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的花朵”美丽绽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在教育上的融合问题是每个城市应尽的责任之一,也关系到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祖国未来的人才培养,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的融合,可以从具体措施入手,提升融合教育效果。
  关键词:城市外来工子女;融合教育;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22-1
  一、融合教育的背景
  根据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外地生和本地生在学习情况、人际交流、心理状况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让学生无法正常相处。学校中很多外地学生在和本地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带着自卑、防卫、隔阂甚至带有仇视的心态,和本地生的心态产生了明显的落差。而本地生有的带有一定的优越感,有的会对外地生带有歧视的态度。这种心理上的区别为双方互相理解、互相融合带来明显的障碍。外地学生中普遍存在较为强烈的不公平感和被歧视感,这种心态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周围的环境,也有一部分来自于他们家长的灌输,另外学生对自己的不自信和自卑感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外地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本地生的排斥。另外,外地学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根据研究表明,大约20%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孤独感,其中10%的学生有明显的孤独体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严重阻碍了外地生和本地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美好前景。
  二、融合教育的优势
  1.适应我国城市化的需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人迅猛发展时期。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城市化所衍生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融合教育”模式,旨在通过打破城乡限制,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并通过城乡文化的融合促进城乡关系的融合,必将极大地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2.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融合教育”的实施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将有效地化解或缓解城乡矛盾、城乡对立,从而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同时“融合教育”的实施将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促进个人平等发展的全面实现,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包容的社会氛围,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城乡学生融合是一项“三赢战略”。
  融合教育的实施,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孩子九年义务教育问题,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学校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使各地的农村文化融入其中,丰富城市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等品质。同时,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也实现了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推行融合教育是一项“三赢战略”。
  三、融合教育的实践方法
  1.“融合点迹”——营造大氛围润物无声。
  学校对于校内文化氛围营造应该重视。如南京沙洲中学,走进校园,你会被特有的校园文化所吸引,正对校门口的教学楼上,校训“勤”字,侧面教学楼墙上“做一名昂首挺胸的南京人”11个大红字格外醒目,草坪上、走廊边、标牌上温馨、激励的话语随处可见。这些鼓励的话语,让每一位学生受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熏陶。
  学生美术、文学作品也精心制作,以配框上墙的形式张贴在走廊墙壁上。学校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点点滴滴、学生在学校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学生作品等这些材料称之为“融合点迹”。“融合点迹”,是学校“融合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展现。全校各处都体现出浓浓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特色校园文化。
  2.融合课程——贴近现实的才是最好的。
  因为逐渐认识到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现状不同于本市其他学生,必须针对生源状况制定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特别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1)开发融合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精神。
  (2)深度整合,改进国家课程。围绕“融合教育”理念,把国家课程内容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创设全新的规范化、系统化的教育内容。
  3.融合表彰——让自己和别人都认可自己。
  学校可采用“多元表彰”的一种评价机制,这种评价将原来内容单一、次数不多的表彰转变为经常性的、注重个性与成长的表彰。如“纪律标兵”、“礼仪之星”、“最佳值日岗”“写作之星”“小小画家”“艺术明星”“体育明星”等;同时举办“文化艺术节”、“英语活动周”等活动,利用这些大型活动,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一下自己的进步。
  4.融合社团——总有一块适合自己的土地。
  “融合教育”特别要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非智力因素及生活力的培养,“融合社团”活动指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可设有葫芦丝、健美操、美术、科技、劳技、阅读、篮球、排球、棋类、计算机等项目,初一、初二所有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建成学校“融合之声广播站”。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一来宣泄了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过剩的精力,以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二来可以让他们有用武之地,调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积极性,促进学习习惯的培养,利用活动秩序与规则,对他们思想、行为进行影响。还可以成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文学社,在各种活动中,教师主动促进了师生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汤林春.冲突 建构 融合: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明丽.民工子女教育中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以上海3所公立学校初中阶段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其他文献
摘要:要学好英语,关键是要入好“门”。英语音标就是英语学习的一道“门”,进入这道“门”对学好英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初中阶段学习音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标;音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68-1一、教师要重新认识音标学习的重要性  1.音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预习生词。如果没有掌握音标,学生课后单词预习就只是一句空话。如
摘要:课后练习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并把握它的特点,才能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教学,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至关重要。本文从对课后习题的分析出发,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效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练习;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87-2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
摘要:校本教研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核心。它是以教师作为实践的主体,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关键词:集体备课;课例研究;课堂研讨;叙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5-2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
摘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语文课堂成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阵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需求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的想象力“飞”一会儿,“穿越”至作家作品中,深层理解作品,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想象力;培养    中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笔者就如何通过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将这种思想贯彻到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这一问题阐述自己的浅薄观点。  关键词:亲身体验;小组合作;乐学;在数学中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22-1  陶行知先生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工作中。他指出
摘要:当下的基础教育过多强调德育的普遍性要求,而忽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这是“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进入死胡同的本质原因。因此,对待“后进生”,班主任要多一份生命关怀和尊重。  关键词:生命关怀;后进生;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5-2  生命教育,在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显得尤为珍贵。在多数学校和班主任突出强调德育普遍要求的大背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小学英语的课程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它将小学英语教学和合作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小学英语学习主要靠大量操练获得感性认识,因而需要有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所以小学英语课堂更需要“合作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合作学习”全面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提高了学生语言
摘 要: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从高中数学兴趣教学入手,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以期为同类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64-1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教学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不感兴趣,那么老师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有很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工作方法的优劣关系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形成。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既要“勇为”,更要讲究“智为”,本文中,笔者就平时班主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用生活的语言、鲜活的实例娓娓道来,总结出别具特色的“六字经”。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方法;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初中的教育也在不断地转变。班主任联系着学生和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构建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初中;班主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09-2城镇化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城镇化进程中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教师的观念思想等都受到城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