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当我们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应在促成课堂自然地生成。
首先,善于倾听,促进创生。课堂上,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敏锐地给予评价。老师的评价,或鼓励、或致谢、或建议、或点拨,都使学生在这样的互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而教师更应该善于抓住课堂中学生自主生成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真情关注、真实的认知和情感的冲突。这样,学生才愿意交流,课堂的生成才容易实现。
如《苏格拉底和孔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密切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状态,抓住“船帆”与“帆船”这一资源点,交流的学生有7人次,每次回答都有新的发现、感悟、提升。教师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敏锐地判断判断答案的正误优劣,并迅速地一一作出应对。教师的应答,或鼓励、或建议、或点拨,无不妥帖得体。
其次,善于捕捉,推进生成。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
如讲述《中华文化的勃兴》接近尾声,我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呢?不妨说给大家听听。”有的说:“在龟甲上刻字,说明我们的祖先有很强的创造性。”有的说:“作为中国人,为我们的文化历史悠久而自豪。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作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还有的说:“我们应该珍惜祖先留下来的历史遗产,保护好这些历史遗产。”这时,我插了一句:“那你说,应该怎样保护?”这个小女孩想了想,说道:“为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继续启发:“还有什么好办法?”她又说:“重视传统文化,像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可以放假。”我赞扬她:“说得太好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案例告诉我们:课堂的资源不仅要善于捕捉,还要教师给予有效的回应,这样才能利用起课堂生成的资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也真正地做到了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否则,如果教师不善于发现,不善于捕捉,那么再好的资源也只会在你面前悄悄溜走。因此,在学生“动”起来后,教师能否及时捕捉,给予准确、即时的判断,并且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促进教学资源的再生成与提升,不断推进教学过程,显得尤其重要。
再次,教师要成为生成性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的问题并非都是具有生成价值的,这时,教师就要担当生成信息重组者的角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如果学生的问题同课前预设一致,就按照课前设计的对策引导学生完成。如果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要考虑是否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益,是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来安排和调整教学计划,形成新的“思维亮点”。新课程倡导“交互主体”,师生双方都是主体,但这并不抹杀教师作为特殊主体所肩负的引领作用,毕竟教师还是“平等中的首席”。那种“教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感觉走”的盲目性生成是无效的生成教学。
如我听过《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一课,当老师讲到“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准确性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当时的望远镜是什么样子的?它怎么能证明‘太阳中心说’是正确的?”看得出,这是老师始料未及的,更是他所期望的,该老师立即将这些问题作为课堂“生成”学习的有效情境,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围绕着“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与现在的望远镜对比有什么特点?”“这个望远镜的构造怎样?”等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很明显,这位老师的教学生成没有考虑到是否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益。关于“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准确性”和“这个望远镜的构造怎样”等问题都不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中呈现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这个知识点是为了阐释、理解“文艺复兴引发了欧洲自然科学进步、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准确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统治中解放出来”这一教学目标的,老师应该利用这个知识点来实现这个目标。而这位老师的错误的“生成”必将导致教学目标的迷失和课堂失控,最终也必将沦为“无成”。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我认为一节课它体现的生成应该更多的是教师预设下的生成。生成,因预设而精彩。而那些“不曾预约的精彩” 只能是日常教学的一个惊喜而已,如果固守于此,就为“生成”摇旗呐喊,这与“守株待兔”又有何异?
责任编辑 王波
首先,善于倾听,促进创生。课堂上,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敏锐地给予评价。老师的评价,或鼓励、或致谢、或建议、或点拨,都使学生在这样的互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而教师更应该善于抓住课堂中学生自主生成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真情关注、真实的认知和情感的冲突。这样,学生才愿意交流,课堂的生成才容易实现。
如《苏格拉底和孔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密切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状态,抓住“船帆”与“帆船”这一资源点,交流的学生有7人次,每次回答都有新的发现、感悟、提升。教师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敏锐地判断判断答案的正误优劣,并迅速地一一作出应对。教师的应答,或鼓励、或建议、或点拨,无不妥帖得体。
其次,善于捕捉,推进生成。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
如讲述《中华文化的勃兴》接近尾声,我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呢?不妨说给大家听听。”有的说:“在龟甲上刻字,说明我们的祖先有很强的创造性。”有的说:“作为中国人,为我们的文化历史悠久而自豪。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作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还有的说:“我们应该珍惜祖先留下来的历史遗产,保护好这些历史遗产。”这时,我插了一句:“那你说,应该怎样保护?”这个小女孩想了想,说道:“为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继续启发:“还有什么好办法?”她又说:“重视传统文化,像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可以放假。”我赞扬她:“说得太好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案例告诉我们:课堂的资源不仅要善于捕捉,还要教师给予有效的回应,这样才能利用起课堂生成的资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也真正地做到了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否则,如果教师不善于发现,不善于捕捉,那么再好的资源也只会在你面前悄悄溜走。因此,在学生“动”起来后,教师能否及时捕捉,给予准确、即时的判断,并且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促进教学资源的再生成与提升,不断推进教学过程,显得尤其重要。
再次,教师要成为生成性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的问题并非都是具有生成价值的,这时,教师就要担当生成信息重组者的角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如果学生的问题同课前预设一致,就按照课前设计的对策引导学生完成。如果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要考虑是否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益,是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来安排和调整教学计划,形成新的“思维亮点”。新课程倡导“交互主体”,师生双方都是主体,但这并不抹杀教师作为特殊主体所肩负的引领作用,毕竟教师还是“平等中的首席”。那种“教师跟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感觉走”的盲目性生成是无效的生成教学。
如我听过《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一课,当老师讲到“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准确性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当时的望远镜是什么样子的?它怎么能证明‘太阳中心说’是正确的?”看得出,这是老师始料未及的,更是他所期望的,该老师立即将这些问题作为课堂“生成”学习的有效情境,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围绕着“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与现在的望远镜对比有什么特点?”“这个望远镜的构造怎样?”等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很明显,这位老师的教学生成没有考虑到是否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益。关于“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准确性”和“这个望远镜的构造怎样”等问题都不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中呈现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这个知识点是为了阐释、理解“文艺复兴引发了欧洲自然科学进步、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准确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统治中解放出来”这一教学目标的,老师应该利用这个知识点来实现这个目标。而这位老师的错误的“生成”必将导致教学目标的迷失和课堂失控,最终也必将沦为“无成”。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我认为一节课它体现的生成应该更多的是教师预设下的生成。生成,因预设而精彩。而那些“不曾预约的精彩” 只能是日常教学的一个惊喜而已,如果固守于此,就为“生成”摇旗呐喊,这与“守株待兔”又有何异?
责任编辑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