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可以通过大量、真实的空气监测数据分析,客观评测环境质量,锁定环境污染源,为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因此,文章简要阐述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意义,从环境、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分析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影响因素,并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办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测质量控制;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前言:
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环境空气质量愈加关注。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相对完善。但是,由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一个新的领域,涉及了污染物扩散模式、污染物浓度等多种指标,监测质量也易受多种不可控因素干扰,导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基于此,探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办法非常必要。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意义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主要是指环境监测机构以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为目标,以可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的指标为依据,展开一系列监视、测定活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石,也是生态环境維护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分析提供数据,帮助相关人员判定环境空气质量以及当前主要存在的环境空气问题,为环境空气管理方案制定、优化服务。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影响因素
1、环境
设施环境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业质量的宏观影响因素。监测环境内通风情况、温湿度控制情况、电力资源供应情况、通讯情况等因素,均会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作业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设备
仪器设备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业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1]。仪器设备硬件支持系统的维保情况、软件支持系统先进程度均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业的质量。
3、人员
人员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主体,也是决定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是否准确、真实、客观的核心要素。人员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专业程度、对任务技术要求理解程度、人员数量及组织标准等,均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
4、技术
技术主要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在整个作业开展过程中,若监测作业人员没有及时将仪器设备运行不稳定、风险故障情况下出现的无效数据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异常数据剔除,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甚至出现质量事故。
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办法
1、管控监测设施环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可知,在空气质量监测时,若需监测固定工业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则可设定污染监控代表范围为半径100~500m或500m~4000m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将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各组成部分温度调控在20.0℃~30.0℃温度范围内,且相对湿度在80.0%以下。同时监测点周边50.0m范围内应无污染源(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口周边尤其是监测光束、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接收端无阻碍空气流通的障碍物),采样口周边水平面捕集空间在270°以上,监测光束仰角小于15.0°,具有安全、防火保障,车辆通道恰当,无强大电磁干扰且具有稳定、可靠电力资源供应。若需手工现场采样,还需注意记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期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气象条件变化。
2、管控监测仪器设备
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用仪器设备管理时,监测操作者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结合监测目的,选择恰当的监测仪器。一般在监测光程长度小于200.0m时,开放光程监测仪器的监测光程长度的测绘误差应小于实际光程的±1.5%。同时监测仪器设备操作者应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及技术要求,结合仪器说明书,展开检验、校准(跨度校准、零点校准)、标定。特别是含采样管在内的采样仪器,应避免被阳光直射。在采样前、采样结束后,则需要选择经过检定与标准相符合的高一级流量计,在采样负载条件下,对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进行校准,以两次校准的均值作为样品采集流量实际数值。
在加强仪器设备日常维保的基础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业人员还可以引入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根据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结果连续获取的特征,推动地市级、省级、国家级空气自动监测联网,为区域性空气质量实时评估提供依据。同时跟随当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工作开展步伐,建立健全省市级、国家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量控制体系,在满足国家环境管理需要的同时,为全国空气污染背景下的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依据。
3、管控监测操作人员
监测操作人员准确操作是保证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可靠性、准确性的关键因素[2]。除了严格开展岗前培训、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之外,还需要制定更加详细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业条例以及培训规程。从内部输出、外部引入两个维度入手,构建严密的培训考核体系,促使内部人员了解有关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管理的法律规范、标准规定、最新要求,以及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最新技术手段、现代仪器设备操作方法、仪器校准维护核查要点,且可以准确娴熟地掌握环境监测中操作技术、质量控制程序。
在仪器设备操作、国内外技术手段、法律规范及条例培训的基础上,也应该注重监测数据资料归档培训,保证操作人员可以在监测作业结束后工整、准确、认真填写监测结果。
4、管控监测技术手段
面对部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集点位缺乏一定代表性的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人员应在加强对一氧化碳监测、臭氧监测、空气中毒害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研究的同时,结合区域特点,明确本区域主要出现的有机污染物,并陆续将其加入到正常监测项目体系中,形成更加完善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点体系,保证监测点位具备空气质量代表性[3]。比如,一般地级城市可以根据区域特征,在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开展扬尘监测、一氧化碳监测、抽样监测以及氟、铅、NMHC/CH4(非甲烷总烃)。
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确定之后,监测作业人员还需要根据现行标准,结合实际任务要求,灵活调整采样时间、频次、高度。比如,涂料中的溶剂是室内空气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来源,可以在装修完成一个星期后进行采样。若要求日平均、年平均、8h平均值的参数,可以预先开展筛选采样检验。
在数据分析时,监测作业人员应依据规定格式,现场认真填写各栏目。比如,经过皂膜流量计校准后的甲醛、二氧化硫等采样结果应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而菌落总数则应记录到整数。随后依据超标倍数、平均值、超标率、标准状况下的质量浓度等方法进行逐一统计、分析。其中超标率为超标数据个数占总监测数据个数的百分比。在计算结果统计后,作业人员应依据GB8170规定的《数据修约规则》进行数字修约。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客观评价当前环境空气状况、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阶段环境空气污染治理成效,为生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人员应主动提升自身行为专业度,主动维护管理仪器设备、设施环境,及时、正确处理结果数据,保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客观、准确、真实性。
参考文献:
[1]王世杰. 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 名城绘,2019(001):1-1.
[2]梅征.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 低碳世界,2020(02):21-22.
[3]贾立飞. 论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J]. 环境与发展,2019(03):106-107.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科技学院(龙湖校区))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测质量控制;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前言:
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环境空气质量愈加关注。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相对完善。但是,由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一个新的领域,涉及了污染物扩散模式、污染物浓度等多种指标,监测质量也易受多种不可控因素干扰,导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基于此,探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办法非常必要。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意义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主要是指环境监测机构以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为目标,以可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的指标为依据,展开一系列监视、测定活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石,也是生态环境維护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分析提供数据,帮助相关人员判定环境空气质量以及当前主要存在的环境空气问题,为环境空气管理方案制定、优化服务。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影响因素
1、环境
设施环境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业质量的宏观影响因素。监测环境内通风情况、温湿度控制情况、电力资源供应情况、通讯情况等因素,均会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作业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设备
仪器设备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业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1]。仪器设备硬件支持系统的维保情况、软件支持系统先进程度均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业的质量。
3、人员
人员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主体,也是决定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是否准确、真实、客观的核心要素。人员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专业程度、对任务技术要求理解程度、人员数量及组织标准等,均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
4、技术
技术主要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在整个作业开展过程中,若监测作业人员没有及时将仪器设备运行不稳定、风险故障情况下出现的无效数据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异常数据剔除,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甚至出现质量事故。
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办法
1、管控监测设施环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可知,在空气质量监测时,若需监测固定工业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则可设定污染监控代表范围为半径100~500m或500m~4000m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将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各组成部分温度调控在20.0℃~30.0℃温度范围内,且相对湿度在80.0%以下。同时监测点周边50.0m范围内应无污染源(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口周边尤其是监测光束、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接收端无阻碍空气流通的障碍物),采样口周边水平面捕集空间在270°以上,监测光束仰角小于15.0°,具有安全、防火保障,车辆通道恰当,无强大电磁干扰且具有稳定、可靠电力资源供应。若需手工现场采样,还需注意记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期间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气象条件变化。
2、管控监测仪器设备
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用仪器设备管理时,监测操作者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结合监测目的,选择恰当的监测仪器。一般在监测光程长度小于200.0m时,开放光程监测仪器的监测光程长度的测绘误差应小于实际光程的±1.5%。同时监测仪器设备操作者应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及技术要求,结合仪器说明书,展开检验、校准(跨度校准、零点校准)、标定。特别是含采样管在内的采样仪器,应避免被阳光直射。在采样前、采样结束后,则需要选择经过检定与标准相符合的高一级流量计,在采样负载条件下,对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进行校准,以两次校准的均值作为样品采集流量实际数值。
在加强仪器设备日常维保的基础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业人员还可以引入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根据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结果连续获取的特征,推动地市级、省级、国家级空气自动监测联网,为区域性空气质量实时评估提供依据。同时跟随当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工作开展步伐,建立健全省市级、国家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量控制体系,在满足国家环境管理需要的同时,为全国空气污染背景下的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依据。
3、管控监测操作人员
监测操作人员准确操作是保证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可靠性、准确性的关键因素[2]。除了严格开展岗前培训、要求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之外,还需要制定更加详细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作业条例以及培训规程。从内部输出、外部引入两个维度入手,构建严密的培训考核体系,促使内部人员了解有关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管理的法律规范、标准规定、最新要求,以及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最新技术手段、现代仪器设备操作方法、仪器校准维护核查要点,且可以准确娴熟地掌握环境监测中操作技术、质量控制程序。
在仪器设备操作、国内外技术手段、法律规范及条例培训的基础上,也应该注重监测数据资料归档培训,保证操作人员可以在监测作业结束后工整、准确、认真填写监测结果。
4、管控监测技术手段
面对部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集点位缺乏一定代表性的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人员应在加强对一氧化碳监测、臭氧监测、空气中毒害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研究的同时,结合区域特点,明确本区域主要出现的有机污染物,并陆续将其加入到正常监测项目体系中,形成更加完善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点体系,保证监测点位具备空气质量代表性[3]。比如,一般地级城市可以根据区域特征,在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开展扬尘监测、一氧化碳监测、抽样监测以及氟、铅、NMHC/CH4(非甲烷总烃)。
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确定之后,监测作业人员还需要根据现行标准,结合实际任务要求,灵活调整采样时间、频次、高度。比如,涂料中的溶剂是室内空气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来源,可以在装修完成一个星期后进行采样。若要求日平均、年平均、8h平均值的参数,可以预先开展筛选采样检验。
在数据分析时,监测作业人员应依据规定格式,现场认真填写各栏目。比如,经过皂膜流量计校准后的甲醛、二氧化硫等采样结果应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而菌落总数则应记录到整数。随后依据超标倍数、平均值、超标率、标准状况下的质量浓度等方法进行逐一统计、分析。其中超标率为超标数据个数占总监测数据个数的百分比。在计算结果统计后,作业人员应依据GB8170规定的《数据修约规则》进行数字修约。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客观评价当前环境空气状况、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阶段环境空气污染治理成效,为生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人员应主动提升自身行为专业度,主动维护管理仪器设备、设施环境,及时、正确处理结果数据,保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客观、准确、真实性。
参考文献:
[1]王世杰. 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 名城绘,2019(001):1-1.
[2]梅征.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 低碳世界,2020(02):21-22.
[3]贾立飞. 论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J]. 环境与发展,2019(03):106-107.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科技学院(龙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