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梦 风雅君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d_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亚君
  1976年生于陕西凤翔。1995年毕业于宝鸡师范学校美术专业,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201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专业(书法理论与创作方向),文学硕士、高校讲师、责任编辑。学术论文《从<海岳名言>看米芾的书学思想》发表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书法中锋用笔考辨》发表于核心期刊《美术观察》,学术专著《书法侧锋用笔研究》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冯亚君,陕西凤翔人,性耿介,好深思,嗜书学。先是,冯之外曾祖为旧时士绅,通经史、擅书法,为时所重。诗礼传家,恭让处世,冯幼染于是。稍长,出外就傅,学于中国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成,乃教授于宝鸡师范及湖南第一师范,今迁湖南美术出版社。
  冯性雅,居则挥毫,忱于法书;出则邀友,嬉于林泉。或友朋三五,饮酒赋诗;或孑身一人,空谷横笛,时人谓有林下遗风,此亦一时乐也。又终日忱覃于书,夜以继之,一旦有悟,乃尽扫曩日“各法皆习、风格务出”之狂举,避時风,远丑怪,以真书为本、行草为用。
  尝谓学书当学晋唐,虽坟典焚灭、法帖残缺,然后世仍可自唐人入而窥之。又病自清儒倡“笔笔中锋”始,后人不之深思,惟以中锋是尚,万千法书,一以中锋释之,无论魏晋,自此晋唐古法尽晦矣。于是乃细审传世碑帖,求同存异,梳其源流;又博览经史书论,去伪存真,发其史实;继考以晋唐丹青中人书写之态;终合以己之书写之势,得晋唐古法非主以中锋、实则侧锋取势之论,成《书法侧锋用笔研究》。此论一出,大异时人,或谓有功于晋唐,冯谦以为过。
  今冯又玩易,知圣人设卦观象,后世稽象可明卦,于是卦之吉凶、悔吝、变化、刚柔出焉,乃悟书学亦然。察势,则锋用八面、顺逆进退、露藏裹束,阴阳可知矣。繇是书学益进。
  友朋或问晋唐书学之门径,冯谓,我识陋法麤,于晋唐古法未窥一斑,又何足道哉。虽然,有一言,试与诸君论之。“学书首当溯源,次贯通。溯源则知本,贯通乃能大。以王书一系例之,既溯源羲献,习之日久,乃求通。然则何谓之通?设谙王字,放纵攲侧则似米南宫,谨慎谦和则类赵子昂,棱侧起伏则如欧阳父子,雄强圆浑则若颜鲁公,清秀恬淡则犹董香光,展而挥洒则近王觉斯,如是则可谓通矣。
  或问,此有术乎?曰,有,得法而已。法有阴阳死活之分,著之为死,用之为活。钟王法帖,帖帖相异,字字不同,此之谓活。世之俗子,趋步效颦,千字一面,此之谓死。学书当明阴洞阳,探微寻理,取法自然。”冯又谓,“书之体势源于字势,字势源于笔势,笔势源于手势。手势者,无非指之钩格抵押、腕之旋转覆仰而已,然二者皆必顺乎自然。要之,晋唐古法当在指腕之间。”其深思若此。
  (文/李文武)
其他文献
释文:  心积和平气,手成天地功  款识:  天得先生法正,于右任。  钤印:  右任(朱)  作品描述:  于右任此 “心积和平气,手成天地功”行草五言联轴,纸本,尺寸124cm×32cm×2,约7.1平尺。此作 结构奇险,行笔优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饱满浑厚、凝练老辣,形神兼备,真乃其经典精品之作,曾源于台湾资深藏家。当代草圣于右任十分重视心理养生,此健康箴言:“心积和平气,手成天地功”为其
期刊
倪小影 《山川灵秀》  杭州市文一街小學
期刊
案例背景:  2016年9月笔者参评高级教师,抽到浙美版四年级上册18课《青铜器》,这是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根据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青铜器的世界,透过青铜器古色斑斓的外表、繁多的造型、诡秘的花纹、奇异的铭文,看到的是一个时代青铜艺术的辉煌。  教学困惑:  1、教学内容有距离感:青铜器年代久远,加上其名称经常出现许多生僻字,学生的好奇心会不会被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磨掉?同时青铜
期刊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杂志创办于2005年,十多年来一直支持学校的书画教育特色建设,为广大学校的艺术教育和美术、书法、篆刻教师服务。本期“百家论坛”栏目采访了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叶可能校长,访谈内容为如何将艺术融入校园,融入教学中。  《书画教育》:西店镇小打造书画艺术特色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叶可能: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教学设施不够齐全、师资队伍不够强大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而想把学校办好,只
期刊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想象期,他们的绘画具有情绪性和夸张性,不注重写实而注重形似,无视法规、法度,不受一些成人思想的舒服,无拘无束地绘画,充满了自信。他们的绘画往往给人一种质朴纯真,充满童趣的感觉。他们这种绘画我们成人往往无法达成,因为我们心中存在着太多的束缚。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他们的绘画天性,因此,低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非常重要。在绘画实践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许多学生喜欢画画,更喜欢自由
期刊
艺术是生活与文化的结晶,社会上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乡土美术资源乃是当地人薪火相传的地方文化,也是教育部门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产业。如何将这一“活态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并利用,借助美术教学加以弘扬和传承,是美术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借助农村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契机,变革美术教学,积极打造特色美术课堂,让传统文化融合时代精神得以传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感受本真,留住乡愁 
期刊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及浙江卫视的《汉字风云会》的热播掀起了“汉字潮”。汉字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它承载着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一个人品行修养的体现。唐朝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曾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可见,汉字的书写与品德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低段,正是孩子书写汉字的启蒙阶段,也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人生态度的关键时期。那么,我们作为低段语文老师,可以
期刊
點评教师:祁斌
期刊
美术教育专家尹少淳先生指出美术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在美术课堂中,老师作为一名美育的引路人、传播者,怎样艺术性地传授知识,将美术的核心素养有效地融入教学中,这是笔者在教学中一直不断探索实践的。限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考虑,常规的美术课堂已经习惯于40多分钟常规课堂教学模式,每节课必然是讲练结合,首尾照应。美术课程更强调回归美术本体,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多
期刊
橡皮章是从版画艺术和篆刻艺术上衍生出来,在刻绘技法上传承版画和篆刻的技法,即阴刻和阳刻,拓印后的图案非常有形式感,橡皮章还有更胜于版画和篆刻的独特之处,就是章子本身图形的欣赏,很具有艺术感。而且橡皮材质比较柔软,手刻橡皮章的雕刻时间比石刻、木刻短很多,不需复杂的技巧,易上手,表现内容更丰富,拓展空间广。这个小东西,深深的吸引住了学生的心,展现出巨大的魔力,让人喜爱、让人开心、让人自信、让人骄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