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ingguixu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念教学是在认真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其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训练思维与表达,提升反思与交流的能力(其中包括学生个体自我组织、规划数学活动的能力以及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自主监督、控制的能力等)的一种重要课型.本文以“数列的概念”的教学为例,简单谈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科学合理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组织好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帮助学生对数学内容做完整性与合理性的审视、评价与构建,以期提高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关键词】数列;概念教学;课程标准;目标导向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概念教学应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科学合理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组织好概念教学过程.本文以“数列的概念”的教学为例,简单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做完整性与合理性的审视、评价与构建,以期提高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供同行们参考.
  数列是人类历史上认识最早的数学对象之一,早在古巴比伦时代,就有与数列相关知识的记载,数列与人类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和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之一.
  一、解析课标,确立教学目标
  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按照安斯沃斯从技术层面上提出的课标解析法,笔者制订的目标是:
  (1)了解数列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的顺序性,感受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模型,了解数列的几种分类方法.
  (2)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了解数列是一类离散函数,体会数列之间的变量依赖关系,了解数列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数列的规律,找出数列可能的通项公式.
  (3)了解数列的简单表示法.探索并掌握数列的几种简单表示法(通项公式、列表法、图像法和递推公式法).探求和发现数列各项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并用合适的表示法表示这种规律.
  (4)会用恰当的方法描述一个具体数列的对应关系.
  (5)在抽象概括数列概念的过程中(从描述性概念到用函数观点定义),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感悟蕴含其中的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意识和能力.
  (6)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与简约及“数、式、图、形”的和谐统一美,展现数列模型的实用价值.
  重点:了解数列的概念,体会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数学模型.
  难点:将数列看作是一种特殊函数去认识,了解数列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二、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流程
  教材中的实际问题贯穿始终,学习素材的呈现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模式.数列概念形成过程的核心是概括,概念核心是“顺序性”,需要从具体实例中抽象概括其本质属性.
  从内容编排角度看,教材主要介绍了数列的概念和分类.首先,通过“三角形数”“正方形数”等实例引入数列的描述性定义;然后,从函数的角度再定义数列,用an=f(n)表示数列,让学生体会数列的函数背景.这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出数列概念的形成过程.
  从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角度看,一方面,教材通过“观察”栏目,巩固加深学生对数列概念及其分类的理解.另一方面,将数列与函数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认真体会“数列”中蕴含的“变化与对应关系”的思想.首先,让学生体会数列中各项与序号的对应关系;然后,说明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最后,强调用函数背景和研究方法来认识和研究数列.
  三、开发工具,进行学习评价
  美国评价专家斯蒂金斯认为:“任何课堂教学的质量最终都取决于该课堂所运用的评价的质量,如果评价能够在课堂层面得到良好的运用,那么学习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他还认为:“为了确保学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前就应该清楚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后的表现是怎样的.”因此,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学、对学习的判断,更是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工具.
  1.通过开放性提问,让学生对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问题“除了教材上的数列,请你再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列,并判断它属于何种类型.”我们通过观察学生“举例、分类、用定义解释”的全过程,来判断学生是否主动建构了“数列”,进而评判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以相关知识的巩固程度.
  2.实施表现性评价.例如,针对数列概念的学习(真实性),我们要观察学生从描述性定义到函数定义的全过程(过程性),为此要制订评价的规则(标准性),明确达到某种程度的学生,可以得多少分,并根据该学生在“举例—说明”中运用定义解释的情况(建构性)来加以评判.
  评价标准(满分10分):
  (1)能够举出正确的数列实例2分
  (2)举例代表性强且有一定的实际背景4分
  (3)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括出“数列是由‘数’组成,按一定的次序排列,具有顺序性”6分
  (4)能按不同的标准正确分类8分
  (5)能归纳出“数列中的项具有确定性,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等性质10分
  3.布置实践性作业.课后让学生阅读并思考教材第32页中的“斐波那契数列”,通过互联网或查阅相关书籍搜集资料,写一篇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小论文.或者写一篇关于“完全数”的说明文.
  选择什么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看它能否直接评价学习目标中反映的学习结果.
  四、课前——布置任务,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8页第一、二自然段和“观察”栏目,自学数列的概念及其分类.学习目标:   (1)了解数列的概念(包括项、首项等),能举例说明.
  (2)了解分类的几种方法,能够将给定的数列正确分类.
  (3)观察下图,理解数列的一般形式,体会对应关系.
  任务一:解决下列问题,理解数列概念(描述性概念)
  问题1 让学生观察下列各例,看它们有何共同特征.
  (1)完全数:6,28,496,8 128,33 550 336,…,26 972 592(26 972 593-1),….
  (2)三角形数:1,3,6,10,…,n(n 1)2,….
  (3)正方形数:1,4,9,16,…,n2,….
  问题2 除了教材上的数列,请你再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列,并判断它属于什么类型.
  问题3 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相同的数列吗?为什么?
  任务二:利用函数观点,理解数列概念
  问题4 下面是某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射击序号与中靶环数的对应表:
  环数是关于序号的函数吗?
  问题5 观察“正方形数”组成的数列:1,4,…,n2,…,看看它是否符合函数的定义.
  (1)正方形数列{n2}除了列举各项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2)从图像上看,数列an=n2,n∈N 与函数y=x2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考:函数y=2x 1与y=2x,当x依次取1,2,3,…,n时,其函数值构成的数列各有什么特点?
  下面,要求学生先阅读教材第29页的内容,再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学习目标是:
  (1)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借助你前面举的例子,体会数列“序号”与“项”这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能用函数的观点解释数列.了解数列是一类离散函数,了解数列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通项公式的概念.
  问题6 下面是某水库存水量与水深的对应值表.
  问:上述表格表示的是数列吗?为什么?
  任务三:完成下列作业:P31练习4,习题2.1中1,2,3,5题.
  说明:每个问题均录制有微课,即教师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该问题重点、难点进行精讲,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五、课中——辨析研讨,合作学习
  环节一:合作交流,畅谈收获.通过学生交流微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再次将课前学习的微课内容内化到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中.
  环节二:提出问题,辨析研讨.首先收集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及发现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协作,探讨问题;师生辨析,解决问题;巩固方法,拓展思维.
  环节三:当堂检测,即时评价.布置适量题目,当堂检测,检验学习效果.
  六、课后——归纳总结,知识拓展
  1.从知识、能力、思维方式等不同层面,借助思维导图或其他形式,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典型问题.同时,针对作业和检测中的错题,从补充练习中寻找类题再进行练习,查漏补缺.
  2.让学生阅读并思考教材第32页中的“斐波那契数列”,通过互联网或查阅相关书籍搜集资料,写一篇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小论文.或者写一篇关于完全数的说明文.
  七、关于数列概念教与学的思考
  这是一篇智慧课堂教学公开课设计稿,受篇幅影响,课中部分做了大量删减,阐述的较为简练,主要是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理念,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符合时代精神的教学方式.
  关于数列概念教学,首先,应重视概念的引入(提供丰富、典型的实例)、概念的形成(抽象、概括其本质属性)、概念的明确(用图形、表格和式子等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概念)、概念的解释与应用(以实例为载体,辨析数列的内涵和外延,应用数列的概念做出判斷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其次,是要凸显数列概念本质属性,分析学生认知基础,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以“问题串”为线索的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尤其是例子的选择和提出的相关问题),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和感悟.
  总之,“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的概念教学的具体体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二是,教学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过程设计;三是,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具有高度一致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处理好“教学设计”与“具体操作”的关系.“教学设计”实际上是理想状态中的教学,而“具体操作”是现实的、动态的、体现生命价值的教学.尤其是在“实际操作”偏离了“事先规划”的轨道时,我们应该放弃“既定方案”,按照课堂中新“生成”的思路调整自己的思绪,让课堂教学在自然状态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发成,张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6):6-9.
  [2](新西兰)约翰·哈蒂(John Hattie).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M].彭正梅,邓莉,等,译.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要】坐标法思想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很多平面几何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坐标法思想进行处理.学生对哪种平面几何问题可以建系以及如何建系存在困难.本文通过介绍坐标法思想在解三角形和向量中的巧妙应用,为学生打开思路.  【关键词】坐标法思想;解三角形;向量  所谓坐标法思想,即建立坐标系,把几何对象转化为代数对象,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利用代数的工具、方法研究并获得结论,然后再解释几何现象.坐标
英国沃瑞克大学的韬尔教授等人分析:数概念是一个典型过程型概念,也就是说,它既是过程,又是概念.这一分析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压缩和内化,逐步形成概念,并将新的数概念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厘清小数、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正确把握小数概念的本质含义,从整体上构建联系,实现数系的扩充.  人教版教材在编排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各个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力求寻找新的突破.高中的教学课堂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发展,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有直接影响.数学作为重点科目,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现今科技高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构建势在必行.本文主要立足于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简要分析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整合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以期构建相对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摘要】新课标提出抽象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基于观察、实践、探索、思考、归纳等数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概念的来龙去脉,还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经验,从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无理数;逼近思想;数学探究活动  数学概念刻画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很多教师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让学生记住定义,再花大量时间对定义进行应用.这样
【摘要】函数是历年高考数学试卷中最基本的考点之一,教师应该合理总结并归纳历年高考数学中函数的基本考点,考点早知识,知识全掌握,进一步系统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好数学教学与复习备考的充分准备.  【关键词】函数;定义域;值域;解析式;性质  函数部分包括函数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法、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映射的概念、分段函數等,幂运算与对
观点  “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先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再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或曰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形态),课外重在“自主学习,自定进度,整理收获,自主反思,提出问题”,课内重在“展示交流,检测评价,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解决问题”,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应对未来挑战所必备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常见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一定程度上较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合作,有可能产生一些效率不高甚至无效的合作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和干预.本文详细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应用  引
【摘要】根據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按相近原则、模糊原则、整体与个体原则、调控原则、激励原则,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教师将学习能力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目的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研究表明,分层教学过程激发了全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生;主体  一
【摘要】2017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相比较,课程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函数成为课程内容主线就是变化之一.数学教材承载着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基本内容规定等,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最重要的工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人教版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于2019年开始使用,对实验教材与新教材关于“函数概念与性质”内容的比较,可以为一线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任意角的概念对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至关重要.这节课就是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提出有效的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任意角;设计情景;有效教学;数形结合  1 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特别重视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