,从而使学生经过思考顺利地解决问题。
  要把握提问的全体性。在设计问题时要兼顾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基础薄弱的差生侧重于知识的识记,对于基础与能力一般的中等生侧重于知识的理解,而对于基础与能力较好的优生侧重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让全体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使全体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充分动手
  物理学科的实验占有极大的比重,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这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加利于学生动手操作与动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学中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的做法,要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有充分的动手的机会与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知识、构建知识,同时其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得到有效培养。如在学习电学的串联和并联电路时,如果教师采用纯理论性讲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的动手操作预留时间与空间,在讲解完相关的知识点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亲自操作教材上的实验。这一环节的设计激起了学生深厚的兴趣,各小组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充分的交流,拉近了教师、教材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做到了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向丰富的物理世界,大大消除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
  四、开辟第二课堂,提升学生认识
  我们的物理教学不应该是封闭的,不能仅局限于课内,我们要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教学观念,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延伸与扩展,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来,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可以成立各种物理兴趣小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以全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并付诸实践;开展各种趣味比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激起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这样的课外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课堂,囿于教材,可以满足全体学生不同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创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概念规律,有利于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近些年,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呈现出大幅上涨的态势,因青少年犯罪群体的特殊性,比起惩罚与刑事责任的承担,更多的是要以引导和柔和的态度对待,所以就需要司法社会工作进行介入
在记叙文写作中讲究“三美”的学生的作文容易得高分,即讲究主题美,讲究结构美,讲究语言美。因此,在记叙文的写作中,笔者就对这“三美”进行了探索。
一、“三创教育”的内涵21世纪初,高教界提出了“三创教育”的教育理念,即在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学术教育、专业化教育、融成教育(文理融合及成功教育)的基础上,使创造教育、创新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若要抓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抓好管理制度的落实。要提高人的素质,对其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是重要环节;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体系,领导要带头
“生本”教育不断影响着教育体系,冲击着旧有的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就语文而言,这种转变不仅仅限于学习方式,从目标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从形式到方法,都将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学习主体转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本体,理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旦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就能离开僵化走向灵活,离开依赖走向自主,离开戒备走向自我接受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普通民众查阅和利用档案的比例正在不断的攀升,而如办房产交易、学籍档案、社保、退休等各类活动需求也都离不开档案,这也大大提升了目前与民生相关档案利用
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课堂教学其实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  一、点亮课堂  学习《安塞腰鼓》一文,由于课文内容离我们南方学生生活比较远,他们不知“安塞腰鼓”为何物,按照常规的导入,教师费尽了一番口舌作介绍,都无法把学生导入文本情境。我在细节上打磨,改为用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来导入,那铿锵的鼓声,飞旋的舞步,很快地就把学生带进安塞腰鼓的节奏与生
传统课堂是教师依照课前教学预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而新课标引领下的课堂却是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的过程。预设课堂有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但也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课
我从教已有二十六个年头了。这二十多年的执教生涯,闲暇想起感受良深,其间有喜有忧。喜的是:看到自己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培育,朝气蓬勃,茁壮成长,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合格的人才,桃李满天下。忧的是: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学困生问题,每当提起学困生,就令自己感到头痛。当脑海里浮现出学困生那顽皮、屡教不改、我行我素的面孔时,真是难于入睡。以2009学年六年班数学科为例,全班48人,学困生竟有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