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科学精神与严谨学习态度,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初步的认识。通过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欲望,促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实施。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物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动机;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学习态度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对学生自身成长产生影响。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使其产生内动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学习。对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学好文化知识必不可少的因素,若是对学习没有任何动力,那么也无法实现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重视,并利用其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动力,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利用物理知识充实知识结构,提升学习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物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学生如果对理论基础掌握不牢,将会很难处理与应对各种复杂问题,学习的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教师应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与探究意识。比如,在学习一些核心概念或者非常重要的公式及定理时,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吸收和掌握这些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能死记硬背这些概念、定理,而应在理解公式或者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基于此,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应用这些知识更好地解决物理问题,提高物理学习能力,达到更好的综合训练效果。
例如,在教学“欧姆定律”时,学生可以很快记住欧姆定律的界定和公式。但是,要想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一核心知识,仅依靠记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将公式中的每个量都做相应的分析解读,让学生明确每个物理量的含义、相应的单位;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更加准确地利用这一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此外,在这个基本公式的基础上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公式变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理解和记忆这些公式。
二、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探究活动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适当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积极投入物理学习中。例如,在教学“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细致、深入地分析和解读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点,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观察,使其留意班级内或者自己家里一些电路的连接情况,从而建立更加牢固的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认知;最后,教师可以基于这个教学主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实验探究活动,给学生设计具体的实验任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些活动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也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乐趣。
教师可结合教学主题设计一些实验探究的学习活动,这既是对知识教学的辅助与推动,又有助于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知识是一个重要板块,也是学习难点。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有更好的吸收和掌握,教师要多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和革新。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多设计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裕的自主探究空间,以及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运用现代媒体,突显物理教学生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信息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因多媒体融图形、文字、声音、动漫、视频于一体,具有交互性、集成性等特点,为物理教学增添了生动性、直觀性,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创新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需要,巧妙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物理课堂增趣提效。
首先,导入时借助多媒体,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进行《浮力》的教学时,笔者借助于PPT为学生播放“海底世界”的录像: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畅游,小木板、万吨货轮等都浮在水面……情境创设后,笔者设疑:硬币都不可以浮在水面,然而鱼儿在水里游泳,有时浮出水面,有时沉入水底,为什么?尤其是万吨货轮,如此庞大且重的货轮,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海底世界》的播放、情境问题的提出,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浮力”的学习重点上,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导入时,运用PPT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探究的欲望,而教学中借助PPT,可以让教材中静态的图形“动”起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说法,学生难以理解,尤其是对于物体不受力,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学生感到不可思议。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说教式的讲解不仅无助于学生的理解,反而会越讲越让学生糊涂,而借助PPT的动画展示,可以让这个问题简单化、明了化。如,运用PPT的演示功能,播放伽利略的“小车实验”,就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直观感知和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微观知识宏观化,从而降低知识的抽象性,降低知识的难度。例如,在进行《电荷》的教学时,“电荷的定向移动”虽然真实存在,但是,看不见、摸不着,而此时,教师借助PPT为学生呈现“构建磁场模型”,可以增强知识的“可视性”,降低认知的难度。
再者,多媒体因其呈现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可以提升单位时间利用率,从而加速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推进。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不高。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动机,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实践机会,鼓励学生深入学习,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以此提升学习动力,促使教学工作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侯伟. 陕西省高中学生物理新课程学习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顾惠君.始不乱,终受益——关于初中物理起始教学的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0(10):19-20.
[3]梁春.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0:697-698.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动机;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学习态度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对学生自身成长产生影响。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使其产生内动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学习。对学生来说,学习动机是学好文化知识必不可少的因素,若是对学习没有任何动力,那么也无法实现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重视,并利用其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动力,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利用物理知识充实知识结构,提升学习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物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学生如果对理论基础掌握不牢,将会很难处理与应对各种复杂问题,学习的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教师应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与探究意识。比如,在学习一些核心概念或者非常重要的公式及定理时,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吸收和掌握这些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能死记硬背这些概念、定理,而应在理解公式或者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基于此,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应用这些知识更好地解决物理问题,提高物理学习能力,达到更好的综合训练效果。
例如,在教学“欧姆定律”时,学生可以很快记住欧姆定律的界定和公式。但是,要想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一核心知识,仅依靠记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将公式中的每个量都做相应的分析解读,让学生明确每个物理量的含义、相应的单位;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更加准确地利用这一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此外,在这个基本公式的基础上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公式变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理解和记忆这些公式。
二、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探究活动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适当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积极投入物理学习中。例如,在教学“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细致、深入地分析和解读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点,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观察,使其留意班级内或者自己家里一些电路的连接情况,从而建立更加牢固的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认知;最后,教师可以基于这个教学主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实验探究活动,给学生设计具体的实验任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些活动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也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乐趣。
教师可结合教学主题设计一些实验探究的学习活动,这既是对知识教学的辅助与推动,又有助于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学知识是一个重要板块,也是学习难点。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有更好的吸收和掌握,教师要多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和革新。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多设计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裕的自主探究空间,以及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运用现代媒体,突显物理教学生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信息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因多媒体融图形、文字、声音、动漫、视频于一体,具有交互性、集成性等特点,为物理教学增添了生动性、直觀性,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创新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需要,巧妙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物理课堂增趣提效。
首先,导入时借助多媒体,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进行《浮力》的教学时,笔者借助于PPT为学生播放“海底世界”的录像: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畅游,小木板、万吨货轮等都浮在水面……情境创设后,笔者设疑:硬币都不可以浮在水面,然而鱼儿在水里游泳,有时浮出水面,有时沉入水底,为什么?尤其是万吨货轮,如此庞大且重的货轮,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海底世界》的播放、情境问题的提出,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浮力”的学习重点上,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导入时,运用PPT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探究的欲望,而教学中借助PPT,可以让教材中静态的图形“动”起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说法,学生难以理解,尤其是对于物体不受力,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学生感到不可思议。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说教式的讲解不仅无助于学生的理解,反而会越讲越让学生糊涂,而借助PPT的动画展示,可以让这个问题简单化、明了化。如,运用PPT的演示功能,播放伽利略的“小车实验”,就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直观感知和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微观知识宏观化,从而降低知识的抽象性,降低知识的难度。例如,在进行《电荷》的教学时,“电荷的定向移动”虽然真实存在,但是,看不见、摸不着,而此时,教师借助PPT为学生呈现“构建磁场模型”,可以增强知识的“可视性”,降低认知的难度。
再者,多媒体因其呈现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可以提升单位时间利用率,从而加速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推进。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不高。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动机,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实践机会,鼓励学生深入学习,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以此提升学习动力,促使教学工作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侯伟. 陕西省高中学生物理新课程学习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顾惠君.始不乱,终受益——关于初中物理起始教学的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0(10):19-20.
[3]梁春.浅析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0:69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