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期在网上听了学生推荐的歌曲——《考试什么的都去死吧》,作为教育工作者听后感触颇深,歌词中这样写到:考试什么的都去死吧,我要回家,做我的梦想。就算风会很大,浪会很大,但我有力量。学校不让留头发,土的掉渣,还告诉爸妈,你的孩子太差管不了啦,回家种田吧!为什么我的音乐课被霸占了变几何三角方块睡觉了……带着歌曲引发的德育思考我查阅了歌曲的相关资料,此曲收录于徐良的专辑《不良少年》,脱胎于徐良对自己学生时代的记忆,是他自己印象中的“青春的碎片”。这位惧怕考试、拿过年级倒数第一的不良少年,为了不让担心自己学业的妈妈再伤心,在高三的最后几个月发奋图强,最终考上了青岛科技大学视觉传达系。所以他说:这首歌看似调侃现今的学生现状,但其实是一首励志歌曲。
这让我不禁想到傅书华教授在《人民教育》发表的《谁来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一文,他在文中疾呼:精神成长已然成为当今一代未成年人的时代性危机。他提到,当今青少年精神成长存在重要缺失,他们的生理、知识甚至心理的成长都已渐渐得到社会及家长的普遍重视,唯独精神成长至今未能引起关注。
记得十几年前,我们的毕业赠言,多为莫忘友情、金榜题名,或者祝同学能成为教师、律师、记者等“角色期望”。时过境迁,城市的喧嚣和浮华,让我们的学生过早的成熟,甚至被现实中的欲望遮住了他们本来的纯真。当下我们学生的临别赠言早熟化和他们思想观念的成人化程度,让人“惊叹”。学生毕业赠言里“发财”成为不少同学的“主流”期望,“祝你将来成富婆”、“祝你将来当老板”、“祝你发大财”等十分普遍;另一类则是“祝你们永结同心”、“祝某同学和某同学早生贵子”、“要让我早一天当你儿子的干妈”之类则很普遍。再看个人爱好一栏,多数填着“吃、喝、玩、乐”、“吃好的、睡觉、上网”;志向栏里有许多同学填了“当老大”、“当个大大的官”、“网游达到几级”等。那么在“惊叹”之余我们不仅要深思。他们留言中的一些玩笑话,大可不必当真,但其中透出的过早社会化和成人化、以及他们追求庸俗化倾向,却应当引起重视。他们的思想并非凭空而来,归根结底都是社会价值观念的折射。电视屏幕上扑面而来的大量情感故事,让年幼的孩子也对爱情、婚姻现象耳熟能详,似懂非懂中开始模仿。社会上对财富赤裸裸的崇拜随处可见,连动画片、漫画书都浸染着发财梦,孩子耳濡目染,难免直奔“发财”主题。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看重物质拥有却缺乏精神追求,如果这真的成为孩子的人生规划,我们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将会是什么样子。试问有多少教师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友谊?有几个老师会告诉孩子毕业赠言意味着什么,如何来写?又有多少老师会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材,用他们能够读懂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太多的老师只知道我教的字他会写会认了吗?我教的题型学生记住了吗?总是不放心,担心哪个题型老师不讲的话学生就不会懂。总是不敢放手,连老师自己都不自信,见到新题型会想,如果不讲的话,考试万一出来怎么办?甚至有的教师在考试前会“善意”地暗示叮嘱某个后进生“眼神”好使点,却从不反思自己平日里是否精心批备?是否在用心解析思考那些问题学生的后进根源何在?是不是在一直坚持着不放弃每一名学生,能够和家长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持之以恒地探寻着如何去改变他们……
我一直关注教育的续集,小学毕业的很多学生与我经常保持联系,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我更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我发现他们经常为谁能够站上靠窗位的有阳光的床位而打的不亦乐乎,经常为谁少擦一次桌子,少打一壶水而告到老师那要换宿舍,这样的事情真的就赖这些孩子吗?他们一系列心理的巨大反差,不仅使我们的学生心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做为他们的父母和长辈、做为他们的老师都要重新考虑定位自己的角色。作为教书启智,育人铸魂的育人者,我们不仅要反思,今天的德育教育是做什么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待后进生的缺点很多很多,就像星星一样,他们的优点很少,少得像太阳。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习惯不好、纪律差,我们现在的教育表面上看抓的很紧、很累,但把真正的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忽视了、故意忽视了或者忘记了,那就是人格的培养,心灵的培养,这也是今天教育最致命的问题。当我们的孩子学习很好,身体好像也可以,为什么总出问题?这个问题出在心理问题、人格问题,这是教育最致命、最关键的失误。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时候可能只关注“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如北大于丹教授说的那样:我们面对的不是知识、不是学科、不是文凭、不是成绩,而是成长中的生命。我们的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关注一个人的道德养成,价值观、世界观逐步的酝酿,以及这个孩子怎么样长成一个无愧天地的中国人。而我们面对的是那样一种急剧变化,在这个世界上体会着欢喜、体会着忧伤、体会着挫折、体会着困顿,在茫然之中选择着学习有用吗?上大学有用吗?到底知识能否改变命运;到底是坚持道德还是放弃道德;到底是追逐利益还是与他人和谐相处。他们面临的困惑太多了,我们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成长中的生命。
德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的生活处处是教育,其实在今天什么是德育,德育这个概念,他不简单是一套教育体系,他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如果把德育仅仅作为外在的一种灌输,我们的学生可能会有反感;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把它当成是内心的一种唤醒,它是人性之间一种朴素的爱与善良,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信任,它是生命之间的帮助与扶持,它是人在困顿之中的依赖与感恩……如果我们把德育看成是这样一种人人内心的唤醒,是人人沉浸其间并且因为崇高的道德而获得生命的一种力量,那么也许我们的德育教育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这让我不禁想到傅书华教授在《人民教育》发表的《谁来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一文,他在文中疾呼:精神成长已然成为当今一代未成年人的时代性危机。他提到,当今青少年精神成长存在重要缺失,他们的生理、知识甚至心理的成长都已渐渐得到社会及家长的普遍重视,唯独精神成长至今未能引起关注。
记得十几年前,我们的毕业赠言,多为莫忘友情、金榜题名,或者祝同学能成为教师、律师、记者等“角色期望”。时过境迁,城市的喧嚣和浮华,让我们的学生过早的成熟,甚至被现实中的欲望遮住了他们本来的纯真。当下我们学生的临别赠言早熟化和他们思想观念的成人化程度,让人“惊叹”。学生毕业赠言里“发财”成为不少同学的“主流”期望,“祝你将来成富婆”、“祝你将来当老板”、“祝你发大财”等十分普遍;另一类则是“祝你们永结同心”、“祝某同学和某同学早生贵子”、“要让我早一天当你儿子的干妈”之类则很普遍。再看个人爱好一栏,多数填着“吃、喝、玩、乐”、“吃好的、睡觉、上网”;志向栏里有许多同学填了“当老大”、“当个大大的官”、“网游达到几级”等。那么在“惊叹”之余我们不仅要深思。他们留言中的一些玩笑话,大可不必当真,但其中透出的过早社会化和成人化、以及他们追求庸俗化倾向,却应当引起重视。他们的思想并非凭空而来,归根结底都是社会价值观念的折射。电视屏幕上扑面而来的大量情感故事,让年幼的孩子也对爱情、婚姻现象耳熟能详,似懂非懂中开始模仿。社会上对财富赤裸裸的崇拜随处可见,连动画片、漫画书都浸染着发财梦,孩子耳濡目染,难免直奔“发财”主题。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看重物质拥有却缺乏精神追求,如果这真的成为孩子的人生规划,我们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将会是什么样子。试问有多少教师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友谊?有几个老师会告诉孩子毕业赠言意味着什么,如何来写?又有多少老师会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材,用他们能够读懂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太多的老师只知道我教的字他会写会认了吗?我教的题型学生记住了吗?总是不放心,担心哪个题型老师不讲的话学生就不会懂。总是不敢放手,连老师自己都不自信,见到新题型会想,如果不讲的话,考试万一出来怎么办?甚至有的教师在考试前会“善意”地暗示叮嘱某个后进生“眼神”好使点,却从不反思自己平日里是否精心批备?是否在用心解析思考那些问题学生的后进根源何在?是不是在一直坚持着不放弃每一名学生,能够和家长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持之以恒地探寻着如何去改变他们……
我一直关注教育的续集,小学毕业的很多学生与我经常保持联系,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我更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我发现他们经常为谁能够站上靠窗位的有阳光的床位而打的不亦乐乎,经常为谁少擦一次桌子,少打一壶水而告到老师那要换宿舍,这样的事情真的就赖这些孩子吗?他们一系列心理的巨大反差,不仅使我们的学生心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做为他们的父母和长辈、做为他们的老师都要重新考虑定位自己的角色。作为教书启智,育人铸魂的育人者,我们不仅要反思,今天的德育教育是做什么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待后进生的缺点很多很多,就像星星一样,他们的优点很少,少得像太阳。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习惯不好、纪律差,我们现在的教育表面上看抓的很紧、很累,但把真正的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忽视了、故意忽视了或者忘记了,那就是人格的培养,心灵的培养,这也是今天教育最致命的问题。当我们的孩子学习很好,身体好像也可以,为什么总出问题?这个问题出在心理问题、人格问题,这是教育最致命、最关键的失误。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时候可能只关注“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如北大于丹教授说的那样:我们面对的不是知识、不是学科、不是文凭、不是成绩,而是成长中的生命。我们的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关注一个人的道德养成,价值观、世界观逐步的酝酿,以及这个孩子怎么样长成一个无愧天地的中国人。而我们面对的是那样一种急剧变化,在这个世界上体会着欢喜、体会着忧伤、体会着挫折、体会着困顿,在茫然之中选择着学习有用吗?上大学有用吗?到底知识能否改变命运;到底是坚持道德还是放弃道德;到底是追逐利益还是与他人和谐相处。他们面临的困惑太多了,我们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成长中的生命。
德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的生活处处是教育,其实在今天什么是德育,德育这个概念,他不简单是一套教育体系,他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如果把德育仅仅作为外在的一种灌输,我们的学生可能会有反感;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把它当成是内心的一种唤醒,它是人性之间一种朴素的爱与善良,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信任,它是生命之间的帮助与扶持,它是人在困顿之中的依赖与感恩……如果我们把德育看成是这样一种人人内心的唤醒,是人人沉浸其间并且因为崇高的道德而获得生命的一种力量,那么也许我们的德育教育会是另外一种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