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近年来,同心县持续开展以“淳朴向善、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包容平和”为主题的民风建设,深入实施“民风建设年”“民风建设巩固提升年”“民风建设转型升级年”等系列活动。全县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民主管理不断加强、生活环境日益改善,村民的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
——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同心县各乡镇在154个村部建成文化长廊,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惠民政策、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常识搬上民风墙,让民风墙成了老百姓爱看爱读的“民心墙”,政务公开的“明白墙”。
——群众素养得到提高。评选表彰六大工程建设标兵180人,“十星级民风建设模范户”350户,同心“道德模范”19人,“最美同心人”20人。通过文化引领,示范带动,全县上下社会风气健康向上,道德文化素养大幅提高,民主法治理念显著增强,乡风民俗文明逐渐开放。
——文化阵地得到夯实。建成文化活动室28个,农村体育场136个,建立农村文艺队21个,33个文化户,建成农家书屋154个,数字农家书屋149个,极大地活跃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
——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围绕“专业村”“平安村”“文明村”“生态村”“无毒村”建设,在全区率先开展“美丽村庄”创建工作,共创建美丽村庄6个,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20万元,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美丽村庄带来的幸福感。2014年9月23日,召开的全区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工作现场会上,同心经验被推广。
但是,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目前,在一些贫困村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缺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没有发挥好典型带动作用,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没有在贫困村全面推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不均衡。如在贫困村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少,在全县精准扶贫100个行政村中,各级文明村只有7个。
——存在观念不正,法律意识不强。现行的不良风气制约了乡民风建设。有些村民过惯了穷日子,按部就班,不与贫穷抗争,缺乏脱贫致富的劲头。有些村民存在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心理,不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社会陋习抬头,群众负担重。在农村婚嫁,人情随礼的陋习越来越盛,女方索要彩礼搞攀比,彩礼钱越来越高。人情过重,谁家有事,随礼钱也越来越多。有些家庭辛辛苦苦赚了点钱,但为了人情,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完全是入不敷出,不得不东家借西家凑。这些都让本已摆脱贫困的人们,一个冬天又返回贫困。
——缺乏学习主动性,精神食粮贫乏。村民崇尚文化科技知识的氛围不浓,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在大多数精准扶贫村都已建成了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但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活动很少,有些村文化书屋成了摆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二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化对民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民风建设的各项工作。让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全县文明建设水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精准扶贫要先“扶人”,“扶人”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和前提
“扶人”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帮助贫困村的人们转变观念,彻底改变人们的“等靠要”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村,物质贫困并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贫困才是最更令人担忧的。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给再多的金钱与物质,输再多的“血”,也难以拔掉穷根。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广大贫困户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改变贫困面貌中来。
一是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以民风建设活动为抓手,着力开展公民四德宣传教育,在贫困村中广泛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自觉摒弃歪风邪气,树立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理念,转变观念,自力更生,增强与贫困做斗争的精神,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只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是脱贫致富的原动力。
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在贫困村发掘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致富能人,以开展“道德讲堂”形式,让先进典型现身说教,用身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教育鼓舞广大贫困户树立自强信心,在困难挫折面前做一名人贫志不短的好村民。
三是抓科普培训。经常性地开展“科普”和“科技下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抓好科技致富先进经验的推广,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引导农民争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做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
(二)精准扶贫要“扶户”,“扶户”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扶户”就是通过民风建设促进家庭团结和睦、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提高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家庭正能量,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达到早日脱贫目的。
一是抓细胞工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将新旧“二十四孝图”“弟子规”等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挖掘整理,制作文化墙,宣传引导群众树立“礼义廉耻孝”。把“道德模范户”“十星级民风建设模范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作为贫困村推进民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尚。评选出一批家庭和谐、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示范户,进行表彰奖励,将他们的事迹和照片搬上荣誉榜、模范墙。让墙体文化潜移默化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成为教育村民的“天然课堂”。
二是抓移风易俗。着力改变农村婚嫁彩礼和人情礼高而致贫的社会陋习。充分发挥宗教人士“八大员”作用,结合经训教义,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健康、良好的婚俗新风。挖掘社会上一些因彩礼高和人情礼高导致家庭不幸的事例,通过拍摄微电影、微信传播、编制手册散发等方法,用反面事例教育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因“礼”带来的危害。 三是抓诚信建设。围绕家庭诚信建设为目标,培育和形成讲诚信、守诚信、爱诚信的社会氛围。加强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和务工人员的诚信教育,建立劳务输出组织和劳务经纪人务工台账,打造诚信务工的同心品牌。积极与金融部门联系对接,建立农户个人信用体系,并及时公开公示,做好诚信模范户褒扬宣传,对不守诚信的人进行警示和提醒。对精准扶贫项目受益农户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杜绝弄虚作假,做到公平公正。
(三)精准扶贫要“扶村”,“扶村”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扶村”就是围绕“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要美,不仅要“外在美”,让村庄生态宜居,而且要“内在美”,使村庄温馨而和谐。民风建设就是要凝聚广泛的民心人心,打造“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
一是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载体,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集中开展整治脏、乱、差,整治社会秩序,尤其要抓改水、改路、改灶、改厕等,抓好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努力缩短城乡差距。
二是开展文明共建活动。动员全县各级文明单位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帮助贫困村制订村规民约,设立民风墙,组建文艺娱乐队,开展各种娱乐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在发展经济、告别贫穷,走向富裕的同时,努力提高文明素质。
三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在贫困村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一批乡土文艺人才,鼓励农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活动中,满足基层群众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文化追求,确保基层文化工作有人干、愿意干。培养一批乡土文艺队,如秧歌队、篮球队、家庭剧团、广场舞等。督促乡镇文化站对农家书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农村电影放映等管理,做到门常开,人常进。
四是开展法治进村活动。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以快板、三字经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把法制宣传融入到群众心中。围绕党的民族政策、村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劳动合同等,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村进程。推广县司法局、法院在张家塬乡汪家塬村、莲花山道观、丁塘镇新华村等建立“法苑大院”、法治宣传墙的好经验,使法治宣传覆盖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在每个村重新修订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村规民约,教育和引导群众讲规矩、守规矩。
(作者系同心县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洪岩
近年来,同心县持续开展以“淳朴向善、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包容平和”为主题的民风建设,深入实施“民风建设年”“民风建设巩固提升年”“民风建设转型升级年”等系列活动。全县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民主管理不断加强、生活环境日益改善,村民的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
——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同心县各乡镇在154个村部建成文化长廊,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惠民政策、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常识搬上民风墙,让民风墙成了老百姓爱看爱读的“民心墙”,政务公开的“明白墙”。
——群众素养得到提高。评选表彰六大工程建设标兵180人,“十星级民风建设模范户”350户,同心“道德模范”19人,“最美同心人”20人。通过文化引领,示范带动,全县上下社会风气健康向上,道德文化素养大幅提高,民主法治理念显著增强,乡风民俗文明逐渐开放。
——文化阵地得到夯实。建成文化活动室28个,农村体育场136个,建立农村文艺队21个,33个文化户,建成农家书屋154个,数字农家书屋149个,极大地活跃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
——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围绕“专业村”“平安村”“文明村”“生态村”“无毒村”建设,在全区率先开展“美丽村庄”创建工作,共创建美丽村庄6个,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20万元,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美丽村庄带来的幸福感。2014年9月23日,召开的全区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工作现场会上,同心经验被推广。
但是,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目前,在一些贫困村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缺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没有发挥好典型带动作用,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没有在贫困村全面推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不均衡。如在贫困村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少,在全县精准扶贫100个行政村中,各级文明村只有7个。
——存在观念不正,法律意识不强。现行的不良风气制约了乡民风建设。有些村民过惯了穷日子,按部就班,不与贫穷抗争,缺乏脱贫致富的劲头。有些村民存在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心理,不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社会陋习抬头,群众负担重。在农村婚嫁,人情随礼的陋习越来越盛,女方索要彩礼搞攀比,彩礼钱越来越高。人情过重,谁家有事,随礼钱也越来越多。有些家庭辛辛苦苦赚了点钱,但为了人情,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完全是入不敷出,不得不东家借西家凑。这些都让本已摆脱贫困的人们,一个冬天又返回贫困。
——缺乏学习主动性,精神食粮贫乏。村民崇尚文化科技知识的氛围不浓,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在大多数精准扶贫村都已建成了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但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活动很少,有些村文化书屋成了摆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二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化对民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民风建设的各项工作。让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全县文明建设水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精准扶贫要先“扶人”,“扶人”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和前提
“扶人”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帮助贫困村的人们转变观念,彻底改变人们的“等靠要”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村,物质贫困并不是最可怕的,精神上的贫困才是最更令人担忧的。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给再多的金钱与物质,输再多的“血”,也难以拔掉穷根。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广大贫困户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改变贫困面貌中来。
一是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以民风建设活动为抓手,着力开展公民四德宣传教育,在贫困村中广泛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自觉摒弃歪风邪气,树立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理念,转变观念,自力更生,增强与贫困做斗争的精神,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只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是脱贫致富的原动力。
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在贫困村发掘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致富能人,以开展“道德讲堂”形式,让先进典型现身说教,用身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教育鼓舞广大贫困户树立自强信心,在困难挫折面前做一名人贫志不短的好村民。
三是抓科普培训。经常性地开展“科普”和“科技下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抓好科技致富先进经验的推广,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引导农民争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做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
(二)精准扶贫要“扶户”,“扶户”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扶户”就是通过民风建设促进家庭团结和睦、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提高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家庭正能量,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达到早日脱贫目的。
一是抓细胞工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将新旧“二十四孝图”“弟子规”等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挖掘整理,制作文化墙,宣传引导群众树立“礼义廉耻孝”。把“道德模范户”“十星级民风建设模范户”“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作为贫困村推进民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尚。评选出一批家庭和谐、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示范户,进行表彰奖励,将他们的事迹和照片搬上荣誉榜、模范墙。让墙体文化潜移默化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成为教育村民的“天然课堂”。
二是抓移风易俗。着力改变农村婚嫁彩礼和人情礼高而致贫的社会陋习。充分发挥宗教人士“八大员”作用,结合经训教义,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健康、良好的婚俗新风。挖掘社会上一些因彩礼高和人情礼高导致家庭不幸的事例,通过拍摄微电影、微信传播、编制手册散发等方法,用反面事例教育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因“礼”带来的危害。 三是抓诚信建设。围绕家庭诚信建设为目标,培育和形成讲诚信、守诚信、爱诚信的社会氛围。加强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和务工人员的诚信教育,建立劳务输出组织和劳务经纪人务工台账,打造诚信务工的同心品牌。积极与金融部门联系对接,建立农户个人信用体系,并及时公开公示,做好诚信模范户褒扬宣传,对不守诚信的人进行警示和提醒。对精准扶贫项目受益农户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杜绝弄虚作假,做到公平公正。
(三)精准扶贫要“扶村”,“扶村”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扶村”就是围绕“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要美,不仅要“外在美”,让村庄生态宜居,而且要“内在美”,使村庄温馨而和谐。民风建设就是要凝聚广泛的民心人心,打造“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
一是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载体,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集中开展整治脏、乱、差,整治社会秩序,尤其要抓改水、改路、改灶、改厕等,抓好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努力缩短城乡差距。
二是开展文明共建活动。动员全县各级文明单位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帮助贫困村制订村规民约,设立民风墙,组建文艺娱乐队,开展各种娱乐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在发展经济、告别贫穷,走向富裕的同时,努力提高文明素质。
三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在贫困村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一批乡土文艺人才,鼓励农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活动中,满足基层群众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文化追求,确保基层文化工作有人干、愿意干。培养一批乡土文艺队,如秧歌队、篮球队、家庭剧团、广场舞等。督促乡镇文化站对农家书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农村电影放映等管理,做到门常开,人常进。
四是开展法治进村活动。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以快板、三字经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把法制宣传融入到群众心中。围绕党的民族政策、村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劳动合同等,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村进程。推广县司法局、法院在张家塬乡汪家塬村、莲花山道观、丁塘镇新华村等建立“法苑大院”、法治宣传墙的好经验,使法治宣传覆盖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在每个村重新修订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村规民约,教育和引导群众讲规矩、守规矩。
(作者系同心县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陈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