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看见这样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呵欠连连,一部分学生伏台睡觉,整个课堂只有教师的讲课声。这样的课堂,似乎与学生无关;这样的课堂,没有学生喜欢,也是低效率的课堂。魏书生是一位具有课堂艺术和魅力的教育家,他说:“一堂课,老师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杜郎口中学成功的课堂模式是“10 35”,即老师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我展示不低于35分钟。这样的课堂模式让杜郎口中学年年中考居全县第一。现在,现代教育的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此,笔者也呼吁:语文课堂,请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
一、多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
课堂上,教师们都爱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但有些教师往往是刚提问题没多久就开始让学生回答了。学生正在思考,思路就被活生生地掐断了。如果思维不够敏捷的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结束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答得出来的是对教师所讲内容的机械重复,没有自己的见解,更多的是站起来哑口无言,不知从何答起。
也许有教师会说:“如果给太多时间让学生思考,我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不了。”难道,我们的教学就只仅仅是“完成任务”而已吗?这样的课堂有效吗?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他们是主体,教师在为他们解惑时,也要给他们留出一定的空隙时间,让他们有时间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灵活的脑袋去模仿、辨认、分析、整理,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求知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相应的多给学生思考时间,有95%以上的学生都能集中精力思考并得出不同程度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思维能力慢慢地提高,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大大调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
周玉仁教授说过:“教学中,学生能自己探索得知的教师不要代替,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要暗示,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二、多一点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
一堂语文课,什么时候要给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呢?一般来说,在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意见不统一,需要讨论时;个个有体会,需要交流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
合作探究的时间怎样调控呢?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探究活动当中。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应当走下讲台,到学生当中去,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调控好时间。学生的交流争论已到了白热化,对问题有明确认识了,就可以叫停了。千万别在学生正讨论得起劲时叫停,来一个紧急刹车,这是很残忍的事情。
也许有教师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太难的问题干脆告诉他们答案算了。这太低估学生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只得一个苹果,一种思想交换一种思想得到两种思想。只要教师们肯给学生一定时间去交换思想,再难的问题他们也能解决。
三、多一点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
语文课堂,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只有拥有表现的机会,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减少强制
性和划一性,增强开放性和选择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比如,对待同一个问题,在表达学习结果时,有的学生喜欢用有感情的朗读告诉大家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喜欢用图文结合来说明;有的学生喜欢用表格来分析……不管哪种,教师教应给予支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上,给一个舞台让学生表现,形式多样:或游戏、或竞赛、或角色表演、或歌舞、或师生角色互换……这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
教师们可能会质疑:你这不是把语文课变成活动课了吗?错了,课堂的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一种形式,信手拈来,不需要有完整的活动过程,更多的是即兴表演。如学古诗,可以让男女生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朗读PK;又比如,《孔乙己》这篇课文,文中描写了孔乙己两次给钱的动作:“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上”,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用硬币表演“排”和“摸”这两个动作。这样,学生对这两个动词的用法及不同意义理解得更为深透,对孔乙己的遭遇印象更深了。诸如此类的小活动,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更可贵的是,学生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张扬了个性,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魏书生说过:“每堂课,教师至少给学生10分钟的自己活动时间,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四、多一点时间让学生质疑
古人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说:“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质疑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只有教师问学生问题,没有学生问教师问题,即便学生心中有疑惑也没有机会提出来。慢慢地,学生懒于动脑,疏于探索,教师讲多少就吸收多少,教师说这是对的就是对的,说是错的就是错的,从来不怀疑。渐渐地,学生只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成了只懂得吸收知识的机器,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照收无误,没有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质疑问难,实际上是一个主动地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每节课,教师都应留出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讲课过程中或在讲课之后,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教材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问题提出来,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争辩,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批评甚至训斥,一旦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质疑环节就不能很好地开展。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充分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性。
还课堂给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吧!
(责任编辑 韦 雄)
一、多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
课堂上,教师们都爱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但有些教师往往是刚提问题没多久就开始让学生回答了。学生正在思考,思路就被活生生地掐断了。如果思维不够敏捷的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结束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答得出来的是对教师所讲内容的机械重复,没有自己的见解,更多的是站起来哑口无言,不知从何答起。
也许有教师会说:“如果给太多时间让学生思考,我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不了。”难道,我们的教学就只仅仅是“完成任务”而已吗?这样的课堂有效吗?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他们是主体,教师在为他们解惑时,也要给他们留出一定的空隙时间,让他们有时间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灵活的脑袋去模仿、辨认、分析、整理,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求知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相应的多给学生思考时间,有95%以上的学生都能集中精力思考并得出不同程度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思维能力慢慢地提高,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大大调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
周玉仁教授说过:“教学中,学生能自己探索得知的教师不要代替,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要暗示,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二、多一点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
一堂语文课,什么时候要给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呢?一般来说,在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意见不统一,需要讨论时;个个有体会,需要交流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
合作探究的时间怎样调控呢?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探究活动当中。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应当走下讲台,到学生当中去,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调控好时间。学生的交流争论已到了白热化,对问题有明确认识了,就可以叫停了。千万别在学生正讨论得起劲时叫停,来一个紧急刹车,这是很残忍的事情。
也许有教师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太难的问题干脆告诉他们答案算了。这太低估学生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个苹果交换一个苹果只得一个苹果,一种思想交换一种思想得到两种思想。只要教师们肯给学生一定时间去交换思想,再难的问题他们也能解决。
三、多一点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
语文课堂,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只有拥有表现的机会,学生才能得到发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减少强制
性和划一性,增强开放性和选择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比如,对待同一个问题,在表达学习结果时,有的学生喜欢用有感情的朗读告诉大家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喜欢用图文结合来说明;有的学生喜欢用表格来分析……不管哪种,教师教应给予支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上,给一个舞台让学生表现,形式多样:或游戏、或竞赛、或角色表演、或歌舞、或师生角色互换……这样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
教师们可能会质疑:你这不是把语文课变成活动课了吗?错了,课堂的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一种形式,信手拈来,不需要有完整的活动过程,更多的是即兴表演。如学古诗,可以让男女生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朗读PK;又比如,《孔乙己》这篇课文,文中描写了孔乙己两次给钱的动作:“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上”,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用硬币表演“排”和“摸”这两个动作。这样,学生对这两个动词的用法及不同意义理解得更为深透,对孔乙己的遭遇印象更深了。诸如此类的小活动,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更可贵的是,学生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张扬了个性,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魏书生说过:“每堂课,教师至少给学生10分钟的自己活动时间,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四、多一点时间让学生质疑
古人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说:“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质疑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只有教师问学生问题,没有学生问教师问题,即便学生心中有疑惑也没有机会提出来。慢慢地,学生懒于动脑,疏于探索,教师讲多少就吸收多少,教师说这是对的就是对的,说是错的就是错的,从来不怀疑。渐渐地,学生只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成了只懂得吸收知识的机器,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照收无误,没有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质疑问难,实际上是一个主动地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每节课,教师都应留出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讲课过程中或在讲课之后,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教材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问题提出来,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争辩,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批评甚至训斥,一旦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质疑环节就不能很好地开展。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充分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性。
还课堂给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吧!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