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时期下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特点
1.大学生党员党龄短,缺乏对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新时期下的大学生党员在青年队伍中是知识层次较高、思想较为敏锐的群体,同时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树立与巩固的阶段。随着互联网信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碎片式阅读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党员获得信息的渠道方便快捷,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但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党员的党龄较短,对党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缺乏主动性,导致党性修养不够,加之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低,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容易产生较为片面的想法,使得大学生党员在同学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高校要加强党员继续性教育,保质保量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2.大学生党员队伍壮大,党员先进性体现有所下降。近几年,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学生党员队伍人数稳步提升。据统计,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人数超全国发展数的1/3。随着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新鲜血液地不断输送,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更多的新挑战。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加大,但是在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责任等关系方面有待提高。
二、新时期下大学生党员质量影响因素的归纳
研究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影响因素要全面通盘考虑,既要考虑到学生党员自身的方方面面还要结合党组织教育环节,更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党员质量的影响。依据大学生党员标准的有关规定和党员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党员自身素质和党组织培养教育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1.党员自身素质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入党动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先进性的体现都会直接影响着党员质量。大学生党员一定是广大的学生队伍中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先进思想的优秀群体。在各种思潮的冲击和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较高的政治素养将保证学生党员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度,始终在关键事情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学生在入党前的入党动机将直接影响入党后的表现,如果一名动机不纯、思想准备不足的学生入党后,在行动与思想上都不能体现出党员应有的作用,会使群众失去对党组织的信任,党组织自身也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然后,學生党员自身的学习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学习能力不仅仅指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对待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再有,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也将有利于党员体现先进性。党员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尤其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得党员在各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最后,学生党员先进性的体现直接影响着党员质量。党员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也体现在党内组织生活、思想汇报等方方面面。部分学生党员出现组织上入党,思想上松懈的情况,不利于为党组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党组织培养与教育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首先,党员发展流程是否规范科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高校把好学生党员的三个“入口关”,将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队伍中来,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但是目前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考察过程中,更多注重培养对象的学习成绩,表现对其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将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的标准作为入党的条件进行全面考核。这会直接影响到党员先进性的体现,给党员继续教育培养带来隐患。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所以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是否做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也会直接影响到党员质量。
其次,党组织培养教育形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党员质量。据统计,目前各高校有近90%的大一新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数据表明当前大学对党组织充满了向往,想尽早地成为其中的一员。显而易见,党的接班人队伍不断壮大,然而此时的他们对党的知识学习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基于一些最为基本的理论和课本介绍,当然还有极少部分同学完全不了解,这就需要高校在接下来的大学四年时间里不断地培养与教育。高校也通过党章学习、入党培养人谈话、上党课等方式进行培养,而学生主要通过电视栏目、互联网资讯等形式主动了解党的相关知识,所以就会出现高校在党建工作中采用的教育方式与学生有需求且接受的方式有所偏差。这个偏差会直接造成培养工作缺位,影响学生党员质量。
最后,大学生党员的考核与监督在发展过程中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制定统一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对象,做到奖罚分明。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考核体系,就会出现“专业成绩论”和“社会工作论”的现象,内容不全面,过程不公现象,以偏概全,尤其是在关键问题上的态度方面无从考察,不能真正体现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3.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除了党员自身情况和党组织培养教育外,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着大学生党员质量,也给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企图将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到世界,动摇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坚守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发展不断前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新兴产业不断孕育成长,多元化就业方式出现。基于这样的国内形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诸如“入党为了就业”的功利性思想产生。缺乏正确入党动机的学生吸纳入党后,在思想上、行动上就会偏离党员标准,在群众中的党员形象也会大打折扣。这写都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党员质量,对高校党建工作也带来新的挑战。
三、新时期下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建议
1.打造学习型党支部,提升学生党员自身素质与活力。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观念,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来建立学习型党支部。积极探索学困群体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朋辈教育。邀请专业党员教师的加入,在支部内建立帮扶互助小组,制定帮扶计划,建立帮扶档案,积极营造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也为建立良好学风,校风奠定基础。力图在全员的努力下,发挥大学生党员的自主能动性,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将“两学一做”融入到学生党员日常的生活中去。通过不断的自学、自勉、自励,增强大学生党员有关党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自身的综合实力。
2.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流程,加大对培养对象的考察与教育。结合新时期下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考察来把握入口关。一方面,吸收重点培养对象参加党员发展大会,让他们直接了解和熟悉党内生活,接受党组织的熏陶,感受党员先进性。另一方面,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考察与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加深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性修养,使他们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更加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党支部根据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分配任务,进行过程管理与考察,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党性。
总之,新时期下大学生党员承载着时代变迁的因子,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高校要以改革创新的态度来面对当今的新问题。在考核党员的同时需要加入人性化、灵活性的柔性指标,要把落脚点放在大学生党员成才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张蕊.“90后”大学生党员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5):49-51.
[2]冯天明.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15-117.
[3]郑紫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项目号:52WY1403)项目名:影响当代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模型研究作为三篇结项论文其中的一篇.
1.大学生党员党龄短,缺乏对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新时期下的大学生党员在青年队伍中是知识层次较高、思想较为敏锐的群体,同时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树立与巩固的阶段。随着互联网信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碎片式阅读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党员获得信息的渠道方便快捷,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但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党员的党龄较短,对党的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缺乏主动性,导致党性修养不够,加之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低,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容易产生较为片面的想法,使得大学生党员在同学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高校要加强党员继续性教育,保质保量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2.大学生党员队伍壮大,党员先进性体现有所下降。近几年,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学生党员队伍人数稳步提升。据统计,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人数超全国发展数的1/3。随着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新鲜血液地不断输送,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更多的新挑战。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加大,但是在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责任等关系方面有待提高。
二、新时期下大学生党员质量影响因素的归纳
研究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影响因素要全面通盘考虑,既要考虑到学生党员自身的方方面面还要结合党组织教育环节,更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党员质量的影响。依据大学生党员标准的有关规定和党员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党员自身素质和党组织培养教育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1.党员自身素质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入党动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先进性的体现都会直接影响着党员质量。大学生党员一定是广大的学生队伍中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先进思想的优秀群体。在各种思潮的冲击和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较高的政治素养将保证学生党员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度,始终在关键事情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学生在入党前的入党动机将直接影响入党后的表现,如果一名动机不纯、思想准备不足的学生入党后,在行动与思想上都不能体现出党员应有的作用,会使群众失去对党组织的信任,党组织自身也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然后,學生党员自身的学习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学习能力不仅仅指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对待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再有,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也将有利于党员体现先进性。党员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尤其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得党员在各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最后,学生党员先进性的体现直接影响着党员质量。党员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也体现在党内组织生活、思想汇报等方方面面。部分学生党员出现组织上入党,思想上松懈的情况,不利于为党组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党组织培养与教育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首先,党员发展流程是否规范科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高校把好学生党员的三个“入口关”,将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队伍中来,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但是目前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考察过程中,更多注重培养对象的学习成绩,表现对其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将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的标准作为入党的条件进行全面考核。这会直接影响到党员先进性的体现,给党员继续教育培养带来隐患。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所以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是否做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也会直接影响到党员质量。
其次,党组织培养教育形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党员质量。据统计,目前各高校有近90%的大一新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数据表明当前大学对党组织充满了向往,想尽早地成为其中的一员。显而易见,党的接班人队伍不断壮大,然而此时的他们对党的知识学习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基于一些最为基本的理论和课本介绍,当然还有极少部分同学完全不了解,这就需要高校在接下来的大学四年时间里不断地培养与教育。高校也通过党章学习、入党培养人谈话、上党课等方式进行培养,而学生主要通过电视栏目、互联网资讯等形式主动了解党的相关知识,所以就会出现高校在党建工作中采用的教育方式与学生有需求且接受的方式有所偏差。这个偏差会直接造成培养工作缺位,影响学生党员质量。
最后,大学生党员的考核与监督在发展过程中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制定统一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对象,做到奖罚分明。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考核体系,就会出现“专业成绩论”和“社会工作论”的现象,内容不全面,过程不公现象,以偏概全,尤其是在关键问题上的态度方面无从考察,不能真正体现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3.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除了党员自身情况和党组织培养教育外,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着大学生党员质量,也给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企图将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到世界,动摇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坚守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发展不断前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新兴产业不断孕育成长,多元化就业方式出现。基于这样的国内形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诸如“入党为了就业”的功利性思想产生。缺乏正确入党动机的学生吸纳入党后,在思想上、行动上就会偏离党员标准,在群众中的党员形象也会大打折扣。这写都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党员质量,对高校党建工作也带来新的挑战。
三、新时期下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建议
1.打造学习型党支部,提升学生党员自身素质与活力。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观念,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来建立学习型党支部。积极探索学困群体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朋辈教育。邀请专业党员教师的加入,在支部内建立帮扶互助小组,制定帮扶计划,建立帮扶档案,积极营造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也为建立良好学风,校风奠定基础。力图在全员的努力下,发挥大学生党员的自主能动性,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将“两学一做”融入到学生党员日常的生活中去。通过不断的自学、自勉、自励,增强大学生党员有关党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自身的综合实力。
2.规范大学生党员发展流程,加大对培养对象的考察与教育。结合新时期下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考察来把握入口关。一方面,吸收重点培养对象参加党员发展大会,让他们直接了解和熟悉党内生活,接受党组织的熏陶,感受党员先进性。另一方面,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考察与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加深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性修养,使他们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更加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党支部根据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分配任务,进行过程管理与考察,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党性。
总之,新时期下大学生党员承载着时代变迁的因子,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高校要以改革创新的态度来面对当今的新问题。在考核党员的同时需要加入人性化、灵活性的柔性指标,要把落脚点放在大学生党员成才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张蕊.“90后”大学生党员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5):49-51.
[2]冯天明.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15-117.
[3]郑紫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项目号:52WY1403)项目名:影响当代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模型研究作为三篇结项论文其中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