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离骚》的浪漫主义独特艺术风格

来源 :名校·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骚》是一篇才气莽荡、思潮飞腾、情感如火的长篇抒情诗。它反了屈原深厚的、真挚的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火热情感和为了正义、光明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全诗三百七十三句,二千二百多字,大体可分前后两部分,以“岂余心之可惩”为界。前部分反复咏叹自己为国为君的一生,反遭到国君的冷遇、流放,使他“无路请缨”,报国无门。因此,诗人极度痛苦、悲伤。但屈原在极度苦闷、悲愤之中自己的爱国信念、光明理想仍然坚贞不渝,“九死不悔”。他在绝望之中还寄寓着国君醒悟,重行美政的一线希望。长诗的后部分写作者在无限痛苦之中,无法摆脱之际,在既不能去,又无法留的情况下,宁可以死殉国。这种光辉照日月,耿耿贯长虹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团火,照耀着整个中国文坛。明代史谨《屈原庙》一诗说:“留得生前诸制作,千年光焰烛乾坤”。屈原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它将永远激励人们为正义事业而不屈不挠地斗争。
  《离骚》所表达的这一伟大的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的主题思想,所以如此深刻、形象、生动、千古不泯灭,就在于离骚的伟大的创作方法和高超的艺术魅力。它是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高度结合的伟大诗篇。作者以气吞山河、喝斥日月的气魄在长诗中驱神役鬼,呼风使雷;以凤凰为车、虬龙为马、云霓为旗、琼玉为粮;使羲和、西皇,听命调遣;上天下地求女择君,而仆夫车马故国情深,裹足不行。长诗还大量地运用了比兴手法,以香花、芳草比喻贤人忠良,以恶木、臭草比喻小人邪佞。本诗情感热烈而真挚,语言高雅而流畅。
  有人讲,《离骚》前部分是现实主义的,后部分是浪漫主义的。这种讲法,其实是不确切的。诗的前部分也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比如诗人自叙不俗之处,就充满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扈江离与辟芷兮,纽秋兰以为佩。”朝搴 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主人公披服着各种各样的香花芳草,以香气浓郁的秋兰作为佩饰。整个装束,真是光彩照人,苍芳浓郁。这就塑造了一个美的形象,而这个美的恰是孜孜以求地追求光明、正义的屈原自己。作者用纯洁高雅的芳草香花把自己打扮起来,就是为了使其形象的不凡与思想的高洁结合得恰如其分,非常完美。这就大大地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当然,诗人更注意主人公内在美的艺术功力。“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就透视出了内心世界的晶莹剔透,光明正大。诗人五腑六脏之内都是纯洁的,透明的。这是更高尚的美,真正的内在美。正因为作者塑造的典型形象是一个内在美与外形美高度统一的形象,因此,这个典型形象才千古不朽。这与“翩黛若惊鸿,婉若游龙。”“回头一笑面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之类只突出外形美,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屈原于此着重写出的内在美、心灵美,引起了人们对这一典型形象的不幸遭遇给予极大同情。那么,这种艺术美也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意义。又如屈原把谄佞邪恶之徒诬陷他比作坏女人因忌妒而造谣中伤美人:“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众女忌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使得叙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确有其现实作为依据。《战国策·楚策四》就有这样记载:魏王送给楚王一名美人,楚王夫人郑袖伪装不忌妒。楚王很高兴,美人也误以为郑袖友善,就毫不提防。而郑袖伺机挑拔,最后,使楚王割了美人的鼻子。正因为屈原的创作方法有现实作为依据,所以他的比喻、描绘、夸张就有真实感,就活灵活现,就维妙维肖。通过这些形象的卑劣面孔,极其有力地说明了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残杀人才的罪恶行径。
  “众皆竞进以含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这两句诗简直是塑造群小形象的一幅漫画,真是喜笑怒骂。这一点与庄子的“舐痔得车”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调极其辛辣而幽默,富有非常的讽刺性。写尽了一群营谋私利的势力小人“争名于朝,争利于世”的苟且丑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群小见利忘义,反目相残,为获一己之利,攀肩踢脚者比比皆是。马致远《秋思》散曲说:“争名利何年是乇?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嚷嚷蝇争血。”写的恰似此情此景。而屈原将群小写得最为形象之处是“凭不厌乎求索”。这些小丑贪婪得很,吃足了脖,打着饱嗝,但仍然不厌其烦地吞食着别人的血汗。他们不晓得“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这就活画出了群小的可怜相。这种浪漫主义手法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相对而言,长诗的前部分也有直赋胸臆之处:“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些均为点睛这笔。一是表达了自己坚贞不渝的奋斗目的;二是为了这个奋斗目标宁死不屈,任何威胁在他面前都是失效的。但这些结论式的诗句都是浪漫主义艺术方法的结晶。
  前部分最后一段(“悔相道之不察兮……岂余心之可惩。”)写得尤具特色,既是对上文的总结概括,又是引起下文的媒介。
  屈原以其高深的艺术功力塑造了一个倾心吐胆、尽忠报国,反被打击陷害的极度悲痛的人物形象。他对国君怨恨、不满、怒气塞胸,但他就是不果绝地离开。为什么屈原看穿了国君虚伪、不容刚正的情况下,仍然要返回朝廷重行美政,“九死不悔”呢?显然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哀民生之多艰”。屈原这种伟大的思想情感非伟大的艺术力量是反映不出来的。“延伫乎吾将反”一句诗就极为形象生动地把屈原故国情深、缠绵悱恻的真实情景反映出来了。《诗经·卫风·氓》有“乘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这里也写盼望之切,“乘彼垣,”即登高望远,与全诗联系起来看也是很形象生动的。唐诗的“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也很有生活气息,但屈原“延伫”二字,写盼望之深切真是绝类离伦,包孕情感之丰富,所呈现画面之生动可谓无可比拟。“步马兰皋”、“驰车椒丘”,写作者徘徊不己,在绝望中对国君也是藕断丝连。其实,这“兰皋”、“椒丘”就是指可爱的祖国山川。当写到即使退,也要“制靶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翠绿的荷叶做上衣,以洁白的荷花做下裙,戴着高耸危峨的帽子,佩带着一柄长长的宝剑。这个超凡脱俗的打扮与不被世俗所容的“接舆髡首,桑户裸行”不一样,与“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庄子更不同。而屈原的外表反映了他内心纯正无私,凛然正气,伟岸难犯。也画出了无望之后的屈原仍有实现抱负的强烈雄心。再困厄,利刃决不释手。正如《九歌·少司命》:“登九天兮抚慧星,竦长剑兮拥幼艾。”《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这两处,一是写屈原希望“乘风破浪会有时”,镇抚妖孽,保护子民。二是写一定要报复虎狼之秦(天狼星居西北,借指秦国)。操想弧矢之星,射杀西北的天狼。拿起北斗星作酒舀子,痛饮庆功。如此气魄正印证了屈原的困厄中不释长剑的用意。所以屈原的服饰有浪漫的一面,也有现实的一面。极写装束,出众超群,绚烂多彩照人,芬芳浓郁,远播不己。实质是以“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渲染了浩然正气,神圣不可侵犯。坚守信念,就是五马分尸,誓不改其乐,易其志。   《离骚》的后部分尤为突出体现了伟大诗人的浪漫主义手法。写他在郁闷难解之际,忽然大悟,眼前呈现出一片希望,兴致勃勃地上天下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由于屈原笔颖生花,使他的出游超乎天地神灵的气魄。驾着龙拉的凤凰车,在天上长途旅行,所经的地方“苍梧、悬圃、崦嵫、咸池、灵琐”都是神仙所居处。望舒(月神)、飞廉(风神)、丰隆(云神)以及凤凰、云霓都是屈原的原随从、护卫、开道者。诸神的神情简直写活了。他们那副殷勤神态,跃然纸上。尤其屈原命令羲和(太阳神)不要落下去,他要趁“荣华未落”之际,努力地在漫漫征途上求索正义而行美政。他希望太阳拂去灰尘,重新光明,于是他就“折若木以拂日”。其实质是写君王蒙尘,察人不明,举事不公。这种极其丰富、极其大胆地想象确是前无古人的,就是同时代的富于想的庄子也距之甚远。比如《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不但思想内容方面不如《离骚》,仅在丰富想象这一点上也远远不如《离骚》。后世大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杰作《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在想象上、气魄上、胆量上也没有超出屈原的艺术手法。
  屈原的想象不但丰富又很系统。能够把所写的神、龙、日、月、风、雷等等有条不紊地编排列长诗的整个艺术系统中,显得非常自然、融洽。由于诗人的思想是积极的。他笔下的神灵、龙凤就异常活跃,积极主动。而诗人的苦闷就是通过这样一些艺术形象来排遣的。这些神的行动、感情都是为屈原抒发追求光明、正义的思想感情服务的,都是为“求女择君”服务的。
  《离骚》全篇才气纵横,而“求女”的浪漫主义艺术是尤具特色的。“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这更是一幅生动的图画。即画出了屈原叱咤风云,渺视天庭的气魄,又反映了天上也不能求得理想明君的真象。就文学的形象性来看,再生动形象不过了。屈子一路上驱遣日月,呼唤风雷,兴致勃勃,大有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之势。那么,喝令天帝守门人开关延客,自然也就不令人感到突兀了。但这是行不能的,屈子在《九章·惜诵》篇中讲过“迷不知宠之门”,正是此类作为的写照。屈子一心追求真理、热烈追求明君以辅之,忘情地赤诚,但地上群小、天庭爪牙却拒之不纳。“倚阊阖而望予”即双手互抱胳臂肘靠在城门边,冷冷地投以白眼。这样的动作与表情包孕的内容极其丰富。屈子火热的情感、执着的追求明君,以施美政。而天庭对这样伟大的精神紧闭城关,麻木不仁,不加理睬。这就写尽了当时人们认为最可信赖的、最能评判是非曲直的天帝,也与世间君王沆瀣一气,同类相通。所以天上也无“女”可求,无光明可寻,无名君可辅。《离骚》可谓步步莲花,节节为画,到天上求女择君,吃了闭门羹,“哀高丘之无女”。一般讲,求女之心至此,可以休矣。而屈子却不然,又组织了一些历史故事,绘制了一系列的美丽的求女择君图画。既反映了屈子不屈不挠的追求正义和光明的精神,也显示了屈子的才气,犹如庐山仙人洞下的白云,滔滔滚滚,涌之不己,而又朵朵新奇。只有这浩瀚而又壮观的伟大画卷,才能蕴含伟大诗人的伟大思想。
  长诗的最后一段写得更有其特色。好象在第一次出游的基础上有了经验,准备得很周全:五彩缤纷的旗帜遮天蔽日,凤凰恭恭敬敬地捧着彩旗,上下比翼齐飞。玉制的鸾铃啾啾作响,圆润悦耳。诗人乘坐着八条龙拉着的插满云旗的车子,气宇轩昂,坚定不移。在这个大场面中,有众多形象,有悦耳音响,活画出了一派声势浩荡,喧腾而井然的景象。旅途中喝令蛟龙为之驾桥,招呼西方尊神协助涉水。对一切挥斥自如,毫无滞碍。终于离开了烦忧、苦恼的境域。奏起古乐九歌、韶乐,跳起舞蹈,姑且借着这好时光娱乐一番吧!此处写法在艺术上极为成功。前边大写繁盛的仪仗,旌旗蔽空,玉铃啾啾,八龙婉婉。主人公呼唤神灵,使役龙凤,气势之盛犹如钱塘雪浪排空而来。但轻轻落潮,为积聚力量使长诗的意境达到最高潮缓了一步。而后突起轩然大波,把读者涌向天际。在这光辉灿烂的太空中正升腾之际忽然间看见了父母之邦——祖国。这就使《离骚》在意境上、艺术上达到了最高峰。即使是驾车的仆人、拉车的马都怀恋故乡、回首洒泪、裹足不前,何况屈原呢?这样,屈原短暂的脱离现实的一切美好的幻想,被爱国情感统统打得粉碎。这就丰满地、完整地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宁死也要追求光明、正义的爱国主义的高大形象。这个伟大形象本身就是这首诗的主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2]《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周啸天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出版。
  [3]《中国古代文学简史》郭预衡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出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故在某些施工验收规范中和特定工程上都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有强制性的要求。  【关键词】桥梁施工 混凝土 控制技术  混凝土结构在现代桥梁工程建设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混凝土施工使用的同时,由于对混凝土性能的了解不深,往往会在工程完工后的几周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混凝土结构出现了裂缝或者其他的不良反应,给人们的心中造成了担忧
期刊
业余中长跑运动员腿部技术上的紧张,往往影响中长跑运动员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而通过什么样的训练手段改进这些紧张动作,是业余中长跑教练普遍关心和探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采用辅助性放松练习和专项技术放松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具体如下:  一、对业余中长跑运动员腿部技术放松训练的方法  1、车轮走过渡到车轮跑。  技术要领及要求:车轮走时,大小腿折叠前摆,摆到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大腿积极下压,小腿顺势打
期刊
中学古典诗词的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刚开始学习诗词鉴赏会有很多困难,可能读了诗词有模糊的感情说不清,有一些感触道不明,还有一些让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说不出原因……只有逐渐克服了这些难点,才能入门,从而领略到诗词的意境,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产生乐趣。如何克服这些难点学会鉴赏古诗词呢?  一、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特别是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
期刊
【摘 要】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世界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和谐的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的诸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法)之间相互的和谐。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主要探讨了如何形成和谐学校体育教学,其具体体现在怎么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落实和谐观点?并对和谐教学的环境在整个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以此来阐述和谐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受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 主动,提高效率。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写作在高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考试中英语作文也占有很大的分数比重,写作能力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能力都有关系,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和锻炼。应新歌改的要求,寻找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突破口,力求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关键词】创生视角 高中英语写作 有效写作教学策略  英语写作是高中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目前英语习作教学现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根据科学实践证明,创生视角下
期刊
教学设计的思考: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本节课吸收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情景—问题—活动”的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维目标
期刊
淼淼去探亲,带回了罕见的桃花鱼。用一个小玻璃缸装好了,放到了教室里。那桃花鱼像飘落的一簇簇桃花瓣,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飘荡上下,美妙无以言表。可想而知,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吸引人,从放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学生们就沸腾着。淼淼被一群小朋友簇拥着,小脸上放着光芒。我不忍心批评他们不静下心来早读,而是赶紧搜索了相关知识讲给他们听,当孩子们听到这是世界稀有的物种,就变得格外感兴趣。  过了一节课,淼
期刊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提出——一见钟情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从树上轻轻飘然落下来。我领着孩子们参观校园,一些学生捡起飘落的树叶,轻声交谈着。我笑着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叶子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感兴趣!”有的说:“看,这片叶子被风一吹就从树上打着旋儿落下来了,多有趣呀!”有的问:“老师,叶子为什么会落下来呢?”观察过的人又说:“老师,你看秋天到了,大部分的叶子都变黄了,这是为什么呀
期刊
在农村中学教学15年,任教过地理、政治学科,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和教研中,也采取了一些方法改革课堂教学,虽然改变了“一言堂、填鸭式”教学,但仍停留在“零星”和“随意”层面的课堂教学改革,都仍以教师的讲为主,课堂上总是缺少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学生听的时间多,表达的机会少;照本宣科得多,自由表达的少。我们学生的发言是为老师服务的,只是作为教学的配角出现的。目前学生苦学、厌学,老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看小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