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12至16日,延期月余的“2012中国国际珠宝展”终于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那几天,正逢风雪交加。台湾来的皮小姐近50岁,从来没见过雪,这是她人生所见的第一场雪。在她看来,北京的冬天好浪漫啊!当然,北京有几年没下这么大的雪了,这算是展会延期对参展人的一点心理补偿吧!
雪景好看,却不中用。本就糟糕的交通雪上加霜,出行之难非北京人所能想象。然而,这风雪之路却丝毫挡不住人们去珠宝展的探石之路,风雪无阻。
感受
买卖双方心态平和。各个展馆展位与去岁相仿,2号展馆以品牌和港澳台商家为主;2、3、4、5号展馆品种齐全,各种玉石皆备;6、7号两馆以玉器,尤以白玉为主,重头戏天工奖及重点大师展驻于此地;8号馆以宝石珍珠珊瑚为主。
各馆展位几无虚席,看来参展商的热情还是蛮高的。去年走进展馆,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有些展区——如7号馆的天工奖获奖作品展区——挤都挤不进去。而今,人流明显少了,就是天工奖的展区,人与人之间也有空隙了。大家的心态归于平和,已没有昔日的浮躁与喧嚣。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平静地交谈,参展商放低身段,平平静静要价,购买者抬起头来,和和气气还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展会值岁末,艺术品市场一路下跌,人们心理已有预期,玉石既有艺术品气质,也有收藏品的特点,下跌自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展会延期使有些买家因档期错不开或者北京太冷没来,买家的减少使卖家没有了卖高价的奢望,来的买家也在观望价格是否还会再落,与其说双方在谈买卖,不如说是买卖双方在探寻岁末的最佳价格。这与上年卖家漫天要价,买家坐地还价乌烟瘴气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作品艺术性有提高。前几年,玉器价格疯狂上涨,良莠不分,是石头作品皆上涨。在这疯狂的状态下,人们根本没有时间分辨作品艺术性的高下,材料是第一考虑因素。只要是天然材料就行,作品价格涨的不是艺术成分,而是材料价值。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制作者和购买者,一直在努力探寻玉器艺术方向,认真地思考玉器作品的价值构成,特别是思考艺术成分在玉器作品中占有多大比重,而不是仅仅从材料的角度来思考作品的价值,但这些只是零星局面。这种情况在这次展会上终于有了改进(笔者只能说是改进,不能说是改变),玉器艺术的创作开始出现转折,讨论了多年的玉器艺术终于有了市场。突出的表现是各种玉材开始寻求自己最能表达的文化寓意,比较重要的玉材——和田玉、翡翠、岫岩玉和独山玉等——都在寻找最适合表现本身特质的题材,探求自己的艺术特色,而不再是无论何种玉都在千篇一律重复一种题材。各种玉料的特性本来千差万别,用以表现的题材形式应百花齐放,进而所形成的文化内涵也应多姿多彩。例如岫岩玉,在近代,特别是睨清民国时的又一次崛起,重要原因之一是该玉的黄绿颜色,与农业产品极为相似。因此,人们多将其雕刻成和农产品有关的器型,玉器作品多以农产品的形象出现,用以表达对农业丰收,五谷丰登的祈望。在当时天灾人祸连绵不断,人们生命财产朝不保夕的情况下,玉器成为渴望温饱,祈求平安的文化表现形式,成为当时人们最佳的精神寄托。
这次展会上,独山玉作品在其艺术的表现上令人耳目一新。独山玉原料颜色以绿白为主,间或有其它颜色,最适合表现巧雕作品。6号馆的独山玉作品展区,作品多以材料本身颜色为基础,巧雕成多种主题的作品:或人物,或动物,或场景,作品造型和图案多以写实为主,材料的运用无不恰到好处,艺术观赏性极佳,反映了独山玉本身的美感与质感,可以说是本次展会的亮点之一。
翡翠作品的艺术性也有所提高,特别是以其材料自然的颜色表现花卉等主题的作品,有其独到之处。这种情形过去已有雏形,今有遍地开花之意。这种翡翠的艺术表现形式确实令人赏心悦目,给人清新的感觉。但这种玉器模仿太多,一哄而上,太过雷同的式样会不会令人感觉单调进而产生审美疲劳,还有待观察。
岫岩玉没有给人新的亮点,展位没有如去年连绵成片,只是零星几个散落于各处,作品稀少,仍以高大的实用器为主,作品鲜有新意。
和田玉作品每年都是珠宝展销会上的亮点,承载着人们的厚望,每年的新作品特别是天工奖获奖作品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届展会的展品有亮点,但创新不够。最大的亮点是玉雕作品开始向绘画的效果靠拢。今天的玉雕作品,虽说还达不到绘画作品的精美程度,但已开始在寻找材料和视觉美的最佳结合点。这次天工奖上的一些作品,如北京玉雕大师苏然的套牌,已有了这种绘画美的感觉。中国的绘画作品,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经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比起绘画作品的意境和美感,玉雕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看到玉器艺术的改进端倪已经是巨大的进步,我们并没有期待每件玉器立马都成为旷世艺术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过程。
高档材料涨跌互现。每年的展会上,人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涨,只是涨多涨少罢了。本次感觉不一样了,应该说价格有涨有跌。涨的还是玉,特别是和田玉。好的和田籽料,上年最高要价10万元一克,那已是极品中的极品,全场就那么几颗能要到这价。即便这样,笔者也觉得这价格高得令人咂舌。而今,与上年要价10万元一克还有差别的石头,竟然要价13万一克,而且还要求成堆拿货不能挑。呜呼,照此下去,用不了几年,好的和田籽料涨到百万、千万一克时,历史上战国时代一块白璧换15座城池的景象岂不又要重现了?真不知这是历史的倒退还是历史的进步。笔者所见,新疆展团和田工美的展台上,一块长条的籽料,几年来,从四千万起,每年涨一千万,已至七千万了。并不是所有玉石都在涨,和田玉中稍差的材料下跌的幅度还是蛮大的。一块中等品质的俄料作品,上年卖价五六万元,如今卖价也就两三万元,差不多少去了一半。宝石的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有些宝石价格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如钻石、欧珀、红蓝宝石等;有些宝石的价格与上年相比略有上涨,如祖母绿等;有些宝石的价格与上年相比明显降低,坦桑石上年一克拉在2000元左右,现在同样品质只要1500元左右,下降的幅度非常明显。虽然材料价格涨跌互现,但在1号馆众多大品牌的展位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变化痕迹,原因是,这些品牌的附加值太高,轻易看不出价格有何变化。试想,这些品牌东西的定价在正常东西定价的五六倍之上,材料价格的变化对其影响微乎其微。所以,看这些东西价格,就有一种年年岁岁总相识的感觉。 低档材料量少价跌。上年展会上,低档品种盛行,大有铺天盖地之势,特别是阿富汗玉等低档次的材料大行其道,本次展会这种情况大为改观。阿富汗玉等低档材料基本绝迹,仅有个别商家散见于几个低矮之处的角落,大概他们也觉得见不了人吧。其实大可不必,只要不去冒充别的玉,说清楚是阿富汗玉,让买家明白就行了,诚实才是生财根本之道。同样情况的还有岫岩玉,主要是岫玉中的蛇纹石材料,这些岫玉材料因开采量大价格一直不高。上年还有些市场,而今则是看得见的萎缩,如果岫岩玉作品不在艺术创新上下功夫,这种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其它材料如韩料和低档的翡翠也是一样,笔者上年见到韩料磨成的仿和田籽料手串,最低卖价每串约500多元,现在最低的卖价只要100多元了。还有质地非常差的翡翠A货手镯,上年卖价约400元左右,而今只要150元左右了。
启示
国内市场宝石价格紧随国际市场价格走势。中国经济虽然在国际经济环境不好的大背景中能够独善其身,但在宝石的购买上,中国人不可能买下全世界的宝石,不可能炒作并控制全球宝石价格。因此宝石的价格是全球市场决定的。如果购买者为实用而买,为装点自己,美化自己而买,那就不要考虑价格,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如果为投资保值而买,那就要认真考察国际市场的大环境,选择购买有升值潜力的宝石品种。当然,这需要具备的知识太多了,既要有矿物学的知识,又要有金融学的知识,非专业人士谨慎入市为好。如果能将二者结合起来,购买的宝石既能装点自己,又能保值增值,那就是购买宝石的最高境界了。笔者以为,大众宝石,如钻石、红蓝宝石等,近些年来国际市场的价格相对稳定,购买这些宝石,即美丽实用,又保值增值。而一些小众宝石,价格变化较大,购买时就要谨慎一些。
玉石价格产生分化。玉也是石头的一种,只不过这些石头不管产于那里,因为只有中国人喜爱,最后都流向中国罢了。在中国经济向上的大背景下,加之炒作之风,就给人们造成只要买玉只赚不赔的假象。这样一来,即给了好材料向上的空间,也给了差材料浑水摸鱼的机会。而这次展销会,好的玉价格更好,差的玉价格开始变差的状况,惊醒了人们,不再迷信与盲从,玉石价格分化的时代已经来临。究其原因,人们购买玉石的出发点越来越现实了,就是保值、保值再保值。特别是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一种材料尽管也很美丽,如果没有保值预期,也不一定有前途、有市场,今年展会上低档材料的价格,就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
玉器作品出现分化。近年来,玉器作品总的趋势是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涨,人们没有时间来思考其价值到底如何。随着玉器收藏市场的冷静,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有真正收藏潜力的作品。这些有潜力的作品,一是指真正有实力的玉雕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这些大师们对玉器的把握有独到之处,他们能够根据材料的特点,把握光线反射的最佳角度,成功运用其它领域的艺术因素,创作优秀的玉器艺术品。二是独具特色的玉器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名气不一定大,作品不一定十全十美,但有艺术特点,能够充分体现玉之美,能与人的心灵沟通。这些作品在市场上将会不断增值。而没有任何特点的器物,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这种分化,在这次展会上已经有了明显迹象。
那几天,正逢风雪交加。台湾来的皮小姐近50岁,从来没见过雪,这是她人生所见的第一场雪。在她看来,北京的冬天好浪漫啊!当然,北京有几年没下这么大的雪了,这算是展会延期对参展人的一点心理补偿吧!
雪景好看,却不中用。本就糟糕的交通雪上加霜,出行之难非北京人所能想象。然而,这风雪之路却丝毫挡不住人们去珠宝展的探石之路,风雪无阻。
感受
买卖双方心态平和。各个展馆展位与去岁相仿,2号展馆以品牌和港澳台商家为主;2、3、4、5号展馆品种齐全,各种玉石皆备;6、7号两馆以玉器,尤以白玉为主,重头戏天工奖及重点大师展驻于此地;8号馆以宝石珍珠珊瑚为主。
各馆展位几无虚席,看来参展商的热情还是蛮高的。去年走进展馆,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有些展区——如7号馆的天工奖获奖作品展区——挤都挤不进去。而今,人流明显少了,就是天工奖的展区,人与人之间也有空隙了。大家的心态归于平和,已没有昔日的浮躁与喧嚣。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平静地交谈,参展商放低身段,平平静静要价,购买者抬起头来,和和气气还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展会值岁末,艺术品市场一路下跌,人们心理已有预期,玉石既有艺术品气质,也有收藏品的特点,下跌自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展会延期使有些买家因档期错不开或者北京太冷没来,买家的减少使卖家没有了卖高价的奢望,来的买家也在观望价格是否还会再落,与其说双方在谈买卖,不如说是买卖双方在探寻岁末的最佳价格。这与上年卖家漫天要价,买家坐地还价乌烟瘴气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作品艺术性有提高。前几年,玉器价格疯狂上涨,良莠不分,是石头作品皆上涨。在这疯狂的状态下,人们根本没有时间分辨作品艺术性的高下,材料是第一考虑因素。只要是天然材料就行,作品价格涨的不是艺术成分,而是材料价值。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制作者和购买者,一直在努力探寻玉器艺术方向,认真地思考玉器作品的价值构成,特别是思考艺术成分在玉器作品中占有多大比重,而不是仅仅从材料的角度来思考作品的价值,但这些只是零星局面。这种情况在这次展会上终于有了改进(笔者只能说是改进,不能说是改变),玉器艺术的创作开始出现转折,讨论了多年的玉器艺术终于有了市场。突出的表现是各种玉材开始寻求自己最能表达的文化寓意,比较重要的玉材——和田玉、翡翠、岫岩玉和独山玉等——都在寻找最适合表现本身特质的题材,探求自己的艺术特色,而不再是无论何种玉都在千篇一律重复一种题材。各种玉料的特性本来千差万别,用以表现的题材形式应百花齐放,进而所形成的文化内涵也应多姿多彩。例如岫岩玉,在近代,特别是睨清民国时的又一次崛起,重要原因之一是该玉的黄绿颜色,与农业产品极为相似。因此,人们多将其雕刻成和农产品有关的器型,玉器作品多以农产品的形象出现,用以表达对农业丰收,五谷丰登的祈望。在当时天灾人祸连绵不断,人们生命财产朝不保夕的情况下,玉器成为渴望温饱,祈求平安的文化表现形式,成为当时人们最佳的精神寄托。
这次展会上,独山玉作品在其艺术的表现上令人耳目一新。独山玉原料颜色以绿白为主,间或有其它颜色,最适合表现巧雕作品。6号馆的独山玉作品展区,作品多以材料本身颜色为基础,巧雕成多种主题的作品:或人物,或动物,或场景,作品造型和图案多以写实为主,材料的运用无不恰到好处,艺术观赏性极佳,反映了独山玉本身的美感与质感,可以说是本次展会的亮点之一。
翡翠作品的艺术性也有所提高,特别是以其材料自然的颜色表现花卉等主题的作品,有其独到之处。这种情形过去已有雏形,今有遍地开花之意。这种翡翠的艺术表现形式确实令人赏心悦目,给人清新的感觉。但这种玉器模仿太多,一哄而上,太过雷同的式样会不会令人感觉单调进而产生审美疲劳,还有待观察。
岫岩玉没有给人新的亮点,展位没有如去年连绵成片,只是零星几个散落于各处,作品稀少,仍以高大的实用器为主,作品鲜有新意。
和田玉作品每年都是珠宝展销会上的亮点,承载着人们的厚望,每年的新作品特别是天工奖获奖作品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届展会的展品有亮点,但创新不够。最大的亮点是玉雕作品开始向绘画的效果靠拢。今天的玉雕作品,虽说还达不到绘画作品的精美程度,但已开始在寻找材料和视觉美的最佳结合点。这次天工奖上的一些作品,如北京玉雕大师苏然的套牌,已有了这种绘画美的感觉。中国的绘画作品,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经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比起绘画作品的意境和美感,玉雕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看到玉器艺术的改进端倪已经是巨大的进步,我们并没有期待每件玉器立马都成为旷世艺术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过程。
高档材料涨跌互现。每年的展会上,人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涨,只是涨多涨少罢了。本次感觉不一样了,应该说价格有涨有跌。涨的还是玉,特别是和田玉。好的和田籽料,上年最高要价10万元一克,那已是极品中的极品,全场就那么几颗能要到这价。即便这样,笔者也觉得这价格高得令人咂舌。而今,与上年要价10万元一克还有差别的石头,竟然要价13万一克,而且还要求成堆拿货不能挑。呜呼,照此下去,用不了几年,好的和田籽料涨到百万、千万一克时,历史上战国时代一块白璧换15座城池的景象岂不又要重现了?真不知这是历史的倒退还是历史的进步。笔者所见,新疆展团和田工美的展台上,一块长条的籽料,几年来,从四千万起,每年涨一千万,已至七千万了。并不是所有玉石都在涨,和田玉中稍差的材料下跌的幅度还是蛮大的。一块中等品质的俄料作品,上年卖价五六万元,如今卖价也就两三万元,差不多少去了一半。宝石的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有些宝石价格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如钻石、欧珀、红蓝宝石等;有些宝石的价格与上年相比略有上涨,如祖母绿等;有些宝石的价格与上年相比明显降低,坦桑石上年一克拉在2000元左右,现在同样品质只要1500元左右,下降的幅度非常明显。虽然材料价格涨跌互现,但在1号馆众多大品牌的展位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变化痕迹,原因是,这些品牌的附加值太高,轻易看不出价格有何变化。试想,这些品牌东西的定价在正常东西定价的五六倍之上,材料价格的变化对其影响微乎其微。所以,看这些东西价格,就有一种年年岁岁总相识的感觉。 低档材料量少价跌。上年展会上,低档品种盛行,大有铺天盖地之势,特别是阿富汗玉等低档次的材料大行其道,本次展会这种情况大为改观。阿富汗玉等低档材料基本绝迹,仅有个别商家散见于几个低矮之处的角落,大概他们也觉得见不了人吧。其实大可不必,只要不去冒充别的玉,说清楚是阿富汗玉,让买家明白就行了,诚实才是生财根本之道。同样情况的还有岫岩玉,主要是岫玉中的蛇纹石材料,这些岫玉材料因开采量大价格一直不高。上年还有些市场,而今则是看得见的萎缩,如果岫岩玉作品不在艺术创新上下功夫,这种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其它材料如韩料和低档的翡翠也是一样,笔者上年见到韩料磨成的仿和田籽料手串,最低卖价每串约500多元,现在最低的卖价只要100多元了。还有质地非常差的翡翠A货手镯,上年卖价约400元左右,而今只要150元左右了。
启示
国内市场宝石价格紧随国际市场价格走势。中国经济虽然在国际经济环境不好的大背景中能够独善其身,但在宝石的购买上,中国人不可能买下全世界的宝石,不可能炒作并控制全球宝石价格。因此宝石的价格是全球市场决定的。如果购买者为实用而买,为装点自己,美化自己而买,那就不要考虑价格,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如果为投资保值而买,那就要认真考察国际市场的大环境,选择购买有升值潜力的宝石品种。当然,这需要具备的知识太多了,既要有矿物学的知识,又要有金融学的知识,非专业人士谨慎入市为好。如果能将二者结合起来,购买的宝石既能装点自己,又能保值增值,那就是购买宝石的最高境界了。笔者以为,大众宝石,如钻石、红蓝宝石等,近些年来国际市场的价格相对稳定,购买这些宝石,即美丽实用,又保值增值。而一些小众宝石,价格变化较大,购买时就要谨慎一些。
玉石价格产生分化。玉也是石头的一种,只不过这些石头不管产于那里,因为只有中国人喜爱,最后都流向中国罢了。在中国经济向上的大背景下,加之炒作之风,就给人们造成只要买玉只赚不赔的假象。这样一来,即给了好材料向上的空间,也给了差材料浑水摸鱼的机会。而这次展销会,好的玉价格更好,差的玉价格开始变差的状况,惊醒了人们,不再迷信与盲从,玉石价格分化的时代已经来临。究其原因,人们购买玉石的出发点越来越现实了,就是保值、保值再保值。特别是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一种材料尽管也很美丽,如果没有保值预期,也不一定有前途、有市场,今年展会上低档材料的价格,就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
玉器作品出现分化。近年来,玉器作品总的趋势是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涨,人们没有时间来思考其价值到底如何。随着玉器收藏市场的冷静,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有真正收藏潜力的作品。这些有潜力的作品,一是指真正有实力的玉雕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这些大师们对玉器的把握有独到之处,他们能够根据材料的特点,把握光线反射的最佳角度,成功运用其它领域的艺术因素,创作优秀的玉器艺术品。二是独具特色的玉器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名气不一定大,作品不一定十全十美,但有艺术特点,能够充分体现玉之美,能与人的心灵沟通。这些作品在市场上将会不断增值。而没有任何特点的器物,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这种分化,在这次展会上已经有了明显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