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实习流程 实现跨跃式成长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在强化职前教师培养方面,可以借助“模仿—反思—创造—提升”的实习流程来优化实习模式,更好地促进职前教师的跨跃式发展,并为他们日后的专业自主发展磨砺研究性思维、建构结构化行动范式,进而加速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
   关键词:实习流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跨跃式成长
   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于教育实习,它是师范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师范生培养的一个必要途径。教育实习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師范生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为了构建体系化的教育实践内容,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1个学期的制度。201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
   作为一名定向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习指导老师,我认为,在强化职前数学教师的培养方面,可以借助“模仿—反思—创造—提升”的实习流程来优化实习模式,以更好地促进职前数学教师的跨跃式发展,并为他们日后的专业自主发展磨砺研究性思维、建立结构化行动范式,从而加速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
   一、备课、听课、上课——在现学现用中模仿
   在指导实习生时,采用“一对一”“手把手”式的辅导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应是最好的选择。指导教师应该将自己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在“一招一式”的演示和指导中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此外,还应让他们在见习一周后直接进入真刀真枪的教学实践舞台——单独负责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让他们在连续性地面对真任务、解决真问题中快速增长才干。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每堂课都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提前一天备课和说课,第二天再先看指导教师如何上课,之后在“现学现用”的模仿中立刻到同轨班上课。为了保证“先听课、再上课”的实习制度能有效推行,我校都会及时调整课表,保证同一天内,指导教师先上课,“徒弟”后上课;在“徒弟”上课前,指导教师还会就示范课的“得与失”分析给“徒弟”听,让他们在之后的模仿上课中有相应的强化或改进,实现边模仿边创造的目标。
   (一)在备课中先“独立思考”,再“多方取经”
   对于实习生的备课,我要求采用手写式备课。当然,这样的手写式备课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在手、眼、脑并用中将数学教案的结构、规范、内容等高效内化,以便上课时熟练在心,随手拈来。在手写数学教案之前,我要求实习教师先要熟悉数学教材,如看目录、浏览单元内容、根据教参标注出所教单元的课时划分,阅读第2天所教内容的例题,试做相关练习并找到学生可能的思维障碍。之后,在头脑里尝试预设问题情境、学法指导、变式练习、教学流程等,在教材上圈圈画画,记下教学的灵感与创意,尤其是设计好一节课的板书,做到胸有成课。然后,查阅《备课手册》《名师教案》及网上的相关资料,在对比中找到优于自己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创意,借助名师的智慧“一步登高”。手写教案形成后,指导教师审核过关了,就可以边大声试讲边录音,边听录音边揣摩如何完善和修改。这种先“独立思考”再“多方取经”的方法,特别有利于新教师的成长。
   (二)在课堂中先“有样学样”,再“师徒同台”
   实习生初上讲台时,常常会自顾自地背教案、走过程,不太注意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不太关注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度,不注重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不擅长借助小结语、过渡语和评价语等来驾驭课堂的走向。有时,还会被学生莫名其妙的问题牵着鼻子走,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使课堂出现高耗低效的状况。因此,让实习生先听指导教师上课,再转身进行模仿式上课,会让他们快速地由青涩变为老练,在“有样学样”中快速进入“课堂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的角色,从而使他们在短期内能上出一堂堂合格的数学课。当然,从“知道”到“做到”,需要时间的打磨和经验的积累。为了提高实习生“有样学样”的效率,我要求实习生在听课前要带着相关的问题进课堂,并在课堂观察中看指导教师是怎样巧妙地解决相关问题的。上课时,为了避免实习生课堂执行力疲软的情况,我们会随时开展“师徒同台”教学,在师徒的一唱一和中,学生不仅会体验两位教师同上一课的新鲜感,也避免了因实习生教学的不到位而导致课后补充的现象。
   二、评课、反馈、总结——在且行且思中积淀
   在实习活动中,不仅要让实习生掌握开展教学活动必备的各项技能,如制订教学计划、选取教学方法、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等,还要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反思他们个人及他人的教学活动,培养研究性思维及研究能力。
   (一)在评课与反思中改进
   在实习生上完课后,指导教师要立刻组织评课、反思活动:先让实习生自评,说说课堂中的亮点与遗憾;之后,根据“多提建议快成长”的共识,指导教师要直言不讳地指出课堂中所有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让实习生有幡然醒悟、醍醐灌顶之感;同时,要培养他们心细如发、滴水不漏、精益求精的思维品质。
   某实习生在试教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的“圆的周长”之后,我提出了6点建议:
   第一,课件修改时,圆周上旋转一周的点,做2个,一个旋转,一个在原地不动。
   第二,强调什么是物体上圆形面的周长时,注意用词的精准性,如边指图边说:圆形钟面一周的长,或硬币上这个圆面一周的长,可以看成圆的周长。
   第三,讨论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时,让学生先小组研讨再全班交流,之后板书“绕和滚”,以及“化曲为直”,等。
   第四,交流滚的方法时,提醒学生要在圆片上标出滚动的起点,并让课件作相应的动态演示。
   第五,用直接测量法得到摩天轮的周长很不方便,让学生感悟这一点时,要出示摩天轮的图片。    第六,列式计算圆的周长时,算式要写完整,有得数和单位等。这样的评课尤如及时雨,特别具有针对性和提升性。
   (二)在批改与统计中提高
   除了在评课中促使实习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之外,还要让他们及时批阅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统计作业中的典型错误类型和人数,通过作业批改中反馈的情况来再次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到点拨学生思维的教学改进方法。比如,一位实习生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发现学生在完成“代入字母式”的练习中书写格式出错较多,即便反复强调正确写法也收效甚微。于是,我启发她变个方式来引导学生反思学习错误。于是,她从语数跨界融合中得到启发,鼓励学生将学习字母式的注意点提炼出来,并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三)在撰写反思日记中沉淀
   互动评课和作业反馈后,实习生要及时记录上完这节课的心得体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思日记。一位实习生在设计和修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書·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一课时,写了这样的反思日记。
   刚开始备课时,我也是懵懵懂懂,按照教师用书上流程,一题一题地进行下来,感觉没什么特色,却又想不出有什么好点子。后来发给冯老师看了之后,冯老师提示我,为什么不尝试把书上的题目揉碎再按类型整合呢?听冯老师这么说,我醍醐灌顶,马上按照冯老师所说,将各式各类的题目按照求总共、求剩余、求大小数等类别划分,果然结构上清晰了许多,层次上也有了递进。经过这次备课,我从冯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再组织、再整合,让课堂体现出有层次、有节奏的教学智慧。
   坚持每天写反思日记,可以让实习生在且行且思中积淀实践的经验和理性的认识,积累成长的底气和功力,为日后撰写教学论文积累第一手的实践资料,留下鲜活的教学案例,保存恒久的文字记忆。
   三、磨课、展课、赛课——在勇于挑战中创造
   对一名实习生来说,每天一节的随堂课可以立竿见影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而勇敢地接受研究课、展示课甚至是竞赛课的挑战,则会让自己在全力打造公开课的过程中“磨去几层皮、蜕去几层壳”,在几周内快速成长,收获几年都可能等不来的飞跃式成长。比如,我指导某师范生实习一个月,同时辅导她上数学课“解题策略——倒推”,这节课最终获得师范生录像课评比全国一等奖。实习时间的延长,以及实习流程的不断优化,使这些本来就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师范定向生如鱼得水,不仅在职前就有了足量优质的教育实习活动,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经验及教学技能,还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如今,这些曾经的实习生都已经成长为学校乃至地区的教学骨干力量。
   辅导某实习生上“分数的意义”一课,当时的情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年级里要出一节校级公开课,当时,我心里想:“作为她的师傅,我必须指导她将这节公认的高难度的数学课上出新意、上出水平。”在当时的教学反思日记中,她这样写了这样的话。
   今天,冯老师辅导我备“分数的意义”一课,她提醒我把握3个教学要点:第一,在逐步抽象中建构数学模型。先是看直观图说每个分数的具体意义,唤醒已有认知;认识了单位“1”之后,再完整地说各个分数的具体意义,使直观的图象与抽象的概念之间建立关联;最后,直接看抽象的分数想图形,再说分数的意义,进而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第二,在数学化的表达中内化分数的概念。会表达的灵魂才会深刻,会数学化地表达的灵魂才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为了强化表达,练习中要设计相应的表达范式,如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这样的(   )份用分数表示。第三,在对比与整合中突显分数的本质内涵。冯老师建议我打破常规,在突显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倍比关系”的同时,顺势引出分数还表示“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比关系”;最后,再引出——分数还表示具体的数量。
   也是在反思日记中,她还写了这样的话。
   今天试上“分数的意义”一课,冯老师在评课时说:我忘了吩咐你要检查上台学生的作业,还要走近学生参与他们的小组讨论。吃一堑,长一智。另外,还有一位老师说,看不涂色的部分是,你应该引导:这里要求看涂色部分,该怎么想?永无止境呀。大家评价说,课终对分数内涵和后继知识的拓展,很巧妙,别具匠心,是全课最大的亮点。最终,这节课不仅在全校成功展示,还被评为了优秀师范生毕业汇报课;同时,在删改加工后制作成仅10分钟的微课,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在磨课、展课和赛课的历练中,实习生的教学底气和专业自信更足了,也知道了在教学创造中不断超越自我的一般过程,即在“预设—试教—反思—调整”的循环反复中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删繁就简、标新立异,直至当下的最优,正所谓:千锤百炼寻突破,千方百计求创新。
   四、梳理、写作、投稿——在理性回眸中提升
   对于教育写作,部分一线教师是有些反感甚至是反对的。一位特别热衷于借助强化训练使学生得高分的教师,曾亲口和我发牢骚说:“老师又不是作家,写什么论文呀。”听到这样的话,我顿时心生疑惑:“写作难道就是为了当作家吗?”要成为合格的教书人,首先得做优秀的读书人。如果将阅读看作是精神养分的输入,那写作就精神养分的输出。只入不出,不符合“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在我看来,写作就是与自己进行心灵对话,在理性回眸中留下行动和思想的轨迹,在梳理中明晰实践的思路、提高思维的含金量,在精准表达中提升理性的认识、挖掘思想的深度,在投稿和发表中享受“教学即研究”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让“学、行、思、写”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行走方式”。
   记得我在师范学校上学时就有写日记的习惯;1989年参加实习活动时写过一篇实习心得,当年投稿《小学数学教师》杂志后收到编辑的回信,让我修改,结果没能发表,非常遗憾。1990年工作后,在当时的校长的鼓励下,我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结果一年之后,在《江苏教育》上发表《教学中的“扶”与“放”——一道练习题得出的启示》,这个“豆腐块”竟成为10年后同学聚会时全班的最大荣耀之一。每天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我已经坚持了近30年。之前,我是每学期写一本;从2011年起,我每天直接写进电脑里,累积到现在,已经写了好几百万字。2017年暑假,我只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专著《数学三动课堂——指向核心素养》的写作;之所以如此高效,完全得益于一直以来的写作积累,所谓“厚积而薄发”。
   所以,我在辅导实习生时,不仅要求他们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日记,还督促他们将“好课变为好文章”——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将平日积累的感性资料汇总、梳理,在归纳、总结中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写成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在撰写、修改、投稿中提炼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
   梳理、写作、投稿,是实习生在实习活动中的关键一环,是实现跨跃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将为他们日后的强劲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
   总之,通过优化职前实习流程,即借助“现学现用中模仿、且行且思中积淀、勇于挑战中创造、理性回眸中提升”等有序而逐步提升的教学实践范式,能够帮助实习生真正将教学实践、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帮助他们快速而高效地学会教学,进而改进、优化教学,并在“学、行、思、写”中内化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提升既有的经验水平,为日后的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佳佳,代鸣,杨政粤,邱岚.浅议双导师制实习模式实现路径的优化研究——基于提升师范生教育胜任能力的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8(5).
   [2]李俐.芬兰学科教师职前教育实习的经验与启示——以赫尔辛基大学为例[J].教师教育学报,2019(4).
   (责任编辑:杨强)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一体化”背景下,一线教师做好教材的衔接研究,熟悉教材体系,更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法治教育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大主题,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找到中小学法治教育在教材中的衔接点,对提升法治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重要价值。《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被定位为两本“法治教育”专册,两本专册同出自教育部统编,教材一脉相承,既在目标的层次上螺旋上升,又在
期刊
群文阅读是一种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它是由同一个议题的多个文本构成的探索性教学模式,能通过多篇文章的结构化组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深度思考,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建议中小学采取“1+X”的办法,在利用好统编教材以外,同时关注自由阅读,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宽泛的书目范围,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兴趣自由挑选,进行个性化阅读。  一、群文阅读教材与
期刊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二十四节气就是劳动人民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汲取节气文化精髓,培育审美素养,我们开设“二十四节气拓展课程”,以二十四节气等丰富的传统文化为教学素材,采用学科融合的形式,进行主题式教学。这不仅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学生的记忆和情感最深处,而且能持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审美素养。  一、语文:览“节气”之博大,拓宽审美
期刊
“数的认识”板块的本质内容是十进位值制。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包括“十进制”与“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指的是“满十进一”。“位值”是同一数字在不同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不同。如三位数“555”,右边的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中间的5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左边的5在百位上则表示5个百。十进位值制使极为困难的整数表示和验算变得简便易行。  怎样在“认识万以内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度理解“十进位值制”的内涵与价值
期刊
摘要:线上微课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补充,在资源开发时需要教师明确课程目标,夯实语文基础,呈现多样形式,帮助学生发展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使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时代背景,紧跟时代步伐,融入时代元素,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融通学科界限,以寻求数字化时代更好地体现小学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疫情时期;中华经典主题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
期刊
摘要:审美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深入挖掘课程的内容特点,设计地理美育目标,推进地理教学与美育的有机结合。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地理核心素养,渗透美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必备知识的同时,领略生活与美的无间融合,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还可进一步挖掘地理课堂中美育素材,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包括在课
期刊
摘要:试卷命题是教育质量监测过程的核心工作,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促进的重要作用。为了发现中德两国同龄学生数学学业质量水平的差异情况,特选取北京、上海、厦门等五个城市和德国柏林、慕尼黑等四个地区的小学数学四年级综合测试卷,通过对比三十六份试卷的结构、特点、试题维度及其命题技术,识别两国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末(即将升五年级)的试卷差异。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重视试卷命题立意、提高数学解答说理题型比例、高观
期刊
摘要:在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思辨活动,能够促进儿童文明礼仪的养成,使文明礼仪学习由“被动”到“主动”,教学形式由“传授式”到“学习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把儿童的学习放在教学过程的核心,通过开展多种思辨活动,培养儿童的辩证、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分析、综合、评价与运用能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可构建中高年级儿童文明礼仪养成的基本学习范式,即引导儿童走进思辨情境,开展反思性、探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逐渐成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新方向。深度学习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导”“两线”,制定“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模式;基于教材,选取“问题导向”学习活动内容;以生为本,探索“问题导向”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问题驱动;问题导向;深度學习;教学
期刊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能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学生的“学习视角”为主,开展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本文以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为例,谈谈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目标,聚焦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