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 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上学习数学,认识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活化 学习兴趣 数学素质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因此,数学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数学生活化是现代教育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做到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师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作业,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教师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数”时,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的实物外,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思绪带出教室,找一找生活中10以内的数。如:数数你们家有几口人,房子有几个窗,有几个房间,家里养了几盆花……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以做一次价格调查。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超市中查看各种商品的价格,并且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商品价格,然后在数学课上交流。这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又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二、在课堂上学习数学,认识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渗透数学思想,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密切关系。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
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就可以安排一些活动:体育课上同学们开展投篮比赛,并且算算自己的命中率,根据命中率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胜负。这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用种子做发芽试验,然后计算出发芽率,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知道了发芽率是农民选择种子的重要依据。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看一个“三个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第一辆车的车轮是方形的,第二辆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最后骑第三辆车的小动物胜出了。从中学生体会到骑装有圆形车轮的车子比较安全,也不会颠簸得厉害,行驶速度又快。同时也感知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被设计成了圆形?于是同学们积极地思考、发言。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感知到了学好数学有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也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学是为了用,用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更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逐步培养他们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拿五元钱到商店里买学习用品,第二天在课上交流购买经历,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就会体会到学数学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又如,学习了“折扣”,双休日陪同家长去购物,商场里有许多打折商品,可以帮妈妈算一算打完折后只需要多少钱就能购买,买哪件打折商品比较划算;如果一个超市里某个商品有买三赠一的活动,同样的商品在另一个超市里打八折,买哪家的商品更省钱?再如,学习了“比例尺”后,可以让同学们绘制教室平面图。先要量出教室的实际长和宽,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图上长和宽,才能画出来。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生活能力、社会能力,又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可见,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学科作为工具性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用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更主动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生活实际,焕发出生命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2]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数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活化 学习兴趣 数学素质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因此,数学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数学生活化是现代教育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做到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师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作业,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教师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数”时,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的实物外,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思绪带出教室,找一找生活中10以内的数。如:数数你们家有几口人,房子有几个窗,有几个房间,家里养了几盆花……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以做一次价格调查。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超市中查看各种商品的价格,并且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商品价格,然后在数学课上交流。这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又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二、在课堂上学习数学,认识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渗透数学思想,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密切关系。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
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就可以安排一些活动:体育课上同学们开展投篮比赛,并且算算自己的命中率,根据命中率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胜负。这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用种子做发芽试验,然后计算出发芽率,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知道了发芽率是农民选择种子的重要依据。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看一个“三个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第一辆车的车轮是方形的,第二辆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最后骑第三辆车的小动物胜出了。从中学生体会到骑装有圆形车轮的车子比较安全,也不会颠簸得厉害,行驶速度又快。同时也感知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被设计成了圆形?于是同学们积极地思考、发言。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感知到了学好数学有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也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学是为了用,用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更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逐步培养他们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拿五元钱到商店里买学习用品,第二天在课上交流购买经历,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就会体会到学数学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又如,学习了“折扣”,双休日陪同家长去购物,商场里有许多打折商品,可以帮妈妈算一算打完折后只需要多少钱就能购买,买哪件打折商品比较划算;如果一个超市里某个商品有买三赠一的活动,同样的商品在另一个超市里打八折,买哪家的商品更省钱?再如,学习了“比例尺”后,可以让同学们绘制教室平面图。先要量出教室的实际长和宽,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图上长和宽,才能画出来。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生活能力、社会能力,又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可见,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学科作为工具性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用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更主动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生活实际,焕发出生命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2]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数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