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变式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2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变式教学是目前中学数学课本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准确把握变式教学的本质,注重知识点、基本技能本身的落实。同时兼顾学生水平和情感体验,使这种手段真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利工具。本文从几个案例出发谈谈如何把握变式的本质,使变式实实在在地为教学目标服务,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变式教学 数学 课堂教学
  
  变式教学是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物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变换同一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变式教学能让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有多角度的理解,同时通过对问题多层次的变式构造,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及问题本身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和提高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因此,变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在过程与方法的展开中巧用变式
  
  新课程强调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变式的设计应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铺垫以变式的形式给出。设计铺垫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循序渐进,立足于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有益的思考。课堂上,要提供适当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案例1:高中数学必修本7.4简单的线性规划“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以铺垫为变式的手段,探究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
  铺垫1: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图形?
  铺垫2:如何判断已知点是否在直线上?
  铺垫3:判断点(2,3)、(1,5)、(-1,0)、(0,0)在直线的哪一侧?
  (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利用多媒体再次演示,让学生形成初步印象。)
  铺垫4: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为坐标的点表示什么图形呢?
  (给出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最后学生代表发言)
  铺垫5:怎样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的哪一侧?
  师生共同总结:既然在直线的同一侧的点符号相同,因此只要验证直线外的一点就可以。如果该点满足不等式,则该点所在的一侧就是对应的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否则就在相反的一侧。如果直线不过原点,我们一般都拿原点验证。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变式研究。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不断发掘新的知识,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充分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突出了其主体地位。
  
  二、利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习惯
  
  审题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道坎,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绩的好坏。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改变一些问题的条件或者一些关键词,从而通过问题的变化培养审题能力。
  案例2:(2004·全国)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与点A(1,2)的距离为1且与点B(3,1)的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
  本题可以做如下的两种变化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一是把原题的定值变为变量;二是把原题的定量变为一个比值。学生解答完这三道题目之后就会真正地明白审题的重要性。
  变式1: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1,2)的距离为t(t≥0且t为常数),且与点B(3,1)距离为2t的直线共有多少条?
  变式2: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1,2)、点B(3,1)的距离比为1:2的直线共有多少条?
  问题中隐含条件能否挖掘出来,往往直接影响了问题的解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改变问题的条件(或隐含条件),则可以让学生在审题中多一份细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巧用变式教学,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构造知识体系
  
  案例3:高中数学选修本“导数”一节,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问题中,充分利用变式教学,清晰地体现各类题型的不同条件,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铺垫1:求曲线上一点(1,3)处的切线方程。
  铺垫2:求过曲线上一点(1,3)的切线方程。
  铺垫3:求经过点(-1,4)的曲线的切线方程。
  剖析:求切线方程时,一定要注意是求过某一点的切线方程,还是求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前者可能会有多个结果,而后者通常只有一个。对于后者,我们一般采用待定系数法。首先设出切点坐标(引入一个参数),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的斜率(仍用该参数表示),之后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再将已知点代入,求出参数的具体数值,代入点斜式方程,最后得到所求的切线方程。
  案例4:在高中教材第八章“抛物线”一节习题课中,讲解抛物线的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的位置关系一题时,我采用变式的手段,帮学生构建了另一系统的知识结构。
  铺垫:已知一条抛物线,以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相交C. 相切D. 不确定
  变式1:把题中的抛物线改为椭圆呢?
  变式2:把题中的抛物线改为双曲线呢?
  通过以上三个小题,借助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得到:抛物线以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椭圆以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准线相离,双曲线以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相应准线相交。
  总之,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变式。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要求的变式,素质好点的班级和学生在应用变式时数量可以相对多一点,变式之间的“跨度”可以大一点;而对一般水平的班级和学生应用变式时数量要少一些,变式之间的“跨度”也要小一点。要做到“目中有人”,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高三阶段,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算得上是一个“特殊时期”。我们对此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呢?    一、教师在情感上应多关心学生    在高一、高二期间你可以是一位严师,但在高三期间,每位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对学生的态度,避免过激的话语对学生产生刺激。时刻注意到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重压下心理脆弱的一面,即使学生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也要先从学生的角度给予理解,然后再批评。    二、练习题难易适中。以
期刊
自主性学习与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自学是学习者在没有外在的帮助下独立学习的方式;而自主性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主导下有主见的学习,它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因此,自主性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作用,只是教师的角色较之于以往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维护者    若要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真正确保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期刊
同理心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富于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有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基石。没有同理心。就没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顺利的人际交往,也就不可能在分工协作的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同理心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也同样适用,如果教师能真正做到以同理心对待学生,而学生也能站在教师的立场
期刊
经历多年新课改和新高考实践的检验和完善,文综高考命题无论在指导思想、试题设计形式、考查目标与要求上,还是试题呈现方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度上都趋向成熟,总体表现出稳中求变的趋势,具有如下新的亮点:    一、命题将会在引入情境中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洽    虽然政史地分科教学具有其科学合理性,但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学科发展的趋向必然导致自然科学之间、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
期刊
摘要:高中生由于心理健康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政治教师在对待这个问题上理应发挥自身的作用,除去必要的心理关注外,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用好课堂这一载体。在课堂教学的氛围优化和教学过程的心理健康渗透上采取相应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政治教学的心理健康辅导效应。  关键词:政治教学 必然性 心理健康 策略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
期刊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主任的班集体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好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至高境界。要做好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需要落实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班级自主管理目标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目标符合班集体每个学生的意向,代表了班集体的
期刊
2006年,教育部要求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承办五年制藏族艺术班,为西藏培养音乐教育师资。笔者已从事藏族声乐第二课堂教学多年,深感对藏族学生进行声乐教学与内地学生有所不同,下面具体谈一谈针对藏族学生进行声乐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课程开设方式    藏族艺术班声乐课程的开设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课。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座谈了解到:这个艺术班的生源来自于内地西藏中学,小学阶段是在西藏度过。小学阶段、
期刊
数学是枯燥、严密、抽象的。谈论到数学,人们关注的是考试成绩,教师们采取的方法是题海战术。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呢?数学学习应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与渴望,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情境中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探索者、体验者,用自己的策略探索解决数学问题。    一、让学生在数学课中享受美    在课堂上,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给学生营造美感氛围:  1. 仪表美。身为
期刊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当今信息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基本能力。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对信息技术课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也不浓,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打游戏、上网,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健康发展。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信息技术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期刊
校本教研如何实施才能更有实效,才能让全体教师主动参与,这是每一所学校关心的一个话题,不少学校每到教研活动时间,迫于领导的“威严”和学校对教研活动的考核,教师们凑在一起闲聊一会儿侃侃大山、聊聊家常便完事大吉,这样的教研活动其实就是在应付差事,没有一点实效,所以一提起这样的教研活动,大家根本提不起兴趣,更别说主动参与了。  为了让教师们真正地动起来,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我校于2007年9月份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