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上海街头之声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wo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难忘的是旧时代上海街头的叫卖声。
  五花八门的叫声,长年川流不息,每一种调门代表一种小贩的行业。记得孩提时,弄堂里最熟悉的是爆炒米花的,用小锣小鼓召唤人们观看“西洋景”的,还有用手风琴伴奏卖膏糖的,都是有拉有唱,有声有色。买“烂东西”的喊声元气充沛,粗犷有力,似乎不是来收购破烂旧货,倒像是布施什么恩惠似的。女性叫卖声中以浦东妇女“卖长锭”的和苏北妇女“拔牙虫”的最具有乡土色彩,这主要是指浓重的地方口音而言。但前者只是给迷信鬼神的人提供锡箔灰的来源,而后者阴沉如巫婆,听起来使人有几分疑惧,往往被大人用来哄骗孩子,不用说这两种歪门邪道的行当本身都是骗人的。
  街头巷尾有多少种小贩,便有多少种有腔有调的叫卖声。然而都是生的叫喊,为生活而奔走,为生存而叫喊。
  每天一大清早,最先出现的叫卖声,多半是卖报的孩子。半夜里,他们就群集在四马路望平街,等候当天出版的各种日报。然后带着一大叠报纸,纸上都还留着新鲜的油墨气味,就争先恐后在破晓的街道上飞奔而过,一个个都像是黎明的报信者,把最早到手的消息送到读者手里。听听他们顺口溜似的一连串高声叫喊:“阿要看老申报、新闻报、时报、时事新报……”歪戴着一顶肥大破旧的鸭舌帽,更显得卖报孩子的身个矮小。由于经年累月的放声叫喊,嗓子变得又粗又哑,小小年纪看上去却已很老成了。
  同卖报孩子相似的是盛夏日午卖冰棒的孩子。头上烈日当空,脚下是软化发烫的柏油路,一个孩子背着木箱,叫喊着沿街奔跑,给人们在热浪中带来消暑的冷饮。
  世界上不少大城市的街头都有卖花女。旧时代的上海街头也有卖花女。在高楼的阴影下,或是在小巷深处,站着一个衣衫素净的苏州姑娘。两条细细的长辫垂在瘦削的肩头。水灵灵的眼睛,菜色的脸。卖花女的臂弯里,挽着一竹篮带露水的鲜花,楚楚可怜地向过往行人兜售。卖花啊,多好的鲜花啊!
  她柔声叫着:“卖白兰花,栀子花,茉莉花——”
  那吴侬软语的卖花声里,有多少祈求,多少哀怨。没有人买花,花儿枯萎了,卖花女也憔悴。一首凄清的小诗,写在落寞的路边街角。
  若是在深秋夕暮,华灯初上,水果店门前,成串明灯缀连的“良乡栗子”四个大字分外耀眼。一年一度的糖炒栗子又上市了。大铁锅里,长柄的铁铲不断翻炒,炒熟的栗子在热铁沙中爆响,毕剥有声。行人路过时,感到一阵热气,一阵温暖,一阵诱惑。顺手买一包放在大衣口袋里,冰冷的手指摸着滚烫的栗子,趁热剥开来吃,回味无穷。任何时候,一想到糖炒栗子的热烈声音,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幅弥漫着苍茫暮色的上海街头冬日小景。
  到了寒冬腊月,长夜漫漫,窗外寂静的弄堂里,便是卖宵夜的声音了。墙角馄饨担上,摇晃着一盏小油灯,偶或传来竹梆声,声音清远。叫卖“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火腿粽子”的,穿行于大街小巷,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寒风中那些传统的上海夜点心的名字,听起来模模糊糊的。终于一切都归于寂然。
  夜深了。更阑人静时,只有深夜的灯下工作者和布衾如铁的失眠者,才能听到远远飘来卖檀香橄榄的声音。这也许是隆冬之夜的最后的叫卖声,又像是这一整天所有叫卖声的尾声。在北风怒吼的冬夜,那声音分外苍凉,隐约可闻,若有若无。直到人已远去,那游丝般的余音不绝如缕,依然萦回耳际,很久都不会消逝。这时候弄堂里的冬夜似乎更深沉了,更寒冷了,也更荒寂了。
  遥远的,遥远的上海街头叫卖声,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了。有时在记忆深处发出一点余声,听起来也恍如隔世。这都是旧时代的声音,是过去的市声。
  (节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临窗集》中的同名散文)
其他文献
这是一条深深的、蓄积了历史沧桑的小巷。它满脸的皱纹嵌着江南千年的风雨霜雪,像是在时间长河中沉淀的一首隽永的歌……  古巷是江南小城的缩影,具有独特的风韵。虽然随着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这些并未影响到古巷,它仍然蜿蜒曲折地依附在这片富有神韵的大地上,似乎对外界的喧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神奇抵抗力,只愿接受江南山水的清雅与悠长。  进去看看吧!  踏着被岁月磨得光滑的青石板
期刊
一阵肆虐的狂风从遥远的树林里刮来两颗种子,随意将它们分撒在田野里。雨水将它们润湿,泥土将它们埋藏,阳光给它们温暖。于是,它们在田地里长成了两棵树。  最初,它们十分矮小,然而无心的时间把它们高高地拉离地面。它们便能眺望得比从前远多了。  它们也都彼此看见了。  田野十分辽阔,直到那葱绿的平原的尽头,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树木,只有这两棵远远分隔着的树,形影相依地伫立在田野中间。它们的枝丫纵横交错,仿佛
期刊
【作者小传】端木蕻良,著名作家、艺术家。原名曹京平,1912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从上世纪30年代起开始写作,6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出版了长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和戏曲剧本等十几部,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未结集的散文、论文、序跋、评论、戏剧、杂文、诗歌、旧诗词等共千余万字。书画作品多幅。他的《科尔沁旗草原》和晚年创作的鸿篇巨著《曹雪芹》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土地的誓言》被选入人
期刊
嘉宾方阵:江苏常州市正衡初中书虫  指导教师:吴海霞    书虫李涵:1  对于中学生写书出书的这种“潮流”,我的观点是:是金子,就应该发光!  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把所见所闻所思用文字串成动听的音符:可以是对生活的遐想,可以是对未来的希望,可以撷取想象中最灿烂的一朵礼花,也可以吟唱我们心中最想说的话。谁说我们还乳臭未干?谁说我们还没有能力创造?韩寒、郭敬明就是我们的典范。他们给文坛带来了盎然的生机
期刊
《绿色塑料》阅读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期刊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们的身上。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  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窗子的呢!  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过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在屋里,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无须开窗子了。  山顶洞人
期刊
我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一个孩子,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我看见别的小伙伴身边不但有母亲,还有父亲时,我就想:我的父亲在哪里呢?  终于,我忍不住问了母亲,母亲却冷冷地说:“你没有父亲!”  真是这样的吗?   后来我去外婆家,向她老人家问这件事。外婆用颤巍巍的手在自己的旧樟木箱里翻了一阵,然后从一个布袋里拿出一包用纸包好的旧相片。  “这就是你爸爸,”外婆把相片递给我,“你已经读四年级了,也是让你明白事
期刊
【作者小传】杨绛,著名作家、翻译家。原名杨季康,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的夫人。1911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法国。回国后曾在震旦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及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2003年以92岁高龄,写作出版长篇纪实散文《我们仨》,追忆了和
期刊
【作者小传】何为,著名散文家。原名何振名,1922年出生,祖籍浙江定海。早年先后从事新闻及电影文学剧本编辑工作,为日后专门从事散文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1956年他的散文《第二次考试》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被选入国内和东南亚的华文课本。1978年他的散文《临江楼记》又作为新时期第一篇抒情散文载入史册。已出版《织锦集》《临窗集》《何为散文选集》等15部散文集。他的散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入选人教版义务教
期刊
【紫音插话】    本期的新课文作者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吴冠中。他的散文大多都跟画有关系。用一个画家的习惯和视角去观察事物,描述风景,渲染色彩,犹如给我们开了一扇新窗,从中我们不仅看到画家如何欣赏美的事物,还似乎窥到了画家的创作心路。爱好美术的同学读后自有心得,爱好写作的同学又何尝不能从中悟出为文之道呢!  李森祥的两篇作品都是写过去农村的家常生活。他非常善于叙述,文字极简约,笔下人物却都栩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