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重构·再造——“和美语文”课程建设的内涵阐释与探索实践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 “和美语文”? 其倡导者盛新凤老师认为: “和美语文” 是 “以两极融通之和, 求雅俗共赏之美”, 主要通过构建 “亦雅亦俗” “雅而俗” 两种和美语文阅读教学范式,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雅之美及通俗、 实用之美, 努力创造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 “生态” 境界, 以求生成雅俗共赏的 “和美” 课堂. “和美语文” 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基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人文性和开智性的特性, 秉持开放、 包容的教育姿态, 将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 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 语言学习和实践运用融合共生.
其他文献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借用汪国真的诗句,表达我对身边那些矢志不渝地忠于人民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躬耕不辍的一线教师的无限敬意: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追寻教育真谛,耕耘教育土壤;他们把爱的种子撒落到学生的心田,为他们播种梦想,点燃梦想;他们让孩子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一个孩子实现读书成才的美梦;他们为培育“可爱、可信、可贵
期刊
我校以“和美教育”理念及其实施为核心,并以和美教育培养目标为愿景,顶层构建重基础、综合性、活动化、多元化、主题化的适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和美课程体系。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和年级特点,实施和美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一、课堂内容丰富,创新课堂实施  我校初步构建了“1 5 X”和美课程体系。在课时安排上,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课程内容特点,设置“长、中、短、微”学时,让学时安排更人性化。在课堂实
期刊
“变化观念”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以“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章的教学为例,对中学“变化观念”素养内涵、教学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变化观念”素养体系的框架、培
2018年4月,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强调要实施“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智慧校园区域建设与应用是落实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的具体举措。本文以江门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现状为基础,探索智慧校园区域建设的策略。一、智慧校园的内涵  对于“智慧校园”的定义,黄荣怀教授定义其为一种通过互连互通的网络通信,向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于人本主义,关注学生的审美内需,重视审美教育,将其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将是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一、审美内需在语文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生的审美需求是顺利开展审美教学活动的根本前提,当学生并无提高某一审美能力的需求时,教师的许多努力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在中学美育中,我们提倡基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