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于人本主义,关注学生的审美内需,重视审美教育,将其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将是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学生的审美需求是顺利开展审美教学活动的根本前提,当学生并无提高某一审美能力的需求时,教师的许多努力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在中学美育中,我们提倡基于学生的审美需求进行教学设计,这要求教师应先了解、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审美需求。如果教学设计能同时实现满足与培养学生的审美需求这两个目标,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
以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板块“学写故事”为例,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与连贯性,较适合于口头讲述。故“学写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生动、连贯地描述清楚事件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在写作实践部分设计三个活动,分别是开展故事接龙活动、写一写身边或社会上的故事、写一写由熟悉的事物引发的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和“修改加工”,在文学创作中,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文章的不足,渴望对其进行修改完善时,新的审美需求便产生了,而这两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满足这一审美需求。另外,“学写故事”在教学设计中可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掌握把故事情节写得曲折的方法,满足学生创作有吸引力的故事的审美创作需求;第二课时通过欣赏故事(阅读、讲演、聆听)、互评修改故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审美创作需求。“学写故事”这一训练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本身就属于“进行文学创作”这一审美活动,故“学写故事”能满足学生“自觉创造层”的审美需求,是开展审美教育的有效桥梁。
1. 通过满足学生审美内需促进学生“自由学习”
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善于观察和满足学生未被满足的审美需求,促进学生“自由学习”动机的产生。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并与家国情怀、社会发展等有关的品德教育联系起来。例如中学语文教材经典古诗《登高》,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离开成都草堂举家东迁,在前往湘、鄂途中, 滞留夔州,于公元767年的重阳节写下的诗。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抒发了漂泊异乡的感情。高一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预习,联系诗歌创作背景,能够基本读懂诗歌大意。此外,高一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诗歌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就诗歌的情感理解而言,一方面,学生对诗中某些意象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对情感的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學生对诗歌音韵、声律、字义等不理解,无法深入体会诗歌情感。诗歌语言独特的韵律节奏,不仅使诗歌富有音乐美,而且能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如果只是简单诵读,无法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因此教师可以增加韵脚、平仄等音韵知识,让学生自由阅读知识后再反复诵读诗歌。这一过程,是学生自身与文本审美属性的对话,是学生对诗歌文本的认知和感悟,更是对诗歌文本的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对古诗单元的自由学习与拓展阅读,将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 树立“以学生的需求为主”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从学生的审美内需出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激发学生自身的审美兴趣和愿望,强化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机能,促进其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能力的掌握中,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经典篇目《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代著名诤臣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二百余道奏疏中的代表作。全文句式骈散相间,整齐而富于变化,读起来气势充畅又圆润灵动;论述内容充实,切中时弊,逐层递进,思路缜密;劝谏技巧纯熟,善用修辞,曲情达意而进退自如;体国情意真切,发自肺腑足见忠爱之忱。然而,由于论说类文章本身缺乏故事性,多种修辞和议论方法穿插其间又增加了背诵与理解的难度,学生的阅读兴趣平平,难以真正弄懂文章的行文逻辑,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对此,教师在关注文本特质的同时,更要关注学情,分析学生的阅读状况与学习需求,把握学生理解与欣赏的盲点,以此确定课文的教学内容并组织有效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产生学习“这一篇”的惊异感。以学生的眼光看待这篇课文,确有“三疑”值得关注:一疑,古代劝谏帝王是冒险之事,多少忠臣义士“逆圣听”而招致杀身之祸,魏征有何过人之处,如何做到善谏?二疑,这篇探讨安国良策的政论文有何特别,为何能成为经典名篇?三疑,作为魏征专门写给太宗皇帝的奏疏,其兼具内容的针对性和对象的特定性,我们后人为何而读,有何可学?为此,教者尝试以“变”解疑,可设计“五变”,对文本进行多样变形:一变(绘制结构图),探求理性之光;二变(文本改写),欣赏劝谏智慧;三变(文本变形),体会语言魅力;四变(画诵读符号),感受爱国情深;五变(读出自己),理解古今共识,以此创新文言文阅读,组织“学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
3. 拓展与开发多样性语文审美教育资源
语文教科书并不是审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全部,教科书之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审美欣赏。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构成并且丰富着学生生活的不仅仅有文学,还有广阔的人生、美丽的自然以及高雅的艺术。譬如艰辛劳作的父母、行色匆匆的路人、蜷缩在街头的乞丐、人情的冷暖、世事的沧桑,譬如花开花谢、日出日落、云起云飞,又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舒曼的《梦幻曲》、刘天华的《良宵》等音乐作品,崔贝玛的《树间小道》、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等绘画作品,以及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等书法作品……把它们作为审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对于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情感体验和哲理感悟的生成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黄铭钊
一、审美内需在语文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生的审美需求是顺利开展审美教学活动的根本前提,当学生并无提高某一审美能力的需求时,教师的许多努力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在中学美育中,我们提倡基于学生的审美需求进行教学设计,这要求教师应先了解、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审美需求。如果教学设计能同时实现满足与培养学生的审美需求这两个目标,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
以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板块“学写故事”为例,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与连贯性,较适合于口头讲述。故“学写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生动、连贯地描述清楚事件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在写作实践部分设计三个活动,分别是开展故事接龙活动、写一写身边或社会上的故事、写一写由熟悉的事物引发的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评改作文”和“修改加工”,在文学创作中,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文章的不足,渴望对其进行修改完善时,新的审美需求便产生了,而这两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满足这一审美需求。另外,“学写故事”在教学设计中可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掌握把故事情节写得曲折的方法,满足学生创作有吸引力的故事的审美创作需求;第二课时通过欣赏故事(阅读、讲演、聆听)、互评修改故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作能力,进一步激发审美创作需求。“学写故事”这一训练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本身就属于“进行文学创作”这一审美活动,故“学写故事”能满足学生“自觉创造层”的审美需求,是开展审美教育的有效桥梁。
二、走向审美之境
1. 通过满足学生审美内需促进学生“自由学习”
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善于观察和满足学生未被满足的审美需求,促进学生“自由学习”动机的产生。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并与家国情怀、社会发展等有关的品德教育联系起来。例如中学语文教材经典古诗《登高》,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离开成都草堂举家东迁,在前往湘、鄂途中, 滞留夔州,于公元767年的重阳节写下的诗。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抒发了漂泊异乡的感情。高一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预习,联系诗歌创作背景,能够基本读懂诗歌大意。此外,高一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诗歌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就诗歌的情感理解而言,一方面,学生对诗中某些意象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对情感的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學生对诗歌音韵、声律、字义等不理解,无法深入体会诗歌情感。诗歌语言独特的韵律节奏,不仅使诗歌富有音乐美,而且能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如果只是简单诵读,无法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因此教师可以增加韵脚、平仄等音韵知识,让学生自由阅读知识后再反复诵读诗歌。这一过程,是学生自身与文本审美属性的对话,是学生对诗歌文本的认知和感悟,更是对诗歌文本的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对古诗单元的自由学习与拓展阅读,将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 树立“以学生的需求为主”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从学生的审美内需出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激发学生自身的审美兴趣和愿望,强化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机能,促进其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能力的掌握中,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经典篇目《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代著名诤臣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二百余道奏疏中的代表作。全文句式骈散相间,整齐而富于变化,读起来气势充畅又圆润灵动;论述内容充实,切中时弊,逐层递进,思路缜密;劝谏技巧纯熟,善用修辞,曲情达意而进退自如;体国情意真切,发自肺腑足见忠爱之忱。然而,由于论说类文章本身缺乏故事性,多种修辞和议论方法穿插其间又增加了背诵与理解的难度,学生的阅读兴趣平平,难以真正弄懂文章的行文逻辑,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对此,教师在关注文本特质的同时,更要关注学情,分析学生的阅读状况与学习需求,把握学生理解与欣赏的盲点,以此确定课文的教学内容并组织有效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产生学习“这一篇”的惊异感。以学生的眼光看待这篇课文,确有“三疑”值得关注:一疑,古代劝谏帝王是冒险之事,多少忠臣义士“逆圣听”而招致杀身之祸,魏征有何过人之处,如何做到善谏?二疑,这篇探讨安国良策的政论文有何特别,为何能成为经典名篇?三疑,作为魏征专门写给太宗皇帝的奏疏,其兼具内容的针对性和对象的特定性,我们后人为何而读,有何可学?为此,教者尝试以“变”解疑,可设计“五变”,对文本进行多样变形:一变(绘制结构图),探求理性之光;二变(文本改写),欣赏劝谏智慧;三变(文本变形),体会语言魅力;四变(画诵读符号),感受爱国情深;五变(读出自己),理解古今共识,以此创新文言文阅读,组织“学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
3. 拓展与开发多样性语文审美教育资源
语文教科书并不是审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全部,教科书之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审美欣赏。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构成并且丰富着学生生活的不仅仅有文学,还有广阔的人生、美丽的自然以及高雅的艺术。譬如艰辛劳作的父母、行色匆匆的路人、蜷缩在街头的乞丐、人情的冷暖、世事的沧桑,譬如花开花谢、日出日落、云起云飞,又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舒曼的《梦幻曲》、刘天华的《良宵》等音乐作品,崔贝玛的《树间小道》、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等绘画作品,以及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等书法作品……把它们作为审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对于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情感体验和哲理感悟的生成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