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模式,普遍都是教师以自己的理念讲解知识,将自己的思维灌输给学生,并没有循序渐进的知识生成过程,也没有针对性的知识交流。教学过程只是顺着教师的预想方向去进行,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可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教学需求。而对话教学则能有效解决以上的问题。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有效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探讨过程中。以下将主要对其应用进行讨论,为教学实践提供建议。
一、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作用
(一)促进观点的表达
在素质教育理念开始贯彻落实后,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这也是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措施。利用对话式教学,可以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去对新的概念与要点进行分析解读,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确保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表述出自身的观点。
(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人在心态较为放松、没有压力、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其能够吸收消化的知识就越多,学习的效率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小学时期,学生的好奇心普遍较重,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其探索、思考与提问的欲望。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去学习。
二、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利用对话,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表达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倾向图像化,而且多数都是好动爱玩且思维不易集中的,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单纯讲解,没有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进行表达的环节,自然无法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探索与表达的欲望,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在学到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可以利用雪糕棒做出三个支架,分别是三角形支架、长方形支架以及梯形支架,之后可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这三个支架。哪一个是最稳定的,哪一个在被按压之后是最后倒下去的,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探讨,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将自身的思想强硬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按压三个支架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确认,学生自然便会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有所了解。在这样的交流氛围之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只有这样的交流才能够真正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辩论。
(二)利用对话,促进思维拓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往往是被禁锢的,课堂上学生需要做的只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是单线的,没有拓展的可能,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也无法灵活思考,只能根据教师所教的内容与教师的思路去思考,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显然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这也正是对话教学产生的原因。在平等自由的对话环境下,学生不但能够充分表达出自身的见解,还能够了解到他人的观念。比如在解题的方式上,许多题目都是有多个解题方法的,如果单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思考问题时只看一个方面,只用一种方法,思维的灵活性则必然无法得到提升。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多与同学进行探讨,并且自身也应与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平等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多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式,让学生拓展自身的思维,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再遇到问题,便能够学会举一反三,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且自由的知识沟通过程,能够大幅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禁锢,去表达、分析、提问、探索,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从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获取经验。学生处于这样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去与他人交流、辩驳、相互讨论、相互激励,才能够彻底消化所学的知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大阿中心小学)
一、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作用
(一)促进观点的表达
在素质教育理念开始贯彻落实后,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这也是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措施。利用对话式教学,可以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去对新的概念与要点进行分析解读,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确保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表述出自身的观点。
(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人在心态较为放松、没有压力、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其能够吸收消化的知识就越多,学习的效率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小学时期,学生的好奇心普遍较重,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其探索、思考与提问的欲望。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去学习。
二、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利用对话,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表达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倾向图像化,而且多数都是好动爱玩且思维不易集中的,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单纯讲解,没有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进行表达的环节,自然无法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探索与表达的欲望,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在学到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可以利用雪糕棒做出三个支架,分别是三角形支架、长方形支架以及梯形支架,之后可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这三个支架。哪一个是最稳定的,哪一个在被按压之后是最后倒下去的,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探讨,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将自身的思想强硬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按压三个支架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确认,学生自然便会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有所了解。在这样的交流氛围之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只有这样的交流才能够真正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辩论。
(二)利用对话,促进思维拓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往往是被禁锢的,课堂上学生需要做的只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是单线的,没有拓展的可能,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也无法灵活思考,只能根据教师所教的内容与教师的思路去思考,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显然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这也正是对话教学产生的原因。在平等自由的对话环境下,学生不但能够充分表达出自身的见解,还能够了解到他人的观念。比如在解题的方式上,许多题目都是有多个解题方法的,如果单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思考问题时只看一个方面,只用一种方法,思维的灵活性则必然无法得到提升。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多与同学进行探讨,并且自身也应与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平等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去探索更多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式,让学生拓展自身的思维,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再遇到问题,便能够学会举一反三,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且自由的知识沟通过程,能够大幅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禁锢,去表达、分析、提问、探索,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从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获取经验。学生处于这样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去与他人交流、辩驳、相互讨论、相互激励,才能够彻底消化所学的知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大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