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歌声犹在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f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男中音歌唱家德米特里·霍洛斯托夫斯基(Dmitri Hvorostovsky), 于2017年11月22日在伦敦的一所医院里去世,终年仅五十五岁。噩耗传来,全球歌剧迷为之哀伤。其实,自从霍洛斯托夫斯基两年多前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公布了自己患有脑部肿瘤的消息以来,他在全世界的粉丝们就一直关注着他的病情和他的演出日程。大家都希望他能早日康复,重返歌剧舞台。



  霍洛斯托夫斯基是一位富有情感的男中音歌唱家。他六点一英尺高的身材赋予了他宽广的歌喉。他唱歌的音色浑厚,表情生动,歌声中总带有一种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野性。但他表演起歌剧中那些俄罗斯贵族的角色来,又是如此的潇洒和放荡不羁。正因为这样,他是演绎俄罗斯歌剧的拿手演唱家,无论是柴科夫斯基的《尤金·奥涅金》《黑桃皇后》,还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战争与和平》,他都能演得得心应手。
  当然,霍洛斯托夫斯基也是一名非常全面的歌唱家。记得五年前在美国出版的一本《歌剧新闻》杂志上,我就读到关于他如何潜心研究莫扎特歌剧和意大利美声歌剧曲目的文章。文中提到,由于他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和研究,他演的莫扎特歌剧《唐璜》以及威尔第、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的歌剧,如《游吟诗人》《弄臣》《唐·卡洛》《西蒙·波卡涅拉》和《茶花女》等,都有同样的细腻之处和他独到的风格。
  出生在苏联政权统治下的西伯利亚,霍洛斯托夫斯基的童年走过了一段并不愉快的道路,青少年时期也充满坎坷,即使到了事业成功的时候,他还经历过酗酒和离婚的痛苦。也许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人生经历,他演起歌剧来才有那种特有的野性和放荡不羁的气质。
  霍洛斯托夫斯基从小和外祖母和继外祖父一起生活。继外祖父虽是二战英雄,却是一个十足的酒鬼,因此霍洛斯托夫斯基和外婆比较亲。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妇科医生。小德米特里从小就显露出音乐天才,他钢琴弹得不错,并有意要走音乐之路。父亲对他的选择很高兴也很支持,因为他自己也曾经想走音乐之路,但在苏联时代的西伯利亚,职业选择没有很大的自由,他的梦想终成泡影。



  少年时代的霍洛斯托夫斯基有过一段反叛时期。他曾混迹于江湖上的少年帮派,经常与人打架,鼻梁骨也被人打断过多次。他也像其他的青少年那样,热迷过摇滚乐。但正如俗话所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很快地,他进入了西伯利亚的音乐学院,在那里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学习美声唱法的课程。
  不久,霍洛斯托夫斯基的音乐和歌唱天赋就崭露头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他第一次走出俄罗斯的国门,第一站就到了巴黎,在那里他获得了国际歌唱比赛的第一名。1989年,他去伦敦角逐世界著名的BBC 卡迪夫歌唱比赛的大奖,结果以很小的比分差距险胜了对手布莱恩·特菲尔(Bryn Terfel)。特菲尔后来也成为了歌剧明星,前几年我在纽约听过他唱的全套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他是威尔士人,他唱的一首威尔士老歌《我的威尔士小屋》,可以让人听得肝肠寸断。



  成名后的霍洛斯托夫斯基以他浑厚细腻、奔放野性的歌声以及他的一袭白发和性感的身材,让全球的歌剧听众和他的粉丝们如痴如醉。世界各大歌剧院与他签约,其中包括美国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英国伦敦的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德国的柏林歌剧院、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以及奥地利的维也纳歌剧院等。1995年,他被授予了俄罗斯“人民演员”的称号,2015年和2017年被俄罗斯政府授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和”和“祖国功勋”勋章。美国著名的歌剧女演员芮妮·弗莱明在和他合作了歌剧《尤金·奥涅金》后说:“世界上确实有很多好声音,但德米特里的歌声是最动听的。”在这之前,弗莱明从未唱过整场的俄文歌剧。我看过他俩演的这部歌剧,其演技和歌声真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歌剧DVD 版也一直在畅销榜上名列前茅。
  我第一次听到德米特里·霍洛斯托夫斯基的歌声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有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他刚出版的几张CD,其中一张就是俄罗斯的古老浪漫歌曲。封面上的第一首《我遇见了你》(I Met You, My Love,俄语Yafstretil vas)出自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的一首诗,是一首伤感的抒情歌曲,霍洛斯托夫斯基把这首歌曲唱得百转千回,感觉特别适合坐在冬天的壁炉前听。
  2013年6月,霍洛斯托夫斯基和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安娜·奈瑞贝科(Anna Netrebko)为庆祝普京总统上台,在红场举行的一次露天音乐会上合唱了一首苏联时期的著名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们两人手牵手在台上的演出,把俄罗斯人的潇洒和浪漫气质演绎到了极致。尽管事后有些人出于各种不同的政治目的对他们大加非议,但对我来说,艺术就是艺术,他们对艺术的演绎与政治无关,那些非议都是好事之徒的鼓噪。
  霍洛斯托夫斯基是一位斗士。他在癌症的病魔面前没有屈服。早在脑瘤诊断之前,他就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下了2016 年度音乐季的六场歌剧演出。在脑瘤被诊断出来后,他坚持不取消演出合同,最终由于治疗过程中体力不支,他坚持演完了六场中的三场。其间,他还在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举办过一次独唱音乐会。2017年5月,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庆祝迁入林肯中心五十周年的音乐会上,德米特里突然出现在舞台上,台下观众欢欣若狂。他唱完一曲后,观众不停地鼓掌,安娜·奈瑞贝科在台后看到这一幕,直擦眼泪。在这之后的另一场演唱会上,他谢幕时,观众们把手上准备好的白玫瑰像下雨似的向他抛去。
  人们常说,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精彩与否。德米特里·霍洛斯托夫斯基的生命雖短,但活得精彩,他的精湛表演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我常常想,当一个人已知生命将止时,是否会给别人留下一点儿信息呢?德米特里在他生命将尽前的演唱中,选了普希金的诗,诗中唱道:



  为我挖掘一个坟墓,
  在最宽广的土地上。
  在我的额头上,
  栽种最红的鲜花。
  作为一位爱国者,霍洛斯托夫斯基要求把他的骨灰留一半在莫斯科的圣心女公墓内,另一半葬回老家西伯利亚。他葬礼那天,半个地球外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正好在演威尔第的《安魂曲》。在节目单的扉页,我看到大都会歌剧院把那晚的演出,献给他们所爱的歌唱家——霍洛斯托夫斯基。
  斯人已去,歌声犹在。霍洛斯托夫斯基去世的那一天,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斯克(Krasnoyarsk),德米特里·霍洛斯托夫斯基的出生地,在漫长冬季开始的时候,飘起了雪花。一颗闪亮的流星,在雪夜中划过天空。
其他文献
Naxos发行的这张唱片中收录了一系列小提琴小品,由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钢琴大师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创作。这听起来是挺跨界的一个组合:钢琴家创作小提琴作品。不过,作为一个多产的作曲家,戈多夫斯基从来没有被人当作一位单纯的钢琴大师。若论他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他根据肖邦的二十六首练习曲(Op.25,No.7这首没有被改编)改编的五十三首练习曲。作为钢琴技艺的一座高峰,
期刊
2018年3月30日、31日,四川音乐学院上演了一系列特别的音乐会——“‘马拉松’式原创无伴奏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四部作品《琴思》《琴趣》《琴韵》《琴缘》分为四场音乐会,演出总时长将近十一个小时。为什么会想到创作一套规模如此庞大的小提琴独奏曲,并以“马拉松”音乐会这样新颖的形式呈现呢?作品的创作灵感是否来源于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和常规音乐会相比,“马拉松”式音乐会的意义何在?带着这
期刊
2018年7月20日:勋菲尔德比赛开幕音乐会  两年一度的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如期而至。这是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一次盛大的音乐聚会。  开幕音乐会上名家汇集,星光闪烁。担任本届比赛小提琴评委主席的让-雅克·康托罗夫(Jean-Jacques Kantorow)率先出场。康托罗夫是俄裔法国小提琴家和指挥家,已有七十三岁高龄,他演奏的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以强大的气场横扫全场。此前他
期刊
尼克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五人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1856年至1862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就读于圣彼得堡的数学与航海科学学院,其间沉迷于格林卡充满民族风格的歌剧创作,并结识了巴拉基列夫,在后者的影响下树立了个人的音乐创作观念,继而放弃海军公职,全力投身于作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以绚丽多彩的配器著称,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标题性和“
期刊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音乐史上一位不可多得作曲家,同时也是十九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被誉为“俄罗斯音乐大师”。纵观这位大师的一生,他历经沧桑,丧母之痛、婚姻不幸、朋友断交无一不影响着他本就敏感的心灵。与其说他笔下优美的旋律与他坎坷的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倒不如说是他的这些人生阅历成就了他在音乐上极高的造诣。他的一生不可复制,他的旋律也无可比拟。  作为举世闻名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职业
期刊
中国西部交响乐周是由文化部和西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部地区交响乐团参演的国家级重要交响乐艺术活动。它集中展示了西部交响乐的优秀成果,提升了西部交响乐的艺术水平,加强了中国西部边境地区的文化建设。西部交响乐周创始于2010年,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在重庆、宁夏、新疆举办了三届。  第四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于2017年9月12日至22日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等地举行,主要内容包括西部
期刊
摇滚史上关于“地下丝绒”有一个著名的笑话:当年几乎没有多少人买他们的第一张唱片,但这些买了唱片的人后来都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其真正的妙语是“每一位朋克、后朋克和先锋流行艺术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都欠地下丝绒乐队一笔灵感的债,哪怕只是受到了间接的影响。” 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列举出一大堆受其影响的著名人物:大卫·鲍伊(David Bowie)、布莱恩·伊诺(Brian Eno)、帕蒂·史密斯(Patti Sm
期刊
十一月的北京有些凉了下来,也许更显得天空的湛蓝,阳光的爽朗,秋叶的灿烂。就在这样一个完美的季节,11月4日傍晚,北京音乐厅迎来了令人翘首期盼的舒伯特之夜——殷承宗钢琴独奏音乐会。  自从殷承宗先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莫斯科赢得了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殊荣后,他早已成为了几代钢琴学子心目中的榜样,他的辉煌琴声也不断回响在好几代爱乐者的耳畔。纵观殷承宗先生的保留曲目,从他的传奇代表作之一《黄河》协
期刊
莫斯科大剧院素来以歌剧及芭蕾演出享誉全球,其歌剧团和芭蕾舞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团体之一,拥有众多顶尖的歌唱家和舞者。如今,莫斯科大剧院已经走过了两百四十二个演出季,无数享誉全球的歌唱家、舞蹈家从这里走出,1877年,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就是在这里首演的。  2001年,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以芭蕾舞剧《天鹅湖》亮相当时开幕不久的上海大剧院,轰动一时。时隔十七年,莫斯科大剧院终于迎来了其歌剧团
期刊
这是我听的第二场慕尼黑爱乐音乐会。三年前他们在上海上演了全套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还记得那天超强台风袭击日本,结果“姐夫”(杰吉耶夫)没能随乐团飞来,由拉脱维亚指挥家安德里斯·波嘉代替。  2017年11月18日,江苏大剧院邀请到了慕尼黑爱乐(MPO)与杰吉耶夫。此次上演的四首曲目无疑是向MPO最辉煌时代的指挥切利比达克致敬:贝多芬的《莱奥诺拉序曲第三号》、冯·韦伯的《奥伯龙序曲》、瓦格纳的《唐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