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天下无贼》中有一名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培育人才。未来社会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则要靠教育的实践者教师来培养。
现阶段,我国虽然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从出生之日,就被强制接受各种教育。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家长们想尽了办法,从胎教,学前教,到各种学习班,种类繁多的学习资料,五花八门,要什么有什么。在成绩升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本未考虑到现年龄段孩子特有的身心特点和光怪陆离的现实可能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虽然现在开放了二胎,但大多数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以前望子成龙多少还只是一种愿望的话,现在在每个家庭则变成了一种实在的行动。由于现代教育分工的日益专业化,再加上家长本身生存的压力,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本身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对大多数家长而言,所谓教育主要就是拼钱,理由更是冠冕堂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钱都花哪儿呢。首先,学前班、幼儿园每年上千,还不包括各种“素质教育”兴趣班。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一年学杂费不多,但寒暑假就不可能闲着了,不管有没有钱都得硬着头皮给孩子请家教。到了高中,因已不再是义务教育,并且通常得在学校住宿,所以每年每个学生一般不会少于1万元。
所以,在中国大多数人家两个大人供一个孩子都是相当吃力的,有的为了孩子甚至负债累累。也是因为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在很多家长看来,是自己出钱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有义务将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才。教的好是应该的,教的不好是学校老师们的责任。在家长眼里,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成绩好点儿,以后上个好的大学,至于什么素质教育云云,无所谓了。
从学校来说,所谓的教育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已。对教师而言,教书只能是拼力气,拼时间。在如今的学校,教师已根本不算什么人物,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尽力保住自己的饭碗。当然学校吸引学生,还得靠能保证学生能考好的老师。一个名师常常扮演着很尴尬的角色。假如,你真是按德智体全面发展施以宽松的素质教育与自由的思考,那么很可能你名师没当成,饭碗反而丢了。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你的自由思考方式教育,不仅不被领情,反而会被视为一种不负责任或没水平的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一名教师,除了给学生布置作业,讲评试卷,你还能如何?能否成为名师,更多的是看你愿不愿耗费与之相应的精力。
关于教育,一直以来我们忽视了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从它的功能看,除了有选拔人才的作用,这是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它还有一项同样重要的功用,那就是传播社会的正能量,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根基。然而,现实里,家长不惜一切代价供孩子读,老师想尽办法逼孩子读,学校一门心思诱孩子读,社会却只能无可奈何地架设独木桥供孩子走。分开来看,每个层面都是畸形的,但凑合在一起却变得异常的正常了。大家都在一种彼此心照不宣中做着自己的事,谁都认为自己做的是该做的事,谁都没有错。
不难发现,在现行教育里面,真正可怜的只有两种人,那就是被逼得死记硬背的孩子和忙得晕头转向的老师。追本溯源,支配着我们教育的原动力的家长今天仍然基本是处于封建时代望子成龙心迫切的境地,所教内容又是与时代思潮以及孩子身心爱好严重背离的东西,而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与现行教育培育的人才格格不入,从而造成大量的高分低能,浪费社会资源。
上面说的是在家长与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还有一个关键的群体未提到,那就是所謂的坏学生。在学校里,有一大批学习成绩不好,品行也存在问题的差生。我们必须承认,在基层教育里,他们才是主体。一方面,几近白热化的考试竞争对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包括耐心意志乃至心理承受力都提出了在这个年龄段接近极限的挑战,迫使一大批学生不得不在身心远未成熟之时被迫中途落下,整体出入网吧或其他不该去的场所,过早地与那些在社会上游荡的问题青年混在一起,当他们幼小的心灵遭到伤害甚至明目张胆的殴打勒索的,他们通常都缺乏使之诉诸正义的起码的勇气和动力。因为在家庭和学校所遭遇的一切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已在他们内心投下了根深蒂固的阴影,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大多已充满了对通过正常竞争占据领先者和作为竞争裁判人的老师家长们本能的恐惧。所以当一种在他们那个年龄看来极不合理的痛楚突然压在他们身上时,他们通常所做的不是奋勇的解脱或抗议,而是寻找着比自己更弱小的同类,争取把这一切都转移到他们身上,从而自己来获得一种阿Q式的快感。
在孩子成长的这个阶段,家庭与学校是他们向前正常延伸的两根看似分离实则相辅相成的主要轨道。这中间,如果有一根破损或是断裂的话,第二根常常是无论怎么努力也是事倍功半,而这通常是那些问题学生最主要的来源。
从学校来讲,一般情况下,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这样的差生花的精力,往往收效甚微。因为他们本身对所学的那些毫无兴趣,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学出什么名堂,家长学校却又强迫他们只能这么学,就使他们对学习生产了极强的逆反心理。再加上又遇到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反复无常的情况,你打又不能打,有时候说两句都不行。你认真与他谈,有时也让他感动得泪流满面,可过不了一会就忘了,真把有些老师弄得焦头烂额。久而久之,也就任其发展,漠不关心了。仔细想想,也只有唉声叹气的份了。
总体而言,多年来教育没有进行大的改革,没有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就得进行改革,这是根本出路。只有经过改革才能解决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孩子和社会一个美好的未来!
现阶段,我国虽然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从出生之日,就被强制接受各种教育。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家长们想尽了办法,从胎教,学前教,到各种学习班,种类繁多的学习资料,五花八门,要什么有什么。在成绩升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本未考虑到现年龄段孩子特有的身心特点和光怪陆离的现实可能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虽然现在开放了二胎,但大多数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以前望子成龙多少还只是一种愿望的话,现在在每个家庭则变成了一种实在的行动。由于现代教育分工的日益专业化,再加上家长本身生存的压力,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本身的作用越来越有限。对大多数家长而言,所谓教育主要就是拼钱,理由更是冠冕堂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钱都花哪儿呢。首先,学前班、幼儿园每年上千,还不包括各种“素质教育”兴趣班。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一年学杂费不多,但寒暑假就不可能闲着了,不管有没有钱都得硬着头皮给孩子请家教。到了高中,因已不再是义务教育,并且通常得在学校住宿,所以每年每个学生一般不会少于1万元。
所以,在中国大多数人家两个大人供一个孩子都是相当吃力的,有的为了孩子甚至负债累累。也是因为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在很多家长看来,是自己出钱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有义务将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才。教的好是应该的,教的不好是学校老师们的责任。在家长眼里,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成绩好点儿,以后上个好的大学,至于什么素质教育云云,无所谓了。
从学校来说,所谓的教育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已。对教师而言,教书只能是拼力气,拼时间。在如今的学校,教师已根本不算什么人物,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尽力保住自己的饭碗。当然学校吸引学生,还得靠能保证学生能考好的老师。一个名师常常扮演着很尴尬的角色。假如,你真是按德智体全面发展施以宽松的素质教育与自由的思考,那么很可能你名师没当成,饭碗反而丢了。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你的自由思考方式教育,不仅不被领情,反而会被视为一种不负责任或没水平的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一名教师,除了给学生布置作业,讲评试卷,你还能如何?能否成为名师,更多的是看你愿不愿耗费与之相应的精力。
关于教育,一直以来我们忽视了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从它的功能看,除了有选拔人才的作用,这是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它还有一项同样重要的功用,那就是传播社会的正能量,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根基。然而,现实里,家长不惜一切代价供孩子读,老师想尽办法逼孩子读,学校一门心思诱孩子读,社会却只能无可奈何地架设独木桥供孩子走。分开来看,每个层面都是畸形的,但凑合在一起却变得异常的正常了。大家都在一种彼此心照不宣中做着自己的事,谁都认为自己做的是该做的事,谁都没有错。
不难发现,在现行教育里面,真正可怜的只有两种人,那就是被逼得死记硬背的孩子和忙得晕头转向的老师。追本溯源,支配着我们教育的原动力的家长今天仍然基本是处于封建时代望子成龙心迫切的境地,所教内容又是与时代思潮以及孩子身心爱好严重背离的东西,而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与现行教育培育的人才格格不入,从而造成大量的高分低能,浪费社会资源。
上面说的是在家长与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还有一个关键的群体未提到,那就是所謂的坏学生。在学校里,有一大批学习成绩不好,品行也存在问题的差生。我们必须承认,在基层教育里,他们才是主体。一方面,几近白热化的考试竞争对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包括耐心意志乃至心理承受力都提出了在这个年龄段接近极限的挑战,迫使一大批学生不得不在身心远未成熟之时被迫中途落下,整体出入网吧或其他不该去的场所,过早地与那些在社会上游荡的问题青年混在一起,当他们幼小的心灵遭到伤害甚至明目张胆的殴打勒索的,他们通常都缺乏使之诉诸正义的起码的勇气和动力。因为在家庭和学校所遭遇的一切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已在他们内心投下了根深蒂固的阴影,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大多已充满了对通过正常竞争占据领先者和作为竞争裁判人的老师家长们本能的恐惧。所以当一种在他们那个年龄看来极不合理的痛楚突然压在他们身上时,他们通常所做的不是奋勇的解脱或抗议,而是寻找着比自己更弱小的同类,争取把这一切都转移到他们身上,从而自己来获得一种阿Q式的快感。
在孩子成长的这个阶段,家庭与学校是他们向前正常延伸的两根看似分离实则相辅相成的主要轨道。这中间,如果有一根破损或是断裂的话,第二根常常是无论怎么努力也是事倍功半,而这通常是那些问题学生最主要的来源。
从学校来讲,一般情况下,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这样的差生花的精力,往往收效甚微。因为他们本身对所学的那些毫无兴趣,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学出什么名堂,家长学校却又强迫他们只能这么学,就使他们对学习生产了极强的逆反心理。再加上又遇到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反复无常的情况,你打又不能打,有时候说两句都不行。你认真与他谈,有时也让他感动得泪流满面,可过不了一会就忘了,真把有些老师弄得焦头烂额。久而久之,也就任其发展,漠不关心了。仔细想想,也只有唉声叹气的份了。
总体而言,多年来教育没有进行大的改革,没有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就得进行改革,这是根本出路。只有经过改革才能解决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孩子和社会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