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希金说:“阅读,就是最好的学问。”一个喜爱阅读的人,能从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综合素质,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小学高年段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此阶段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培养策略
  课外阅读习惯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年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课外阅读能力,但想真正提升核心素养,就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厚自身的人文底蕴,健全自身的人格。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五条明确的教学促进策略路径:一是建设班级文化,唤起读书热情;二是建立午读制度,保证读书时间;三是以笔助思促读,培养思维能力;四是注重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五是开展读书活动,加强阅读互动。
  一、 建设班级文化,唤起读书热情
  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以润无声、细无痕的方式逐步沁入每个学生的心中,启迪他们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性情。要让学生沉浸在书香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从建设班级文化入手,努力營造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受到无限的教育。于是,我们在班级建立了红领巾图书角,大大方便了学生在课间、静校时间的随手阅读,这里的书籍都是学生自愿借出的课外书,实现资源共享。图书角上方的墙壁张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如“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雏鹰争章展示台”公布每个学习小组完成课外阅读记录情况,课室后面的墙壁上开辟“快乐读书吧”,用于推荐优秀课外读物,以及展示同学们的读书收获(包括阅读记录卡、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手抄报等等),以激励同学们的读书兴趣。整个课室成了一个小书房,学生走过,可诵读,可欣赏,浓浓的书香班级文化熏陶着孩子们,让他们情不自禁爱上阅读,与好书交朋友。可见,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课室,不仅推动课外阅读的开展,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善。
  二、 建立午读制度,保证读书时间
  课外阅读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而是在于日积月累。只有坚持每日阅读,才能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每学期我们都会根据区的推荐书目,结合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推荐阅读,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后,再阅读三十分钟的课外书。然而,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推荐书目不感兴趣,阅读面窄,只爱看卡通、漫画及学习辅导类的书,内容较单一。个别学生阅读时间少,把时间花在了“玩”“看电视”或“游戏”上,到高年段仍未形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这是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的。于是我们及时调整了策略,建立午读制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促进,保证学生每天半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周一到周五13:00至13:30,是孩子们的午读时间,他们自主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完成每日半小时的阅读任务。自主阅读,学生可读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而小组合作阅读,则是组员共同阅读一本书,可齐读,可交流讨论,可发表自己的看法。每月我们还会选出优秀学习小组,没有获得优秀学习小组的选出优秀组员进行奖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展,学生从开始以齐读为主,慢慢地转向边读边议,读书氛围浓厚了,读书的习惯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例如:六年级第一学期,我们从区语文科推荐的书目中挑选了丰子恺的《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和鲁迅的《朝花夕拾》作为共读读本。在午读时间,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共读,读读描写鲁迅童年生活和风俗民情的篇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谈谈自己喜欢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藤野先生》里的恩师,《范爱农》里的师友等;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议议当时的社会……在这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中,孩子们读、谈、说、议,走进了《朝花夕拾》,走近鲁迅,逐步养成持续的课外阅读习惯,为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三、 以笔助思促读,培养思维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这句话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读是写的基础,写又可促进读的深入。会读不会赏析,只读怕写,是当前高年段学生课外阅读时常见的问题,这也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而提高思维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动笔的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划重点、划好词佳句的能力,强调看过的书要有痕迹,可圈可点可勾画,还要设有读书笔记本,将好词佳句、新鲜观点和自己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温习,学以致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得鼓励学生结合亲身感悟,多动笔,可记录阅读心得,写读后感,还可以进行仿写或改写。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实践,学生的赏析能力、写作动力明显提高,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也上升到更高层面。我们还将优秀的作品在班级文化中展示出来,供大家阅读欣赏、取长补短,形成你追我赶的榜样效应,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四、 注重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部编版语文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册教材增设“快乐读书吧”,意在对每学期的课外阅读进行系统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方法的教授对阅读习惯培养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注重技巧和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在阅读时提高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时,教师可对小贴士的两个阅读方法予以重点指导:一是理清人物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读懂故事。以《童年》为例,可引导学生利用人物环形图进行记录,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人物出现的先后写一写,把复杂的人物关系理一理;二是通过小说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把发生在人物身上的重要事情简要的记录下来,结合故事情节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多个角度评价人物,这样理解人物形象就会印象深刻了。三是学会质疑问难。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疑问或困难记录下来,并尝试解答,可查阅资料找答案,可与人交流解决问题,还可以标上问号,做做旁批,说不定读着读着就找到答案。通过这样的方法指引,学生在阅读时读得更深入,更好地体会书中的内涵和情感,还能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另外,高年段在阅读指导上与中低年段有较大的區别,除了要引导学生迁移阅读单元的一些方法外,还要做好中小衔接,引导学生读整本书、做好整本书的阅读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如《童年》共有十三章,二百页左右,学生可根据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速度,每天阅读一章,十来天读完;也可每天读十页,二十天读完。阅读进度可快可慢,随时作出调整,如当天较忙可少读几页,较为空闲时可多读几页。只要学生有自己的规划,切实可行就可。
  五、 开展读书活动,加强阅读互动
  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高年段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探索的热情,所以教师应当用丰富多样的活动来促进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以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 读书笔记和阅读记录展示
  经过两年的动笔实践,孩子们的读书笔记有很大进步,不仅摘录好词佳句,还记录读后心得体会。我校还是广州市智慧阅读试点学校之一,学生每周都要完成阅读平台的打卡任务。为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建设,我们每月进行一次读书笔记和阅读记录展示,六个小组摆满了读书笔记和阅读记录,同学们翻阅着、欣赏着、学习着、评价着……最后评出10名最优秀的学生予以表彰。此次活动,既展示了学生读书的开展情况,又让他们从中获得更多的阅读信息,受到更多的阅读启发,相信校园、班级里弥漫的书香会更加浓郁。
  (二) 制作读书卡
  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养成制作读书卡的习惯无异于掌握了一种阅读方法,培养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制作出独特的、有价值的读书卡,很多学生不再漫无目的地阅读,开始认真读留心记,注意书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人物个性、主要内容等。
  学生们设计的读书卡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多样,有好词佳句的摘抄,有自己的读书感悟,还有人物资料卡、好书推荐卡……一张张别出心裁的卡片充分显示了同学们的巧妙构思和读书热情,掀起了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推进了班级阅读文化。
  (三) 阅读成果汇报会
  学期初,教师指导学生针对性地选择课外书籍;学期末,根据相关主题,进行阅读成果分享。汇报会上,学生畅谈书中的精彩片段、喜欢的作品、心得体会、从阅读中学到的道理……最后,大家将自己的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卡、手抄报等作品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形成班级的阅读手记或班刊。丰富多彩的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成就感,让其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阅读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正逐渐养成,核心素养不断提升。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好书伴随孩子的成长,让阅读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习惯,进一步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允侠.课外阅读为学困生开启一扇心智之窗[J].小学时代,2010(1):37.
  [2]刘丽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J].黑河教育,2018(12):55-56.
  [3]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曹惠英,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二项式定理是高中数学定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多项式乘法的延伸,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本文将运用APOS理论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设计。  关键词:APOS理论;数学定理;二项式定理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教学当中应注重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很多教师对于定理教学的把握不到位,导致学生对于定理的形成过程一知半解,死
摘要:中学地理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可,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很多教师积极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但是效果却与预期目标有一定的距离。笔者拟通过分析目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俄罗斯》一课的教学,进一步探寻合作学习的策略和实施路径,以提升合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文科生来讲,“得文综者得天下”想必也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确实,文综在高考文科总分中占了百分之四十的比重,是能拉开学生之间分数差的科目。并且有别于高中一二年级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分开考试,高考文综将三科合并在一张试卷中综合进行考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文综中历史部分的内容相对较难,在一些人看来,将所学的知识从灵活运用最后再回归课本是历史科目的学习关键所在,而对于教材内容的熟练记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道:“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考试说明》中写作发展等级的要求中提道“材料丰富,形象丰满”“见解新颖,材料新鲜”。可是,由于现如今学生的生活大多是学校与家庭,何以要求学生不断写出新鲜的材料?因此,如何恰当使用现有材料,让寻常材料展现“奇崛”之妙?  关键词:寻常;选材;深刻;新奇  王国维先生说过“为文如造屋。”写
摘 要: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要让孩子拥有一张漂亮的“名片”,单靠学校教育是肯定不够的,需要家长大力配合。家长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书写环境;用心陪伴,为孩子树立信心;规范训练,静待花开。  关键词:家长;写字;姿势;训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不但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的传习要义,要求教师除了要规范学生纪律,引导其融入课堂情境中来优化数学思维和解题意识之外,还需要准备好练习课的素材,从问题出发,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引导小学生主动树立数学思维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提升解决效率,进而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灵动性。本文主要研究让练习课变得灵动起来——上好一节练习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灵动;策略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置的目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了教学目标之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很多内容,如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个人价值等等。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究如何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品德综合素养。  关键词:品德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小学课堂  一、 明
摘 要:最近,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这是全国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新教材中阅读字数和题量都大幅度增加,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更加直面的考验,语文素养的综合培养刻不容缓。那么,如何突破传统语文课堂的种种局限和问题,经受住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挑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力才是应对改革浪潮的
摘要:近年来,阅读力培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而低年级学生长期处于浅阅读、零碎阅读与孤立学习状态,这种情况极大地制约了思维发展,限制了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017年秋季,全国中小学统编教材正式使用,成为培养低年级阅读力的新内容载体。因此,充分挖掘统编教材里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是每一位低年级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本论文将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对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力进行培养。  关
摘 要:美国学者格朗兰德有一则评价公式:评价=测量(定量描述) 非测量(定性描述) 价值判断。以往,我国的教育评价一直以测量(定量描述)为主,从而催生了填鸭式教育。老师教各种公式、定理、方法、规律等等等等给学生,学生用死记硬背来面对一场场的大考小测,学生的答题技巧是提高了,卷面分数也提高了。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为了多填点东西进去,学生几乎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只会被动地接受,不会主动去学习,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