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例题恰当有效地处理,改进与创新例题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例题的教学价值,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例题处理要有效
笔者深入课堂听课,发现部分教师对教材例题的处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有些教师过于自信,他们认为教材中的例题太简单,不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水平,因而对教材例题不重视,教学时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有的甚至搁置不用,从教辅资料上选习题做例题。自选的例题往往难度较大,有些甚至超出课程标准要求。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一些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信心,而且由于教师对教材例题的不重视,产生错误导向,易使学生产生轻视教材,不重视课本的不良心理,学习舍本求末。二是有些教师对例题不作深入研究,教学时照本宣科,书上怎么写就怎么讲,不是用教材教,而是教教材。学生听起来毫无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沉闷。
教材中的例题是众多专家经过周密思考、仔细推敲才编写的,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教师应领会编者的意图,教学时应该积极采纳。教材例题一般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示范性和导向性,有较高的教学价值。有不少的例题蕴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若能很好地挖掘,在教学中加以渗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大有帮助。例如: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53页例2:用图像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3x 4y=7.62x y=4.4的近似解。此例题隐含着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密切联系,蕴含着数形结合思想和函数思想。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又如此教材第54页例3:用图像法解不等式:6x-8<3x 1。有些教师对例题不深入研究,认为用图像法求解太麻烦,考试一般不会限制解题方法,因此用应试教育的观点处理教材,对这两道例题不屑一顾。
诚然,用一次函数图像来解方程组或不等式未必简单,但是从函数角度来看,能发现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能直观地看到怎样用图形来表示方程组的解与不等式的解。这种用函数的观点认识问题的方法,对于继续学习数学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有些例题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趋势;有些例题很贴近生活,以实际生活为背景题材,反映了数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领域的应用;有些例题富有时代感,反映了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有些例题蕴含着美学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有些例题蕴含德育思想,能培养学生学好数学,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美好情怀。比如: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页例4,求铁栅栏护窗中铁条的长,把菱形知识用于实践;第117页例4把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置入实际背景,求电线杆与楼房之间的距离等等。这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用于实际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教材上的例题在体现新课改教学理念,落实课程标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对教材例题不屑一顾或照本宣科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教师应该根据例题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因材施教。对确实比较简单,是为了巩固知识而设立的例题,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让学生自己练习完成;对尽管简单,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双基的例题,教师还是要充分使用,可把讲练的重点放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对具有丰富数学内涵的例题,教师应该深度挖掘,发挥它的最大教学效益;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例题,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适当拓展,可以改编、重组或推广,让学生在不同背景和不同角度下重新思考认识,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探究精神,还可以在例题的情境下,让学生自己创设其他问题,充分把题开放,留给学生足够大的思维空间。
二、例题教学方式要有效
有较多的教师在进行例题教学时,一般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教学理念已不相适应,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学生听教师讲解例题,容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长久集中,学生实际参与度不高。第二,学生的解题能力难以提高,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即使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解例题,也难免出现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看得懂,但做不出的现象。尤其思维度较高、难度较大的例题,如几何证明题,尽管教师讲得透切,但讲完后,板书一擦掉,有些学生就似懂非懂了,学困生更是如此。俗话说“看事容易,做事难”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从教二十多年,对此深有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对例题的教学方式作了改进,采用了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例题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教师点拨,学生思考;教师讲解,学生动手;教师边讲,学生边做;师生共同完成例题。教师讲解例题时,不宜一气呵成,应适时停顿,不仅要注意启迪学生思维,而且要督促学生一起动手做例题,要观察学生是否在积极思考,是否手脑并用。教师讲解例题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得出不同的解法,并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选择有特色的解题方法在课堂上推荐,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这种教学方式,效果非常明显,很受学生欢迎。
三、例题教学方法要有效
多数教师对例题教学的方法一般是:分析已知条件→寻找解题思路→解答例题。这样的教学停留在例题的表面,只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能发挥例题的最大效益,很难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难以提高。个别教师不教学生怎么想,只教学生怎么做,其效果可想而知。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改要求例题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例题教学不能只看到例题的表面,还应作更深入的挖掘,把握它的实质,不能单纯地就题讲题。
目前有一种“问题生成”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种方法的基本模式是:分析题目问题→抓住问题实质建立问题模型→模型特例(例题)→ 诞生子问题(习题)。这是一种境界比较高的教学方法。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117页的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对此例题若采用“问题生成”教学模式,先把题目内容(路边植树)转化为数学问题(线段上的点),然后抓住问题的实质,建立问题模型,再把植树置入模型,这种植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此例题的实质是线段上间隔点与间隔数的关系问题。因此可先引导学生探究线段上间隔点与间隔数的关系:
从而找到规律,建立问题模型:
(1)间隔点 = 间隔数 1;(2)线段总长 = 间隔长×间隔数。接着把植树置入模型:树苗是间隔点,5米就是间隔长,100米就是线段总长。根据“线段总长 = 间隔长×间隔数”的关系,间隔数=100÷5 = 20(个),所以间隔点(树苗)= 间隔数 1 = 20 1 = 21(棵)。
这样教学,例题中的树苗成了问题模型中间隔点的特例。若把模型中的间隔点置换为其他的实际具体事例,如安装路灯、插彩旗、摆花盆等,便能诞生许许多多的子问题,如教材中第118页、119页、122页、123页的习题都可以化归为此模型来解,从而达到触类旁通。
新课改要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例题教学环节时,要深入研究,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思考。在例题处理、例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使例题在我们课堂有效教学中彰显魅力、闪现更多光彩。
(作者单位:湖南省资兴市教师进修学校湖南省资兴市教研室)
一、例题处理要有效
笔者深入课堂听课,发现部分教师对教材例题的处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有些教师过于自信,他们认为教材中的例题太简单,不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水平,因而对教材例题不重视,教学时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有的甚至搁置不用,从教辅资料上选习题做例题。自选的例题往往难度较大,有些甚至超出课程标准要求。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一些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信心,而且由于教师对教材例题的不重视,产生错误导向,易使学生产生轻视教材,不重视课本的不良心理,学习舍本求末。二是有些教师对例题不作深入研究,教学时照本宣科,书上怎么写就怎么讲,不是用教材教,而是教教材。学生听起来毫无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沉闷。
教材中的例题是众多专家经过周密思考、仔细推敲才编写的,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教师应领会编者的意图,教学时应该积极采纳。教材例题一般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示范性和导向性,有较高的教学价值。有不少的例题蕴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若能很好地挖掘,在教学中加以渗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大有帮助。例如: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53页例2:用图像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3x 4y=7.62x y=4.4的近似解。此例题隐含着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密切联系,蕴含着数形结合思想和函数思想。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又如此教材第54页例3:用图像法解不等式:6x-8<3x 1。有些教师对例题不深入研究,认为用图像法求解太麻烦,考试一般不会限制解题方法,因此用应试教育的观点处理教材,对这两道例题不屑一顾。
诚然,用一次函数图像来解方程组或不等式未必简单,但是从函数角度来看,能发现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能直观地看到怎样用图形来表示方程组的解与不等式的解。这种用函数的观点认识问题的方法,对于继续学习数学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有些例题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趋势;有些例题很贴近生活,以实际生活为背景题材,反映了数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领域的应用;有些例题富有时代感,反映了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有些例题蕴含着美学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有些例题蕴含德育思想,能培养学生学好数学,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美好情怀。比如: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页例4,求铁栅栏护窗中铁条的长,把菱形知识用于实践;第117页例4把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置入实际背景,求电线杆与楼房之间的距离等等。这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用于实际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教材上的例题在体现新课改教学理念,落实课程标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对教材例题不屑一顾或照本宣科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教师应该根据例题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因材施教。对确实比较简单,是为了巩固知识而设立的例题,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让学生自己练习完成;对尽管简单,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双基的例题,教师还是要充分使用,可把讲练的重点放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对具有丰富数学内涵的例题,教师应该深度挖掘,发挥它的最大教学效益;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例题,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适当拓展,可以改编、重组或推广,让学生在不同背景和不同角度下重新思考认识,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探究精神,还可以在例题的情境下,让学生自己创设其他问题,充分把题开放,留给学生足够大的思维空间。
二、例题教学方式要有效
有较多的教师在进行例题教学时,一般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教学理念已不相适应,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学生听教师讲解例题,容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长久集中,学生实际参与度不高。第二,学生的解题能力难以提高,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即使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解例题,也难免出现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看得懂,但做不出的现象。尤其思维度较高、难度较大的例题,如几何证明题,尽管教师讲得透切,但讲完后,板书一擦掉,有些学生就似懂非懂了,学困生更是如此。俗话说“看事容易,做事难”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从教二十多年,对此深有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对例题的教学方式作了改进,采用了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例题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教师点拨,学生思考;教师讲解,学生动手;教师边讲,学生边做;师生共同完成例题。教师讲解例题时,不宜一气呵成,应适时停顿,不仅要注意启迪学生思维,而且要督促学生一起动手做例题,要观察学生是否在积极思考,是否手脑并用。教师讲解例题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得出不同的解法,并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选择有特色的解题方法在课堂上推荐,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这种教学方式,效果非常明显,很受学生欢迎。
三、例题教学方法要有效
多数教师对例题教学的方法一般是:分析已知条件→寻找解题思路→解答例题。这样的教学停留在例题的表面,只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能发挥例题的最大效益,很难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难以提高。个别教师不教学生怎么想,只教学生怎么做,其效果可想而知。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改要求例题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例题教学不能只看到例题的表面,还应作更深入的挖掘,把握它的实质,不能单纯地就题讲题。
目前有一种“问题生成”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种方法的基本模式是:分析题目问题→抓住问题实质建立问题模型→模型特例(例题)→ 诞生子问题(习题)。这是一种境界比较高的教学方法。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117页的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对此例题若采用“问题生成”教学模式,先把题目内容(路边植树)转化为数学问题(线段上的点),然后抓住问题的实质,建立问题模型,再把植树置入模型,这种植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此例题的实质是线段上间隔点与间隔数的关系问题。因此可先引导学生探究线段上间隔点与间隔数的关系:
从而找到规律,建立问题模型:
(1)间隔点 = 间隔数 1;(2)线段总长 = 间隔长×间隔数。接着把植树置入模型:树苗是间隔点,5米就是间隔长,100米就是线段总长。根据“线段总长 = 间隔长×间隔数”的关系,间隔数=100÷5 = 20(个),所以间隔点(树苗)= 间隔数 1 = 20 1 = 21(棵)。
这样教学,例题中的树苗成了问题模型中间隔点的特例。若把模型中的间隔点置换为其他的实际具体事例,如安装路灯、插彩旗、摆花盆等,便能诞生许许多多的子问题,如教材中第118页、119页、122页、123页的习题都可以化归为此模型来解,从而达到触类旁通。
新课改要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例题教学环节时,要深入研究,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思考。在例题处理、例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使例题在我们课堂有效教学中彰显魅力、闪现更多光彩。
(作者单位:湖南省资兴市教师进修学校湖南省资兴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