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而道远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引发了一场新的教育改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被大量地引入到了小学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就新教学方式的一些问题作以下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改革;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67-1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一场对传统教育的颠覆
  
  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成果,自然以公开课,或者“示范课”的形式邀请广大教师“莅临指导”,于是,开课老师便会极尽现代技术之能事,通过声,光,电等手段,把我们的学生带入了一个“多彩”的世界,让学生在如此的氛围中“感悟”,教师更是向大家展示了复杂的课件,多重的知识背景。例如:
  
  一位教师在上《春天的手》公开课,该老师教学步骤如下:
  
  首先对课文中的生词进行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似乎没有什么两样。
  
  其次,老师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关于春天自然风光的视频。
  
  接着,老师开始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文章中的一段朗诵,老师配乐,还可以画一幅春天的画;唱和春天有关的歌曲;跳和春天有关的舞等。
  
  然后,交流评价。
  
  最后,读古诗《春晓》,合唱歌曲《春天在哪里》结束。
  
  乍一看,这位老师还真花了功夫,学贯文理,通晓艺术,可谓下足了功夫!
  
  这正是我们目前所广泛看到的公开课的流程,毫不夸张地说,这似乎成了当前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改革公开课的通用模版。
  
  二、当前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到,所谓的“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学方式”,其实就是将与课文有关的音乐,视频等纳入了课堂,从而改变传统的呆板教学模式,使课堂显得更加灵活而热烈。我曾听过某校一位老师说过,“什么叫优秀课程,学生喜欢就好!”。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真的应该像那位老师说的那样,或者像前面所述的那位老师般的上语文课吗?
  
  对此,笔者实在难以苟同,如此的教学手段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教学主体及目标淡化。仍然以上述案例为例,我们看到,同语文能够沾上边的,只有两个步骤,识字和读古诗。比重呢?不会超过整堂课的1/3。问题就此产生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教学主体是什么?答案很简单,目标是通过语文教学,使得学生达到一定的文学修养,并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至于主体,应该是课文了。如果说上语文课用不着课文,或者说,课文只是为了让学生识字,那选择课文就大可不必了,还不如一人一本《新华字典》,又全面,又小,又省事!
  
  2.语文教学的功能性丧失。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如本文案例,该老师是否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和“解惑”呢?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远非认识汉字那样简单,其目的是培养其初步的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而今呢?多媒体的介入,却冲淡了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语言驾驭能力的培养远没有被放置到其应该具有的高度,所以说,语文教学的功能性丧失。
  
  三、如何改变现状——一点建议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笔者提出了当前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只有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真正使“新课程标准”落入实处,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对此,笔者也尝试给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首先,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重塑语文教学的主体和目标。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教学过程也可以被理解成为一种管理活动,国外称之为教育管理(Educational Management)。既然是管理活动,我们就应该首先明确其目标和主体。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字本身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声音和图像只能让学生体会到感性的认识,却无法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授之以鱼”,更应该“授之以渔”。着实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其次,艺术介入方式的调整。虽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但是笔者以为在语文课上唱歌跳舞实在是有待商榷。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尽管唱歌跳舞也是艺术,但是此艺术非彼艺术也。笔者认为,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课堂讨论,或者是课堂演讲,让学生站到讲台上来向大家阐述其观点,这样,我们在课堂气氛得到合理的调节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和口才,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评价机制的调整。华丽的课件的确能够取得学生的注意,但是如果学生过分注意课件的娱乐性,而非其作为媒介本身所传递的信息,那就“本末倒置”,与初衷相背离。
  [参考文献]
  
  [1]曲天立.体现新课程理念不能迷失教学目标[J].教学与管理,2006(04).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工作方法的优劣关系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形成。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既要“勇为”,更要讲究“智为”,本文中,笔者就平时班主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用生活的语言、鲜活的实例娓娓道来,总结出别具特色的“六字经”。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方法;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初中的教育也在不断地转变。班主任联系着学生和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构建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初中;班主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09-2城镇化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城镇化进程中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教师的观念思想等都受到城镇化的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在教育上的融合问题是每个城市应尽的责任之一,也关系到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祖国未来的人才培养,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的融合,可以从具体措施入手,提升融合教育效果。  关键词:城市外来工子女;融合教育;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22-1  一、
摘要: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应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领孩子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对此,笔者认为要多管齐下,加强读法指导,创设条件,丰富交流活动,尊重阅读兴趣。  关键词:快乐阅读;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38-2一、多管齐下,激发阅读兴趣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
摘 要:初三英语课堂教学气氛不如初一、初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呈明显下降趋势。一些学生因底子薄弱或外部环境影响对英语不感兴趣,无心学习英语。面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思维,开辟新的“航道”和“路线”,推进英语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方法;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68
摘要:教师在组织中考政治复习时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明确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依据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更不能局限于考点。  关键词:新课标;政治复习;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88-1  学习2011版新课标后,我们觉得要强化价值引领、衔接高中教学、基于课程标准应该是我们把握的几个基线,下面我们结
摘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地使用教材,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善用激励评价,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智慧;活力课堂  中国分类号:.2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3 -01    英语课堂是英语课改的主要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素质教育,体现灵活开放,尊重个体差异,倡
摘要:孩子的品行养成教育就是要改变学生固有的“儿童常态”,把我们预设的教育期望变为学生品行成长的现实。我们要为孩子的这种转化和发展付出必须的耐心和克制,要为他们的转化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时间、铺垫与台阶。“教育期待”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一种教育智慧。  关键词:教育理性;儿童常态;教育期待  中图分类号:G62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25-1  【回放与重
摘 要:现今的高考文言文考查,基本沿袭着以客观题考查实词含义、虚词用法、信息筛选、文意分析概括,以主观题考查语句翻译的模式。这种模式自2002年产生起历经十年而不变,已守旧僵化,既不合新课程标准,又误导了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失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更是难以主动引领社会文化和时代思潮的健康发展。因此,试题的命制思想必须革新,高考文言文考查应有时代担当意识。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担当意识  中图分类号
摘 要:班主任在班务工作中借助“罗森塔尔效应”,巧妙运用暗示期待手段,能够有效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期望;班主任;积极暗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9-1  我校多年来一直以“构建和谐一中,实践精品战略,创建安徽名校,培育一流人才”为目标,重点实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