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多渠道、全方位的,也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因此,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进行意境教学是陶冶学生的手段之一。
中学语文教材大多属于传神表意的抒情性作品(如诗、词、散文等),其中创造了大量的意境。通过这些意境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心灵世界,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我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中的许多优秀诗篇都蕴含着很高的意境美。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感情积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结合实际更透彻地了解一篇文章,体会一种情境。如:《雨霖铃》表达的是离别之痛,作者柳永继承了传统抒情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选择冷落的秋景作衬托,情和景恰似水乳交融,很好地渲染了富有诗意的环境,作者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由“寒蝉凄切”写出“冷落清秋”;由“怅饮无绪”想到“酒醒何处”;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暮霭沉沉”想到“晓风残月”;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谁人说”。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杨柳岸晓风残月”7个字展开充分想象:学生想到了小船临岸后,诗人酒醒梦回,抬头只见晓风习习吹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在柳梢头,无尽的孤独与寂寞之感爬上诗人心头。这时候已没有必要讨论这首词所表现的情感问题了。学生通过想象,已经唤起了生活经验,体会到这幅画面所表现出的气氛之凄清,风景之清幽,客情之冷落,离愁之绵长。结合作者所处时代特征,学生认识到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抑郁不满以及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通过文字、语言、线条、色彩、音响、节奏、造型等,从各个方面营造出一个具有审美性的教学场所,使教学全方位的诉诸学生的心扉,使其受到震颤,进入心灵活化的境界,使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始终保持一种“更上一层楼”的登险峰望奇观的心理。老师要抓住这种欲望,想学生之所想,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使课堂进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由赤壁之景联想到赤壁之战,由景入情,先写山川景物,再写人事,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神往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一个悲壮的境界后,再通过声配乐的朗诵,并在朗诵的同时展示一系列画面使学生感受到在封建社会里,有抱负、有才干的知识分子在逆境中,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渴望为国家创建功业。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了解诗歌的内涵,而且能很快地记忆。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借古喻今,情由景生,抒发了自己对国事的忧思,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可堪回首”四字把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写照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比。四字凝聚着诗人几多辛酸几多感慨!读到这里,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词人的形象浮现在眼前,学生不仅从古代爱国诗人的情操上获得启示,而且可以从中学到高妙的用典写作艺术特色。
调动学生的情感,巩固学生的热情,运用情感因素来推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如:教授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与身边的亲人的情感生活,当然这里有美好的回忆,也有让人伤心的,当学生都沉浸在对亲情的回忆中时,适时地打开录音机播放一段舒缓哀转的音乐,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课文,那么文中感人的叔侄情就跃然纸上了。这里要注意营造的氛围是低沉的,悲痛的,是同课文的感情基调一致的。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散文中的所谓意境就是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使内情与外物融和,深意与画面交织,从而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唤起丰富的联想。
朱自清《荷塘月色》为了提示“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通过比兴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以物喻人、托物寄情。如描写荷花荷叶,诗人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等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倾注诗人主观理想的美的形象,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通过学习这统一和谐的意境,学生感受到在优美、静谧的意境中,流露的不是诗人的“淡淡的喜悦当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而是诗人热爱祖国山水的爱国情思和诗人洁身自好、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寄托了一个爱国诗人对祖国大地特有的深沉、强烈的感情。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诗歌、散文有意境的教学任务,其他文体也有教学任务。比如:鲁迅的小说《药》,第四部分开头作者所写的层层叠叠的坟冢、半粒米的柳芽所散布的凄凉景象,创造了形式与内容一致血肉一体的环境气氛。最后,作者又通过枯草颤抖的声音,乌鸦的嘶叫,用色、声和丑恶的现象,创造了阴冷恐怖的氛围。这氛围既是前三部分阴冷气氛的继续,又是由前三部分汇聚而成,至此形成高峰,阴森可怕,冷意逼人。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这氛围给人以极为压抑的感觉,是由前文所写的华夏两家悲剧、社会的黑暗、人们的愚昧与麻木融为一体所造成的,这一环境描写,创造了阴冷悲凉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的封建统治极端憎恨,对华夏两家的悲剧命运的深厚同情,对广大人民被封建统治者所毒害无限悲愤的心情,同时升华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收稿日期:2008-09-02
中学语文教材大多属于传神表意的抒情性作品(如诗、词、散文等),其中创造了大量的意境。通过这些意境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心灵世界,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我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中的许多优秀诗篇都蕴含着很高的意境美。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感情积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结合实际更透彻地了解一篇文章,体会一种情境。如:《雨霖铃》表达的是离别之痛,作者柳永继承了传统抒情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选择冷落的秋景作衬托,情和景恰似水乳交融,很好地渲染了富有诗意的环境,作者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由“寒蝉凄切”写出“冷落清秋”;由“怅饮无绪”想到“酒醒何处”;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暮霭沉沉”想到“晓风残月”;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谁人说”。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杨柳岸晓风残月”7个字展开充分想象:学生想到了小船临岸后,诗人酒醒梦回,抬头只见晓风习习吹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在柳梢头,无尽的孤独与寂寞之感爬上诗人心头。这时候已没有必要讨论这首词所表现的情感问题了。学生通过想象,已经唤起了生活经验,体会到这幅画面所表现出的气氛之凄清,风景之清幽,客情之冷落,离愁之绵长。结合作者所处时代特征,学生认识到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抑郁不满以及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通过文字、语言、线条、色彩、音响、节奏、造型等,从各个方面营造出一个具有审美性的教学场所,使教学全方位的诉诸学生的心扉,使其受到震颤,进入心灵活化的境界,使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始终保持一种“更上一层楼”的登险峰望奇观的心理。老师要抓住这种欲望,想学生之所想,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使课堂进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由赤壁之景联想到赤壁之战,由景入情,先写山川景物,再写人事,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神往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一个悲壮的境界后,再通过声配乐的朗诵,并在朗诵的同时展示一系列画面使学生感受到在封建社会里,有抱负、有才干的知识分子在逆境中,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渴望为国家创建功业。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了解诗歌的内涵,而且能很快地记忆。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借古喻今,情由景生,抒发了自己对国事的忧思,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可堪回首”四字把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写照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比。四字凝聚着诗人几多辛酸几多感慨!读到这里,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词人的形象浮现在眼前,学生不仅从古代爱国诗人的情操上获得启示,而且可以从中学到高妙的用典写作艺术特色。
调动学生的情感,巩固学生的热情,运用情感因素来推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如:教授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与身边的亲人的情感生活,当然这里有美好的回忆,也有让人伤心的,当学生都沉浸在对亲情的回忆中时,适时地打开录音机播放一段舒缓哀转的音乐,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课文,那么文中感人的叔侄情就跃然纸上了。这里要注意营造的氛围是低沉的,悲痛的,是同课文的感情基调一致的。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散文中的所谓意境就是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使内情与外物融和,深意与画面交织,从而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唤起丰富的联想。
朱自清《荷塘月色》为了提示“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通过比兴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以物喻人、托物寄情。如描写荷花荷叶,诗人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等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倾注诗人主观理想的美的形象,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通过学习这统一和谐的意境,学生感受到在优美、静谧的意境中,流露的不是诗人的“淡淡的喜悦当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而是诗人热爱祖国山水的爱国情思和诗人洁身自好、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寄托了一个爱国诗人对祖国大地特有的深沉、强烈的感情。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诗歌、散文有意境的教学任务,其他文体也有教学任务。比如:鲁迅的小说《药》,第四部分开头作者所写的层层叠叠的坟冢、半粒米的柳芽所散布的凄凉景象,创造了形式与内容一致血肉一体的环境气氛。最后,作者又通过枯草颤抖的声音,乌鸦的嘶叫,用色、声和丑恶的现象,创造了阴冷恐怖的氛围。这氛围既是前三部分阴冷气氛的继续,又是由前三部分汇聚而成,至此形成高峰,阴森可怕,冷意逼人。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这氛围给人以极为压抑的感觉,是由前文所写的华夏两家悲剧、社会的黑暗、人们的愚昧与麻木融为一体所造成的,这一环境描写,创造了阴冷悲凉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的封建统治极端憎恨,对华夏两家的悲剧命运的深厚同情,对广大人民被封建统治者所毒害无限悲愤的心情,同时升华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收稿日期:2008-09-02