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著名高级教师于漪也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尤为重要。笔者将结合参加“现代与经典”聆听几位大师的课,以及平时教学的体会,从五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导入 简单高效
清代文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是说文章的开头必须讲究落笔艺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应如此。著名高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为此,很多教师会在“第一锤”上下功夫,尤其是公开课,谁都想一亮相就技惊四座。往往煞费苦心,设计出华丽的“虎头”。但所有的导入都应是“开始”前的“预热”,应当简单、自然、有效、高效,切忌设计过于冗长、花哨,浪费有效的教学时间。
下面笔者将结合参加“现代与经典”聆听几位大师的课,以及平时教学的体会,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1直接揭题导入
这一方法体现了简约美,即所谓的“大道至简”,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的教学理念。
请看余映潮老师的《散步》一课导入:余老师很平常的对学生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板书)。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说完,余老师出示了本节课的三个目标: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品味语言。
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几句诗意盎然的描述就达到了情感共振、心灵共鸣的效果。三个教学目标非常实在,没有造作修饰,简单中透着灵气,体现出深刻的教学理念,大气不乏精致。
2审题导入
小学语文课文的课题多种多样。有概括课文内容的,如《亡羊补牢》;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时间、地点和物件的,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点明文章中心的,如《尊严》。
因此,通过审题导入我们可以抓住课文的主旨和脉络,可以使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如教学《最大的“书”》一课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先板书课题。然后问:“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是什么?”(学生齐读课题)
接着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什么是最大的书)讲述:“你见过最大的书是什么书吗?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用引号呢?现在让我们仔细的读读课文,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通过审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来质疑,然后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这样的导入简洁明了,自然,能够深深的吸引学生进入课文,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把精彩绽放在阅读课文中。
3创设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技法。
例如赵志祥老师《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导入。铃声一响,老师什么话都不说,就开始板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个题目。神情凝重,一笔一笔缓慢的书写。用赵老师的话说,是用了他最高的书法水平,柳体揉进了欧体,毕恭毕敬的书写这七个字。这七个字写了近十分钟。然后,赵老师转过身,一脸肃穆的问:老师写的是什么?我为何写得这么慢?接着他用非常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叙述人们当时送总理的情景。最后告诉学生如果你们想知道具体的情况,请认真默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要流泪。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越是控制,越是忍不住,越是想哭。整个教室里的人都不由自主的眼睛湿润了,沉浸在悲伤的情感之中。
本节课的导入,赵老师没有用什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渲染气氛,营造情境让学生哭。而学生不由自主地泣不成声了,这是来自真正的感动!情感体验有了,教学效果达到了。
4交流补充资料导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探讨”,“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等。为此,我们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然后在导入环节进行交流补充资料。这样不仅可以补充课文内容,还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带着丰厚的知识背景,带着交流时的成功、自信,走进新课的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丰富学生对恐龙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利用课件出示恐龙图片问:“你们课前对恐龙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恐龙吗?看谁认识的多。”
(在学生抢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对恐龙的认识。)讲述:“这么多种恐龙都灭绝了,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探寻这个问题吧!”
这样充分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设计抢答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交流对恐龙的认识,让学生在新课开始之时就对新知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5在理解运用中导入
这一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如薛法根老师《爱如茉莉》一课的导入。教师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清香、弥漫、诗意。让学生认读后,薛老师让学生用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词来描述一下心中的茉莉。
一个學生说:“茉莉虽然平淡无奇,但是洁白纯净。”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净,散发着缕缕幽香。”
……
薛老师及时肯定、鼓励:“如果你能多用几个词就更好了!”“你的话很有感情!”“我相信还会有同学来描述你心中与众不同的茉莉花的,谁来试试?”
一个文静的小女孩举起手,说:“她,洁白芬芳;她,平淡无奇;她散发出缕缕幽香;她,就是富有诗意的茉莉花。”
“多好的语言啊!瞧,正是时间的酝酿,让同学们的语言如此富有诗意!”薛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令学生的脸上漾出自信的微笑。
然后相机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更富有诗意的——爱如茉莉。”(板书课题)
薛老师的激励诱导,即让学生会读文中的重点词语,又让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同时学会运用,恬淡自然,却又一举两得。
有效性,高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纵观名师的课堂,简单、朴实,更真实、丰实。尤其是导入环节,简单自然有创意,朴实高效显智慧。就让我们秉承名师的教学理念,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为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努力吧!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刘洁.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韩立菊.教育研究与评论[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导入 简单高效
清代文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是说文章的开头必须讲究落笔艺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应如此。著名高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为此,很多教师会在“第一锤”上下功夫,尤其是公开课,谁都想一亮相就技惊四座。往往煞费苦心,设计出华丽的“虎头”。但所有的导入都应是“开始”前的“预热”,应当简单、自然、有效、高效,切忌设计过于冗长、花哨,浪费有效的教学时间。
下面笔者将结合参加“现代与经典”聆听几位大师的课,以及平时教学的体会,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1直接揭题导入
这一方法体现了简约美,即所谓的“大道至简”,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的教学理念。
请看余映潮老师的《散步》一课导入:余老师很平常的对学生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板书)。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说完,余老师出示了本节课的三个目标: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品味语言。
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几句诗意盎然的描述就达到了情感共振、心灵共鸣的效果。三个教学目标非常实在,没有造作修饰,简单中透着灵气,体现出深刻的教学理念,大气不乏精致。
2审题导入
小学语文课文的课题多种多样。有概括课文内容的,如《亡羊补牢》;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时间、地点和物件的,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有点明文章中心的,如《尊严》。
因此,通过审题导入我们可以抓住课文的主旨和脉络,可以使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如教学《最大的“书”》一课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先板书课题。然后问:“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是什么?”(学生齐读课题)
接着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什么是最大的书)讲述:“你见过最大的书是什么书吗?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用引号呢?现在让我们仔细的读读课文,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通过审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题来质疑,然后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这样的导入简洁明了,自然,能够深深的吸引学生进入课文,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把精彩绽放在阅读课文中。
3创设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技法。
例如赵志祥老师《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导入。铃声一响,老师什么话都不说,就开始板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个题目。神情凝重,一笔一笔缓慢的书写。用赵老师的话说,是用了他最高的书法水平,柳体揉进了欧体,毕恭毕敬的书写这七个字。这七个字写了近十分钟。然后,赵老师转过身,一脸肃穆的问:老师写的是什么?我为何写得这么慢?接着他用非常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叙述人们当时送总理的情景。最后告诉学生如果你们想知道具体的情况,请认真默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要流泪。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越是控制,越是忍不住,越是想哭。整个教室里的人都不由自主的眼睛湿润了,沉浸在悲伤的情感之中。
本节课的导入,赵老师没有用什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渲染气氛,营造情境让学生哭。而学生不由自主地泣不成声了,这是来自真正的感动!情感体验有了,教学效果达到了。
4交流补充资料导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探讨”,“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等。为此,我们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然后在导入环节进行交流补充资料。这样不仅可以补充课文内容,还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带着丰厚的知识背景,带着交流时的成功、自信,走进新课的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丰富学生对恐龙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利用课件出示恐龙图片问:“你们课前对恐龙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恐龙吗?看谁认识的多。”
(在学生抢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对恐龙的认识。)讲述:“这么多种恐龙都灭绝了,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探寻这个问题吧!”
这样充分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设计抢答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交流对恐龙的认识,让学生在新课开始之时就对新知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5在理解运用中导入
这一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如薛法根老师《爱如茉莉》一课的导入。教师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清香、弥漫、诗意。让学生认读后,薛老师让学生用这些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词来描述一下心中的茉莉。
一个學生说:“茉莉虽然平淡无奇,但是洁白纯净。”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平淡无奇的茉莉洁白纯净,散发着缕缕幽香。”
……
薛老师及时肯定、鼓励:“如果你能多用几个词就更好了!”“你的话很有感情!”“我相信还会有同学来描述你心中与众不同的茉莉花的,谁来试试?”
一个文静的小女孩举起手,说:“她,洁白芬芳;她,平淡无奇;她散发出缕缕幽香;她,就是富有诗意的茉莉花。”
“多好的语言啊!瞧,正是时间的酝酿,让同学们的语言如此富有诗意!”薛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令学生的脸上漾出自信的微笑。
然后相机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更富有诗意的——爱如茉莉。”(板书课题)
薛老师的激励诱导,即让学生会读文中的重点词语,又让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同时学会运用,恬淡自然,却又一举两得。
有效性,高效性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纵观名师的课堂,简单、朴实,更真实、丰实。尤其是导入环节,简单自然有创意,朴实高效显智慧。就让我们秉承名师的教学理念,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为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努力吧!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刘洁.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韩立菊.教育研究与评论[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