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教材,活用教材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它给我们提供了教学思路。而作为教师,要根据这个教学思路和素材想办法去达成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如何在實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合理选择,设计真正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本文以“不同的声音”探究活动为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能力 问题情境
  在每堂科学课中,教师总离不开一个既定的模式,认为科学探究就是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环节,每一个探究活动都要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探究活动对学生来说必须是全开放的。但重新审视这些探究活动时不难发现,这样的探究活动太流于形式,且单调和程序化。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是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所以需要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多种方式的教学探究。
  一、从忽略到发掘,把生活现象作为探究目标
  在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对声音产生兴趣,我依照教材,试着让不同的学生发出声音,让大家猜猜听到的是谁的声音。并且为了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也让他们自己发出一些声音,目的是让他们发现每个人的声音各不相同,从而揭示主题。然而,我的这种“开放性”想法让教室顿时变得十分热闹,每名学生都试图发出不同的声音,而当这种热闹逐渐平息下来之后,大家并不能立即回到冷静的思考中。
  这样的导入方法看似使学生都有了体验,但却未达到教学的目的。于是我决定“收”一些,我收集了三位同学们都熟悉的老师的声音,当上课铃声响起,我就卖起了关子:“同学们,你们能听到声音就判断出来是谁在说话吗?”学生争先恐后:“能!”我继续讲述:“这里有三段声音,试试看,能不能通过声音来辨别出来,分别是哪位老师在说话呢?”这时候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教室里鸦雀无声。当我依次播放三段不同的声音后,大家都开始进行讨论了。其中出现了分歧:“第一个录音是A老师的声音。”“不,是B老师的。”对于这样的讨论虽然是在意料之外,但我却不急于公布答案:“那我们再听一次。”
  和之前教材的导入相对比,相同之处都在于从认识不同的声音入手,但是相比之前的按部就班,这一次的导入显得十分顺利。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虽安静,但从他们专注的眼睛里可以感觉到他们的思维在脑海里不停碰撞、思考:为什么我们能通过只听声音就知道老师的声音呢?原来他们的声音各不相同,从而揭示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不同的声音。在此之后,揭示导入所涉及的知识点:像我们发出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我们把它叫作不同的音色。
  二、从听到做,把探究式学习等同于科学探究
  【教学重现】
  师:那音量呢?它可能与什么有关?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问题,我给大家准备了几种材料:镲、木鱼、碰铃、吹管。在音乐课上我们是怎么使它们发出声音的?(演示吹管的使用方法:可以贴着这个孔吹气)我给你们的挑战是,每个同学轮流使用这些材料发出音量大小不同的两种声音,并且观察一下,在声音大小不同时,物体有什么不同。
  (生操作并观察现象)
  师:那么音调的高低又与什么有关呢?
  (生先猜想)
  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通过视频思考你觉得音调高低可能与什么有关。将你们的猜想写到记录单上。
  (生先猜想,并汇报想法)
  师:想不想尝试一下?除了尺子以外,还有两种物品可以帮助大家思考:钢片琴和橡筋琴。长短不同的它们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小组内尝试,并且将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
  (生活动并记录。汇报展示:音调高低与长短有关,且长低短高)
  师:除了改变长短之外,还有其他方法改变音调的高低吗?(材料:粗细不同的塑料管)这些塑料管有什么不同?它们制造出来的声音高低一样吗?
  (生上来尝试)
  师:除了长短和粗细程度会影响声音的高低之外,还有一种方法也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
  (生联系生活实际继续思考)
  师:(提示)有没有同学拉过小提琴?它用到了另外一种方法改变音调的高低。(观看小提琴调音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生:当旋转琴上面的琴扭时声音高低也不同。
  师:当我们转动琴扭时,弦的松紧程度发生了变化,音调高低也不相同。松时声音音调低,紧时声音音调高。
  在研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通过体验不同音量大小后试着进行猜想,然后再提供视频资料和物品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在这环节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科学探究:提出问题(音调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做出猜测(长短,长低短高或短低长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其中一个因素之后,其他的因素再以演示实验和资料分析的方式进行验证,这样一来活动比较紧凑,且用多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始终保持一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从学习到运用,把科学探究融入实际生活
  【教学重现】
  师:大家想不想把不同的声音合成一段曲子呢?咱们举行一个小小的音乐会,不过,我们今天的乐器不复杂,就是这样长短不同的管子。(材料:6种PVC管)每一个管子上对应着乐谱上的一个音符,大家先跟着我的手势,试一试第一行的演奏。
  (生试着演奏第一行)
  师:听出来这是什么曲子了吗?我们把剩下的这部分也演奏出来。
  (生演奏全曲)
  师:这个管子只是我们常见的水管,生活中还有很多材料都可以做成乐器(展示图片:自制的小乐器)。回家我们也尝试着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成简单的乐器吧。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扩展。学生对于演奏乐曲十分感兴趣,而当展现出了演奏的“乐器”时,就更加好奇了:这样长短不同的塑料管能奏出一首曲子吗?于是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其中一根管子后,对于乐曲的演奏就十分专注。所呈现的效果是非常的整齐,甚至会情不自禁地为自己的演奏鼓掌。这里和教材相比,省去了自己制作的时间,直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体验,在体验之后,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材料都可以做成简易的乐器,从而才有了课下自己尝试制作乐器的欲望。   四、案例反思
  本节课和教材的教学流程相比较,每一环节都有一定的改变,在“始于教材”这一点来说,每一个教学目标都需要明确进行讲解,而有时候不能只是教教材,也需要适当地“走出教材”。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对于探究中的实践过程并不是学生仅仅通过操作活动自己得出结论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自主探究,或是通过阅读观看等,能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启发。科学学习离不开探究,但是探究并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敢于探究
  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中产生的真实问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活动找到探究的切入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以身边熟悉的老师的声音为切入点,通过提问“你能不能只通过声音知道是哪位老师”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快速地集中到教师播放的声音上。兴趣被激发之后,才会有学习和认识的欲望,也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和大脑的配合与思考,为之后的研究发現做了良好的准备。
  2.关注学习过程,乐于探究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探究过程中必然引起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后能够自己投入到探究中,无论是发现问题的兴奋还是怀疑和惊讶,都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形成。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或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探究方式交流讨论,并及时进行评价,让师生的每一句对话都能使学生从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因此评价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是关注探究结果,更需要关注其探究的过程。
  3.注重延伸课外,勤于探究
  一次科学的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学生需要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几根塑料管很常见,可是它们却能当乐器,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和思维的热情之后,他们就会更关注身边事物,关注社会,乐于参与社会活动,并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对于教材的使用和改进是一个碰撞思维的过程,当源于教材的活动和探究通过创新之后取得的效果就是碰撞出来的火花。当然,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需要结合教材灵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蔡稚梅,刘炳升.第四讲: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误区和多种形式探究活动的设计[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3(04).
  [2]殷芹.简约而不简单: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例谈[J].辽宁教育,2007(02).
  [3]汤玉波.小学科学课中的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8(04).
其他文献
来了来了,二月来了  二月是朋友最爱的时节  我说,放风筝去吧,朋友  于是,你笑着拉起我的手  那风筝也掸了掸身上的尘土  晃晃悠悠  晃晃悠悠  最后还是掉下来了  风筝轻轻地挂在了树梢上  算了吧,再买一个新的  你说  我说,不行,那是我们的风筝  风筝上面装着我们的友谊  它摔下来,是因为我们的友谊很重呢  走吧,我们一起把它捡回来  我们要做永远的朋友
【摘 要】故事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形式和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听故事、读故事、写故事、演故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及倾听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及有效识字,并提升学生的自信及表达、想象和写话能力。本文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依托故事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故事 低年级 语文素养  故事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形式和载体,更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避免成为“惊弓之鸟”    从小我就像个男孩,很好动,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上学期,科学课上学了“电”这一章节,结果我去碰通电的插头,被电了一下,还好没什么事。爸爸说他小时候也被电过,但让我以后一定不要再碰了。可是之后,虽然我还是外表阳光很爱笑,但几个月来一直在想象自己触电后的可怕情景,还不停地去看防触电的知识。现在我对插头什么的都很敏感,有时甚至不敢给照相机充电,不敢用电吹风,不敢一个人在家。我
不必夸大“12分”的差距    进入初二以来,班里有四五个同学“爆发”了,成绩飞升,在杭州的话那成绩进杭高没问题,一直成绩还不错的我不知怎么就有了压力,因为最近一次月考总分和他们之中最好的那个差了整整 12分。初一时,我是“边学边玩”,连期末考试前都依然和往常一样,一个周末玩五六个小时游戏。现在不玩忍不住,玩过后又很后悔,毕竟是会浪费大把的时间。家长告诫道:“用这些时间学习,就……”   现在很纠
周老师最近同时迷上了两件事:星空和微生物!这两者有共同点吗?还真有——要想把它们看清楚,都得借助于光学仪器,一个是望远镜,一个是显微镜,当然对于周老师这可怜的近视眼来说,还绝对离不开鼻梁上的那副眼镜……  生活中光学仪器还有很多,比如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投影仪等。它们也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少不了一样东西——玻璃透镜。伟大的玻璃!  可是当周老师想到这儿,拗劲上来了:真的“少不了”吗?能不能
新学期喽,又见到你了,真开心!
生日礼物  你最近上课怎么没有精神?  我的好朋友要过生日,我要‘赚’个好礼物给他!  厉害啊!自己打工赚钱!  我在拼命打‘装备’,想送个最好的给他!    潇洒  肿成这样明天怎么去学校啊?  我的新造型很潇洒吧?  潇就不要了,洒(傻)还留着吧!    多胞胎  昨晚的韩剧太好看了!  上次问你还说什么十分简单!  看是看了,就是发现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们长得都那么像,是不是多胞胎啊? 
横向  一、作家三毛的一本散文集,里面记录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成长历程。  二、成语,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和狗都不得安宁。  三、杜甫诗《春夜喜雨》中“润物细无声”的前一句。  四、利用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活性制造出的一种能摩擦生火的取火工具。  五、明天的明天。  六、习惯,风俗。  七、一部科幻电影,由看似独立其实相互关联的六个故事组成,中国演员周迅也有参演。  八、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
手机响了,屏幕上的号码显示是父亲打来的。   “喂,老爸。”   “起床了没?没吵到你吧?”   “已经起来了,有啥事啊?”   “没什么,就问问你这个周末回不回家。”   “不回来了,下周有测试,我想在学校复习,你也知道的,在家我没法专心看书。”   “你又不回家……上星期你也没回来,你妈挺想你的——算了,那你好好看书。对了,你生活费够用吗?”   “够的够的,”我忙不迭地回答,“
后 妈   放学回家,路过一家快餐连锁店,我听到两个女生在门口聊天。“你知道吗?这家店新推出一种盖浇饭,叫什么‘妈妈的味道’,好想去尝一下啊!”其中一个这样说。另一个很不屑地回应:“你妈做饭就这味儿啊?你妈就给你这么点饭啊?那你妈一定是后妈。”    98?78!   数学考试小明只得了18分,他拿红笔添了一横,变成了78,然后又在7的上面加了半圈,就变成了98。当小明把卷子拿给妈妈看时,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